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深化实施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提倡学生经历知识建构的全过程。基于这一要求,探究式教学的应用价值逐渐发挥出来。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怎样组织开展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简单来说,探究式教学主要是指在进行新知识的讲解时,教师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或者事例,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实验等方式进行主动的探究,从而自行发现和掌握相应知识原理与结论的教学策略。毋庸置疑,这种教学策略的实质就是就是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而这一理念无疑与新课标的要求是比较相符的。因此,在组织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对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有更加充分的理解,并利用更加恰当的方式开展每一个教学环节,以此来对每一个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与完善,从而更好地保障教学活动的质量。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意愿
不难理解,在探究式教学当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而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在富有趣味性的情境中组织学习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不同的形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可以使教学内容以一种更加直观与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探究式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以《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节为例,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探究意愿,我在课堂导入阶段进行了教学情境的创设。首先,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大家平时应该都喜欢看一些影视剧,在很多影视剧当中,都会有这样一些镜头,就是一个人昏迷了很长时间,然后突然苏醒,这时他说的第一句话一般是什么呢?”马上有学生回答:“水”。我说:“不错,水不仅对个人生命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社会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接着,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出了一段资料,这段资料是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100多个国家的元首与政府首脑联笔写下的警句:“水不但维护着地球的一切生命,而且对于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然后,我对学生说:“不难发现,水对人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水在自然界当中是如何存在,又是如何进行循环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可以有所了解了”。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十分自然地导入了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产生了深入探究的意愿。
二、启发思考,引导合作探究
在探究式教学当中,十分关注学生的个体价值,同时,探究式教学本就要求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知识建构活动。同时,为了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之上进行一些讨论与交流活动,而教师则应该在这些活动中利用恰当的手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点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探究质量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
在《常见天气系统》这一节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性的知识建构。首先,我利用以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一节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自主性的思考:(1)什么是气团?气团应该如何进行分类?(2)什么是锋面和锋线?(3)气团对天气会有什么影响?在引导学生进行了一定的自主理解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合作探究活动,在本节课的合作探究中,我设置了两个探究项目:探究活动一:冷锋和暖锋在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分别对天气有哪些影响?探究活动二:怎样判断冷暖峰?(提示:不同点从符号、雨区位置、谁主动、降水强度、气温、气压的变化进行判断)。最终,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组织形式,使大部分学生都对锋面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
三、组织实践,强化探究效果
新课标对地理学习方式作出了明确规定:“要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教师应尽量避免将教学活动局限在课堂当中,而是应该及时给学生布置一些地理实践任务,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加感性的认知,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一节主要给学生讲解了侵蚀、风化、沉积、搬运等不同的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于是,在完成这一节中基础知识的讲解之后,我马上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对本地的地貌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记录,然后对本地地貌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对这一节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熟练的掌握。
总结来说,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价值已经逐渐突显出来。因此,教师应对探究式教学法的具体组织方式有更加熟练的掌握,并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完善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探究式教学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冯璐.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9,(6):45-46.
[2]冷黎明.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9,8(6):30,91.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简单来说,探究式教学主要是指在进行新知识的讲解时,教师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或者事例,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实验等方式进行主动的探究,从而自行发现和掌握相应知识原理与结论的教学策略。毋庸置疑,这种教学策略的实质就是就是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而这一理念无疑与新课标的要求是比较相符的。因此,在组织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对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有更加充分的理解,并利用更加恰当的方式开展每一个教学环节,以此来对每一个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与完善,从而更好地保障教学活动的质量。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意愿
不难理解,在探究式教学当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而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在富有趣味性的情境中组织学习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不同的形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可以使教学内容以一种更加直观与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探究式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以《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节为例,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探究意愿,我在课堂导入阶段进行了教学情境的创设。首先,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大家平时应该都喜欢看一些影视剧,在很多影视剧当中,都会有这样一些镜头,就是一个人昏迷了很长时间,然后突然苏醒,这时他说的第一句话一般是什么呢?”马上有学生回答:“水”。我说:“不错,水不仅对个人生命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社会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接着,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出了一段资料,这段资料是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100多个国家的元首与政府首脑联笔写下的警句:“水不但维护着地球的一切生命,而且对于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然后,我对学生说:“不难发现,水对人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水在自然界当中是如何存在,又是如何进行循环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可以有所了解了”。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十分自然地导入了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产生了深入探究的意愿。
二、启发思考,引导合作探究
在探究式教学当中,十分关注学生的个体价值,同时,探究式教学本就要求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知识建构活动。同时,为了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之上进行一些讨论与交流活动,而教师则应该在这些活动中利用恰当的手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点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探究质量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
在《常见天气系统》这一节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性的知识建构。首先,我利用以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一节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自主性的思考:(1)什么是气团?气团应该如何进行分类?(2)什么是锋面和锋线?(3)气团对天气会有什么影响?在引导学生进行了一定的自主理解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合作探究活动,在本节课的合作探究中,我设置了两个探究项目:探究活动一:冷锋和暖锋在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分别对天气有哪些影响?探究活动二:怎样判断冷暖峰?(提示:不同点从符号、雨区位置、谁主动、降水强度、气温、气压的变化进行判断)。最终,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组织形式,使大部分学生都对锋面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
三、组织实践,强化探究效果
新课标对地理学习方式作出了明确规定:“要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教师应尽量避免将教学活动局限在课堂当中,而是应该及时给学生布置一些地理实践任务,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加感性的认知,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一节主要给学生讲解了侵蚀、风化、沉积、搬运等不同的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于是,在完成这一节中基础知识的讲解之后,我马上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对本地的地貌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记录,然后对本地地貌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对这一节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熟练的掌握。
总结来说,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价值已经逐渐突显出来。因此,教师应对探究式教学法的具体组织方式有更加熟练的掌握,并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完善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探究式教学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冯璐.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9,(6):45-46.
[2]冷黎明.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9,8(6):3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