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侠客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一个阶层,几乎每一个朝代都能寻觅到他们的踪迹。侠客是社会阶级矛盾日益深化的产物,以武犯禁,遭受统治阶级的打压,却满足了社会弱势群体的期望,为无数人所倾倒。
【关键词】:侠客;形象;精神
一首《侠客行》,一首侠士绝唱。“侠”,千古称颂的“侠”,一个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那么陌生的字。尤其是受金庸古龙小说及各大电视媒体杂志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关注武侠,越来越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中国人对武侠不仅热爱,而且称的上是绝对痴迷,武侠似乎成了我们这个民族集体沉醉的对象。尤其对于成年人来说,武侠对成人的诱惑是无法抵挡的,就像安徒生童话对于小孩子的吸引。
从《春秋》“侠”影初现,到儒家的“义勇”的道德规范;从司马迁的《游侠列传》,到魏晋隐士、唐朝传奇,再到民国侠客、当代金庸的“侠之大者”等等 ,有多少传世名著让我们梦魂萦绕侠骨柔情……“侠”虽然已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浮起浮落,但“侠”始终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现在来说,由于媒体的多样性及便捷性,武侠电视、电影地频频亮相,武侠游戏的泛滥,就连平时阅读的报纸杂志中也不乏有“侠”的字眼。其实真正的“侠”是其背后的侠义精神,一个“义”字便能把武侠精神演绎的淋漓尽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侠与义是分不开的,是紧密相连的,其精神包括了惩恶扬善、锄强扶弱、大智大勇、生死不惧。侠客本就是秉承这样一种信念。同时说道“侠”,我们就会想到行侠仗义、侠肝义胆,这些又常常和武功高强联系在一起,武功几乎成为实施狭义行为的必要条件,所以,凡以侠义出名者大多拥有高超武功。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侠客”的基本内涵。[1]
侠客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一个阶层,从先秦到近代,在延绵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几乎每一个朝代都能寻觅到他们的踪迹。那中国的侠客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应追溯到何时呢?当然,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某一时间,它就像文字產生一样。翻阅现存的历史资料,我们发现“侠”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代奴隶社会的转型期,经历了汉魏隋唐的游侠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战国时韩非子的《五蠹》:“儒以文犯法,侠以武犯禁。”继韩非子之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又专为“侠”立了传——《游侠列传》。但从《后汉书》起,官修史书便不再专门为侠客立传了,侠客形象也由此出“史”入“文”。而侠客作为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即可以追溯到创作于东汉末年并被誉为“古代小说杂传之祖”的《燕丹子》。文中的荆轲便是我们熟悉的最早的侠客形象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慷慨悲凉的曲调似乎一直萦绕在人们的耳边,不知感动了多少代人。
可为什么到了战国时代侠客形象才正式出现呢?这应该是由社会背景所决定的。自人类以来,最早的原始社会时期,我想应该是不会有关“侠义”的概念的,那时人们也许每天只为生存而担忧,在乎的是物质生活,而无暇顾及更多的精神生活,况且连“私有”这样的概念都没有,自然便只是一种迷蒙愚昧的状态。等到了有传说的尧、舜、禹时代,当一个部落首领被人们寄予愿望来带领他们生活的更好,并且要选一个德才兼备超出寻常的人来做接班人,百姓所期待的这种愿望,兴許便是“侠客”或者说是“侠义精神”的萌芽了。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生活安定,丰衣足食,而不同氏族间的战争、各种灾难和不幸却让所有美好的愿望都破灭了,这种期待的心情也就会更加的强烈,对于“恶人”的仇视,让人们从内心深处呼唤有一种势力可以站出来打抱不平,惩恶扬善,解除心灵和肉体的痛楚。我想,这就是“侠义”正在进行、酝酿与积淀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与权势差距逐渐拉大,各阶级之间也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状态,并且这种表面上是“贫富与权力”的差异现象还一直持续了上千年,直到现在也没改变。但是每当大多数的怨恨蓄积难发时,便总会有一个集团站出来打破原有的秩序,于是在“同仇敌忾”之下,这些怨恨随着上一个集团的灭亡而消失。所以,在这种阶级对立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便是心理上的不平衡。一个和平昌盛的时代,对于侠的追求,必然不及暴乱斗争的王朝。
侠客多为“布衣之徒”,多为社会下层,大多数没有正当职业,谋生多采取非常手段。物不平则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不公平的社会,织就了中国人的侠客梦。侠客们仇视为强为恶者,自恃武功高强,独来独往,不太把官府、豪绅放在眼里,所谓的正义感让他们把剑锋直指统治阶层。如西汉初年,豫鲁一带侠客迭出,尽管汉景帝加以“尽诛”,但春风吹又生,反而使得“侠者极众”;又如《水浒传》里的一百零八好汉都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再如《清稗类钞》中记载的侠客总是反奸除恶,让那些贪赃枉法的奸佞无可奈何。社会的不公太多,面对强大的封建制度,老百姓没有任何他法,他们是渺小的,无力的,他们只能期待救世主或身怀绝技、行侠仗义的人来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在精神上和情绪上无疑都含有宣泄的作用。人们只有在“仇怨”之时才会希望一个侠客的出项来帮助他解决困难,但绝不会希望一个侠客就住在他们家或者附近,于是侠客的飘忽不定也给其带来了更多神秘色彩。这些负载着狭义精神的人就更多地生活在了人们的想象之中。在古人的笔记小说和民间传说中,侠客们却大多能凭着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而来去自由,化险为夷,人们也钟爱这些侠客形象,这其中已经渗透了古代人民的价值取向和美好愿望,是带有理想化的色彩,是经过净化和过滤的传说故事。就连中国古代文人心中都充斥着侠客情,曹植、陶潜、李白、陆游等诗人在作品中体现的向往自由、潇洒自在、大气、豪爽,这都是他们所追寻的侠客梦,其后谭嗣同、秋谨以及南社的许多诗人都倡侠行侠,甚至以“侠”自名,以示任侠决心。[2]
侠客的行侠仗义备受社会底层老百姓的期待,可是以武犯禁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的统治者不喜欢“侠”的深层原因。战国时代,韩非子提倡法家思想,曾说过“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也就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而言的。诚如斯言,儒士和侠士皆被列入讥讽的对象。但儒士和侠士的命运却不尽相同,儒士后来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高居庙堂,成为统治者安邦定国的股肱之臣。而侠士则相形见绰的多了,历来被统治者所诟病,称其为家国社稷的蠹虫,侠客在当时统治者看来就如同现代所谓的恐怖主义分子,担心随时威胁到自己的利益。于是从古到今,历朝历代的昏君是如此地要禁武限“侠”,打压种种的激进分子,包括现在也是如此。虽然“侠”的形式变了,但本质的精神是被很好地传承了的。
侠客,虽然神秘,虽然孤独,虽然悲情,但就是这样一群人,身体力行儒家关于仁、义、忠的概念;这样一群人,视富贵如浮云,视金钱如粪土;这样一群人,冷冰外表下那颗正义之心让他们嫉恶如仇。正是这样,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参考文献:
[1]陆草.中国人的侠客情结[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5(2).
[2]刘岩.千古文人的侠客梦[D].重庆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侠客;形象;精神
一首《侠客行》,一首侠士绝唱。“侠”,千古称颂的“侠”,一个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那么陌生的字。尤其是受金庸古龙小说及各大电视媒体杂志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关注武侠,越来越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中国人对武侠不仅热爱,而且称的上是绝对痴迷,武侠似乎成了我们这个民族集体沉醉的对象。尤其对于成年人来说,武侠对成人的诱惑是无法抵挡的,就像安徒生童话对于小孩子的吸引。
从《春秋》“侠”影初现,到儒家的“义勇”的道德规范;从司马迁的《游侠列传》,到魏晋隐士、唐朝传奇,再到民国侠客、当代金庸的“侠之大者”等等 ,有多少传世名著让我们梦魂萦绕侠骨柔情……“侠”虽然已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浮起浮落,但“侠”始终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现在来说,由于媒体的多样性及便捷性,武侠电视、电影地频频亮相,武侠游戏的泛滥,就连平时阅读的报纸杂志中也不乏有“侠”的字眼。其实真正的“侠”是其背后的侠义精神,一个“义”字便能把武侠精神演绎的淋漓尽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侠与义是分不开的,是紧密相连的,其精神包括了惩恶扬善、锄强扶弱、大智大勇、生死不惧。侠客本就是秉承这样一种信念。同时说道“侠”,我们就会想到行侠仗义、侠肝义胆,这些又常常和武功高强联系在一起,武功几乎成为实施狭义行为的必要条件,所以,凡以侠义出名者大多拥有高超武功。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侠客”的基本内涵。[1]
侠客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一个阶层,从先秦到近代,在延绵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几乎每一个朝代都能寻觅到他们的踪迹。那中国的侠客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应追溯到何时呢?当然,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某一时间,它就像文字產生一样。翻阅现存的历史资料,我们发现“侠”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代奴隶社会的转型期,经历了汉魏隋唐的游侠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战国时韩非子的《五蠹》:“儒以文犯法,侠以武犯禁。”继韩非子之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又专为“侠”立了传——《游侠列传》。但从《后汉书》起,官修史书便不再专门为侠客立传了,侠客形象也由此出“史”入“文”。而侠客作为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即可以追溯到创作于东汉末年并被誉为“古代小说杂传之祖”的《燕丹子》。文中的荆轲便是我们熟悉的最早的侠客形象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慷慨悲凉的曲调似乎一直萦绕在人们的耳边,不知感动了多少代人。
可为什么到了战国时代侠客形象才正式出现呢?这应该是由社会背景所决定的。自人类以来,最早的原始社会时期,我想应该是不会有关“侠义”的概念的,那时人们也许每天只为生存而担忧,在乎的是物质生活,而无暇顾及更多的精神生活,况且连“私有”这样的概念都没有,自然便只是一种迷蒙愚昧的状态。等到了有传说的尧、舜、禹时代,当一个部落首领被人们寄予愿望来带领他们生活的更好,并且要选一个德才兼备超出寻常的人来做接班人,百姓所期待的这种愿望,兴許便是“侠客”或者说是“侠义精神”的萌芽了。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生活安定,丰衣足食,而不同氏族间的战争、各种灾难和不幸却让所有美好的愿望都破灭了,这种期待的心情也就会更加的强烈,对于“恶人”的仇视,让人们从内心深处呼唤有一种势力可以站出来打抱不平,惩恶扬善,解除心灵和肉体的痛楚。我想,这就是“侠义”正在进行、酝酿与积淀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与权势差距逐渐拉大,各阶级之间也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状态,并且这种表面上是“贫富与权力”的差异现象还一直持续了上千年,直到现在也没改变。但是每当大多数的怨恨蓄积难发时,便总会有一个集团站出来打破原有的秩序,于是在“同仇敌忾”之下,这些怨恨随着上一个集团的灭亡而消失。所以,在这种阶级对立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便是心理上的不平衡。一个和平昌盛的时代,对于侠的追求,必然不及暴乱斗争的王朝。
侠客多为“布衣之徒”,多为社会下层,大多数没有正当职业,谋生多采取非常手段。物不平则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不公平的社会,织就了中国人的侠客梦。侠客们仇视为强为恶者,自恃武功高强,独来独往,不太把官府、豪绅放在眼里,所谓的正义感让他们把剑锋直指统治阶层。如西汉初年,豫鲁一带侠客迭出,尽管汉景帝加以“尽诛”,但春风吹又生,反而使得“侠者极众”;又如《水浒传》里的一百零八好汉都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再如《清稗类钞》中记载的侠客总是反奸除恶,让那些贪赃枉法的奸佞无可奈何。社会的不公太多,面对强大的封建制度,老百姓没有任何他法,他们是渺小的,无力的,他们只能期待救世主或身怀绝技、行侠仗义的人来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在精神上和情绪上无疑都含有宣泄的作用。人们只有在“仇怨”之时才会希望一个侠客的出项来帮助他解决困难,但绝不会希望一个侠客就住在他们家或者附近,于是侠客的飘忽不定也给其带来了更多神秘色彩。这些负载着狭义精神的人就更多地生活在了人们的想象之中。在古人的笔记小说和民间传说中,侠客们却大多能凭着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而来去自由,化险为夷,人们也钟爱这些侠客形象,这其中已经渗透了古代人民的价值取向和美好愿望,是带有理想化的色彩,是经过净化和过滤的传说故事。就连中国古代文人心中都充斥着侠客情,曹植、陶潜、李白、陆游等诗人在作品中体现的向往自由、潇洒自在、大气、豪爽,这都是他们所追寻的侠客梦,其后谭嗣同、秋谨以及南社的许多诗人都倡侠行侠,甚至以“侠”自名,以示任侠决心。[2]
侠客的行侠仗义备受社会底层老百姓的期待,可是以武犯禁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的统治者不喜欢“侠”的深层原因。战国时代,韩非子提倡法家思想,曾说过“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也就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而言的。诚如斯言,儒士和侠士皆被列入讥讽的对象。但儒士和侠士的命运却不尽相同,儒士后来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高居庙堂,成为统治者安邦定国的股肱之臣。而侠士则相形见绰的多了,历来被统治者所诟病,称其为家国社稷的蠹虫,侠客在当时统治者看来就如同现代所谓的恐怖主义分子,担心随时威胁到自己的利益。于是从古到今,历朝历代的昏君是如此地要禁武限“侠”,打压种种的激进分子,包括现在也是如此。虽然“侠”的形式变了,但本质的精神是被很好地传承了的。
侠客,虽然神秘,虽然孤独,虽然悲情,但就是这样一群人,身体力行儒家关于仁、义、忠的概念;这样一群人,视富贵如浮云,视金钱如粪土;这样一群人,冷冰外表下那颗正义之心让他们嫉恶如仇。正是这样,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参考文献:
[1]陆草.中国人的侠客情结[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5(2).
[2]刘岩.千古文人的侠客梦[D].重庆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