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小学美术课的导入更是如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巧妙设计新课的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引领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 导入 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有这样的体会:小学美术课堂中巧妙导入,能使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上好一节美术课,导入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笔者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大量教学实践中归纳了小学美术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直观导入,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实物、声音、视频等进行直观的导入。
1.实物、图片导入
在小学美术课中,利用实物、图片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导入方法。例如在教学《你最喜欢哪个手提袋》时,直接展示师生共同准备的各种各样的手提袋,让学生边欣赏边交流:你觉得它的设计巧妙在哪?再如在教学《字的联想》时,教师直接出示几幅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字,这个字有什么特点,怎么设计的?通过观察与欣赏,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也想去尝试、创造。
2.声音导入
从心理学角度讲,美术与声音易形成色、听联觉。它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活动,并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新感觉。例如在教学《画声音》时,上课伊始,教师要求小朋友们:“请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仔细听。”教师拍手发出声音,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引导到对声音的关注上,然后教师邀请学生一起做拍手游戏,拍出轻重不同、快慢不同的声音,感受掌声的节奏,体验快乐。再如在教学《你见过哪些飞机》时,教师播放飞机起飞的声音,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想象飞机起飞时的情景,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3.视频导入
视频是最生动直观的教学资源之一,能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教学《海洋生物》时,教师用《海底总动员》中的视频片段导入,片段中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栩栩如生,学生立即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了。再如在教学《变脸》时,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欣赏一段变脸表演的视频。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视频能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刺激,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疑导入,激活思维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思考,然后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往往由疑问引起。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设疑导入。
1.问题导入
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课,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悬念的设置能激发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索。例如在教学《纸卷魔术》时,上课铃响后教师拿出一张纸,问学生:怎么能让这张纸站起来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把纸揉成团,有的说把纸对折一下,还有的说把纸卷成圆柱形,在学生思维如此活跃的情况下再进行新课教学,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通过设置悬念既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又为学生创设出了探索新知的良好情境。
2.质疑导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对未知事物产生疑问时,学习动机最容易被激发。例如在教学《印出来了,印出来了》时,由于纸版画在小学美术教材上第一次出现时,教师出示一幅纸版画作品,让学生猜一猜,这幅作品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在学生都猜不出来的时候,教师揭示课题,然后介绍纸版画。短短的几分钟导入过程,学生从疑问、迷惑到认识纸版画,经历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学生必然对纸版画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纸版画教学贯穿于小学美术教材,这为今后的纸版画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一个,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巨大动力。教师设置趣味性的导入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谜语导入
谜语语言简练,生动形象,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例如在教学《会说话的手》时出示这样的谜语: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再如在教学《雕萝卜》一课时,用“红公鸡,绿尾巴,身子钻在地底下”这个谜语来导入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故事导入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他们只要一听故事,就会立刻安静下来,注意力高度集中。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采用讲故事形式导入新课,容易把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境中,不仅能瞬时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而且能迅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教学《小泥人》时,我通过讲述《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来导入,既揭示了课题,又在讲故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民间文化的传承教育。
3.儿歌导入
儿歌篇幅短小、顺口好记,用儿歌导入可引起孩子们学画的兴趣,使小学生的思维在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动物明星》时,可以用关于动物的儿歌来导入:“小山羊,年纪不大胡子长;梅花鹿,头上长着两棵树;大白象,鼻子像个擀面杖;大骆驼,后背弯弯山两座。”在多媒体课件出示儿歌的同时配上动物的插图,这样的导入既揭示了课题,又让学生从儿歌中了解了动物的特征。
4.游戏导入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精心策划一些课堂小游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动物面具》时,我在课前准备好动物面具,一上课就让学生戴上面具做模仿动物的小游戏。学生非常兴奋,这时我问全班学生:“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这样的面具呢?”学生大声地回答:“想!”此时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整节课都洋溢着学生的欢声笑语。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导入方法的运用要因教学内容而异,因教师而异,因学生而异。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设计出更多有效的导入方法,不断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钟启泉.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 导入 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有这样的体会:小学美术课堂中巧妙导入,能使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上好一节美术课,导入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笔者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大量教学实践中归纳了小学美术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直观导入,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实物、声音、视频等进行直观的导入。
1.实物、图片导入
在小学美术课中,利用实物、图片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导入方法。例如在教学《你最喜欢哪个手提袋》时,直接展示师生共同准备的各种各样的手提袋,让学生边欣赏边交流:你觉得它的设计巧妙在哪?再如在教学《字的联想》时,教师直接出示几幅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字,这个字有什么特点,怎么设计的?通过观察与欣赏,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也想去尝试、创造。
2.声音导入
从心理学角度讲,美术与声音易形成色、听联觉。它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活动,并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新感觉。例如在教学《画声音》时,上课伊始,教师要求小朋友们:“请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仔细听。”教师拍手发出声音,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引导到对声音的关注上,然后教师邀请学生一起做拍手游戏,拍出轻重不同、快慢不同的声音,感受掌声的节奏,体验快乐。再如在教学《你见过哪些飞机》时,教师播放飞机起飞的声音,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想象飞机起飞时的情景,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3.视频导入
视频是最生动直观的教学资源之一,能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教学《海洋生物》时,教师用《海底总动员》中的视频片段导入,片段中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栩栩如生,学生立即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了。再如在教学《变脸》时,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欣赏一段变脸表演的视频。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视频能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刺激,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疑导入,激活思维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思考,然后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往往由疑问引起。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设疑导入。
1.问题导入
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课,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悬念的设置能激发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索。例如在教学《纸卷魔术》时,上课铃响后教师拿出一张纸,问学生:怎么能让这张纸站起来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把纸揉成团,有的说把纸对折一下,还有的说把纸卷成圆柱形,在学生思维如此活跃的情况下再进行新课教学,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通过设置悬念既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又为学生创设出了探索新知的良好情境。
2.质疑导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对未知事物产生疑问时,学习动机最容易被激发。例如在教学《印出来了,印出来了》时,由于纸版画在小学美术教材上第一次出现时,教师出示一幅纸版画作品,让学生猜一猜,这幅作品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在学生都猜不出来的时候,教师揭示课题,然后介绍纸版画。短短的几分钟导入过程,学生从疑问、迷惑到认识纸版画,经历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学生必然对纸版画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纸版画教学贯穿于小学美术教材,这为今后的纸版画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一个,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巨大动力。教师设置趣味性的导入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谜语导入
谜语语言简练,生动形象,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例如在教学《会说话的手》时出示这样的谜语: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再如在教学《雕萝卜》一课时,用“红公鸡,绿尾巴,身子钻在地底下”这个谜语来导入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故事导入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他们只要一听故事,就会立刻安静下来,注意力高度集中。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采用讲故事形式导入新课,容易把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境中,不仅能瞬时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而且能迅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教学《小泥人》时,我通过讲述《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来导入,既揭示了课题,又在讲故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民间文化的传承教育。
3.儿歌导入
儿歌篇幅短小、顺口好记,用儿歌导入可引起孩子们学画的兴趣,使小学生的思维在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动物明星》时,可以用关于动物的儿歌来导入:“小山羊,年纪不大胡子长;梅花鹿,头上长着两棵树;大白象,鼻子像个擀面杖;大骆驼,后背弯弯山两座。”在多媒体课件出示儿歌的同时配上动物的插图,这样的导入既揭示了课题,又让学生从儿歌中了解了动物的特征。
4.游戏导入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精心策划一些课堂小游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动物面具》时,我在课前准备好动物面具,一上课就让学生戴上面具做模仿动物的小游戏。学生非常兴奋,这时我问全班学生:“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这样的面具呢?”学生大声地回答:“想!”此时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整节课都洋溢着学生的欢声笑语。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导入方法的运用要因教学内容而异,因教师而异,因学生而异。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设计出更多有效的导入方法,不断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钟启泉.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