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任务下的古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uxte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存在普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忽略意象对人物的表现;偏离诗歌意境场景、主观想象概括人物形象;脱离诗歌整体感知、单一片面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等三大问题。如何在不影响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前提下,解决这些学情问题成了我一段时间的备课困惑。
   在一次市区课改课教研活动中,我开设了一节以情景任务为主体的诗歌人物形象鉴赏课。活动带给我很多反思,借本文梳理并总结我对此次实践的认识。
   一、贴近校园生活,设计情境任务
   李白其人其事给予了创作者们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于是我想尝试让高中生成为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完成对李白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因此,我便这样设计了下面的课堂核心情境任务:
   学校将举办戏剧节特色活动,本班计划原创剧目“不朽的李白”,演绎内容需要涉及所选两首诗歌,现邀请你担当总导演,请你结合两首诗紧扣诗人形象进行赏析和创作。
   初次看到这一任务时,学生露出了熟悉又紧张的神情。由于该校一直举办校园戏剧节,同学们自然感觉到亲切熟悉。但是,要求小组对一个没有剧本的诗歌展开人物赏析和创作,学生的关注点不光聚焦于人物形象赏析,平添的导演身份一时让学生有点手足无措。于是,我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或解读或演绎李白的作品。比如昆曲《太白醉酒》、秦腔《李白长安行》、话剧《李白》等,这些剧目的精彩演绎能让人们深入理解李白人物形象。又如汉学家顾彬、诗人霍尔茨对李白的研究与创作,亦展现了李白的人物魅力。分享这些资料给学生,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新视角,让他们关注舞台设计、台词表现等等,为教学中的其他情境任务做一定的铺垫。
   熟悉又陌生的情境任务,在给学生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预习课上,小组能主动和老师交流自己的困惑,参与度较高。可见,这一贴近校园生活的情景任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锁定学习问题,分解情境任务
   针对学生突出的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在创作“不朽的李白”过程中,完成两个分解的情境任务。
   任务1:筛选舞台道具,感知与设定形象
   筛选道具即意象的把握。对具体意象的思考,利于深入理解相关诗句。学生很是细心地提出了几个问题,比如“‘花’需要多少?”“‘花’什么颜色为好?”“酒杯需要几个?”“月亮有没有必要当做道具处理?如果设计道具该怎么和人物勾连起来”等等。这一任务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关注诗歌意象表现人物的情境。在解决任务时,学生初步表现出思维的发散和思考的深度。
   关于《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我欣喜的收獲了学生如下的解读。
   学生1:“花”需要团簇的鲜艳的花,这一道具是诗人歌舞的背景,因为乐景才更加衬出诗人内心的哀愁。
   学生2:“酒杯”需要一杯,虽然举杯邀明月然而实际上只有诗人自己对月与影饮酒,是饮酒触景生情后举杯邀明月的,一杯的落寞更显人物的落寞。或者需要三杯,月亮与影子都有酒杯,具体化的道具能体现诗人将月与影拟人化,而且在演绎的时候与月、影的对话,才更能体现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的孤独和空虚,诗人不被理解的形象可以通过多出的两个酒杯得到有力诠释,更显叙事的张力。
   学生3:“一壶酒”最开始的独酌可以是用酒杯小酌,到后来发现月与影都不解诗人愁思,渐渐换用壶来醉饮,喝得酣畅淋漓之时寄情云汉。“月”月亮虽然在空中,似乎不用刻意作为道具,可是我们发现整首诗月下饮酒、月下歌舞、月下寄思都关联了这一个重要的意象,甚至可以夸张渲染这一意象。
   通过对舞台道具的思考,在课堂上学生给出了李白人物形象这样的解读:
   这是一位孤独、飘逸、矛盾的李白,这里的孤独不言而喻,飘逸在对月、影的歌舞中流露出一种形象的飘逸洒脱,刚经历政治失意,李白的仕途之路受阻,他的内心是愁苦的,但是这时候他却想要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是一种与万化冥合的追求,可惜只是单纯的心理追求,可见现实里没有实现,这是一种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而现实仕途不得意,内心的归隐心愿又难以实现,这是何等的矛盾啊。
   鉴赏《将进酒》一诗时,学生抓住的舞台道具是“金樽”“酒”,孩子们还特别指出了需要让化妆师注意处理李白的白发。一位以酒频频消愁,豪放不羁、自信乐观、寻欢作乐、嗜酒如命、个性张扬的李白走进了学生的脑海里。
   有了对前一首酒杯的思考,对《将进酒》的舞台道具解读,学生明显感觉轻松很多。但是,我认为第二首并非只关注如此显而易见的道具就足够。于是,我引导学生关注“高堂明镜悲白发”中的“明镜”意象。古代男女以镜相赠来表达相思之情,而男子用镜所照的更多的是悠悠的时光。李白在镜中悲叹自己的白发,其实是在悲叹一去不不复返的岁月,在已逝的岁月中人生有太多不如意。如果关注到“明镜”这一意象,对于李白人物内心情感会多一份真切的感受,也会给予接下来开展的场景演绎更多灵感。
   任务2:诠释动人场景,演绎形象。
   请任选诗歌中的动人场景进行具体说明,并从诗歌旁白、场景独白或对话场景等角度对这首诗的人物进行场景设计与演绎。
   这一任务为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可以自选旁白、独白、对话的形式,进行场景的说明和设计。
   两首诗歌有如下精彩的设计:
   组1:“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独白设计
   天上的明月啊,愿你与我共饮此酒,赏花间舞。(对水月长叹)我孑然一身,天才竟无人识。(深深望着圆月)要是人们如你一样纯净,该有多好啊。(不复望月,纵情饮酒)不说了,要落泪了,要今朝有酒今朝醉。来共饮此酒,忘怀于天地。
   组2:“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对话设计
   李:月亮,为什么你一直那么皎洁,我为什么做不到呢?
   月:因为我不被世俗玷污    李:影子,为什么你总是躲在黑暗中呢?
   影:因为世间比黑暗还污浊
   这组设计很新颖,设计了饮酒问月问影的对话,将月与影拟人化了,同时通过月与影表达一种对现实对社会的认识与评价,很贴合诗人的处境,有一种醉与醒的迷离感。
   组3:“相期邈云汉”对话设计
   李:云霄之上太上老君的兜率宫想必是个值得参观的地方吧!
   影:我不能上去,我属于地下!
   李:只要胆大,一切皆有可能!(影子飞了起来)
   影:飘飘欲仙,不如落地仰望;东摆西摇,不如好好准备一下,一同登上云梯。
   组4:“相期邈云汉”对话设计
   唉,我一个人干喝有什么劲呢?来,你下来,跟我喝两口,你看,我影子也来了,这么地就有三个人一起喝酒了!(对月说)
   唉,你又不会喝,你跟着我也没有意思。(对影说)
   我还是暂且陪着你俩,不然辜负这一片的春光,
   月,你伴我高歌,影,你随我起舞,
   唉,愿我永远可以永结无情游,相约高远的天河,与万物齐一。
   前一组将内心的这种期望理解为勇于追求的自信与乐观,在迷离的状态里高蹈于红尘之外,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由于现实社会中报复不能实现,又不为人理解的旷世孤独。后一组“与万物齊一”鉴赏深刻,激活了同学们对课内所学的联想。正如《始得西山宴游记》里所说“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当一个人不想任何的事情,忘掉了自己的存在,融于自然之境中,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愁绪的消解,达到物我合一的忘我境界。
   组4:“与尔同销万古愁”对话设计
   李:我漂泊的一生终是仕途不顺,今日同你们一起放歌纵酒,排遣内心的忧愁
   岑:太白,你有着旷世的才华,大可不必为了求仕而如此忧愁
   元: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如果你有好的作品流传后世,也能留下不朽的功名。
   李:今日不谈仕途了,来,我们喝酒!
   组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独白设计
   看看这能照进我心的明镜吧,镜子中的人是谁?是我吗?为什么我不认识他,那容颜如此苍白无力,那头顶上如雪的头发丝丝都好像能戳伤我的心。这明亮的镜子却照进了一段黑暗的光阴,随着这光阴的流转,怎么就将我变得眼神涣散、内心悲凉呢!啊!时光啊!你能不能不要如此残忍待我,只让我一个人悲伤,只让我一个人悲伤!
   学生的这些设计让人十分感动,我看到一颗颗纯粹的投入的心灵在感受着李白和他的诗歌。李白在豪中畅饮,在豪中作乐,在豪中直抒心中追求功名的志向,同时也在豪中毫不隐藏自己现实失意的愁苦。洒脱不羁的外表下,李白的内心怀有强烈的政治抱负,这是诗人矛盾的精神世界。通过这些分解任务,遇见了孩子们如此的走心鉴赏,真让人觉得欣慰。
   三、教学反思
   作为课改课活动的示范课,新颖的教学方式让我品尝新鲜与活力。但是静心反思后,本节课还是存在着如下的不足。
   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真的解决了吗?
   这节课的备课初衷是要解决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三大问题。但是回顾整节课,在教学内容上一节课只能大概解决前两个问题。对于任务的设置能否推广至更多的诗歌鉴赏,笔者觉得有一定的不可控因素。因为,在解决前两个问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任务的完成度需要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与理解力。示范课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基础优秀,所以能够给出很多出彩的诠释。如果学生基础稍欠缺些,教师该如何通过细化任务解决相关问题,这是值得进一步去探索的问题。否则,仅满足于一次新鲜热闹的示范课,于以后成长无疑没有一点好处。
   情境任务的设置够全面和严谨吗?
   从情境任务角度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进行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感悟与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有很好的助力作用。但是,关于诗词人物形象鉴赏,关注人物描写、分析关键词句、学会知人论世等方面,是需要教师在课前预习做好相应指导的,这样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在这样的课堂上得到充分的激发。所以,本节课的人物设置起点其实是比较高的,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本节课以两首诗作为剧目创作素材,关于整部剧的人物情节、主题确立等并没有明确的引导,而是让学生直接进入诗歌人物的赏析,情境任务显得不够全面,只能算是展示了一个大任务在课堂上一个小小的横截面。一节课完结后,是否真的能顺利让学生展开切实创作,可能还是有待进一步印证的。
   总而言之,笔者努力尝试着新的教学方式,在古诗教学传统与新型的方式之间曾多次徘徊犹豫。以此浅文,记录情境任务助力诗词教学的一次实践,并感谢给予我指导的前辈们。
  顾秀琳,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1925年,朱自清到清华大学任教授,在进行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同时,专注于“美文”的创作,给现代白话散文创作带来了一股充满诗意的艺术气息。1928年,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专门的散文集《背影》,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导言)中曾下过这样的断言:“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擅长于运用工笔与重彩相配合的方法
高考作文学生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三种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相较之下,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较为薄弱,得分常在平均分上下徘徊,少有出彩文。  议论文写作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历年的高考议论文学生反映出的诸多问题是:文体意识不强、论据陈旧奇缺、以叙代议、论点与论据不统一……但尤以“以叙代议”为最。那么,怎样突破学生“以叙代议”这一难点,变“证明文”为“议论文”呢?  我想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就例
2018年11月18日至22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在浙江省义乌中学举办的第七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展评暨观摩研讨活动,在观摩学习了很多优秀选手精彩表现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选手暴露出来的不少问题。其中,吉林省教育学院张玉新老师在点评时谈到的参赛选手教学设计文案方面存在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序号使用不当问题让我记忆犹新。张老师在点评时毫不客气地说:“这些问题很严重,不可饶恕,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文案高度负责
自“同课异构”提出,中小学语文教育界认为能一举两得:既发挥教师主动权,又让学生博采众长。然而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乱象”层出不穷,这也证明“同课异构”并非到达最佳课堂效果的正确途径。此时“同题异构”针对“同课异构”极易导致对文本的挖掘往深处挖的缺陷,提出了“同题”下的“异构”,这样就能克服对文本的理解偏差,让学生在有效的范围内收获知识。   一、从“同课异构”到“同题异构”   “同课异
备课《兰亭集序》前,我反复诵读着这一篇文章,一种原发的阅读感受引起我的注意。历来我们习惯把这篇文章的情感脉络概括为乐——痛——悲,将最后一段的今昔一契解读为“千古同悲”,以时间的纵横跨度将情感进一步升华为人生终期于尽的痛感。然而,当我们一遍遍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似乎总不至于“满纸辛酸泪”,反倒会有一种清朗开阔的阅读感受。究其原因,我认为,本文的情感脉络并非乐——痛——悲,而是乐——悲——超脱。
钱理群教授曾说过:“我们批评过去的应试教育有很多问题,‘知识一大堆,文本不着边’,这是一种遮蔽。而我们现在有另一种形态的遮蔽,我们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说难听点,就是各种各样的‘表演’。恰好这种‘表演’使学生不能直面文本。……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生命,把人的内在的一些美好的东西,把学生内在的生命美好的情思发掘出来,提升起来,就是善于直面自我、直面自己的生命。”只有直面文本,直面语言
语文整体教学应当以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训练为基础,通过设定一定的教学情境将课本中的文学(或文字)典范迁移成教学对象内在的文化积淀,并激发起教学对象内在主动摄取这种知识与文化的兴趣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定、兴趣激发、能力训练、迁移转化这四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笔者在教授《十八岁和其他》的一次尝试与探索。  一、巧设对话节目情境,转换传统师生听讲关系  师:青春是美好的,是激情澎湃的。可正
一    越是优秀的经典,越能够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解读空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有一篇脍炙人口的短文《卖油翁》,对这篇短文的解读,传统的阐释长期囿于单一的定论——本文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酌油事例的描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笔者重读此文,认为这还只是滑行于文字表面得出的结论,是孤立的解读文本得出的结论,是以现成社会价值观念去套蕴含着丰富的联想空间文本
高中语文第三册《白马篇》有这样两句:“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对这两句,课文注释说:“宿昔秉良弓:平时手执良弓。宿,平时。昔,过去。楛矢何参差:楛木杆的箭(装在箭袋里)是那么不整齐。”笔者认为,这两个注释中,对“宿”、“昔”和“参差”的解释都欠妥。因为一方面“平时”和“过去”这两个意思,在汉语里无论如何也揉不到一块,违背汉语的语义关系;另一方面“楛木杆的箭(装在箭袋里)是那么参差不齐”,这个解释
据笔者与部分高中生谈心了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与学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学生原以为语文学习可谓是“吹糠见米”、“一分辛劳一分收获”。但他们很快发现与理科学习相比,语文学习规律难寻,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这使学生感到眼前一片迷茫,内心产生学习无助感、无成就感。语文学科的学与教是一项双边活动,这个活动过程既是学与教双方互相适应的过程,又是使学习主体将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的过程。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