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美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完美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情感、开拓思路、增长才干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文辞优美,融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社会性于一炉,且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美的因素来陶冶和感染学生,让他们获得美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
一、入情入境——感知美
夸美纽斯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觉,视觉和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个重要官能。利用视觉、听觉创设情境,就能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启迪学生爱美的心志,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感知美。
1.走进生活,观察实践
苏教版中有许多课文都是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者应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如教学《广玉兰》一课时,教师将学生带到教室外,来到广玉兰树下,引导学生近距离观察广玉兰的枝、干、叶、花,还让学生用手摸一摸,用鼻子嗅一嗅,用眼看一看,用心去感受。这样,学生对广玉兰有了全面的了解,就有了直接的美的体验。
有一些科普小品文,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学知识,如果教师教学时只从抽象的、理性的角度去介绍,往往会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如教学《神奇的克隆》时,我组织学生上网搜集有关克隆的文字、图片、视频,深入了解克隆技术的来源、发展、应用以及利与弊等等。学生从这些直接的感性认识中加深了对科技之美的体验。
2.再现情境,视听并举
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声音、图像、文字、颜色,视听并举,向大脑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表象,由此形象具体地传递情感信息、语文信息,学生能耳闻其声,目睹其形,从而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并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使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如我在教《安塞腰鼓》一文时,由于学生离相关民间技艺较远,光凭教师的叙述,是无法让他们体会安塞腰鼓响起时那种壮观场面的。于是,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听《黄土高坡》歌曲,感知黄土高原的风格;看腰鼓表演片断,感受安塞腰鼓火烈壮阔的气势;听教师课文示范朗诵,品味文字的同时,渲染赞叹安塞腰鼓的情绪。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充分感悟文章的魅力,感受文章中的语言美、音乐美、人物美、情感美,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多读多思——品味美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教学时教者应通过朗读、想象,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化为丰富的画面,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入情入境,去品味感悟,获得美的体验。
《草原》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美、地美,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民更美的现象,歌颂了民族大团结。学习课文,就是要让学生理解这些美,并从中受到美的教育,从小争做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人。基于此,我在教学本文时,采取读的方式:①初读,了解美;②精读,理解美;③选读,感悟美;④活读,仿写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再现了自然美、人性美,诱发了学生去想象,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小学生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有一种特殊的灵性——富于想象。教师应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各种有益于想象的素材,为学生创设各种想象思考的空间、条件。古诗言简意赅,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了尽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美”——意美、语美、音美、形美。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如教学《江雪》,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看图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意境。学生们说:“我仿佛看到了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我仿佛看到山川、河流、房屋都覆盖着皑皑白雪”“我仿佛看到渔翁嘴里冒着白气,正注视着江面垂钓呢。”“我仿佛听到北风呼啸的声音。”……学生用语言描述了辽阔、幽冷的江野雪景,这其间也自然体会到了古诗所蕴涵的文字美、自然美以及人格之美。
三、动手动脑———创造美
21世纪教育注重的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求为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创新的氛围、创新的机会、创新的素材,让学生去发现、认识,使他们能创新、敢创新、爱创新、会创新。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课文《走,我们去植树》不止是一首现代诗,还是一首通过实践来说理的诗。植树是为自己、为他人、为人类、为社会、为今天、为未来创造,我们应该让学生拥有这种创造,让他们真正行动起来,去校园、农村、社会植树、护林,通过这些劳动实践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让学生体味劳动创造之美。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去感知、去体验、去想象,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促进学生人格、心理和品德等方面的和谐健康发展。
一、入情入境——感知美
夸美纽斯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觉,视觉和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个重要官能。利用视觉、听觉创设情境,就能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启迪学生爱美的心志,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感知美。
1.走进生活,观察实践
苏教版中有许多课文都是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者应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如教学《广玉兰》一课时,教师将学生带到教室外,来到广玉兰树下,引导学生近距离观察广玉兰的枝、干、叶、花,还让学生用手摸一摸,用鼻子嗅一嗅,用眼看一看,用心去感受。这样,学生对广玉兰有了全面的了解,就有了直接的美的体验。
有一些科普小品文,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学知识,如果教师教学时只从抽象的、理性的角度去介绍,往往会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如教学《神奇的克隆》时,我组织学生上网搜集有关克隆的文字、图片、视频,深入了解克隆技术的来源、发展、应用以及利与弊等等。学生从这些直接的感性认识中加深了对科技之美的体验。
2.再现情境,视听并举
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声音、图像、文字、颜色,视听并举,向大脑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表象,由此形象具体地传递情感信息、语文信息,学生能耳闻其声,目睹其形,从而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并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使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如我在教《安塞腰鼓》一文时,由于学生离相关民间技艺较远,光凭教师的叙述,是无法让他们体会安塞腰鼓响起时那种壮观场面的。于是,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听《黄土高坡》歌曲,感知黄土高原的风格;看腰鼓表演片断,感受安塞腰鼓火烈壮阔的气势;听教师课文示范朗诵,品味文字的同时,渲染赞叹安塞腰鼓的情绪。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充分感悟文章的魅力,感受文章中的语言美、音乐美、人物美、情感美,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多读多思——品味美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教学时教者应通过朗读、想象,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化为丰富的画面,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入情入境,去品味感悟,获得美的体验。
《草原》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美、地美,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民更美的现象,歌颂了民族大团结。学习课文,就是要让学生理解这些美,并从中受到美的教育,从小争做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人。基于此,我在教学本文时,采取读的方式:①初读,了解美;②精读,理解美;③选读,感悟美;④活读,仿写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再现了自然美、人性美,诱发了学生去想象,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小学生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有一种特殊的灵性——富于想象。教师应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各种有益于想象的素材,为学生创设各种想象思考的空间、条件。古诗言简意赅,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了尽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美”——意美、语美、音美、形美。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如教学《江雪》,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看图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意境。学生们说:“我仿佛看到了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我仿佛看到山川、河流、房屋都覆盖着皑皑白雪”“我仿佛看到渔翁嘴里冒着白气,正注视着江面垂钓呢。”“我仿佛听到北风呼啸的声音。”……学生用语言描述了辽阔、幽冷的江野雪景,这其间也自然体会到了古诗所蕴涵的文字美、自然美以及人格之美。
三、动手动脑———创造美
21世纪教育注重的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求为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创新的氛围、创新的机会、创新的素材,让学生去发现、认识,使他们能创新、敢创新、爱创新、会创新。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课文《走,我们去植树》不止是一首现代诗,还是一首通过实践来说理的诗。植树是为自己、为他人、为人类、为社会、为今天、为未来创造,我们应该让学生拥有这种创造,让他们真正行动起来,去校园、农村、社会植树、护林,通过这些劳动实践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让学生体味劳动创造之美。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去感知、去体验、去想象,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促进学生人格、心理和品德等方面的和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