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教育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课改的实施,给历史课堂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初中历史教学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它要求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从而最终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历史教学质疑情景创新氛围创新能力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来说,是远远滞后的。只有在教学中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质疑情景,激发学习探究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在过去的历史课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即便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疑问,由于受老师、教材、课堂的束缚,也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改变思想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问。
如在对“关于哥伦布航行美洲”问题进行评论时,我利用悖论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先给学生呈现史学界的三种观点:
1.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了特殊贡献。
2.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第安人带去了灾难。
3.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
面对这些互不相容甚至根本对立的观点,学生必然会提出疑问: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呢?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又应该运用怎样的具体方法来评价历史人物?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唤起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完成“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过渡。最后,我综合大家的意见进行总结,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二、营造创新氛围,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动机引起的,所以激发学习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动机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引起学生参与动机。
例如,教学《钢铁长城》一课时,我把60周年国庆大阅兵的片断用多媒体播放,看到画面上的坦克、飞机、洲际导弹,陆海军官兵整齐的步伐,昂扬的进行曲,学生情绪十分高涨。于是我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我国何时有了自己的飞机、导弹、核潜艇,并播放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抗美援朝的一些纪录片片断,给出一些问题,如战争中武器是不是起决定性因素?建国后的中国为什么能取得这些局部战争的胜利,等等,这样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促使学生想学要学。这就为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提供了原动力。
三、通过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直接途径,课本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窗口。历史课本包罗万象,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历史性、趣味性,是社会发展的镜子。因此,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会看书和查看资料,从中由浅入深地思考和理解课本中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而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完成历史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等学科任务的同时,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便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教学“日本大举侵华和红军战略转移”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1)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九·一八”事变,导致了什么结果和影响?
(2)“一·二八”事变与“九·一八”事变有何异同?
(3)蒋介石面对日本大举侵华采取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
(4)中央苏区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与第五次反围剿有何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5)红军为什么要长征?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长征的胜利有何意义,从长征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6)遵义会议为什么说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思考阅读课文内容和查看课件资料库中的影视资料、图片资料、文史资料,围绕这些问题学习思考,寻求答案,不仅可以丰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总之,历史教育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丰富的内容,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情感人格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能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唯有这样,才能造就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金相成.历史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历史教学质疑情景创新氛围创新能力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来说,是远远滞后的。只有在教学中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质疑情景,激发学习探究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在过去的历史课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即便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疑问,由于受老师、教材、课堂的束缚,也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改变思想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问。
如在对“关于哥伦布航行美洲”问题进行评论时,我利用悖论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先给学生呈现史学界的三种观点:
1.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了特殊贡献。
2.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第安人带去了灾难。
3.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
面对这些互不相容甚至根本对立的观点,学生必然会提出疑问: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呢?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又应该运用怎样的具体方法来评价历史人物?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唤起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完成“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过渡。最后,我综合大家的意见进行总结,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二、营造创新氛围,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动机引起的,所以激发学习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动机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引起学生参与动机。
例如,教学《钢铁长城》一课时,我把60周年国庆大阅兵的片断用多媒体播放,看到画面上的坦克、飞机、洲际导弹,陆海军官兵整齐的步伐,昂扬的进行曲,学生情绪十分高涨。于是我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我国何时有了自己的飞机、导弹、核潜艇,并播放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抗美援朝的一些纪录片片断,给出一些问题,如战争中武器是不是起决定性因素?建国后的中国为什么能取得这些局部战争的胜利,等等,这样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促使学生想学要学。这就为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提供了原动力。
三、通过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直接途径,课本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窗口。历史课本包罗万象,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历史性、趣味性,是社会发展的镜子。因此,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会看书和查看资料,从中由浅入深地思考和理解课本中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而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完成历史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等学科任务的同时,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便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教学“日本大举侵华和红军战略转移”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1)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九·一八”事变,导致了什么结果和影响?
(2)“一·二八”事变与“九·一八”事变有何异同?
(3)蒋介石面对日本大举侵华采取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
(4)中央苏区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与第五次反围剿有何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5)红军为什么要长征?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长征的胜利有何意义,从长征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6)遵义会议为什么说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思考阅读课文内容和查看课件资料库中的影视资料、图片资料、文史资料,围绕这些问题学习思考,寻求答案,不仅可以丰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总之,历史教育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丰富的内容,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情感人格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能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唯有这样,才能造就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金相成.历史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