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的应试教育让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功利化倾向明显,在平常的学习中仅仅重视传输现有的知识结论以及相关操作技巧,对于科学观念的灌输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本文针对当前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科学观念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科学观念
科学观念,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科学对象或科学过程的本原和本体的见解和意识,包括对该科学知识项目而言,人类为什么想、怎样想和想出了什么这样一些问题,对这些基本问题的领悟,就反映科学观念。由此可以看出,科学观念和科学概念的是两种具有显著差异的两种称谓,科学概念的界定和确定必须要非常严格,是对一种某种现象的科学表述和相对比较固定的表述,所以在记录、传播以及沟通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科学观念则要相对模糊,但是它却是科学中各种概念相互联系的基础和背景,虽然科学观念在沟通和交流方面不如科学概念方便,但是它的广泛性和高效性是不科学概念所能相比的,因而它可以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部分,在学生应用其所学知识的时候起着支配性作用。
一、学以致用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的重要目的
对于化学教育目的一直有两种相互矛盾但是又相互联系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学习化学课程的目的是对于学生素质的陶冶,因此,持这种观点者认为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到的具体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及其相关品质。在这种观点的作用下,其课程内容必然是“深且窄”的,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果通常也不是非常理想。
第二点观点认为,正好与第一种观点相反,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因此,学生学习的东西都应该可以迅速且直接地得到应用,鼓励学生直接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持这种观点者认为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及其相关品质是无关紧要的,学到的具体知识能否得到最为直接有效地应用才是最关键的。在这种观点的作用下,其课程内容必然是“浅且广”的,学生对于知识的领悟也必然是浅薄,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和理论基础也必然是不完整和脆弱的。
综合看来,这两种观点不是单纯的对立关系,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总而言之,陶冶学生品质不能够有效提高知识的有效性,但是有效的知识也不全部都是实用性的。因此,在高中阶段,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多并且完整的知识,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都必须齐备。我们需要认识的就是,知识实用性的大小不是由它本身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学生采取的是何种的学习态度,将科学观念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在尊重知识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才能够将知识的实用性发挥出来。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中融入科学观念教育的必要性
布鲁纳指出:现代课程改革,至少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尚待解决,这就是通晓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并认为掌握学科结构就是要获得相应学科的科学观念。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惊叹进化论和分子生物学的伟大成就给人类科学前景带来的巨大变化,却忽视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这些划时代的巨著蕴育着的人类科学观念的革命。科学史表明:科学观念的革命对于科学发展的推动远远重于科学知识本身。高中化学新课程中融入科学观念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科学观念是组成科学素质的最高层次要素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普遍实施,对于“素质”的认识和分类也更全面更科学,其中素质分类的两维构造模式被广泛认同,这种观点认为:素质由横面的经验领域与纵面的心理操作领域两个层面交构而成,后者包括认知、情感、技能三个层面。在这里认知的方式、情感的形成、技能的获得都受到科学观念的间接支配,都是由特定观念作为科学背景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第二,学以致用和解决问题的精髓便是具有科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教条性的和权威性的(不允许学生质疑),所选用教材相当大一部分也是仅仅论述这些知识的正确性。这种氛围下的知识就想营养液一样,直接通过静脉滴注到学生的体内,看似满足了学生机体的需求,但是学生的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却因此大大退化了。综合看起来,就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没有学到科学观念,没有学会如何利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到实践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想要跨越这道鸿沟,最佳方法便是在化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
第三,科学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力工具
生物科学史表明:导致有所发明的“机遇”总是倾向于那种“有准备的头脑”,所谓有准备的头脑,就是指拥有科学观念的头脑,它总会激发起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有价值问题的被发现。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科学观念,就会与机遇失之交臂。著名遗传学家谈家祯教授为我国至今未能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而深感遗憾,他认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础教育中忽视了对学生科学观念的培养。
三、如何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实现科学观念教育
首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在整个高中化学中的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追求新知、从严求实、独立思考、敢于创新。使他们懂得:探索科学的奥秘,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都要付出辛勤劳动,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若没有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无法实现预定目标的。我们知道化学试验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因此非常需要科学严谨的作风,例如,在《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这一课程中,要重点给学生灌输科学试验、安全试验的意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学生必须明确地了解甚至熟知常用的危险化学标志,见图一:
图一,常用的危险化学标志
让学生逐个指出标志的具体内容,并开动脑筋想出一旦发生危险具体的应对的措施。这样,科学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就被学生“释放”出来。
第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科学观念的灵魂,没有创新精神的科学观念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多提问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不是以往功利性地追求结果,而是享受寻求的答案的过程,真正实现探究性学习。例如,在讲解《蒸馏和萃取》这一章节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什么是蒸馏和萃取,先提问同学:在海边,渔民们是怎么解决生活用水的问题?中央科教频道播放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大家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长期在海上漂泊的吃水问题吗?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以上问题,此时你就会发现,各种古怪的想法都从学生的脑袋里面冒出来,此时,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完全被激活。
其次,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非简单给予结果
布鲁纳指出“所谓知识,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布氏教育思想的灵魂在这句话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科学观念的形成具有自身的机制和规律,虽然离不开知识作为背景,但观念不属于知识范畴,因此不能用“传递——接受”的方式去教授,宣传口授只能给予关于观念的知识而不是观念本身。所以,让学生学习只有那种引导科学探索,让学习者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致力于有所“发现”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例如,在讲解《离子反应》时,石墨、铜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和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这些自由的离子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可以?此时,我们可以借助Flash来对学生形象地展示氯化钠溶解过程中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和探索发生的过程,远比只告诉他们结果强。
【参考文献】
[1]毕华林、齐英丽.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0.48.53-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脸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徐学福.科学的相对性及其在课程和教学中的渗透[J].比较教育研究.2001(8):11-15
[4]孟献华.结合化学史实施探究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践[J].化学教学.2006(8):26-27
[5]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67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科学观念
科学观念,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科学对象或科学过程的本原和本体的见解和意识,包括对该科学知识项目而言,人类为什么想、怎样想和想出了什么这样一些问题,对这些基本问题的领悟,就反映科学观念。由此可以看出,科学观念和科学概念的是两种具有显著差异的两种称谓,科学概念的界定和确定必须要非常严格,是对一种某种现象的科学表述和相对比较固定的表述,所以在记录、传播以及沟通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科学观念则要相对模糊,但是它却是科学中各种概念相互联系的基础和背景,虽然科学观念在沟通和交流方面不如科学概念方便,但是它的广泛性和高效性是不科学概念所能相比的,因而它可以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部分,在学生应用其所学知识的时候起着支配性作用。
一、学以致用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的重要目的
对于化学教育目的一直有两种相互矛盾但是又相互联系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学习化学课程的目的是对于学生素质的陶冶,因此,持这种观点者认为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到的具体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及其相关品质。在这种观点的作用下,其课程内容必然是“深且窄”的,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果通常也不是非常理想。
第二点观点认为,正好与第一种观点相反,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因此,学生学习的东西都应该可以迅速且直接地得到应用,鼓励学生直接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持这种观点者认为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及其相关品质是无关紧要的,学到的具体知识能否得到最为直接有效地应用才是最关键的。在这种观点的作用下,其课程内容必然是“浅且广”的,学生对于知识的领悟也必然是浅薄,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和理论基础也必然是不完整和脆弱的。
综合看来,这两种观点不是单纯的对立关系,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总而言之,陶冶学生品质不能够有效提高知识的有效性,但是有效的知识也不全部都是实用性的。因此,在高中阶段,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多并且完整的知识,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都必须齐备。我们需要认识的就是,知识实用性的大小不是由它本身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学生采取的是何种的学习态度,将科学观念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在尊重知识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才能够将知识的实用性发挥出来。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中融入科学观念教育的必要性
布鲁纳指出:现代课程改革,至少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尚待解决,这就是通晓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并认为掌握学科结构就是要获得相应学科的科学观念。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惊叹进化论和分子生物学的伟大成就给人类科学前景带来的巨大变化,却忽视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这些划时代的巨著蕴育着的人类科学观念的革命。科学史表明:科学观念的革命对于科学发展的推动远远重于科学知识本身。高中化学新课程中融入科学观念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科学观念是组成科学素质的最高层次要素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普遍实施,对于“素质”的认识和分类也更全面更科学,其中素质分类的两维构造模式被广泛认同,这种观点认为:素质由横面的经验领域与纵面的心理操作领域两个层面交构而成,后者包括认知、情感、技能三个层面。在这里认知的方式、情感的形成、技能的获得都受到科学观念的间接支配,都是由特定观念作为科学背景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第二,学以致用和解决问题的精髓便是具有科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教条性的和权威性的(不允许学生质疑),所选用教材相当大一部分也是仅仅论述这些知识的正确性。这种氛围下的知识就想营养液一样,直接通过静脉滴注到学生的体内,看似满足了学生机体的需求,但是学生的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却因此大大退化了。综合看起来,就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没有学到科学观念,没有学会如何利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到实践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想要跨越这道鸿沟,最佳方法便是在化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
第三,科学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力工具
生物科学史表明:导致有所发明的“机遇”总是倾向于那种“有准备的头脑”,所谓有准备的头脑,就是指拥有科学观念的头脑,它总会激发起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有价值问题的被发现。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科学观念,就会与机遇失之交臂。著名遗传学家谈家祯教授为我国至今未能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而深感遗憾,他认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础教育中忽视了对学生科学观念的培养。
三、如何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实现科学观念教育
首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在整个高中化学中的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追求新知、从严求实、独立思考、敢于创新。使他们懂得:探索科学的奥秘,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都要付出辛勤劳动,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若没有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无法实现预定目标的。我们知道化学试验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因此非常需要科学严谨的作风,例如,在《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这一课程中,要重点给学生灌输科学试验、安全试验的意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学生必须明确地了解甚至熟知常用的危险化学标志,见图一:
图一,常用的危险化学标志
让学生逐个指出标志的具体内容,并开动脑筋想出一旦发生危险具体的应对的措施。这样,科学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就被学生“释放”出来。
第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科学观念的灵魂,没有创新精神的科学观念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多提问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不是以往功利性地追求结果,而是享受寻求的答案的过程,真正实现探究性学习。例如,在讲解《蒸馏和萃取》这一章节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什么是蒸馏和萃取,先提问同学:在海边,渔民们是怎么解决生活用水的问题?中央科教频道播放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大家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长期在海上漂泊的吃水问题吗?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以上问题,此时你就会发现,各种古怪的想法都从学生的脑袋里面冒出来,此时,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完全被激活。
其次,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非简单给予结果
布鲁纳指出“所谓知识,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布氏教育思想的灵魂在这句话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科学观念的形成具有自身的机制和规律,虽然离不开知识作为背景,但观念不属于知识范畴,因此不能用“传递——接受”的方式去教授,宣传口授只能给予关于观念的知识而不是观念本身。所以,让学生学习只有那种引导科学探索,让学习者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致力于有所“发现”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例如,在讲解《离子反应》时,石墨、铜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和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这些自由的离子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可以?此时,我们可以借助Flash来对学生形象地展示氯化钠溶解过程中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和探索发生的过程,远比只告诉他们结果强。
【参考文献】
[1]毕华林、齐英丽.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0.48.53-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脸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徐学福.科学的相对性及其在课程和教学中的渗透[J].比较教育研究.2001(8):11-15
[4]孟献华.结合化学史实施探究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践[J].化学教学.2006(8):26-27
[5]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67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