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摘要:本文以微课“认识乐句”为例,通过解读教材,调整或取舍教学内容,解读学生,调整或改变教学策略,并对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调整 改变 双主体
“好课是磨出来的”,一个精彩教学案例的产生,往往需要一个不断“磨”的过程。而“磨”的過程,也是一个不断否定和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单个教学活动策略运用发生变化,还有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甚至是思维方式也都会发生转变。
笔者的微课“认识乐句”就经历了不断调整和变化的过程。该内容来源于人音版教材第五册第三课学习“乐句”这一音乐知识,学生要对“乐句”这一概念有所认识和了解,尝试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划分出每一个乐句。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对整首歌曲的情绪、速度关注得比较多,而较少对其中一个乐句进行音乐要素的分析,这样的弊端是对歌曲整体的把握相对不够细腻。“乐句”是组成一首歌曲或乐曲的一个具有特性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一个乐句都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就像是文章里的一句话,只有知道了每句话的意思,才能了解整篇文章所要表述的含义。同样,也只有了解每个乐句表示的含义,我们才能体验和感受到整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在几次试教中,笔者一直在否定和调整,追寻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一、解读教材,调整或取舍教学内容
(一)增加歌曲《小跳蚤歌》
教材中安排了四首歌曲和乐曲,分别是《我和你》《同伴进行曲》《原谅我》和《噢!苏珊娜》。为了学习“乐句”,笔者从中选择了乐句相对规整的歌曲《我和你》和带有弱起小节乐句的歌曲《原谅我》进行教学,并且大胆地调整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游戏歌曲《小跳蚤歌》,由学生熟悉、喜欢的《小跳蚤歌》游戏开启微课,在聆听、感受、体验过后,教师很自然地向学生介绍:“同学们,像‘1 1
【关键词】调整 改变 双主体
“好课是磨出来的”,一个精彩教学案例的产生,往往需要一个不断“磨”的过程。而“磨”的過程,也是一个不断否定和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单个教学活动策略运用发生变化,还有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甚至是思维方式也都会发生转变。
笔者的微课“认识乐句”就经历了不断调整和变化的过程。该内容来源于人音版教材第五册第三课学习“乐句”这一音乐知识,学生要对“乐句”这一概念有所认识和了解,尝试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划分出每一个乐句。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对整首歌曲的情绪、速度关注得比较多,而较少对其中一个乐句进行音乐要素的分析,这样的弊端是对歌曲整体的把握相对不够细腻。“乐句”是组成一首歌曲或乐曲的一个具有特性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一个乐句都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就像是文章里的一句话,只有知道了每句话的意思,才能了解整篇文章所要表述的含义。同样,也只有了解每个乐句表示的含义,我们才能体验和感受到整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在几次试教中,笔者一直在否定和调整,追寻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一、解读教材,调整或取舍教学内容
(一)增加歌曲《小跳蚤歌》
教材中安排了四首歌曲和乐曲,分别是《我和你》《同伴进行曲》《原谅我》和《噢!苏珊娜》。为了学习“乐句”,笔者从中选择了乐句相对规整的歌曲《我和你》和带有弱起小节乐句的歌曲《原谅我》进行教学,并且大胆地调整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游戏歌曲《小跳蚤歌》,由学生熟悉、喜欢的《小跳蚤歌》游戏开启微课,在聆听、感受、体验过后,教师很自然地向学生介绍:“同学们,像‘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