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必须关注目标制定的“实”与“活”。所谓实,就是目标制定的整体性和具体性,既要从全局考虑教学目标的制定,又要以明确的语言表述它,使它具有可操作性。所谓活,就是立足学生、立足课堂,从学生和课堂的实际出发,注重目标设置的分层性和目标实施的生成性。
一、目标的整体性
重视目标的整体性,首先要确立教学的系统化意识,从课程的高度高屋建瓴地分析教材,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以《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这篇文章为例,如果教师有目标系统化的意识,就不会单纯着眼于文本内容,而会根据所教年级、对象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比如它是高一下学期要学习的课文,教师就应根据高一下学期的语文课程目标,即“侧重于文本研习和问题探讨,以专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思考个人与国家、社会、自然、自我的关系,探寻人类应恪守的共同准则”,结合文章内容特点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感受其时、其景和其情,品析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2.探讨爱国真谛,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作为中国人的责任感。只有从课程的高度去审视课堂教学,结合课程的总体目标去设置课时目标,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重视目标的整体性,一要将它放在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的系统中进行考虑;二要将它放在教学设计的体系中关注它的落实。切实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发挥其对教学的支配和指导作用,从而让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高效有序。
二、目标的具体性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更常见的问题还表现为目标陈述的草率和泛化。那么,怎样来改正教学目标的表述呢?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目标表述的含糊性,目前比较流行的是采用美国的罗伯特·马杰(Robert F. Mager)教授在《准备教学目标》一书中提出的行为目标叙写模式,有人将之称为ABCD模式,即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标准(degree)。(1)对象,即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行为。目标陈述要明确、具体,要可以观测。尽量用确定的语言,避免模糊的、不切实际的词语。(3)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4)明确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是指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一种程度或要求。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要求明确分为体验(或感觉、感触、了解)、感悟(或领略、激发、懂得)、形成(或区别、识别、养成、建立、提高、增强)三个层次。
三、目标的分层性
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效的語文教学绝不能搞“一刀切”。就是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着眼于课程的阶段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又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以高二的议论文教学为例,既要讲究作文教学的序列性,从审题、扣题到学会辩证分析走一个来回,分点解决学生论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分层批改。对于写作水平比较好的学生,教学目标就定为能在高二阶段写出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又有点思辨性的作文;对于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则降低要求,只要观点明确,紧扣材料,条理清晰就可以了;对于写作水平差的学生目标则定得相对较低,只要作文扣题,字数足够,像篇议论文就可以了;而对于一些极个别放弃学习的学生,则只要每次作文能交上来就给予鼓励。这样设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既增加了作文教学指导的针对性,使学生写作训练目标明确,容易获得成就感,又可以节省教师批改作文的时间,腾出时间对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给予充分的指导,同时不打击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可谓一举多得。
四、目标的生成性
我们在预设教学目标时应有弹性,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一些现场的突发事件做出及时的调整,即具有灵活的现场生成性。笔者在教学《河的第三条岸》时,根据读本编排特点将它置于“人物”的话题下进行教学,并将教学目标定为品析人物细节,概括人物特点,体会现代派小说人物的类型化特点,从而提炼人物的象征寓意。但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质疑了人物类型化,这使得笔者不得不重新审视文本,通过讨论,将目标调整为提炼人物的个性与共性,多元解读“河的第三条岸”的寓意,体会现代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生成,使课堂无比精彩。这堂课假如没有学生的质疑,虽然教学过程流畅,但是由于学生被动地由教师牵着走,他们的集体智慧就没有发挥出来,他们对现代小说的特点的体会也难以如此深刻。但是,假如没有教师课前对文本的深刻钻研和成熟的框架构建,就难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质疑做出积极的回应,因此预设是保障生成目标的有效性的前提。预设与生成,一静一动,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教学的进步。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教学目标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要打造高效的课堂,必须树立目标意识,从全局的角度考虑教学目标的设置,以明确具体的语言表述它,以人性化的方式调整它,做到“实”而不“死”,“活”而不“虚”,让学生每课一得、每课必得。
(责任编辑陈剑平)
一、目标的整体性
重视目标的整体性,首先要确立教学的系统化意识,从课程的高度高屋建瓴地分析教材,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以《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这篇文章为例,如果教师有目标系统化的意识,就不会单纯着眼于文本内容,而会根据所教年级、对象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比如它是高一下学期要学习的课文,教师就应根据高一下学期的语文课程目标,即“侧重于文本研习和问题探讨,以专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思考个人与国家、社会、自然、自我的关系,探寻人类应恪守的共同准则”,结合文章内容特点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感受其时、其景和其情,品析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2.探讨爱国真谛,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作为中国人的责任感。只有从课程的高度去审视课堂教学,结合课程的总体目标去设置课时目标,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重视目标的整体性,一要将它放在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的系统中进行考虑;二要将它放在教学设计的体系中关注它的落实。切实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发挥其对教学的支配和指导作用,从而让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高效有序。
二、目标的具体性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更常见的问题还表现为目标陈述的草率和泛化。那么,怎样来改正教学目标的表述呢?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目标表述的含糊性,目前比较流行的是采用美国的罗伯特·马杰(Robert F. Mager)教授在《准备教学目标》一书中提出的行为目标叙写模式,有人将之称为ABCD模式,即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标准(degree)。(1)对象,即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行为。目标陈述要明确、具体,要可以观测。尽量用确定的语言,避免模糊的、不切实际的词语。(3)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4)明确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是指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一种程度或要求。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要求明确分为体验(或感觉、感触、了解)、感悟(或领略、激发、懂得)、形成(或区别、识别、养成、建立、提高、增强)三个层次。
三、目标的分层性
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效的語文教学绝不能搞“一刀切”。就是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着眼于课程的阶段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又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以高二的议论文教学为例,既要讲究作文教学的序列性,从审题、扣题到学会辩证分析走一个来回,分点解决学生论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分层批改。对于写作水平比较好的学生,教学目标就定为能在高二阶段写出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又有点思辨性的作文;对于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则降低要求,只要观点明确,紧扣材料,条理清晰就可以了;对于写作水平差的学生目标则定得相对较低,只要作文扣题,字数足够,像篇议论文就可以了;而对于一些极个别放弃学习的学生,则只要每次作文能交上来就给予鼓励。这样设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既增加了作文教学指导的针对性,使学生写作训练目标明确,容易获得成就感,又可以节省教师批改作文的时间,腾出时间对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给予充分的指导,同时不打击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可谓一举多得。
四、目标的生成性
我们在预设教学目标时应有弹性,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一些现场的突发事件做出及时的调整,即具有灵活的现场生成性。笔者在教学《河的第三条岸》时,根据读本编排特点将它置于“人物”的话题下进行教学,并将教学目标定为品析人物细节,概括人物特点,体会现代派小说人物的类型化特点,从而提炼人物的象征寓意。但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质疑了人物类型化,这使得笔者不得不重新审视文本,通过讨论,将目标调整为提炼人物的个性与共性,多元解读“河的第三条岸”的寓意,体会现代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生成,使课堂无比精彩。这堂课假如没有学生的质疑,虽然教学过程流畅,但是由于学生被动地由教师牵着走,他们的集体智慧就没有发挥出来,他们对现代小说的特点的体会也难以如此深刻。但是,假如没有教师课前对文本的深刻钻研和成熟的框架构建,就难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质疑做出积极的回应,因此预设是保障生成目标的有效性的前提。预设与生成,一静一动,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教学的进步。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教学目标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要打造高效的课堂,必须树立目标意识,从全局的角度考虑教学目标的设置,以明确具体的语言表述它,以人性化的方式调整它,做到“实”而不“死”,“活”而不“虚”,让学生每课一得、每课必得。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