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还包含着语文能力、情感情趣、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培养。知识的获得只是学生语文素养中的一方面。不过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过分强调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不会阅读、不会表达、不会分析、语文素养严重极端化,现今社会,更加注重的是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语文素养的偏颇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关键词:语文素养;培养;问题;解决方法
语文素养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语文的教学除了是知识的传递,其实也是语感交流、思想情感交流,语文学不好一定会影响学生与别人之间的交际能力,表达自身思想情感的能力。我个人认为,语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成就,远远比语文知识和语言能力要重要得多,用古人的话来说,“传道”要重于“授业”。今天,笔者想就语文素养的培养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现状
当今学生语文素养的现状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两极分化。一方面,一部分学生阅读面广泛,生活经历丰富,善于思考和观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语文素养的积累和沉淀,养成了良好的语文素养,但是这类同学在学生中只占极少数情况;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后文中会有详细分析)忽略了语文素养的培养,导致极端的无知,语文素养几乎为零。他们对于语文的了解仅限于语文书上的课文和教材中的文学常识,更有甚者,连课本中的文学常识都不用心记忆,对他们来说,语文只是他们的一门不擅长的学科,他们的生活中完全没有语文的影子。他们不会阅读、不会表达、不会分析,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无法串联起来,更不要说是连缀成文了。如果长此以往发展下去,中华文化恐怕要断送在我们的孩子手里。
二、形成的原因
1.课改的失误
不得不说这几年的课改,新课标明确地把语文的人文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地位,这是难得的一大进步。然而,我们并没有落实这一精神。可以大胆地说一句:我们的课堂与课改之前相比并没有进步,而是大大地倒退了。原因很简单,我们犯了“邯郸学步”的错误。盲目地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基础差、素养严重缺失的实际情况,更把我们几十年来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消除殆尽。而语文,是离不开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学生的脑子空空,连最基本的语文常识、语文概念都不知道,试问他们如何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于是,课改后,教师们在创新大潮的引领下不断开拓,却始终面临“启而不发”的怪圈。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根本连最基本的思考问题的方法都不知道!谈何启发?
2.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
急功近利的“达标”式义务教育正是学生们基本语文素养低下的罪魁祸首。小学只以上初中为目的,初中只以上高中为目的,盲目追求升学率。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38位学生中,没有一个同学在义务教育阶段自己独立写过作文!他们更没有时间去阅读文学作品,因为没有时间。学生们的时间,都用来培养应试技巧。课改、素质教育的口号不知喊了多少年,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我们的教育体制仍然没有发生质变,仍然还是应试教育,高考是衡量一个学生、一个教师乃至一个学校的最重要的尺度,没有之一。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的语言环境乃至于学习环境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网络、流行文化等吸引学生的东西越来越多,而面对这些时尚的元素,我们教育者采取的态度往往是一概禁止。殊不知,单纯的禁止不仅不会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反而会激起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彻底决裂。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教育环境的恶化以及教育体制的崩溃与形式主义。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作为所有学科乃至于整个教育体制载体的语文。
三、解决方法
1.重视传统,坚持积累
我们的语文教学历史悠久,有着无比深厚的底蕴。而且,中国人内敛的民族个性也决定了讲授——接受模式是也必须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模式。孔子曾经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我们的学生们连基本的常识知识都不知道,如何自由发挥?所以,我们必须以讲授为基础,在落实基础的问题上绝对不能有半点取巧之事。另外,大量的文化积累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捷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常识和文学经典的普及。我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在日常授课的基础上,我利用学校周二下午的校本课程时间开设了课外阅读的课程,推荐学生阅读诸子百家的经典如《道德经》、《鬼谷子》等,该课程最大的好处是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融入传统文化的环境中,培养他们的国学基础,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中华文化和我们的语言、生活、精神传承都有了较强的认同感,也积累了许多语言习惯,为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因势利导,创设语言环境
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流行文化大举来袭。我们语文人也应该与时俱进,面对流行元素,我们不应感到害怕,而应该因势利导,合理利用,将流行文化规范利用,纳入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来,这样做,既让学生觉得语文不再死板,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又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创设一种更贴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情境,规范他们的语言习惯。例如:我在高二时期做了一节梳理新词新语的课。我要求学生列出自己所熟知的、近些年比较流行的新词汇,如“囧”、“白富美”等,然后让他们用传统的解词法去解释这些词。我惊奇地发现,虽然有的同学常把流行语挂在嘴边,但是他们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经过我的解释,同学们豁然开朗。如果说哲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所有学科的载体。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工具。只要我们善加利用,就能给学生随时随地创设教学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3.制度改革
其实这一点才是彻底实行素质教育的根本。高考不改变,所有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都是空谈。但我们作为教师,无力改变社会制度。所以这一点只有期待有识之士去努力了。
综上所述,语文知识的学习不是语文教学目标的全部,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对学生语文素养全面的培养,虽然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每一位语文教育者都应该树立起‘大语文’的观念,不要‘急功近利’。
关键词:语文素养;培养;问题;解决方法
语文素养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语文的教学除了是知识的传递,其实也是语感交流、思想情感交流,语文学不好一定会影响学生与别人之间的交际能力,表达自身思想情感的能力。我个人认为,语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成就,远远比语文知识和语言能力要重要得多,用古人的话来说,“传道”要重于“授业”。今天,笔者想就语文素养的培养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现状
当今学生语文素养的现状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两极分化。一方面,一部分学生阅读面广泛,生活经历丰富,善于思考和观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语文素养的积累和沉淀,养成了良好的语文素养,但是这类同学在学生中只占极少数情况;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后文中会有详细分析)忽略了语文素养的培养,导致极端的无知,语文素养几乎为零。他们对于语文的了解仅限于语文书上的课文和教材中的文学常识,更有甚者,连课本中的文学常识都不用心记忆,对他们来说,语文只是他们的一门不擅长的学科,他们的生活中完全没有语文的影子。他们不会阅读、不会表达、不会分析,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无法串联起来,更不要说是连缀成文了。如果长此以往发展下去,中华文化恐怕要断送在我们的孩子手里。
二、形成的原因
1.课改的失误
不得不说这几年的课改,新课标明确地把语文的人文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地位,这是难得的一大进步。然而,我们并没有落实这一精神。可以大胆地说一句:我们的课堂与课改之前相比并没有进步,而是大大地倒退了。原因很简单,我们犯了“邯郸学步”的错误。盲目地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基础差、素养严重缺失的实际情况,更把我们几十年来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消除殆尽。而语文,是离不开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学生的脑子空空,连最基本的语文常识、语文概念都不知道,试问他们如何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于是,课改后,教师们在创新大潮的引领下不断开拓,却始终面临“启而不发”的怪圈。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根本连最基本的思考问题的方法都不知道!谈何启发?
2.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
急功近利的“达标”式义务教育正是学生们基本语文素养低下的罪魁祸首。小学只以上初中为目的,初中只以上高中为目的,盲目追求升学率。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38位学生中,没有一个同学在义务教育阶段自己独立写过作文!他们更没有时间去阅读文学作品,因为没有时间。学生们的时间,都用来培养应试技巧。课改、素质教育的口号不知喊了多少年,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我们的教育体制仍然没有发生质变,仍然还是应试教育,高考是衡量一个学生、一个教师乃至一个学校的最重要的尺度,没有之一。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的语言环境乃至于学习环境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网络、流行文化等吸引学生的东西越来越多,而面对这些时尚的元素,我们教育者采取的态度往往是一概禁止。殊不知,单纯的禁止不仅不会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反而会激起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彻底决裂。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教育环境的恶化以及教育体制的崩溃与形式主义。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作为所有学科乃至于整个教育体制载体的语文。
三、解决方法
1.重视传统,坚持积累
我们的语文教学历史悠久,有着无比深厚的底蕴。而且,中国人内敛的民族个性也决定了讲授——接受模式是也必须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模式。孔子曾经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我们的学生们连基本的常识知识都不知道,如何自由发挥?所以,我们必须以讲授为基础,在落实基础的问题上绝对不能有半点取巧之事。另外,大量的文化积累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捷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常识和文学经典的普及。我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在日常授课的基础上,我利用学校周二下午的校本课程时间开设了课外阅读的课程,推荐学生阅读诸子百家的经典如《道德经》、《鬼谷子》等,该课程最大的好处是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融入传统文化的环境中,培养他们的国学基础,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中华文化和我们的语言、生活、精神传承都有了较强的认同感,也积累了许多语言习惯,为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因势利导,创设语言环境
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流行文化大举来袭。我们语文人也应该与时俱进,面对流行元素,我们不应感到害怕,而应该因势利导,合理利用,将流行文化规范利用,纳入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来,这样做,既让学生觉得语文不再死板,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又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创设一种更贴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情境,规范他们的语言习惯。例如:我在高二时期做了一节梳理新词新语的课。我要求学生列出自己所熟知的、近些年比较流行的新词汇,如“囧”、“白富美”等,然后让他们用传统的解词法去解释这些词。我惊奇地发现,虽然有的同学常把流行语挂在嘴边,但是他们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经过我的解释,同学们豁然开朗。如果说哲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所有学科的载体。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工具。只要我们善加利用,就能给学生随时随地创设教学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3.制度改革
其实这一点才是彻底实行素质教育的根本。高考不改变,所有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都是空谈。但我们作为教师,无力改变社会制度。所以这一点只有期待有识之士去努力了。
综上所述,语文知识的学习不是语文教学目标的全部,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对学生语文素养全面的培养,虽然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每一位语文教育者都应该树立起‘大语文’的观念,不要‘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