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化,班本课程逐渐成为课程领域的一大研究点,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对此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与摸索。在班本课程的主要类型中,学科拓展型的班本课程是开发最多,而且最易操作的类型。其主要针对班级内学生在某学科存在的弱势或学科内容的延伸拓展所开发的班本课程。本文以“美文美话”班本课程为例,对学科拓展型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模式进行实践性总结。同时,对其开发过程进行理论性反思,为学科拓展型班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迪。
关键词:学科 班本课程 实践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如此,班级亦如此。班级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家长、课程和活动等诸要素组成的小型系统,由于系统间诸要素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班级则成为一个独立的、各有特点的团体。由此,班本课程正是基于班级之间的差异性特点以及差异性需要,由特定班级内教师开发并实施的定向型课程,尤其是在学科教学中,针对特定班级内学生在某学科上存在的特定需要,学科拓展型班本课程的开发便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第三小学的“美文美话”班本课程开发为例,总结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经验,并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与反思。
一、“美文美话”班本课程开发的源泉
1.基于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需要
“美文美话”班本课程是洪家楼第三小学2013级(2)班在一年级开始开发并实施的课程,对刚刚从学前班步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人的一生是伴随着阅读而不断丰富的,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所谓书香能致远,好的阅读习惯将有利于拓宽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班主任的前期观察和深入调查,(2)班一共有62个孩子,其中真正完整地读过一本书和有亲子阅读习惯的孩子只有5个。有的孩子认识字,但并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甚至有一部分孩子连汉字也不认识。家长的阅读习惯培养意识比较差,导致班级内孩子对阅读没有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2)班的班主任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她深知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她开始从读书方面着手开发阅读相关的课程,促使(2)班孩子建立读书的意识,养成阅读的习惯,帮助孩子和家长建立亲子阅读。
2.基于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需要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发现,(2)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在一年级时,全班只有8个孩子回答问题组句是比较完整的,组织的语言和用词是比较恰当的,其他学生的表达能力欠佳,有的学生词不达意,有的学生甚至词不成句,表述能力停留在词语式。其次,在阅读理解方面,孩子的词句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弱。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孩子语文素养发展的一大阻力。因此,班主任老师开始与家委会协商,创建以“美文美话”为主题的班本课程,让学生不仅在课程中愿读书、乐读书、善读书,还要做到能说、会说、能写、乐写,帮助学生语文基本素养得到提升,为学生文学素养的积累做助力。
3.基于班风班貌建设的需要
对刚刚步入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进行班级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学生健康发展和班级成长的关键。班主任教师接手2013级(2)班,基于学校“雅行教育”的办学思想,致力于班级建设,以期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沃土。由于班主任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喜爱读书,喜欢体验书籍的乐趣,因此老师想到了用书籍浸润孩子的心灵,让阅读成为班级德育和班级管理的一条路径,以期学生能在阅读中做到读书明理、读书修德,共同创建文明儒雅的班风班貌,帮助学生读雅书、讲雅言、做雅事。
二、“美文美话”班本课程的开发模式
1.课程目标的定制
(1)“美文美话”班本课程是在学校“雅行教育”课程体系之下开发和实施的,其课程目标的确定既以2013级(2)班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基础,又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由此,班主任老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班级实际,首先设置了“美文美话”班本课程的思想规划,如下所示。
①把读书和写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善读书、乐写作,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②把读书和德育结合起来,读雅书、讲雅言、做雅事,让学生达到文道统一,知行合一,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2)在课程的总体思想指引下,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年级将课程目标分层设置,具体如下。
按年级分层设置的课程目标总体呈现由浅入深、由簡单到复杂的特点,目标定位由词扩展到句,由句扩展到章,在阅读中切入国学题材的文章,使德育因书香而沁人心脾,书香因德育而熠熠生辉。
2.班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实施
从课程内容的视角来看,“美文美话”是属于语文学科范畴的班本课程,其内容的选择和实施多是以语文学科为载体展开的。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班主任老师基于学校雅行教育课程理念,将诗文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在阅读经典中达到文道统一的境界。班主任老师将课程分为两大板块来进行,如下:
(1)以文育人
所谓“以文育人”,主要是教师通过诗文,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开展“书香伴我行”活动,帮助学生“做雅事,讲雅言”。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借课堂,传雅书
班主任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因此,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和孩子们的成长需要为学生推荐一些好书佳作,借助于语文课堂进行阅读交流。同时,班级成立了6个读书会,利用班级读书会同读一本书,交流各自读书会的阅读成果,营造“同读共享”的阅读氛围,达到深度阅读、互相促进的目的。
②溢书香,做雅事
班主任老师为了让书香氛围弥漫于整个班级,建立了图书角和展示栏,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书,共享阅读美好时光。在开学之初,教师购置新的书籍,通过在学习小组内玩飞花令赢奖品的游戏,“如愿以偿”地让孩子拿到这学期的必读书目,同时引导读书会的同学约定:倡导同学们互相借阅,让书流动起来,建议每阅读一本书都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言和书一起归还,既留下了自己阅读的痕迹,又给书的主人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让学生记住:小学时我们一起爱上了阅读,一起度过了六年的阅读时光。 ③诵经典,讲雅言
以经典做引领,开展“诗香伴我行”活动。教师和学生每天早晨一起浸润在古典诗词的音韵里,一年级完成了《弟子规》的背诵,举行了《弟子规》诵读比赛,让《弟子规》教会孩子做人做事的规矩和原则;二年级背诵了《三字经》,还开展了“诗香伴我行”的古诗考级活动。经过一年的努力,学生全部荣获“古诗八级小明星”称号;三年级选择了《增广贤文》背诵;四年级节选了《诗经》;五年级背诵了《大学》节选。通过《弟子规》《三字经》等名作的誦读,将经典和雅言植入了学生的心田,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文化的熏陶,为成功的人生打下厚实的底色。
(2)文道统一
所谓“文道统一”,是将“读”转化成“表达”的过程,在孩子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帮助孩子学会表达和创作,享受不一样的文学。
①破茧而出,尝试创作
当学生阅读积累到一定量时,他们就有了表达的需要,于是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尝试写作。对于6岁多的孩子,笔者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从培养和保护他们的写作兴趣入手,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引导,从最初的词语积累,慢慢地,成句、成段、成文,有儿歌,有诗歌,内容逐渐丰富。
后期,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做成了美文美话成长作文集,翻开每一期都能看到学生在写作路上的成长足迹,每一期都力求行文、明理两相和。如《美文美话》第十一期 “拍手歌”有《讲卫生》《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上学歌》《游戏歌》《晨读》,学生在编写拍手歌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这些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童谣,其实是最活泼生动的雅行规范,在班里传唱,约束着学生的行为。2015年6月,济南电视台少儿频道还给班级录制了一期节目,让学生现场表演了自编的拍手歌。寒暑假,教师给孩子们设计了一本《美文美话快乐假期》,经过长期的朗读背诵学习,有的学生还喜欢上了写诗,创作了《老师真好》《蔷薇》《誓言》《如梦令·三小清秋记事》等,学生创作的诗文逐渐丰富起来。
②富有特色的个人文集
随着作品数量的增加,学生文章也越来越优美了。孩子们便在家长的帮助下设计制作了富有特色的个人文集。个人文集可以说是学生人生的第一本自创书,每一本书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名字,都有爸妈写的序言,从中可以看到学生从一句话到一篇文章的不断成长。为孩子们的童年时光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它将记录下孩子们每一个成长的足迹。
个人文集的编辑、插图、校对乃至成集,都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加深了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增进了亲子感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还可以把从写作中获得的自信迁移到其他方面,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文美话”班本课程是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起努力下开展起来的,课程贯穿了(2)班学生六年的小学生活,课程内容从字、词、句,到文学作品的创作,都伴随着班级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同时,在教师的带领下,课程分层次贯穿在每一个年级之中,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乐读乐思的好习惯;在阅读中体会文学情感,学会分享、表达和创作;在阅读中体悟经典,讲雅言,做雅事,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同时,榜样的力量和正能量的引领使班里学生正气而且阳光,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班本课程评价
“美文美话”课程在(2)班持续开展了六年,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成长和收获都是不可估量的,课程评价则作为一个小型的成果“放大镜”,将课程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下来。由于本课程是属于语文学科的拓展类课程,其基本的评价方式可以通过量化显现出来,因此,本课程采用了量性和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如下所示:
“美文美话”课程评价方式:
(1)量性评价:①学生阶段性的语文测试成绩汇总
②比赛:学校课文朗诵大赛、话题作文大赛、亲子朗诵大赛等成绩
③学校雅行少年评比活动
(2)质性评价:①2013级(2)班“美文美话”成长作文集(家长特刊)
②学生个人成长作文集(学生个人)
③阶段性学生和家长访谈调查
通过量性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美文美话”班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来。六年的持续开发和实施,使得(2)班学生爱上了阅读,文学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更加亲密。同时,六年来,班级内学生人才辈出,雅行少年越来越多,班风班貌越来越积极向上,班级内这一系列变化和成长与班本课程的开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班主任老师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更是不可分割。
三、“美文美话”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反思
1.班本课程开发立足教师课程文化自觉
随着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班级内不少教师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班本课程的开发,这与教师的课程文化自觉是密不可分的。有学者指出,班本课程文化自觉是教师在对班本课程的开发依据、实践内容与发展方向有了理性的认识后,逐步形成健康的、先进的班本课程开发文化信念与行为准则。2013级(2)班班主任老师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敏锐观察,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需要,规划出相应的课程目标以及层次化的课程内容,有的放矢地针对本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实施课程,最终收到有针对性的课程效果。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提前分析班级学生学习的现状、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等实际情况,针对需求规划出课程纲要,并灵活多样地进行课程实施,这是班本课程开发取得成功的关键点。由此,班本课程开发不是每一位教师照搬照做就可以进行的,它与教师的课程文化自觉有不可忽视的联系。教师具有良好的课程意识,有不骄不躁的态度,根植于学生需要和班级需要,这是一门班本课程成长的重要立足点。
2.班本课程实现个体灵活、快速、专项发展
就学科课程而言,每个班级的教师队伍各具差异,班级间学生的学习能也会参差不齐。针对此现象,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开发具学科性质的班本课程,可以实现班级内学生个体灵活、快速和专项发展。2013级(2)班针对班级内学生阅读习惯欠缺,表达能力差等现象,利用班级和家长资源,制定出有序的班本课程实施方案。同时,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计划,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学生的专项发展。其次,班本课程的开发实现了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教师与家长积极沟通,能快速地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短板,有效地做到查缺补漏,一方面减轻了家长课外辅导或补习班的压力,另一方面避免了大量的课外补习任务给学生带来的额外负担。总体来看,学科性质的班本课程开发看似学科课程的再拓展,在三级课程中也能找到班本课程的影子,但课程与课程之间本就没有清晰的界限,从班级需要的角度来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开发实施的课程纲要,作为一门班本课程而存在,也是具有其合理性的。
参考文献:
[1]王立华.班本课程开发要立足课程文化自觉[J].教学与管理,2017(28):4244.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9
[3]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98.
[4]李兆文,梁毅.走向班本:学校课程改革的另一种视角[J]. 江苏教育研究,2015(01):6366.
关键词:学科 班本课程 实践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如此,班级亦如此。班级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家长、课程和活动等诸要素组成的小型系统,由于系统间诸要素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班级则成为一个独立的、各有特点的团体。由此,班本课程正是基于班级之间的差异性特点以及差异性需要,由特定班级内教师开发并实施的定向型课程,尤其是在学科教学中,针对特定班级内学生在某学科上存在的特定需要,学科拓展型班本课程的开发便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第三小学的“美文美话”班本课程开发为例,总结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经验,并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与反思。
一、“美文美话”班本课程开发的源泉
1.基于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需要
“美文美话”班本课程是洪家楼第三小学2013级(2)班在一年级开始开发并实施的课程,对刚刚从学前班步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人的一生是伴随着阅读而不断丰富的,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所谓书香能致远,好的阅读习惯将有利于拓宽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班主任的前期观察和深入调查,(2)班一共有62个孩子,其中真正完整地读过一本书和有亲子阅读习惯的孩子只有5个。有的孩子认识字,但并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甚至有一部分孩子连汉字也不认识。家长的阅读习惯培养意识比较差,导致班级内孩子对阅读没有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2)班的班主任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她深知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她开始从读书方面着手开发阅读相关的课程,促使(2)班孩子建立读书的意识,养成阅读的习惯,帮助孩子和家长建立亲子阅读。
2.基于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需要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发现,(2)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在一年级时,全班只有8个孩子回答问题组句是比较完整的,组织的语言和用词是比较恰当的,其他学生的表达能力欠佳,有的学生词不达意,有的学生甚至词不成句,表述能力停留在词语式。其次,在阅读理解方面,孩子的词句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弱。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孩子语文素养发展的一大阻力。因此,班主任老师开始与家委会协商,创建以“美文美话”为主题的班本课程,让学生不仅在课程中愿读书、乐读书、善读书,还要做到能说、会说、能写、乐写,帮助学生语文基本素养得到提升,为学生文学素养的积累做助力。
3.基于班风班貌建设的需要
对刚刚步入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进行班级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学生健康发展和班级成长的关键。班主任教师接手2013级(2)班,基于学校“雅行教育”的办学思想,致力于班级建设,以期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沃土。由于班主任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喜爱读书,喜欢体验书籍的乐趣,因此老师想到了用书籍浸润孩子的心灵,让阅读成为班级德育和班级管理的一条路径,以期学生能在阅读中做到读书明理、读书修德,共同创建文明儒雅的班风班貌,帮助学生读雅书、讲雅言、做雅事。
二、“美文美话”班本课程的开发模式
1.课程目标的定制
(1)“美文美话”班本课程是在学校“雅行教育”课程体系之下开发和实施的,其课程目标的确定既以2013级(2)班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基础,又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由此,班主任老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班级实际,首先设置了“美文美话”班本课程的思想规划,如下所示。
①把读书和写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善读书、乐写作,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②把读书和德育结合起来,读雅书、讲雅言、做雅事,让学生达到文道统一,知行合一,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2)在课程的总体思想指引下,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年级将课程目标分层设置,具体如下。
按年级分层设置的课程目标总体呈现由浅入深、由簡单到复杂的特点,目标定位由词扩展到句,由句扩展到章,在阅读中切入国学题材的文章,使德育因书香而沁人心脾,书香因德育而熠熠生辉。
2.班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实施
从课程内容的视角来看,“美文美话”是属于语文学科范畴的班本课程,其内容的选择和实施多是以语文学科为载体展开的。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班主任老师基于学校雅行教育课程理念,将诗文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在阅读经典中达到文道统一的境界。班主任老师将课程分为两大板块来进行,如下:
(1)以文育人
所谓“以文育人”,主要是教师通过诗文,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开展“书香伴我行”活动,帮助学生“做雅事,讲雅言”。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借课堂,传雅书
班主任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因此,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和孩子们的成长需要为学生推荐一些好书佳作,借助于语文课堂进行阅读交流。同时,班级成立了6个读书会,利用班级读书会同读一本书,交流各自读书会的阅读成果,营造“同读共享”的阅读氛围,达到深度阅读、互相促进的目的。
②溢书香,做雅事
班主任老师为了让书香氛围弥漫于整个班级,建立了图书角和展示栏,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书,共享阅读美好时光。在开学之初,教师购置新的书籍,通过在学习小组内玩飞花令赢奖品的游戏,“如愿以偿”地让孩子拿到这学期的必读书目,同时引导读书会的同学约定:倡导同学们互相借阅,让书流动起来,建议每阅读一本书都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言和书一起归还,既留下了自己阅读的痕迹,又给书的主人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让学生记住:小学时我们一起爱上了阅读,一起度过了六年的阅读时光。 ③诵经典,讲雅言
以经典做引领,开展“诗香伴我行”活动。教师和学生每天早晨一起浸润在古典诗词的音韵里,一年级完成了《弟子规》的背诵,举行了《弟子规》诵读比赛,让《弟子规》教会孩子做人做事的规矩和原则;二年级背诵了《三字经》,还开展了“诗香伴我行”的古诗考级活动。经过一年的努力,学生全部荣获“古诗八级小明星”称号;三年级选择了《增广贤文》背诵;四年级节选了《诗经》;五年级背诵了《大学》节选。通过《弟子规》《三字经》等名作的誦读,将经典和雅言植入了学生的心田,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文化的熏陶,为成功的人生打下厚实的底色。
(2)文道统一
所谓“文道统一”,是将“读”转化成“表达”的过程,在孩子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帮助孩子学会表达和创作,享受不一样的文学。
①破茧而出,尝试创作
当学生阅读积累到一定量时,他们就有了表达的需要,于是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尝试写作。对于6岁多的孩子,笔者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从培养和保护他们的写作兴趣入手,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引导,从最初的词语积累,慢慢地,成句、成段、成文,有儿歌,有诗歌,内容逐渐丰富。
后期,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做成了美文美话成长作文集,翻开每一期都能看到学生在写作路上的成长足迹,每一期都力求行文、明理两相和。如《美文美话》第十一期 “拍手歌”有《讲卫生》《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上学歌》《游戏歌》《晨读》,学生在编写拍手歌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这些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童谣,其实是最活泼生动的雅行规范,在班里传唱,约束着学生的行为。2015年6月,济南电视台少儿频道还给班级录制了一期节目,让学生现场表演了自编的拍手歌。寒暑假,教师给孩子们设计了一本《美文美话快乐假期》,经过长期的朗读背诵学习,有的学生还喜欢上了写诗,创作了《老师真好》《蔷薇》《誓言》《如梦令·三小清秋记事》等,学生创作的诗文逐渐丰富起来。
②富有特色的个人文集
随着作品数量的增加,学生文章也越来越优美了。孩子们便在家长的帮助下设计制作了富有特色的个人文集。个人文集可以说是学生人生的第一本自创书,每一本书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名字,都有爸妈写的序言,从中可以看到学生从一句话到一篇文章的不断成长。为孩子们的童年时光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它将记录下孩子们每一个成长的足迹。
个人文集的编辑、插图、校对乃至成集,都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加深了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增进了亲子感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还可以把从写作中获得的自信迁移到其他方面,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文美话”班本课程是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起努力下开展起来的,课程贯穿了(2)班学生六年的小学生活,课程内容从字、词、句,到文学作品的创作,都伴随着班级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同时,在教师的带领下,课程分层次贯穿在每一个年级之中,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乐读乐思的好习惯;在阅读中体会文学情感,学会分享、表达和创作;在阅读中体悟经典,讲雅言,做雅事,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同时,榜样的力量和正能量的引领使班里学生正气而且阳光,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班本课程评价
“美文美话”课程在(2)班持续开展了六年,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成长和收获都是不可估量的,课程评价则作为一个小型的成果“放大镜”,将课程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下来。由于本课程是属于语文学科的拓展类课程,其基本的评价方式可以通过量化显现出来,因此,本课程采用了量性和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如下所示:
“美文美话”课程评价方式:
(1)量性评价:①学生阶段性的语文测试成绩汇总
②比赛:学校课文朗诵大赛、话题作文大赛、亲子朗诵大赛等成绩
③学校雅行少年评比活动
(2)质性评价:①2013级(2)班“美文美话”成长作文集(家长特刊)
②学生个人成长作文集(学生个人)
③阶段性学生和家长访谈调查
通过量性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美文美话”班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来。六年的持续开发和实施,使得(2)班学生爱上了阅读,文学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更加亲密。同时,六年来,班级内学生人才辈出,雅行少年越来越多,班风班貌越来越积极向上,班级内这一系列变化和成长与班本课程的开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班主任老师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更是不可分割。
三、“美文美话”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反思
1.班本课程开发立足教师课程文化自觉
随着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班级内不少教师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班本课程的开发,这与教师的课程文化自觉是密不可分的。有学者指出,班本课程文化自觉是教师在对班本课程的开发依据、实践内容与发展方向有了理性的认识后,逐步形成健康的、先进的班本课程开发文化信念与行为准则。2013级(2)班班主任老师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敏锐观察,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需要,规划出相应的课程目标以及层次化的课程内容,有的放矢地针对本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实施课程,最终收到有针对性的课程效果。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提前分析班级学生学习的现状、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等实际情况,针对需求规划出课程纲要,并灵活多样地进行课程实施,这是班本课程开发取得成功的关键点。由此,班本课程开发不是每一位教师照搬照做就可以进行的,它与教师的课程文化自觉有不可忽视的联系。教师具有良好的课程意识,有不骄不躁的态度,根植于学生需要和班级需要,这是一门班本课程成长的重要立足点。
2.班本课程实现个体灵活、快速、专项发展
就学科课程而言,每个班级的教师队伍各具差异,班级间学生的学习能也会参差不齐。针对此现象,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开发具学科性质的班本课程,可以实现班级内学生个体灵活、快速和专项发展。2013级(2)班针对班级内学生阅读习惯欠缺,表达能力差等现象,利用班级和家长资源,制定出有序的班本课程实施方案。同时,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计划,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学生的专项发展。其次,班本课程的开发实现了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教师与家长积极沟通,能快速地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短板,有效地做到查缺补漏,一方面减轻了家长课外辅导或补习班的压力,另一方面避免了大量的课外补习任务给学生带来的额外负担。总体来看,学科性质的班本课程开发看似学科课程的再拓展,在三级课程中也能找到班本课程的影子,但课程与课程之间本就没有清晰的界限,从班级需要的角度来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开发实施的课程纲要,作为一门班本课程而存在,也是具有其合理性的。
参考文献:
[1]王立华.班本课程开发要立足课程文化自觉[J].教学与管理,2017(28):4244.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9
[3]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98.
[4]李兆文,梁毅.走向班本:学校课程改革的另一种视角[J]. 江苏教育研究,2015(0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