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涛 初二学生:班主任对我们说的一些流行词语,以及各种“梗”和“段子”比较反感,不让我们在班里提及。有一次我们班赢了篮球比赛,同班男生说了一句游戏“王者荣耀”中的人物台词“吊车尾的家伙们,羞羞羞”,结果被班主任好一通批评,还在班会课上强调不要把网络和游戏文化带到班级里。其实电竞早就成为正式的国际赛事了,可是在老师们眼里,电子游戏就是阻碍我们学习的“洪水猛兽”。我还是希望老师能真正了解一下这个行业,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沈边垚 高一学生: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带我出国旅游,美洲、欧洲、澳洲我都去过,所以总觉得自己有比同龄人甚至老师更多的“见识”,经常在地理课、历史课上接下茬,有时还在英语课上大声和同学讨论老师的发音来给自己“长面子”。直到我看了长征七号甲火箭首飞任务失利后,一名中学生给航天科研人员写的一封信,专业的词语、严密的逻辑令我震撼。我为自己肤浅的“博学多见”自惭形秽,于是基于兴趣,开始深入研究世界人文地理知识。后来,在去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时,我觉得领队介绍得太笼统,申请为同学们深入讲解,可班主任却说“咱们参观时间有限,你那半瓶子酱油就别晃了”,那一刻我觉得丢脸极了。
◎孙瑾 五年级班主任:在我们想象中,“后喻”现象往往会出现在年龄更高的学段,可是我班里的小学生常常让我刮目相看。最让我震惊的是有一个学生,能读一整版的China Daily,还给我讲解世界局势,跟我说“老师管着我们班,就像联合国秘书长管着世界各国一样,需要平衡不同的力量”。我听后觉得醍醐灌顶,从此再也没有以师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学生了。
◎张华军 高三班主任:对于“后喻”文化中的一些现象,我不是很赞同。作为一名教师、一位班主任,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在专业上教授知识、在生活中普及常识,还要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如果在这三个方面教师不能为人师表,还要被学生所指导,那么教师就失去了“教”的意义和师者的“尊严”。当然,我们不排除有极小一部分学生能够在某一领域有专业且深入的研究,可以“为人师”,但这种天赋同样需要教师去发掘、去培养。
“后喻”现象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有待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不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等。如果一个班主任面对一些常识性问题还需要请教学生,那我认为这位班主任是不合格的。同时,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后喻”指的是某位学生多看了一些“青春文学”“网络文学”就以“文化先锋”的姿态指导我的教学和管理,那我对这种“后喻”也是不认同的。从本质上说,这是教师培养和教师职业发展的问题,而不是“后喻”的问題。
●班级管理中,“后喻文化”为班主任教师带来哪些困扰,对师生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张赛——7年班主任经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也不断改变,教师在很多方面不再是“垄断”的,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后反而还会对教师进行“反哺”。我担任班主任的同时,也承担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许多我没有时间看的历史剧,学生们看完之后总爱找我讨论看剧时产生的疑惑。面对一个个“刁钻”的问题,我有些尴尬,也有些不知所措。我觉得我作为班级管理者,应该扮演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领导角色,被学生触及知识盲区令我丢掉了作为班主任的“面子”和“权威性”。
于是,我把这种情绪转化成压制,告诉学生影视剧并不能真正让他们了解历史,同时让家长加强对学生看电视的管理,建议学生观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超过40分钟,内容要以新闻为主。后来我发现,那些原本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开始变得沉默,与我也不再像原来那样亲密。思考良久,我意识到,这是因为我心里所谓的“师道尊严”在作祟,扼杀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和探索,也拉远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传统权威有所减弱,有些经验不足的教师会变得焦虑、紧张,生怕自己在学生面前“丢了面子”;还有一些教师,可能会“恼羞成怒”,间接扼制甚至直接驳斥学生的想法以维护自己威严的教师形象。未来社会的接班人理应保持进取心和好奇心,而班主任作为“引路人”,不仅要维护好班级的整体秩序,更要呵护每个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与探索。
经过“电视禁令”事件,我接受了自己“不如学生”的一面。我开始和学生们一起“追剧”,并经常给他们拓展一些历史典故、生活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我大胆承认并且和学生一起想办法解决。结果,我又变成了那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班主任,只不过现在我多了一种品质——真诚。过去的班级管理讲究“服从”,现在,班级管理需要尊重和追赶,除了做好“领导者”的角色,还要尊重学生,不断追赶后辈们日益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侯晓璐——8年班主任经验:社会对“文化反哺”现象的接受度越来越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从传统的依赖型、权威型转向平等沟通、教学相长。“后喻文化”辐射到教育上,势必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产生影响,班主任工作的难度与挑战也不断升级。面对“后喻”环境下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如果班主任处理不当,就会失去学生的支持和信任,甚至因此而破坏师生关系。
有一次,地理老师在班里讲到“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畜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位至关重要”时,一位学生发言道:“最近的中澳贸易战,足以见得铁矿出口才是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就连地大物博的中国都对澳大利亚铁矿资源有所依赖。”地理老师表扬了这个学生的时政素养,但在与我提起这件事的时候,还是希望我在班级内强调要“尊师重道”,不要随意打断教师的授课思路,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下课单独找教师探讨。为此,我疾言厉色地批评了那位“不懂礼貌”的学生,还特意在午自习时召开了简短的班会,让那位学生解释自己为什么要“顶撞”地理老师。学生委屈地解释自己并不是要和老师“对着干”,只是觉得老师讲的与他所接收到的信息有偏差,便直言了自己的看法。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后,我为自己鲁莽的处理方式真诚向他道歉,本以为他会恢复“直言不讳”的风格,但直到毕业,他都与我保持着礼貌却疏离的关系。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其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也日渐强烈。伴随“后喻”到来的,不仅是学生丰富的知识、独立的思想意识,还有平等对话的愿望和趋势。以前那种刻板、强势、唯成绩论的教师“霸权”,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班级管理。班主任亟待转变自己的角色,不仅要维持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要做好学生与科任教师的“润滑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后喻”环境下,班主任如何维护“权威”,重塑管理模式,做一名智慧型班主任?
●杨剑锋——5年班主任经验:所谓“后喻”,是一种后辈将知识或技能传递给前辈的现象,这是对传统“经验传授型”教育的挑战,教师需要慢慢接受这种文化现象。同时,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尚未形成成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未成年人,肩负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艰巨任务,需要用教师“权威”约束学生的行为,帮助其先成人、再成才。
我认为导致班主任与学生关系出现种种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班主任培养人才过程中以学术、德行为主线的主流认知与学生关注自我感受、崇尚自由和多元发展的价值观之间产生了“文化鸿沟”。想要树立班主任管理育人的“权威”,做一名智慧型班主任,就要轉变刻板的管理观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自身技能,提升各项素养。我当班主任的第一年,学校组织了一次远途拉练,由于我管理班级经验不足,队伍的安排缺乏妥善的考虑,导致几个学生掉队走散。事后,班长帮助我复盘了整个活动的组织流程,发现我没能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和集体的力量。此后,除了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我还有计划地学习了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了一些管理团队的技能。班级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生活中的每一次蜕变,都要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靠谱的、信得过的人。
第二,班主任的管理思维要符合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在坚持学生人格平等的前提下组织教育活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班每周都会由班委会成员组织学生自行开会决议,以小组为单位,反思本周学习和活动中的优点与不足,最后汇集成意见和建议,由班委会向我汇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生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也许就能理解他们的那些“执拗”。
第三,班主任要以德服人,尤其在“后喻文化”背景下,不仅要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还要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保持公平、公正的管理作风。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科和教师职业的社会角色,激起学生对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的崇拜,发扬“尊师重道”的传统。
●张宝龙——20年初中班主任经验:“后喻文化”悄然而至,传统的师生关系正在发生巨变。二十年的班主任生涯让我感觉到学生的思想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形态越来越明显,想要履行好为人师表的教师职责,维护班主任的“权威”,就需要不断调整班级管理策略,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育观。
首先要树立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教师观。面对“后喻文化”的困扰,班主任应该不断拓展学习范围、终身学习,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既要做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生导师”,又要做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伙伴,还要学会做学生的学生,以真诚、谦虚的态度接受学生的质疑、指正与建议。如此一来,既可在学生面前有“尊严”,又能在班级管理中有“威严”。
同时,要摒弃刻板的“师者为大”的作风,学会倾听和包容,树立起平等、尊重、信任、博爱的学生观。有时候我们会给班里的学生贴上“差生”“不听话”等标签,在学生不服从指令的时候,往往缺少深入的探查和思考,也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审视其种种行为表现,甚至经常深陷“我是为了你好”的教导误区,压制学生的自由和创新。我经常与学生“闲聊”,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是超越了教学关系的朋友,同时作为班主任,我也能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以我的经验和阅历,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同时,我也经常向学生请教,比如新出现的网络名词、学生所擅长领域的知识等。久而久之,学生们不仅对我信任有加,还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观察者,班主任有引导、评估、规划学生成长的职责,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一方面,班主任要注重班级管理制度建设,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变化。我在班级内设置的管理模式以学生自主评价和同伴评价为主,墙上的红点代表“表现好”,黑点则代表“表现有待提升”,由学生自己和同伴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文化逐渐内化为班级管理的力量,帮助学生约束自己。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育人模式和“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模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班集体里的每个人都能得到尊重。
“后喻现象”无疑对班主任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服务意识作为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真正把握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主动接纳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改变,才能成长为智慧型的现代班主任。
◎沈边垚 高一学生: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带我出国旅游,美洲、欧洲、澳洲我都去过,所以总觉得自己有比同龄人甚至老师更多的“见识”,经常在地理课、历史课上接下茬,有时还在英语课上大声和同学讨论老师的发音来给自己“长面子”。直到我看了长征七号甲火箭首飞任务失利后,一名中学生给航天科研人员写的一封信,专业的词语、严密的逻辑令我震撼。我为自己肤浅的“博学多见”自惭形秽,于是基于兴趣,开始深入研究世界人文地理知识。后来,在去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时,我觉得领队介绍得太笼统,申请为同学们深入讲解,可班主任却说“咱们参观时间有限,你那半瓶子酱油就别晃了”,那一刻我觉得丢脸极了。
◎孙瑾 五年级班主任:在我们想象中,“后喻”现象往往会出现在年龄更高的学段,可是我班里的小学生常常让我刮目相看。最让我震惊的是有一个学生,能读一整版的China Daily,还给我讲解世界局势,跟我说“老师管着我们班,就像联合国秘书长管着世界各国一样,需要平衡不同的力量”。我听后觉得醍醐灌顶,从此再也没有以师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学生了。
◎张华军 高三班主任:对于“后喻”文化中的一些现象,我不是很赞同。作为一名教师、一位班主任,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在专业上教授知识、在生活中普及常识,还要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如果在这三个方面教师不能为人师表,还要被学生所指导,那么教师就失去了“教”的意义和师者的“尊严”。当然,我们不排除有极小一部分学生能够在某一领域有专业且深入的研究,可以“为人师”,但这种天赋同样需要教师去发掘、去培养。
“后喻”现象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有待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不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等。如果一个班主任面对一些常识性问题还需要请教学生,那我认为这位班主任是不合格的。同时,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后喻”指的是某位学生多看了一些“青春文学”“网络文学”就以“文化先锋”的姿态指导我的教学和管理,那我对这种“后喻”也是不认同的。从本质上说,这是教师培养和教师职业发展的问题,而不是“后喻”的问題。
●班级管理中,“后喻文化”为班主任教师带来哪些困扰,对师生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张赛——7年班主任经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也不断改变,教师在很多方面不再是“垄断”的,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后反而还会对教师进行“反哺”。我担任班主任的同时,也承担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许多我没有时间看的历史剧,学生们看完之后总爱找我讨论看剧时产生的疑惑。面对一个个“刁钻”的问题,我有些尴尬,也有些不知所措。我觉得我作为班级管理者,应该扮演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领导角色,被学生触及知识盲区令我丢掉了作为班主任的“面子”和“权威性”。
于是,我把这种情绪转化成压制,告诉学生影视剧并不能真正让他们了解历史,同时让家长加强对学生看电视的管理,建议学生观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超过40分钟,内容要以新闻为主。后来我发现,那些原本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开始变得沉默,与我也不再像原来那样亲密。思考良久,我意识到,这是因为我心里所谓的“师道尊严”在作祟,扼杀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和探索,也拉远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传统权威有所减弱,有些经验不足的教师会变得焦虑、紧张,生怕自己在学生面前“丢了面子”;还有一些教师,可能会“恼羞成怒”,间接扼制甚至直接驳斥学生的想法以维护自己威严的教师形象。未来社会的接班人理应保持进取心和好奇心,而班主任作为“引路人”,不仅要维护好班级的整体秩序,更要呵护每个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与探索。
经过“电视禁令”事件,我接受了自己“不如学生”的一面。我开始和学生们一起“追剧”,并经常给他们拓展一些历史典故、生活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我大胆承认并且和学生一起想办法解决。结果,我又变成了那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班主任,只不过现在我多了一种品质——真诚。过去的班级管理讲究“服从”,现在,班级管理需要尊重和追赶,除了做好“领导者”的角色,还要尊重学生,不断追赶后辈们日益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侯晓璐——8年班主任经验:社会对“文化反哺”现象的接受度越来越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从传统的依赖型、权威型转向平等沟通、教学相长。“后喻文化”辐射到教育上,势必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产生影响,班主任工作的难度与挑战也不断升级。面对“后喻”环境下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如果班主任处理不当,就会失去学生的支持和信任,甚至因此而破坏师生关系。
有一次,地理老师在班里讲到“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畜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位至关重要”时,一位学生发言道:“最近的中澳贸易战,足以见得铁矿出口才是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就连地大物博的中国都对澳大利亚铁矿资源有所依赖。”地理老师表扬了这个学生的时政素养,但在与我提起这件事的时候,还是希望我在班级内强调要“尊师重道”,不要随意打断教师的授课思路,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下课单独找教师探讨。为此,我疾言厉色地批评了那位“不懂礼貌”的学生,还特意在午自习时召开了简短的班会,让那位学生解释自己为什么要“顶撞”地理老师。学生委屈地解释自己并不是要和老师“对着干”,只是觉得老师讲的与他所接收到的信息有偏差,便直言了自己的看法。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后,我为自己鲁莽的处理方式真诚向他道歉,本以为他会恢复“直言不讳”的风格,但直到毕业,他都与我保持着礼貌却疏离的关系。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其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也日渐强烈。伴随“后喻”到来的,不仅是学生丰富的知识、独立的思想意识,还有平等对话的愿望和趋势。以前那种刻板、强势、唯成绩论的教师“霸权”,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班级管理。班主任亟待转变自己的角色,不仅要维持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要做好学生与科任教师的“润滑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后喻”环境下,班主任如何维护“权威”,重塑管理模式,做一名智慧型班主任?
●杨剑锋——5年班主任经验:所谓“后喻”,是一种后辈将知识或技能传递给前辈的现象,这是对传统“经验传授型”教育的挑战,教师需要慢慢接受这种文化现象。同时,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尚未形成成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未成年人,肩负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艰巨任务,需要用教师“权威”约束学生的行为,帮助其先成人、再成才。
我认为导致班主任与学生关系出现种种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班主任培养人才过程中以学术、德行为主线的主流认知与学生关注自我感受、崇尚自由和多元发展的价值观之间产生了“文化鸿沟”。想要树立班主任管理育人的“权威”,做一名智慧型班主任,就要轉变刻板的管理观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自身技能,提升各项素养。我当班主任的第一年,学校组织了一次远途拉练,由于我管理班级经验不足,队伍的安排缺乏妥善的考虑,导致几个学生掉队走散。事后,班长帮助我复盘了整个活动的组织流程,发现我没能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和集体的力量。此后,除了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我还有计划地学习了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了一些管理团队的技能。班级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生活中的每一次蜕变,都要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靠谱的、信得过的人。
第二,班主任的管理思维要符合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在坚持学生人格平等的前提下组织教育活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班每周都会由班委会成员组织学生自行开会决议,以小组为单位,反思本周学习和活动中的优点与不足,最后汇集成意见和建议,由班委会向我汇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生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也许就能理解他们的那些“执拗”。
第三,班主任要以德服人,尤其在“后喻文化”背景下,不仅要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还要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保持公平、公正的管理作风。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科和教师职业的社会角色,激起学生对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的崇拜,发扬“尊师重道”的传统。
●张宝龙——20年初中班主任经验:“后喻文化”悄然而至,传统的师生关系正在发生巨变。二十年的班主任生涯让我感觉到学生的思想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形态越来越明显,想要履行好为人师表的教师职责,维护班主任的“权威”,就需要不断调整班级管理策略,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育观。
首先要树立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教师观。面对“后喻文化”的困扰,班主任应该不断拓展学习范围、终身学习,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既要做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生导师”,又要做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伙伴,还要学会做学生的学生,以真诚、谦虚的态度接受学生的质疑、指正与建议。如此一来,既可在学生面前有“尊严”,又能在班级管理中有“威严”。
同时,要摒弃刻板的“师者为大”的作风,学会倾听和包容,树立起平等、尊重、信任、博爱的学生观。有时候我们会给班里的学生贴上“差生”“不听话”等标签,在学生不服从指令的时候,往往缺少深入的探查和思考,也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审视其种种行为表现,甚至经常深陷“我是为了你好”的教导误区,压制学生的自由和创新。我经常与学生“闲聊”,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是超越了教学关系的朋友,同时作为班主任,我也能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以我的经验和阅历,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同时,我也经常向学生请教,比如新出现的网络名词、学生所擅长领域的知识等。久而久之,学生们不仅对我信任有加,还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观察者,班主任有引导、评估、规划学生成长的职责,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一方面,班主任要注重班级管理制度建设,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变化。我在班级内设置的管理模式以学生自主评价和同伴评价为主,墙上的红点代表“表现好”,黑点则代表“表现有待提升”,由学生自己和同伴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文化逐渐内化为班级管理的力量,帮助学生约束自己。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育人模式和“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模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班集体里的每个人都能得到尊重。
“后喻现象”无疑对班主任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服务意识作为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真正把握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主动接纳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改变,才能成长为智慧型的现代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