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确认识高校科研人员投稿动机对科研人员及学术期刊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界定动机概念,对科研人员投稿动机进行类型化划分,并以高校科研人员为调查对象,对不同年龄、研究类别、研究领域、职称、所属高校的科研人员的投稿动机、投稿选择期刊考量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毕业、晋升、考核等动机是高校科研人员投稿选择期刊考虑的首要因素;期刊处理稿件的规范度对高校科研人员投稿选择期刊和期刊本身发展有重要影响;需要动机对不同类型高校科研人员、不同科研领域的影响不同;双一流学科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人员有着更强的需要动机
【机 构】
:
南京工业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基金项目】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化发展、数字化建构问题研究”(17TQB0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确认识高校科研人员投稿动机对科研人员及学术期刊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界定动机概念,对科研人员投稿动机进行类型化划分,并以高校科研人员为调查对象,对不同年龄、研究类别、研究领域、职称、所属高校的科研人员的投稿动机、投稿选择期刊考量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毕业、晋升、考核等动机是高校科研人员投稿选择期刊考虑的首要因素;期刊处理稿件的规范度对高校科研人员投稿选择期刊和期刊本身发展有重要影响;需要动机对不同类型高校科研人员、不同科研领域的影响不同;双一流学科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人员有着更强的需要动机
其他文献
西方国家自从完成了全球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就立即展开了对东方中国的殖民入侵与掠夺,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知识精英界也因此发生了“知识论危机”,传统的一些信仰也遭遇瓦解与崩溃。为摆脱危机,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历史语境中加紧对西方先进的现代性深入探索,以寻求新的信仰替代和置换传统的信仰,在面对各种思潮和理论中进行反复比较、试错与甄别,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重建价值与信仰体系,通过“传播—改造”“组党—革命”“组党—实践”等方式实现了
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维方式。在思维方式的哲学认知层面,底线思维作为对象世界的认知结构模式,首先体现为一定的世界观;作为对象世界的价值结构模式,又受一定价值观的制约。人民创造历史以及社会进步理论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底线思维的唯物史观基础。治国理政中坚持底线思维,需要有高度的哲学素养。它不仅要求人们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且要求人们精准预测事物发展的多维趋势及其潜在风险。归根到底,它需要人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此,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要将研读经典
本刊讯(记者 张建荣)日前,济南市章丘区举行城市区域品牌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以“中国龙山 泉韵章丘”为核心,以“新时代闯关东精神、新时代铁匠精神、新时代儒商精神”三大
既有关于生态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研究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行动者认知、理解和建构客观差异的社会心理过程.为弥补此不足,文章利用群体边界视角来考察分析移民与当地人群际交往中的
网格化治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有着明显的“前馈控制”性功能。网格化治理“前馈控制”完全契合危机预警机制,具有警源供给多元化、预警系统清晰化、预警协同一体化等危机预警优势。但网格化治理的“政府中心主义”倾向,也暴露出危机预警中一些短板与不足,如警源供给不足、预警渠道单一、预警能力过弱、预警职责模糊等问题,这又限制了其危机预警优势,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警源供给点、立体化预警渠道、“人机”协同机制、明晰的预警责任制度,不断地纠偏、补短、堵漏,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网格化危机预警多点触发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能否“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及与专业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效.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无疑是使创新创业教育事
本刊讯(记者 李志伟)近日,“2020腾讯智慧出行新品发布会”在线上举行,全新升级的TAI3.0生态车联网正式亮相,并在新款哈弗F7上进行了真实驾车场景的功能展示.rn据现场发布会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历史性转折,以往论者一般认为有三大历史性转折。从百年党史角度看,应有五大历史性转折:革命低潮的历史性转折、生死攸关的历史性转折、胜利前夕的历史性转折、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折、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转折。每一次历史性转折都具其转折意义,从历史性转折的视角总结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能取得革命、建设与改革成功的最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能始终不忘初心,牢记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意识形态风险是指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健康发展,致使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遭受损失破坏的可能性及对这种可能性的认知与判断.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不断探索意识形态建设规律,成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郑振铎进入蛰居状态,此时写作的日记、序跋等,是郑振铎在蛰居状态下对沦陷时期上海的一种私人化观察和个性化书写,虽然数量不多且碎片化,但仍能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和补充历史的宏大记忆。其蛰居时期的唯一诗作所展现出的隐喻化言说方式,为蛰居中的知识分子写作提供了精神样板。抗战胜利后撰写的《蛰居散记》,在表达劫后余生者的追思与悲痛之时,也借助报纸连载的方式将个体记忆转变为集体记忆,从而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