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先于语文课程的语文谢水泉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89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有语文,然后才有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源于语文的客观存在而不是相反。因此,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究竟是教育学生熟练掌握什么对象的课程,就必须认清先于语文课程的语文究竟是什么。
  语文不是来去无踪的天外之物,而是芸芸众生习见常闻的现实存在;语文不是像“上帝”、“神仙”、“魔鬼”那样的虚概念,而是像“自然”、“社会”、“心理”这样的实概念。因此,语文不可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可知物。可是,迄今为止,语文教育理论还未能准确、清晰、圆满地阐明语文究竟是什么。这是因为现有的语文教育理论中始终只有一个语文,然而现实中却存在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语文。
  (1)语词文字,这可称为狭义的语文或语言。对西方语言来说,狭义的语言除了语词之外,还有约定俗成的语词用在不同句子中的性、数、格、位、时、态等等的变化规则即语法。但对汉语来说,狭义的汉语除了语词文字之外,没有约定俗成的语词用在不同句子中的性、数、格、位、时、态等等变化规则,即不存在除逻辑、修辞之外的类似西方语言固有的那种语法。因此,狭义的(汉)语文就是汉民族通用的杂多而离散的语词文字。
  (2)话语文章,这可称为广义的语文或语言。它是思维的结果和交际的产品——外显的思想(即精神、意识、观念、文化、知识、经验等),除此之外,世界上再也不存在外显的用语词文字形成的思想。因此,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马克思),“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洪堡特),“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帕默尔),“我和他没有共同的语言”等等,这里所说的“语言”都只是广义的语文——话语文章,而不是狭义的语文——语词文字。
  尽管语词文字散嵌于话语文章之中,话语文章由语词文字组合而成,但它们仍然是两个性质不同的语文。
  (1)语词文字和话语文章各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语词文字的内容是对杂多事物的指称,是杂多的概念的内涵即字词的义项;其形式则是杂多而离散的字音或词形。而话语文章的内容则是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其联系的指称或者说反映;其形式是对一定数量语词文字的组合形态,是线性排列的音节流或词形链,即句子或句子的组合,或者说是思想的听觉形式或视觉形式。
  说到语词文字和话语文章各自的内容和形式,有必要讨论一下过去我们常说的语词和概念、话语文章和思想各自的内容和形式。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语词、概念、话语文章和思想当然也不例外。过去我们常说语词是概念的表达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意义内容,好像语词和概念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东西。实际上,语词就是概念,语词的形式就是概念的形式,或者说语词的读音和书写形体就是概念的读音和书写形式;语词的意义内容就是概念的意义内容,就是对事物的指称或者说反映。说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就是指一个概念可以分别用几个概念来解释,或者说一个语词可以分别用几个语词来解释。说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就是指相同的概念形式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内容,或者说一个语词会有几个不同的含义。
  过去我们常说话语文章是思想的表达形式,思想是话语文章的意义内容,好像话语文章和思想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东西。实际上,话语文章就是思想——心外或心内的思想(心内的用语词文字形成的思想,就是内隐的或朦胧或清晰的话语文章,它在语言学上被称为内部言语。本文所讲的思想,均是指用语词文字形成的思想)。话语文章的形式就是思想的形式,就是线性排列的音节流或词形链;话语文章的内容就是思想的内容,就是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其联系的指称或者说反映。说同样的思想可以用不同的话语文章来表达,就是指同样的思想可以用形式不同而内容与之相同或相近的另一些思想来思考和表达,或者说同样的话语文章可以用形式不同而内容与之相同或相近的另一些话语文章来思考和表达。例如,把中文译成外文、把文言译成白话就是如此。
  当然,内隐的思想和外显的思想是有很大差别的。内隐的思想即心内的话语文章往往是朦胧、简约、零碎的,是无声无形变动不居的,而外显的思想——说写出来的话语文章则是明朗、扩展、连贯而相对系统完整的,是可闻可睹而定型的。人们之所以会觉得思想和话语文章好像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东西,大概是由内隐的思想和外显的思想这种差别造成的。
  (2)语词文字和话语文章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各不相同。语词文字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是所有使用这种语言的人都必须遵守的。例如汉语中“草”这个词的形式,即读成“cǎo”这个音和写成“草”这样的方块形体,同它的内容即它的种种通用含义,是约定俗成的,是所有使用这种语言的人都必须遵守的,没有选择性的。而话语文章的形式,却是由说写者根据要说写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决定的。相同或相近的经历和实践,在甲者说写出来是这样的话语文章,在乙者说写出来却可以是那样的话语文章。但由于语词文字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具有约定俗成的通用标准,就使得人人都能凭借一定数量的语词文字,顺利交流由这些语词文字形成的难度和自己的认识能力相近而具体形式各不相同的话语文章。
  (3)语词文字是有限的,话语文章是无限的。话语文章的无限性来源于语词文字可重复使用次数的无限性和排列次序的无限可变性。
  (4)语词文字是组合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的符号和最小零件,它可以由思维从内隐的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中“拆卸”和“选调”出来反复用以组合或理解新的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因此,对语词文字而言,才能说语言(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才能说语言(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基础的基础。话语文章则不是思维工具、交际工具,而是思维的结果、交际的产品——思想文化知识。人们理解话语文章,是运用语词文字把心外的有声有形的思想文化知识改造转换成心内的无声无形的话语文章,人们传达思想文化知识,是运用语词文字把心内的无声无形的话语文章改造转换成心外的有声有形的话语文章。话语文章也不是百科之母,而是百科知识本身,天下所有的话语文章,就是天下所有的用语词文字形成的或浅易或高深的思想文化知识。相对于语词文字来说,话语文章也不是基础的基础,因为只有语词文字才是话语文章的基础而不是相反。
  由此可见,语词文字和话语文章虽然都可以称为语文,它们的关系虽然像机器中的零件之于机器、植物中的纤维之于植物、空气中的氧气之于空气一样密切,但它们却是两个性质不同的语文:前者是思维工具、交际工具,后者是思维的结果、交际的产品;前者是有限的,后者是无限的;前者是百科之母,是基础的基础,后者不是百科之母,不是基础的基础;前者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后者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非约定俗成的。
  因此,如果只看到语词文字和话语文章的密切联系,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从而把它们混称为一个语文,那就会掉进自相矛盾的陷阱: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是非交际工具;语文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语文既是百科之母,是基础的基础,又不是百科之母,不是基础的基础;语文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既是约定俗成的,又是非约定俗成的。
  [作者通联:上海浦东新区德平路]
其他文献
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 探索性的研究时指出,“生成”是一个相对于“接受”的说法,“预设”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一种质的转变。因此,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即如何在一节课中,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诗经三首》中收录了《静女》篇,该诗歌脍炙人口,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为角度,描写了一次不成功的约会。  全诗共三章,“教学参考书”提示:第一章重在写场景,交代事件,描写现实;第二章第三章重在写心理,回忆过去的场景。  按照这样的理解,这次约会应该是青年男女主人公的第三次约会。主人公(第一人称我)带来了青年女子(静女)赠给他的两种礼物:“彤管”和“荑”(茅草芽)。在恋人
“抄检大观园”是一出悲剧,也是一出闹剧,它的发生是贾府内部主子之间、主子和奴才之间、奴才和奴才之间矛盾斗争激化的产物,是各种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腐朽没落的贾府走向衰败的一个显著标志。作为一个封建大家庭,它自有一套维持正常运转的管理体系,当家庭内非常的变故发生时,这套体系也便受到冲击,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抄检大观园”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正好印证了这一点。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这套管理体系
庄子《逍遥游》中的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很容易令人想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话来。在世俗的世界里,这应该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是很多人难以达到的境界。“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他对功名、利禄、成败等等从未汲汲追求,这样的“方外”高人活得多么了无挂碍、优游自在,可庄子却认为他“犹有未树也”。也就是说,以庄子“逍遥游”的标准来比量,宋荣子还是未能超然物外,自立于逍遥无为的最高境
[评议论文] 倪文锦 《新课程标准语文科高考大纲简析》,原载《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5期  [原文提要] 语文高考的性质是什么?  语文高考应该考什么内容?这一直以来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在认真比较2007年语文考试大纲和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作者就语文高考的性质、语文高考的能力要求、语文高考的考试内容做了细致的分析,指出了人们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并对语文高考大纲的改进提出了一些有益的
诗人余光中以一首《乡愁》登陆,蜚声华夏,“乡愁诗人”不胫而走。纵观他的全部诗作,可发现一个始终贯穿于他不同时期诗作的情结——“乡愁”。剖开此情结,我们就会看到如诗人所说的情结内涵:“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具体地说,余诗“乡愁情结”的内涵,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故土亲人往事的回忆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童年、少年时代
读过《中学语文》2005年第10期“教学大参考”上倪修山先生《是懦夫的屈服,不是智者的和解》一文,很有想法。倪文试图从海子“幸福的闪电”的一瞬中参透海子,并进而由这“幸福的闪电”的一瞬对海子进行宣判,加给海子如下错误:“海子居然把自己的死考虑得这样简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现的是想与这个世界彻底地和解的智者,而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屈从于这个世界的懦夫”;“海子的思想和行为是自私的和不负责的
古人云“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一篇文章中要作惊人之语,“见他人之未见”固然可行,但难之又难;最常见的则是“见他人之所见”却能“语他人之未语”——通过独特精妙、耐人寻味的遣词造句,容纳更多的有效甚至非常重要的信息,让读者不时有“?……!”,即“生疑——思考——共鸣”的思路历程,让读者感受到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所忽略的或未能深刻领悟的美或哲理。  因此,品味语言的基本思路就是:从文中寻找“非常态”(与通常的
文言文因与学生所处时代相距较远,文言文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也较低,学生对其比较陌生,甚至畏怯。如何在“言”与“文”有机融合的前提下,走进文本,明确文言文的文体是十分重要的。  在理论界,散文一般分为三大常规类型: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段,某些生活场景以及人物最突出的个性特征的“散点式”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形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从而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教师把写作知识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堂上给学生大量讲解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联想、想象等表现手法,写作课成了写作知识讲解课;二、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习惯于展示名家名篇,通过大量的阅读片段示例来教授学生写作方法与技巧,写作课成了经典示范课。不可否认,这两种安排的初衷是好的,教师期望用写作知识和方法的引领,写作经典片段的示范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但事实上教学效果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