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反射是人眼能够看到物体的必要条件吗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hao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光学现象为例,分析教科书将物体发生漫反射作为人能够看到物体必要条件不妥的原因,并提出修改方案。
  关键词:漫反射;光线;颜色;强度;白化天
  不同物体的表面对光的反射特性不同。光滑表面的物体可以使一束平行入射的光束仍平行(或接近平行)反射而出,如果入射光平行,则反射光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而粗糙表面的物体,尽管入射光平行,反射光束也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四面八方。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将这两种不同的反射,前者定义为镜面反射,后者定义为漫反射。
  各种版本的教科书在给出镜面反射及漫反射定义之后,都对人眼能够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物体与物体发生漫反射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描述,尽管语句不尽相同,但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正是由于桌椅、书本等物体会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产生漫反射,我们才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它们”(人教社八年级物理上册75面,2012年版)。
  “多亏有漫反射,我们才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56面,2012年版)。
  从“正是……,才……”、“多亏……,才……”这些关联词语的运用来看,教科书将物体发生“漫反射”视为“人眼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的必要条件。换言之,如果物体不能发生漫反射,人们将看不到物体(至少不能从各个不同方向都看到物体)。笔者以为,这样的叙述欠妥,我们很容易举出一些相反的例子来推翻它。在室内放一块平面镜,镜子表面发生的反射肯定是镜面反射,不是漫反射,但是,只要有光照,室内的人们不论站在哪个角度,都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这块镜子!
  教科书之所以有上述错误论断,是因为将“有光线进入人眼”作为“人们能够看到物体”的条件了。实际上,不仅教科书有这样的观点,在很多相关的物理资料中也可以找到这样观点的论述,并且这些资料还会举出相关的“实例”来进行佐证——闭上眼睛人们看不到物体,是因为光线不能进入眼睛;漆黑的夜晚没有光源照射时,人们看不到物体也是因为没有光线射入人的眼睛。
  实际上,上述理解是片面的,当然也是错误的。人眼能够“看到”物体所具备的条件,不是说要有光线进入人眼,而是观察的对象及其周围物体或空间进入眼睛的光线不同——光的强弱不同或光的频率不同(频率不同的光,给人的感觉是颜色不同),只有观察对象与周围环境之间进入眼睛的光线有强弱或颜色的对比时,人们才能够感觉到物体的存在,否則,不论从物体处有无光线进入人眼,如果从观察对象物体处进入眼睛的光线与周围环境相比没有区分度,或者根本没有光线进人人眼的话,人眼都无法感受的物体的存在。
  举个例子,白纸上写红字,放在暗室中,只让红光照射,人眼只能看到一张红纸,看不到纸上所写的字,原因是,字和周围的纸反射的是强度和颜色相同的色光,没有了区分度,所以,字也就从纸上“消失”了。再比如,地球的南极有一类极端天气现象,叫做“白化天”:若气温极低,空旷的原野全部被白色的积雪覆盖,当狂风将地面积雪卷到天空时,阳光经地面冰雪反射后射向空中,再被空中悬浮的小冰晶散射,周围空间将是一片混沌,天地间失去了界限,人就像被白色的牛奶包围一般,这时,雪中的行人将分不清路面的高和低,景物的远与近,因为从周围空间进入眼睛的光线是强度一样的白色,哪怕脚前是陡峭的悬崖,人眼也很难“看”得到,人在这样的环境走山路是非常危险的,稍不留神,就可能失足跌入万丈深渊。以上两实例说明,从物体处有光线进入人眼,人们未必能够“看到”物体。
  反过来,从物体处没有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也不一定看不到它——白天,室内放一个黑色的物体,我们仍可以清楚的“看到”物体的位置和大小,原因是黑色物体虽然不反光,但是物体周围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周围背景和我们要看的物体会形成鲜明的光的强弱及颜色对比。假如是漆黑的夜晚没有光源照射,那么眼前将是一片黑暗,不要说我们的观察对象黑色物体,此时周围的所有物体,不论它们在阳光下是什么颜色,现在都变成了同一个色彩“黑色”,人们将什么物体也看不到——此时观察对象与周围的背景不再有光的强弱和颜色的对比。
  这就是说,人眼是否能够“看到”物体,不是因为是否有光线进入人眼,而是取决于从所观察对象及其周围的背景处进入眼睛的光线,是否有强弱或颜色的对比。
  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在平行光(比如太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光线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在有反射光线的区域内,人面向反射面时,感到物体特别亮,在其他区域,基本上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感到物体很暗,甚至有可能“变成”了黑色。而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在光线(不论是平行光还是自然光)的照射下,反射光线都是射向四面八方,人在各个不同方向面向物体时,都有光线进入人眼,如果反射向各个方向的光强度均匀分布的话(一般粗糙物体的表面在自然光的照射下都是如此),人在不同方位看到物体的明暗和颜色是一样的漫反射与镜面反射的区别仅此而已。因此,一个不发光物体的表面,不论是发生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只要从该物体射向人眼睛的光线与周围环境射向人眼睛的光线有区别,人眼都能看到物体(当然,要想看到物体的细节,除了细节部位要有足够大的尺度外,物体的不同部分射向人眼睛的光线要有强度或颜色的区别)。
  所以,笔者以为,教科书中的这句描述人眼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与物体发生漫反射逻辑关系的语句,改为“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我们从不同方向观察时,物体的颜色和明暗不会有明显的差别”才妥当。
其他文献
摘要:用干电池、两块纽扣磁铁和一段铜线圈,就可以制作出非常有趣的磁火车动力系统模型。磁火车的动力特性对高速火车的研究非常有意义,但涉及到很多电磁感应现象,超出了中学生的知识基础。本文将复杂的电磁感应现象转换成简单直观的力学实验,通过对斜面倾角的测量,获得了电磁动力与静摩擦力相对磁火车重量的比值。所设计的分析方法及实验方案契合中学生数学、物理知识基础,对于中学物理电磁相关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摘要:课堂教学将教师非预设的意外、疑惑、错误等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将它们拓展为教学资源,在动态生成中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激活学生思维,演绎精彩课堂,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更可以在生成中显化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哲学思考,启迪学生的智慧。  关键词:教学意外;生成;课堂  课堂教学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活动,人是有差异的,因而课堂上总是会出现各种“意外”,这些意外看似偏离了教师课堂预设的轨道。这些“意外”有的是因为学
摘要:在当今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初中美术课堂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课程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们看重。但每个初中美术教师都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教授初中美术,如何才能使课堂更加有效?笔者认为应从引起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创造学习美术的良好环境、指导学生正确地学习美术方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等等方面,详细分析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有关情况,尽快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情况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体验式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体验物理;实验;质疑;成长  质疑不仅是思维的开始,正确的质疑往往还是成功的开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发现问题是认知结构中的高级形成,它反映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了深层次的提升。教师在物理课堂中借助于物理实验,通过学生体验实验现象的剖析
摘要: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农村留守儿童在状态焦虑水平上要明显地高于父母均在家的儿童,而两者在特质焦虑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同时,农村留守儿童个体焦虑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首先,父母离开时,儿童的年龄越小,留守儿童的焦虑水平越高。其次,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联系频次对其焦虑水平也有重要的影响。父母在儿童的早期最好避免与其长期分离,外出打工后要尽量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将有助于缓解留守儿童
摘要:趣味性实验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它们大都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来展现和诠释一定的物理知识。通过这些实验更能激发起学生参加物理实验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更深刻、更清晰,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趣味;实验;物理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是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趣味性物理实
操作型和探究型是初中物理实验的两大类,教师往往重视探究型,而忽视操作型实验的教学,错误的认为操作型实验是简单的.实际上操作型的实验教学如能好好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对当下教育的一个全新尝试 而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成绩素质以及学校的教学课程建设都是很重要的。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把握并上好语文课,对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改; 课堂; 教学方法  一、先学后教,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用发展的目
摘要:地理教学涉及到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情境教学的模式融入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文章对对情境教学在职业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情景教学;职业高中;地理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管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情境教学作为教学创新方法的一种,其以直观、趣味、生動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
名校名片上海市育才中学创建于1901年,是上海市人民政府1953年首批命名的市重点中学。学校继承著名教育家段力佩的教改传统,以“育本力新,成德达才”为培养目标,为社会培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