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命题”这一节教材的再认识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drea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近几年对平面几何的教学中发现,苏科版八下数学“图形的证明”这一章安排在这里感觉不太合适,本文通过对新教材的分析、解读提出一点小小的见解。
  【关键词】基础数学;命题形式;命题结构
  我国著名基础数学家杨乐院士指出,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平面几何知识缺失的现象,许多地方在编写教材时,认为平面几何古老,不符合现代化和实用性,大幅减少相关内容。不学习平面几何,有些同学中学毕业后还不知道如何完整证明一道命题。杨乐为现在中学平面几何的教学缺失感到忧虑:“平面几何培养人的直观想象力、分析与证明能力,很难用其他课程替代。”当我读到上面这段话的时候我感慨颇深。本人在初中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深知平面几何说理的重要性。新教材把“图形的证明”中11.2说理安排八年级下册,对初中学生学习几何推理知识有点稍后,若安排在七年级我觉得帮助大些,如能对“命题”这节知识的应用再系统性些,则对初中学生的几何入门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个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如何确认呢?人类对数学命题进行的证明的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写出来举世闻名的巨著《原本》。在这本书中,他挑选了一些基本定义和基本事实作为证实其它命题的出发点,推到出400多条定理,《原本》构建了数学史上第一个公理系统,开创了科学理论系统的先河。他不仅对数学发展的影响超过了同时代任何其它的书,而且对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原本》作为课本被人们推崇2000多年,是人类历史上所没有的。我们的教材来源于《原本》,下面是我对这一节知识的浅薄的看法。
  一、命题的形式“笼统”
  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例如,(1)等角的余角相等;(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上面四个句子都是命题,通常讲的判断句中含有“是”、“叫做”等词时一般认为是命题。但像祈使句、疑问句等都不是命题:如,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吗?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命题的形式常见有①如果…那么…,如(2);②…如果…那么…,如(3);③没有“如果…那么…”字样的三种类型,如(1)。教材中没有对命题进行形式上有一种分类,这让初学者对所见到的命题没有直观感觉,感到有点混乱,对下一步证明的学习缺少条理性。
  二、命题的结构“模糊”
  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例如如
  对命题进行如上表结构分析,那么不难对命题中的形式①、②的条件和结论把握准确到位,只是形式③的结构不好找出,要进行命题结构整改,这是对平面几何说理的基础分析,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把握,对下一步的证明命题过程进行自然过渡。本节教学难点就是形式③没有“如果…那么…”字样命题的研究。
  三、命题的改写“隐身”
  教材中对命题的改写这部分内容没有涉及,可能编委认为没必要,我却认为这个知识点恰恰是教学的难点,如果这一知识点老师一带而过,那么学生就会模模糊糊的一笑而过,留下的只是感觉上的所谓轻松,实质上的空白。怎样才能对这节知识掌握清晰明了呢,就要对难于理解的简洁命题进行形式结构再改造。如“对顶角相等”这个命题,条件和结论不明显,学生可能把这个命题分成“对顶角”和“相等”两部分,认为这个命题的条件是“对顶角”这个命题的结论是“相等”。实际上,“两个角是对顶角”,“这两个角相等”是结论。前一种表述中,条件和结论都不是完整的句子,即都不是命题,而后一种表述清楚准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观点?因为数学课本中很多命题的简洁形式不容易判断出他们的结构。即找不准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那么会对下一步证明过程带来障碍。如何在教学时让学生对这类没有如果…那么…形式简化的命题作出正确的判断,要诀是结合证明的一般步骤。(1)根据命题,画出图形。(2)根据命题,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已知部分是已知事项(即命题的条件),求证部分是论证的事项(即命题的结论)。(3)写出证明的过程。
  比较上面对同一个命题的两种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可见两种改写都正确,前一种受大多数同学的青睐,后一种少有人这样写,最终我们要选择哪一种改写形式作为我们要证明的选择呢?当然是后者,因为前者已知中只出现两个相等的角,没有出现这两个相等角的补角,则求证中无法写出证明的全过程,而后者的改写,则完全具备了证明的已知;∠1、∠2,∠3、∠4之间的关系,而结论就是要证明∠3=∠4,完全具备证明的要求。可见要判断一个命题的条件(“如果”部分)结论(“那么”部分),要牢牢结合证明过程中的三个步骤,做到合情推理,感受推理的重要性。因为人类的发现和创造往往发端于合情推理。所以本节的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判断要依赖于命题的证明过程,而这点恰恰是学生和教师容易忽略的地方,教材理应突出体现这个难点,这样更能协调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红旗中学)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在一次中学语文教材编辑座谈会上说:“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而语文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和交际的工具”,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在进入大学之前,高中阶段是进行系统训练的最后阶段,而体现其语文综合素质高低,又恰恰是通过写作来体现的。这就是我们历来十分重视作文教学的根本原因。因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意作文教学的
期刊
【摘要】写作素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多学生甚至教师都感到比较困难,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以情感、结构、文采为切入点,以真情实意以情动人、结构精巧匠心独运、文采斐然挥笔华章为教学方向标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是学生触碰、感悟、领会语文的重要方式。但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新课程标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内容,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性教学活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要素;有效教学  教师、学生、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三要素,教师在教学活动起主导作用,课堂是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主阵地,学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参与者,三者之间有机联系,形成了教学活动的有机整体。著名教育学者余文森教授指出:“课堂教
期刊
【摘要】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书中图片,可以直观再现历史知识;鲜明反映事件性质;真实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让历史鲜活起来。从而构建有效课堂,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图片;直观再现;事件性质;内心情感  著名电影演员沈丹萍说过:“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你是聪明的教育人;知道教育实际上是什么,说明你是有教育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教育结果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教育才能的人。”“怎样使教育结果变得更好”这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有的学校对历史教学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效率低下已然成为无可争辩的普遍现象,致使历史教学处于困境而难以突破,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立足困境加大引领教育力度,创新理念增强历史教学魅力,是改变冷遇、打破历史沉寂的根本方法,也是学校教育和历史教研者应尽的职责、义务。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解读与思考  初中历史虽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由于刚被拉进中考
期刊
【摘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生动活泼是当前教改的主要任务,研究和转化后进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课题,要把更多的爱献给学习中的后进生。  【关键词】爱心;激励;情感;实践;成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后进生成绩差几乎不是因为智力问题
期刊
【摘要】本文在语法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和探讨体验式活动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具体说,就是在语法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丰富学生的体验,并以归纳、演绎结合的模式,引导学生发现、感悟语法知识,力求让学生在情景活动中运用语法知识,使学生获得主动积极的心灵体验,有效内化枯燥的语法知识,从而构建生动而高效的语法课堂。  【关键词】体验;语法;情景;运用;活动;内化;有效  一、引言  重要的东西,未必是有趣的
期刊
【摘要】初一学生大多13、14岁,既不同于儿童期也不同于青年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时期将决定人生的发展方向。所以教师要针对他们的身心特点注意教学方法,培养兴趣;狠抓基础,强化规范。  【关键词】初一;语文;教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初一新生,进入新的环境,见到新的同学和老师,接触到新的知识,心里发生了巨变:新鲜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强、学
期刊
【摘要】教师在教一篇现代文课文时,既要使学生弄清楚课文的篇章结构,更要使他们懂得这样的篇章结构在表现思想内容方面起了怎样的作用。为此,不能孤立地单从“文路”上去考虑,还必须寻着作者的根本“思路”去体味、揣摩。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文章的来龙去脉,同时对于他们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开拓,对于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现代文;讲读教学  
期刊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历史是对先前已逝事物的记忆,从时空上来看“史实”与学生的认识世界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下,老师大多照本宣科,学生静听顺承,学生的思想和认识被禁锢在教师、教材、教室的“三教形”里,学生很少去怀疑老师的教说,更谈不上对教材权威和史料的批判,学生思考的维度难以发散,能力很难与时代的需求同步。“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笔者认为“质疑”是激活学生学习动机的驱动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