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义指向的角度对“差一点+(没)VP”句式重新分析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t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差一点”构成的“差一点+(没)VP”句式,其形式和意义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微妙,一直受到语法学者的关注。陆俭明、沈阳在《汉语和汉语语法研究十五讲》中谈到了该句式如何分化的问题,文中引用了朱德熙的企望说来解释。但该文未能从根本上解释为什么肯定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是单一的,而否定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是歧义的,而且完全归结为企望似乎也难以自圆其说。本文通过分析“差一点”在否定形式下的语义指向来说明歧义原因,并通过变换分析和语音分析,对歧义的分化作了一些探索,且最终通过对大量中国各历史时期书面语语料的统计发现了该句式由产生至今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语义指向 “差一点+(没)VP” 重新分析
  中图分类号:H1文献标识码:A
  
  1 对“差一点+(没)+VP”句式进行认知分析的缺陷
  汉语中,“差一点(怎么样)”或“差一点(没怎么样)”是一种常用的句式,但是表示的意思却并不都一样。比如“差一点忘记了”和“差一点没忘记”意思相同,都是说没忘记。但是“差一点及格了”和“差一点没及格”意思却不相同,前者是说没考上,后者是说考上了(吕叔湘 1981)。①概括地说,形式上同样是有肯定(没有否定词)和否定(有否定词)的区别,但“差一点摔倒/没摔倒”表达了相同的语义,而“差一点考上了/没考上”却是表达了相反的两个意思。以往从认知的角度讲,认为要分析这种现象,就要看“差一点”后面的事情是否是说话人所企望的(朱德熙1990):②凡是人们不企望发生的事情,两种说法意思就一样;凡是人们企望发生的事情,两种说法意思就不同。有人还进一步分析:企望还是不企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件事情往往因为具体的条件和环境不同,有时希望它实现,有时又不希望它实现(陆俭明 沈阳 2004)。③
  但我们会发现两个问题,它们也是由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和主要目标决定的很难解决的地方:
  第一,对“差一点+(没)+VP”句式进行认知分析,经常只能是停留在对主观原因导致的语言现象进行描写的层面,而陷入了难以对各种语言现象产生的主观原因本身追根溯源的尴尬。在这个例子中,“差一点没打破”在形式上是否定形式(有否定词“没”),在意义上属于双重否定(“差一点”本身具有[+否定]的语义特征,常常指向与句式的实际意义相对的成分,语义上等同于一个否定词,故“差一点没”=有)应表肯定,但该句的实际意义仍表否定(没打破)。认知语言学可以描写出在否定形式下,由说话人对事情的企望或不企望所带来的全句意义上的区别,却无法说明为什么有了说话人企望和不企望的分别,就会存在双重否定仍表否定的这种似乎不符合语言逻辑的现象,更无法阐释清楚为什么这种现象必须发生在说话人不企望的事情上,而不发生在说话人所企望的事情上。因此在这个问题上认知分析具有不彻底性,而认知分析的不彻底性在这里也并不是偶然出现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其它例子看到这一点。
  (1)a.我送一件毛衣给小李。
  b.我送给小李一件毛衣。
  例(1)中,a和b句式不同,a是连谓句,b是双宾句。尽管在客观语义学看来这两句可以互相转换而语义保持不变,但从认知的观点看来这两句在主观认识上有所差异。有人就认为:a句着重表达毛衣赠送的对象是小李,b句着重表达小李得到的是赠送的毛衣(陆俭明 沈阳2004)。④我们认为,这两句凸现的“意象”不同,在主观认识上有所差异是一个客观事实,但为什么认定a句凸现的是小李,b句凸现的是毛衣,而非恰恰相反,认知语言学则很难进一步回答。
  第二,对“差一点+(没)+VP”句式进行认知分析,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分析过于依据主观感受,缺乏明晰的标准,进而使得判断有失全面乃至失误。就“差一点+(没)+VP”的句式来说,目前认知语言学界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决定其最终表达的究竟是肯定义还是否定义的因素,就是这件事情是否是说话人所企望的(朱德熙1980)。⑤这正是只依据主观感受而得出的不全面的结论。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2)a.小李差一点及格了。(没及格)
   b1.小李差一点没及格。(预设:说话者企望小李及格)(及格了)
   b2.小李差一点没及格。(预设:说话者不企望小李及格)(没及格)
  c1.小李差一点没及格。(预设:说话者预期小李及格)(及格了)
  c2.小李差一点没及格。(预设:说话者预期小李不及格)(没及格)
  例(2)中,b1、c1与b2、c2两组同样是对a句的形式上的否定,却表达了相反的两种意义。而每种意义又分两种情形,一种是以说话者对小李及格的企望/不企望为标准进行判断,另一种是以说话者对小李及格有预期/没有预期为标准进行判断。如果小李从未不及格过,则说话人是预期小李会及格的,这时“小李差点没及格”就表达了“及格了”的含义;如果小李很少及格,则说话人是预期小李不会及格的,这时“小李差点没及格”就表达了“没及格”的含义。因此,对“差一点+(没)VP”进行认知分析的话,既必须考虑人们对这件事企望的态度,又必须考虑人们对这件事的预期。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针对“差一点+(没)+VP”这个句式,认知分析以说话人是否企望作为全句最终表达的究竟是肯定义还是否定义的决定因素,存在一定的缺陷。
  2 “差一点+(没)+VP”句式中存在着不合逻辑的语言现象
  现实中该句式的例子还有很多(陆俭明 沈阳),⑥我们将其列为一个矩阵:
  A组: B组:
  差一点打破了(没打破)差一点没打破(没打破)
  差一点离婚了(没离婚)差一点没离婚(没离婚)
  差一点打败了(没打败)差一点没打败(没打败)
  差一点淹死了(没淹死)差一点没淹死(没淹死)
  C组: D组:
  差一点及格了(没及格)差一点没及格(及格了)
  差一点中奖了(没中奖)差一点没中奖(中奖了)
  差一点赶上了(没赶上)差一点没赶上(赶上了)
  差一点买着了(没买着)差一点没买着(买着了)
   矩阵Ⅰ
  对这个矩阵的A、B、C、D四组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中明显存在着不整齐的特征。那么究竟是哪一组出现了特殊的语言现象呢?从结果为说话者所企望/不企望的角度,A、B、D三组都表达了说话者企望的结果,只有C组例外,表达了不企望的结果。从语言逻辑的角度,A、C、D三组都符合语言逻辑,只有B组的“差一点没怎样”不符合语言逻辑――在形式上是否定形式(有否定词“没”),在意义上属于双重否定(这里的“差一点”语法功能等同于一个否定词,故“差一点没”=有)应表肯定,但这句话实际上仍表否定(没打破)。
  但正因为B组不符合语言逻辑,才使得句式的实际意义和A、D两组相同,最终结果满足了说话者的企望,从而使C组成为了例外。因此这个矩阵的不整齐,归根结底是由B组引起的,分析B组语言现象的例外是分析“差一点+(没)VP”句式的关键。
  3 用语义指向重新分析“差一点+(没)+VP”句式中的反语言逻辑现象
  在对“差一点+(没)+VP”句式进行重新分析之前,我们先通过几个例子来观察一下“差一点”的指向特点:
  (3)a.小王差一点昨晚写了绝交信。?(若成立,指向“昨晚写了绝交信”)
  b.小王昨晚差一点写了绝交信。(指向“写了绝交信”)
  c.小王昨晚写了差一点绝交信。*(不成立,不能单独指向VP中的N)
  d.小王昨晚写了绝交信i差一点ti。?(若成立,指向身后空位)
  e.小王昨晚差点没挺过去。(指向“没挺过去”)
  f.小王昨晚差点没写了绝交信。(指向“写了绝交信”)
  观察a、b、c、d四个例句我们可以发现“差一点”有以下指向特点:
  第一,a句和b句证明“差一点”具有后指性,不可前指。例句d即使成立,“差一点”实际上指向的仍是后面的空位ti。
  第二,a句证明,“差一点”和“VP”间或可插进其他状语,此时“差一点”指向“其他状语+VP”。
  第三,c句证明,“差一点”指向身后“VP”的整体,而不可指向“VP”的任何一个有机部分或“VP”的下一级成分。
  第四,由于在该句式合法的句子中,“差一点”身后的成分只可能是“VP”或“其他状语+VP”,因此由前三点我们可知,“差一点”对身后的所有成分(也即句中除去“差一点”前的NP和“差一点”本身的“剩余成分”)的指向具有“遍及性”。
  通过对e、f两例的观察,结合前四点,我们又可以发现“差一点”另外一个指向特点:
  第五,当“差一点”和“VP”间插入的其他状语(如“没”)语义被虚化,也称“羡余”(石毓志1993)⑦时,“差一点”只指向其身后的“实义剩余成分。”
  了解了“差一点”的指向特点,我们再进行下一步的分析。我们把矩阵Ⅰ中各句的“差一点”后面加一个语气停顿,形成一个新的矩阵:
  A0组:B0组:
  差一点(没打破),(结果)打破了差一点(打破了),(结果)没打破
  差一点(没离婚),(结果)离婚了差一点(离婚了),(结果)没离婚
  差一点(没打败),(结果)打败了差一点(打败了),(结果)没打败
  差一点(没淹死),(结果)淹死了差一点(淹死了),(结果)没淹死
  C0组:D0组:
  差一点(没及格),(结果)及格了差一点(及格了),(结果)没及格
  差一点(没中奖),(结果)中奖了差一点(中奖了),(结果)没中奖
  差一点(没赶上),(结果)赶上了差一点(赶上了),(结果)没赶上
  差一点(没买着),(结果)买着了差一点(买着了),(结果)没买着
  矩阵Ⅱ
  B0组是B组变化后的句式,B组在形式上又和D组相同(都是否定形式,即有否定词“没”),因此我们把B组和B0组以及D组作为三种情况分别加以分析比较。通过对比发现,正是由于“差一点”指向的成分不同,造成了最终句式实际意义的不同:
  第一种情况,如矩阵Ⅱ所示,全句分析成“差一点(VP),没+VP”。这种情况下,“差一点”后面形成了一个空位,而转折复句的句式限制了空位对应的成分只能是与后一分句“没+VP”语义相对的成分,也就是“VP”。这时,前一分句中“差一点”身后的“实义剩余成分”就是空位,“差一点”就指向空位,而空位对应“VP”。由于“差一点”本身具有[+否定]的语义特征,在语义上等同于一个否定词,因此句式的实际意义只能是“没VP”,此时逻辑重音落在后一分句的“没”上。如:“差一点(离婚了),(结果)没离婚”。由B组转换而来的B0组都属于这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全句分析为“差一点+(没+VP)”,如D组。这种情况下, “差一点”将指向其身后的“实义剩余成分”“没+VP”。又由于“差一点”在意义上等同于一个否定词,所以“差一点”和否定词“没”连用表达的是双重否定。如:“差一点没中奖。”
  第三种情况,全句分析为“差一点+(没)+VP”,如B组。这种情况下,由于“没”被虚化(“羡余”),因此句中的“实义剩余成分”就只剩下了“VP”,所以此时“差一点”也是指向“VP”。如:“差一点没离婚”。这里“没”的虚化具体表现为全句的逻辑重音绝不可能落在“没”上,如果强行使逻辑重音落在“没”上,就必然产生语气的停顿,转化为第一种情况。
  由此我们看出,就B组而言,在第一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中“差一点”指向的都是“VP”,因此一、三种情况在B组出现了交集,构成了同义句式,也就出现了不合语言逻辑的现象。由此付出的代价是逻辑重音的转移,即A、B、C、D四组中,尽管句式都相同,但只有B组的逻辑重音绝不可能落在“没”上。这就阐释了前文提到的B组不合语言逻辑的原因。
  4 从历时角度看这种反逻辑语言现象的产生及发展
  作者通过“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⑧对“差一点(差点/差点儿/差一点儿)+没+VP”句式的产生及发展进行了跟踪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表Ⅰ,表中数据为以各引号内文字为关键词获得搜索结果,并对符合A、B两组条件的句式进行筛选所得的条数)
  根据搜索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在数据库中的各历史时期内,以肯定及否定两种形式分别表达相同意思的出现次数。
  将计算结果列为下表:
  
  (表Ⅱ,表中数据为各引号内文字在语料中实际出现的次数,“合计”栏第二行数字为表达同一意思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的出现次数比。)
  从表Ⅱ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差一点+(没)VP”句式的产生和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
  第一,从语料库所显示的产生时代――明代至今,A组句式在书面语中的使用有明显增多的趋势。表中数据显示,按照明、清、民国、现代的顺序,该句式的出现次数分别为2、27、69、2895次,不断递增。这也显示出“差一点+VP”句式自产生以来从口语范畴中逐渐多地被应用于书面语。
  第二,中国古代至近代,即明代至民国时期,B组句式在书面文献中出现的次数没有明显的增加。按照明、清、民国的顺序,该句式出现的次数分别为11、5、11次,没有增加。而在现代文献中,尽管该句式出现了332次,有明显增加,但可以将其理解为现代文献出版速度的加快以及出版量的加大的结果。
  第三,当人们要表达同一种意思时,在书面语中,B组那种不合于语言逻辑的句法结构有被逐渐弃用的趋势。这一点我们从表达同一意思时A、B两种句式出现的次数比就可以看出。按照明、清、民国、现代的顺序,A、B两种句式出现的次数比分别为0.182、5.4、6.273、8.991,证明人们在表达同一种意思时,越来越愿意采用A句式,而更多放弃使用B句式这种不合乎语言逻辑的句法结构。
  
  注释
  ①吕叔湘.语文常谈.三联书店,1980:71.
  ②⑤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中国语文,1990(2):81-91.
  ③④⑥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1.347.340.
  ⑦石毓智.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汉语学习,1993(4):12-16.
  ⑧“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http://ccl.pku.edu.cn/YuLiao_Contents.Asp,2009年5月11日访问.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一种社会学视野,从佛教与基督教两教权威来源的不同分析了佛教与基督教在神的观念、善恶观、人生终极目标以及戒律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以一种不同的角度加深对不同宗教的理解。  关键词社会学 宗教 权威  中图分类号:B9文献标识码:A    佛教与基督教是两大世界性宗教,所谓世界性,即是超越了民族,以思想为基础的宗教,此时哲学开始渗透到宗教,并对宗教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佛教与基督教在几千年的发展
期刊
摘要在当今文明人的日常生活中,“屁”这个字是忌讳提起的,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之,听话人可能表面上不说你,给你留个面子,打心眼里还是会觉得你这个人真是没素质,没教养。其实我却认为,这个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犯不着用像对待“文字狱”的方式视之如洪水猛兽,因为它原本就是我们生活中惯常用到的字眼,有许多堪称杰作的文学作品中也用到它,所以它对我们的文化建设还是起到了作用的,虽然不免俗了一点,但是这“俗”毕竟
期刊
摘要本文以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英语系听力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为例,通过对问卷调查及期末考试试卷的分析,建议本科翻译教学应以市场为导向,对教材、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评估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翻译事业培养后备力量和生力军。  关键词教学改革 市场导向 英语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促进了翻译市场的繁荣,目前我国在岗
期刊
摘要范晓教授作为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建设者”,对建设该理论做出了卓著的贡献。范晓教授非常注重从事实出发,将规律和理论从语料中总结出来。目前来说,从形式上分析句法主要采用的是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变换分析法。范晓教授充分使用了这些方法,为语义和语用分析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范晓教授的研究主要是以句子中名词与动词的施受关系为重点,利用“核心成分分析法”、“词的语义配价分析法”、“
期刊
摘要梁漱溟先生在乡村建设运动中践行了“精神陶炼”的德育主张。“精神陶炼”德育主张通过对合理的人生态度与修养方法的指点、人生实际问题的讨论、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析,体现出对文化民族性和人主体性重建的思考。这一德育主张在今天的改革实践中,尤其是在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借鉴。  关键词精神陶炼 文化的民族性 农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我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
期刊
摘要作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之一的重庆市垫江县三溪镇三汇社区居委,自2009年7月开始实施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后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在深入村庄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展现了该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以分析,以及对其经验教训做个小结。  关键词农村 农民 社会养老保险 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2009年,重庆市选择在垫江县、
期刊
摘要中唐以后,随着政治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唐代小说中开始出现了许多侠的身影,这可以说是后世武侠小说的渊源。与前代和后代的侠相比,唐代小说中的侠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性质,他们大多具有独立不羁的人格、坚韧刚毅的性格、神秘莫测的生活、超尘绝俗的武功和超越善恶的性质。  关键词唐代 小说 侠 人格  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藩镇与中央之间、藩镇与藩镇之间的矛盾斗
期刊
摘要“吴钩”作为一种兵器,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一再被咏叹并被强化为一个固定意象,它凝聚了诗人的任侠精神,寄托着诗人的报国理想,引发出诗人的不平之鸣,本文试分析中国古代诗人所独有的这一吴钩情结。  关键词古代诗人 吴钩 情结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我们在诵读中国古代诗词时会发现,不管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还是文武双全的儒将,都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吟咏剑,而作为剑中神品的吴钩,更是他们
期刊
摘要纵观中国古代诗歌,可谓群星璀璨。其中,咏史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到的思想见地在群星中显得灿烂辉煌,耀眼夺目,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本文试图从叙史述怀、以古讽今和议论独到等三个方面作些探讨。  关键词咏史诗 唐代 全新水平  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古代诗歌的璀璨群星中,咏史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到的思想见到熠熠生辉,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到了唐代,随着诗歌创作黄金时代
期刊
摘要实践环节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材料科学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材料类专业的专业课程群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专业课程群实验课程独立设课的方式,设计多个与专业知识紧密相关的实验模块,使学生得到专业化的综合实践训练,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要求各高校应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