语文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实践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
  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敢不敢问,愿不愿问,善不善问,取决于教师教学的成败。
  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才能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要看、要听、要想、要問,思维也被激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受到保护和激励。
  1.创设情境,激励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如在教《庐山云雾》这篇课文时,运用录像和电脑课件,创设出庐山云雾瞬息万变、多情多彩、奥秘无穷的情境,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示给学生欣赏。一上课就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使学生对庐山云雾,这半是仙境、半是人间的美景,产生了无限的好奇,浓厚的兴趣。
  2.分层要求,激励信心
  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后进生的发言或因吞吞吐吐或因不够贴切,引起同学的哄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此刻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决不能采取责难排斥的态度,要看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材施“励”。善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用显微镜看学生的闪光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潜力,即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后进生。启发引导他们克服适当的困难开始,不断地迈向成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
  在课堂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并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布置作业时实行“作业超市化”,也就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如学习了《松坊溪的冬天》一文后,这样设计作业: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优美句段;二是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优美句段;三是仿照课文,写一处景色优美的片断。这三个层次的作业由易到难,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因而有利于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激励质疑,启迪思维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以前,对待学生的这类插话,有教师认为是“耍小聪明”、“出风头”,甚至是“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往往恼羞成怒,加以斥责、讽刺,这样做,有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而且在学生心目的威信也大打折扣。
  知识浩如烟海,教师不可能万事精通,被学生“问倒”之后,教师要表现出“不知为不知”的坦诚,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千万不能怕有失尊严而训斥学生。同时,教师还要虚心好学,积极探寻学生所提出问题的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带着新的问号下课,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鼓励他们的创见之疑,创见之问。这样,自主学习就落到实处,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实验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的开出率及完成质量与化学实验员的工作密切相关。而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材,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有较大幅度增加,实验形式也由验证式向探究式转化。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学生走进实验室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已势在必行。这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接收挑战,从容不迫地完成辅
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强化、不断深入、不断纠错的过程。学生由于本身思维的局限或对某些知识点的本质属性认识不清,对一些题目的认知能力较差,经常做错,即
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而作为基础的基础,核心的核心,小学语文课由于其课程设置的独特性,更是成为培养孩子们创新精神的关键学科。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必须依赖于积极的指导和鼓励,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去打造一个给力的课堂。   一、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把爱
一、初中语文课“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目标第一,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主体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为教学起点,以学生主体在自学过程中的内在需求为重点。一篇文章从哪儿讲起,重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食品安全等大规模侵权事件频发,由于行政力量在大规模侵权救济过程中居于主导,对于受害人的快速救助有其优越性。然而,行政力量并不能有效解决大规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最头痛的一个问题,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教师又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教,导致作文在考试中拿不到高分。我也和几个家长深谈过这个问题,学生的作文提高不上去,归根到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目标的确定,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改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载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信息综合载体和教学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地图教学既是中学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又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基本、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由于安徽初中地理不属于中考的范围,学生在平时的时候可能很难拿出足够的时间去学习研究地理知识,以致初中地理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并没有积累太多的地理知识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些阅读教学的理念表明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为了让学生的阅读真正有效,真正体现学生是阅读的主人,笔者尝试通过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批注式阅读”的含义   所谓
高中新课程改革后,新课程目标与旧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目标相比有很大不同。旧课程目标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往往由这些演示、操作累积起来,过于机械、单调。学习过程中学生不需要太多思考,基本处于“动手多、动脑少”的状态。新课程改革后,教材有了很大改变,必修教材中几乎看不到有关操作步骤的内容,另外还提供了五门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新课程目标不再以单一的操作训练为主,而是要求全面提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