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伊恩·麦克尤恩才华横溢,笔耕不辍。1975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就大获成功,获得当年毛姆奖。此后麦克尤恩又先后四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小说《赎罪》于2001年出版,这篇关于赎罪、战争、爱情的小说,自出版就备受关注。小说中的叙事手法高超,作者熟练运用重复叙述的手法,丰富了小说的叙事纬度,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视角。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赎罪》;叙事手法;重复叙述
1 引言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麦克尤恩早期作品主要以黑暗主题为主,多包涵暴力、谋杀、乱伦等内容,因此,他被称为“恐怖尤恩”。然而,他的后期作品日渐成熟,其关注焦点也由人物内心转变为更广阔的外部世界。作品逐渐远离这些恐怖主题,开始关注政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关系。
2001年,麦克尤恩出版小说《赎罪》。这篇小说被普遍认为是他最优秀的作品,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奖在内的多个奖项。虽然小说的的故事内容并不新奇,但是麦克尤恩运用高超的叙事手段,将罪与赎这个传统的主题描写的淋漓尽致。本文将以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理论为指导,探讨小说中的重复叙述。“在《叙述话语》一书中,热奈特首次对‘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阐释,提出了‘时序’、‘时距’、‘频率’三个重要概念。”[1]而上文所说的重复叙事则是属于频率这一概念,当只发生过一次的事件被多次叙述,则属于重复叙述。“同一事件可以讲述好几次,不仅文体上有变异……而且‘视点’上有变化。”[2]《赎罪》中,麦克尤恩三次从不同的视角叙述只发生了一次的“喷泉事件”,此事件在整个故事发展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2 “喷泉事件”的三次叙述
在小说第一部分第二章中,作者首次对喷泉事件进行叙述,塞西莉亚拿着花瓶在喷泉旁边跟罗比聊天并发生不愉快,之后罗比想要帮助塞西莉亚拿花瓶,她坚持不让罗比帮忙,两个人互不退让。而这个对整个塔里斯家族都有着重要意义的花瓶在两个人的争执中被打碎。此时倔强的塞西莉亚为了惩罚罗比,脱下外衣,跳进水池,捡起花瓶的碎片。“拒绝他的帮助,拒绝他任何的补救机会,这就是对他最好的惩罚。她没料到水会冰凉得让她直喘气,但这也是对他的惩罚。她屏住呼吸,沉到水底,头发在水面上像扇子般铺展开来。如果她淹死了,也是他应得的惩罚。”[3]通过作者的首次叙述,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事情的真相。两个不善表达的年轻情侣,发生争执,无意中打碎花瓶,而之后塞西莉亚不甘示弱地脱掉衣服,跳入水中也只是为了跟罗比赌气。
而在之后的第三章中,作者从布里奥尼的视角对此事件进行再次叙述。早上的排练使得她心烦意乱,她倚在窗边,看到水池边的罗比和塞西莉亚,“这时候,布里奥尼发现姐姐就站在水池的护墙边上,罗比·特纳则站在她跟前,站立的姿势还很是正式—他双脚分开,头则向后仰起,十足一幅求婚的场面!”[4]然而,接下来的场景就更让布里奥尼觉得匪夷所思。罗比好像在对姐姐发布号令,姐姐飞快地脱去衣服没入水中。眼前的正经已经完全超出了布里奥尼的认知范围。13岁的布里奥尼根本无法理解眼前这件事情,她只能旁观。作为一个“偷窥者”,布里奥尼目睹了整个事件,但是却无法真正的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从小就痴迷于文学创作的布里奥尼想象力十分丰富,她把这件事想象成一个美好的求婚仪式,而之后的事情却又颠覆了她的判断。姐姐脱下衣服,在她看来是受到了罗比的威胁和迫害之后的不得已而为之,姐姐是整个事件的受害者。这个事件使布里奥尼开始对罗比产生误解。
此事件的第三次叙述是从罗比的视角切入的。傍晚时分,罗比下班回到家中,躺在浴缸里,回想起在水池旁的事情,他所想到的是塞西莉亚跳入水中之后的场景,他对塞西莉亚的身体观察仔细入微。“她的上臂挂着一滴水珠。湿漉漉的……她的背上有一颗痣……她腰身曲线深深,她的玉体白皙得令人吃惊……她的脚趾是那么的小巧甜美。大腿上也有一颗法寻币大小的痣,而她的小腿上也略呈紫色的东西—是一个草莓色的红色胎记,一个伤疤。它们不是瑕疵,而是飾品。”[5]在罗比关于喷泉事件的记忆里,只有这个细节最为深刻。他们自幼相识,但是他却从没如此注视过她。他们互相爱着对方,但是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爱意。对于水池旁的争执,罗比似乎也并没有耿耿于怀。此时的他,最念念不忘的是脱下衣服,裸露的塞西莉亚的身体。年轻气盛的罗比,自然会对异性的身体产生了一种情愫,更何况是自己的心爱之人。
3 结语
麦克尤恩将同一个事件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叙述,首先使读者认识到了喷泉事件的重要性。而每一次叙述都带给读者新的视角,从而让读者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的思考。这样多角度的叙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视角,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故事中的三个主人公。两个当事人和一个旁观者对此事的不同反应,丰富了小说的纬度。
参考文献:
[1] 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2.
[2]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述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75.
[3] [英]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郭国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6.
[4] [英]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郭国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2.
[5] [英]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郭国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65.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赎罪》;叙事手法;重复叙述
1 引言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麦克尤恩早期作品主要以黑暗主题为主,多包涵暴力、谋杀、乱伦等内容,因此,他被称为“恐怖尤恩”。然而,他的后期作品日渐成熟,其关注焦点也由人物内心转变为更广阔的外部世界。作品逐渐远离这些恐怖主题,开始关注政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关系。
2001年,麦克尤恩出版小说《赎罪》。这篇小说被普遍认为是他最优秀的作品,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奖在内的多个奖项。虽然小说的的故事内容并不新奇,但是麦克尤恩运用高超的叙事手段,将罪与赎这个传统的主题描写的淋漓尽致。本文将以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理论为指导,探讨小说中的重复叙述。“在《叙述话语》一书中,热奈特首次对‘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阐释,提出了‘时序’、‘时距’、‘频率’三个重要概念。”[1]而上文所说的重复叙事则是属于频率这一概念,当只发生过一次的事件被多次叙述,则属于重复叙述。“同一事件可以讲述好几次,不仅文体上有变异……而且‘视点’上有变化。”[2]《赎罪》中,麦克尤恩三次从不同的视角叙述只发生了一次的“喷泉事件”,此事件在整个故事发展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2 “喷泉事件”的三次叙述
在小说第一部分第二章中,作者首次对喷泉事件进行叙述,塞西莉亚拿着花瓶在喷泉旁边跟罗比聊天并发生不愉快,之后罗比想要帮助塞西莉亚拿花瓶,她坚持不让罗比帮忙,两个人互不退让。而这个对整个塔里斯家族都有着重要意义的花瓶在两个人的争执中被打碎。此时倔强的塞西莉亚为了惩罚罗比,脱下外衣,跳进水池,捡起花瓶的碎片。“拒绝他的帮助,拒绝他任何的补救机会,这就是对他最好的惩罚。她没料到水会冰凉得让她直喘气,但这也是对他的惩罚。她屏住呼吸,沉到水底,头发在水面上像扇子般铺展开来。如果她淹死了,也是他应得的惩罚。”[3]通过作者的首次叙述,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事情的真相。两个不善表达的年轻情侣,发生争执,无意中打碎花瓶,而之后塞西莉亚不甘示弱地脱掉衣服,跳入水中也只是为了跟罗比赌气。
而在之后的第三章中,作者从布里奥尼的视角对此事件进行再次叙述。早上的排练使得她心烦意乱,她倚在窗边,看到水池边的罗比和塞西莉亚,“这时候,布里奥尼发现姐姐就站在水池的护墙边上,罗比·特纳则站在她跟前,站立的姿势还很是正式—他双脚分开,头则向后仰起,十足一幅求婚的场面!”[4]然而,接下来的场景就更让布里奥尼觉得匪夷所思。罗比好像在对姐姐发布号令,姐姐飞快地脱去衣服没入水中。眼前的正经已经完全超出了布里奥尼的认知范围。13岁的布里奥尼根本无法理解眼前这件事情,她只能旁观。作为一个“偷窥者”,布里奥尼目睹了整个事件,但是却无法真正的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从小就痴迷于文学创作的布里奥尼想象力十分丰富,她把这件事想象成一个美好的求婚仪式,而之后的事情却又颠覆了她的判断。姐姐脱下衣服,在她看来是受到了罗比的威胁和迫害之后的不得已而为之,姐姐是整个事件的受害者。这个事件使布里奥尼开始对罗比产生误解。
此事件的第三次叙述是从罗比的视角切入的。傍晚时分,罗比下班回到家中,躺在浴缸里,回想起在水池旁的事情,他所想到的是塞西莉亚跳入水中之后的场景,他对塞西莉亚的身体观察仔细入微。“她的上臂挂着一滴水珠。湿漉漉的……她的背上有一颗痣……她腰身曲线深深,她的玉体白皙得令人吃惊……她的脚趾是那么的小巧甜美。大腿上也有一颗法寻币大小的痣,而她的小腿上也略呈紫色的东西—是一个草莓色的红色胎记,一个伤疤。它们不是瑕疵,而是飾品。”[5]在罗比关于喷泉事件的记忆里,只有这个细节最为深刻。他们自幼相识,但是他却从没如此注视过她。他们互相爱着对方,但是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爱意。对于水池旁的争执,罗比似乎也并没有耿耿于怀。此时的他,最念念不忘的是脱下衣服,裸露的塞西莉亚的身体。年轻气盛的罗比,自然会对异性的身体产生了一种情愫,更何况是自己的心爱之人。
3 结语
麦克尤恩将同一个事件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叙述,首先使读者认识到了喷泉事件的重要性。而每一次叙述都带给读者新的视角,从而让读者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的思考。这样多角度的叙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视角,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故事中的三个主人公。两个当事人和一个旁观者对此事的不同反应,丰富了小说的纬度。
参考文献:
[1] 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2.
[2]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述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75.
[3] [英]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郭国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6.
[4] [英]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郭国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2.
[5] [英]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郭国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