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58-02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激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情趣的政治课教学,是失败的教学。
1 实行师生角色互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角色置换是一种心理挑战,他让人暂时置身于对立面即他人的社会角色,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方式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的社会角色的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形成等、靠、要的被动消极学习心理状态,其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角色互换,既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又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贯彻民主平等的教学原则。比如表演式、 学生代老师上课 、师生讨论、辩论等教学模式,寓教于乐,寓教于动。既转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消极学习,避免了思想政治课单一的理论说教形式。
2 巧用幽默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一语道出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名词术语、抽象概念比较多,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大量的语言叙述、阐释,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容易显得枯燥乏味。师生间都同样需要通过语言来激发兴趣,实现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而学生们都会希望老师的教学语言能妙语连珠、幽默诙谐、别具情趣,有独特的风格。教师如果恰当的运用一些经典名言、诗词锦句、歇后语、顺口溜或者民谣谚语,可能一下子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对知识技能理解和掌握程度产生重要影响,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七年级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时,我讲了一则小故事:有位开拖拉机的个体户,写了一副数字谐音趣联,贴于门上:“一六一六一一六,”“六一六一六六一”众乡邻围观,猜测议论,均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位主人不作正面解释,而是放开喉咙唱起来,这时众乡邻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副趣联是以曲谱“多拉多拉多多拉”,“拉多拉多拉拉多”的谐音演变而来的。学生一下子变得兴趣盎然,我趁机要求学生加上横批,他们异口同声地大喊:“勤劳致富”。又如:在讲“中国文化的古今传承和独特性”这一内容时,我先写出通海秀山的名联:“秀气雲山雲气秀”“青山暮霭暮山青”,学生乍一看,莫名其妙。我不作声响,接着写出:“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然后请同学们颠倒读,一读就沸然了,抽象的道理一下子变得生动有趣。这样的锦句妙言,不但激发了学习兴趣,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同样有情有趣,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以幽默的语言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更让人容易接受。思想政治课中的有些道理比较抽象,但所阐述的道理却比较严肃。老师如果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幽默的语言,如笑话、童话、寓言故事、名人典故等,适当转移一下学生的注意力,不但可以给紧张沉闷呆板乏味的课堂气氛注入活力,还可以形成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进入乐学的状态。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些难点常使课堂教学陷入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双方均感棘手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道德修养,还应努力追求恰如其分的课堂教学用语。教师如果能用饱含幽默、妙趣横生的寥寥数语,提供一些思考问题的线索激发思维,能使学生感到充满睿智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丢弃拘谨、胆怯与紧张,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和思考复杂事物,在笑声中接受教育,动脑去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调节课堂气氛,化解难点起到积极作用,不仅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而且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从而创造一个“知、能、情、理、美”多位一体、水乳交融的最佳教学境界。同时,富有幽默感的教师也会赢得学生喜爱与敬佩。
3 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切,才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对某位教师情感越好,就越爱听某位教师的课。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爱屋及乌”;相反,学生和某位教师有隔阂,就会讨厌某位教师的课。因此,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真正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脉搏,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就一定会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的开展起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在教学中,除了注重课堂上的双向互动,还特别善于在课间营造平等融洽,没有师生层级和隔阂的氛围,与学生一起探讨时事和热点,从交谈中发现问题,增进师生感情,做学生的贴心人。
4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励学生参与实践
教学思想政治课这门理论性强的学科,如果只是空洞的说教,就容易使学生失去对政治课的兴趣。相反,让学生参与实践,可以使学生接触现实社会,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验证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同时,学生在实践中更能体会到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我在教学“商业与生活”这一教学内容时,就让学生回家收集一些商品的商标,模拟买卖,观察营业员的言谈举止,并亲自到商店买东西,让学生将书本知识直接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动力。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只要我们注意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作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课枯燥的过程变成美的享受,思想政治课就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欢。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激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情趣的政治课教学,是失败的教学。
1 实行师生角色互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角色置换是一种心理挑战,他让人暂时置身于对立面即他人的社会角色,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方式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的社会角色的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形成等、靠、要的被动消极学习心理状态,其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角色互换,既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又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贯彻民主平等的教学原则。比如表演式、 学生代老师上课 、师生讨论、辩论等教学模式,寓教于乐,寓教于动。既转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消极学习,避免了思想政治课单一的理论说教形式。
2 巧用幽默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一语道出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名词术语、抽象概念比较多,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大量的语言叙述、阐释,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容易显得枯燥乏味。师生间都同样需要通过语言来激发兴趣,实现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而学生们都会希望老师的教学语言能妙语连珠、幽默诙谐、别具情趣,有独特的风格。教师如果恰当的运用一些经典名言、诗词锦句、歇后语、顺口溜或者民谣谚语,可能一下子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对知识技能理解和掌握程度产生重要影响,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七年级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时,我讲了一则小故事:有位开拖拉机的个体户,写了一副数字谐音趣联,贴于门上:“一六一六一一六,”“六一六一六六一”众乡邻围观,猜测议论,均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位主人不作正面解释,而是放开喉咙唱起来,这时众乡邻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副趣联是以曲谱“多拉多拉多多拉”,“拉多拉多拉拉多”的谐音演变而来的。学生一下子变得兴趣盎然,我趁机要求学生加上横批,他们异口同声地大喊:“勤劳致富”。又如:在讲“中国文化的古今传承和独特性”这一内容时,我先写出通海秀山的名联:“秀气雲山雲气秀”“青山暮霭暮山青”,学生乍一看,莫名其妙。我不作声响,接着写出:“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然后请同学们颠倒读,一读就沸然了,抽象的道理一下子变得生动有趣。这样的锦句妙言,不但激发了学习兴趣,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同样有情有趣,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以幽默的语言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更让人容易接受。思想政治课中的有些道理比较抽象,但所阐述的道理却比较严肃。老师如果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幽默的语言,如笑话、童话、寓言故事、名人典故等,适当转移一下学生的注意力,不但可以给紧张沉闷呆板乏味的课堂气氛注入活力,还可以形成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进入乐学的状态。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些难点常使课堂教学陷入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双方均感棘手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道德修养,还应努力追求恰如其分的课堂教学用语。教师如果能用饱含幽默、妙趣横生的寥寥数语,提供一些思考问题的线索激发思维,能使学生感到充满睿智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丢弃拘谨、胆怯与紧张,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和思考复杂事物,在笑声中接受教育,动脑去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调节课堂气氛,化解难点起到积极作用,不仅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而且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从而创造一个“知、能、情、理、美”多位一体、水乳交融的最佳教学境界。同时,富有幽默感的教师也会赢得学生喜爱与敬佩。
3 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切,才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对某位教师情感越好,就越爱听某位教师的课。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爱屋及乌”;相反,学生和某位教师有隔阂,就会讨厌某位教师的课。因此,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真正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脉搏,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就一定会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的开展起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在教学中,除了注重课堂上的双向互动,还特别善于在课间营造平等融洽,没有师生层级和隔阂的氛围,与学生一起探讨时事和热点,从交谈中发现问题,增进师生感情,做学生的贴心人。
4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励学生参与实践
教学思想政治课这门理论性强的学科,如果只是空洞的说教,就容易使学生失去对政治课的兴趣。相反,让学生参与实践,可以使学生接触现实社会,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验证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同时,学生在实践中更能体会到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我在教学“商业与生活”这一教学内容时,就让学生回家收集一些商品的商标,模拟买卖,观察营业员的言谈举止,并亲自到商店买东西,让学生将书本知识直接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动力。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只要我们注意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作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课枯燥的过程变成美的享受,思想政治课就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