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来源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20051313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安排,建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机制,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建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从“技能本位”向“德技并修”转变,有利于高职院校整合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理论前提、历史经验、实践基础三个方面。建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机制,应主要从目标协同机制、教学协同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课程; 思政课程; 协同育人; 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1)03-0087-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不仅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发挥作用,“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共同致力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目前学界对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对专业课程如何实现“课程思政”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初步实践,而对于高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机制探讨则略显薄弱。笔者欲以协同理论为分析框架,在实地调研和走访湖南省内部分高职院校(含公办、民办、卓越院校、非卓越院校等)的基础上,对新时代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着力点及其协同育人机制做有益探索。
   一、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机制的内涵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进德”。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是学生领悟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渠道,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修业”。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的“进德”与“修业”存在一定的分割,从而导致育人实效欠佳。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協同育人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同向同行
   “同向”是指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育人目标一致,二者均致力于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即“立德树人”,也即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同行”是指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步育人、步伐协调,二者以共同的育人目标为指引,互相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同向”是“同行”的前提与目标,“同行”是“同向”的方法与路径。
   (二)协同育人
   协同理论是系统科学的分支理论,1971年由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Hermann Haken)首先提出。该理论认为在复杂系统中,尽管各子系统的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的关系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是高职院校育人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二者的属性不同,但可以产生协同效应。然而,协同效应的产生不会自发生成,需要二者相互协作与促进。专业课程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在专业课“修业”过程中,于无声中“进德”。思政课程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将专业元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教育才更具亲和力与针对性。思政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进德”,而基于专业的“德”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协同育人就是要将“进德”与“修业”并举,二者互相促进,使得学生“德技并修”,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三)机制构建
   机制是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工作流程和制度安排,机制具有稳定性、根本性的特点。构建完善的机制可以理顺工作流程、强化制度安排,从而使工作取得长期、稳定的预期效果。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两大师资力量,涉及各二级院系与思政课程教学部门,涉及教务、学工等多个职能部门,因此通过有效的保障机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等才能使协同育人落到实处。
   总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机制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导向,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安排,打破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各自为政、各司其职的格局,使得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互协同,共同促使学生“德”与“技”兼修。
   二、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机制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有利于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从“技能本位”向“德技并修”转变,为“立德树人”提供创新路径
   现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负责技能教育、思政教师负责德育,技能教育归属各专业教学组织管辖、德育归属党政和思政教学组织管辖。由于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功能不同,专业课程在具体教学中只注重专业技术技能教学目标的实现,对课程思政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在育人上各自为政,阻隔了育人能量在各主体间的有效传导。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这有利于缝合技能教育与德育之间不相往来的割裂格局,极大地突破高职教育“技能本位”的局限,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实现价值引领,从而顺应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德技兼备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提供创新路径。
   (二)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整合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的有效途径    现有“思政课程”作为一种课程体系有其边界,现实中往往陷入“孤岛”困境,这种“孤岛”困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这就需要“专业课程”来弥补。基于专业的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特色,“专业课程”教师体量巨大,一般来说,“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影响也更大,这就需要“专业课程”教师了解、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规律和话语,以便将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原则和要求内化到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有利于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与壁垒,使“修技”与“修德”同向同行,主阵地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一个具有极高政治站位和现实价值的研究课题。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理论与现实逻辑,分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构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机制,对于新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机制的可行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控制律和渗透原则,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理论前提
   协调控制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坚持协调各方面、各种类、各阶段的自觉影响与自发影响,从而使二者辩证统一、形成育人合力。渗透原则是指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经济工作、业务工作中去,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融合各种教育因素及中介,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达致教育目的。[2]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控制律和渗透原则都要求打破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前互不交通的局面,在专业课中渗透思政元素,在思政课程中融入专业元素,如此才能协同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德技并修。
   (二)中国传统德育的生活取向,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历史经验
   生活德育即通过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从生活中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归生活。生活德育是之于传统知性德育,对道德教育旨规的重新回归。[3]中国传统社会德育的一大特点即是将德育融入日常、融入生活。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等“九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道德规范。《弟子规》《礼记》《周礼》《仪礼》《孝经》《女戒》等是在特定方面、特定时期或对特定对象进行生活化德育的文本与例证。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继承了中国传统德育的优良传统,是促进德育生活化取向的有效做法。
   (三)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有益探索,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实践基础
   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并在全国率先开始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上海市按照“统筹布局、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思路,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目前上海市“课程思政”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基本实现全市高校全覆盖。[4]上海市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方面的积极探索及取得的有益经验,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奠定了实践基础。
   四、高職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构建有效的机制是保障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前提与关键,笔者认为可以从目标协同机制、教学协同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目标协同机制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属于不同的学科、话语体系,但都服务于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此根本任务的统领下,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在协同育人的具体目标上应有所侧重。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育人目标的协同,应体现在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和每门课程的定位中。思政课程要为学生“三观”的形成提供鲜亮底色,专业课程在思政课程的引领下,深入学生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具持久、深沉的专业特色。
   第一,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目标协同。首先,专业课程侧重特殊性,思政课程侧重普遍性。专业课程的“立德树人”从专业知识、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切入,因而是以小见大,针对性、专业性更显著。思政课程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铸魂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与方法教育的普遍课程,因而更重系统性、普遍性。其次,专业课程侧重持久性,思政课程侧重强劲性。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专业课程贯穿学生大学三年,专业课程的立德树人可以久久为功、持续精进。而思政课程各学校做法不一,虽有部分高校大二年级仍开设相关课程,但主要是集中在大一年级,因而思政课程的立德树人要注重强劲性、整体性。再次,专业课程侧重隐性教育,思政课程侧重显性教育。专业课教师提炼出授课内容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等,并将其有意、有机、有效地融入教学各环节,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人格、锤炼“三观”。[5]而思政课程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告诉学生我们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立场、观点和价值观,相较于专业课程的含情脉脉,思政课程更加直截了当、立场鲜明。
   第二,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目标协同的实现机制。首先,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机制。目前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和审定主要是由专业带头人、专业主任、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等负责完成,思政课教师只负责与思政课程相关的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中未能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很好地协同。为建立真正的协同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应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协同研讨机制,在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前提下,打通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壁垒,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交叉融合,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次,课程教学大纲的研讨机制。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不同的作用,但是各门课程之间难免会有交叉重合,尤其是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多是教师对教材的延伸,因而应基于学生可接受度、课程特点等对于每门课程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尤其是情感教学目标有基本界定,保证学生三年学习内容的层层递进、螺旋上升。    (二)教学协同机制
   第一,长效的多方协作机制。协同育人必然涉及多方协作,目前各高职院校的职能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已逐渐建立并日趋完善,但是院系与思政课教学部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合作机制还远远不能满足实践需要。首先,在部门层面应建立院系与思政课教学部门的协作机制。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十分注重专业群的建设,普遍做法是以专业群建院系。上述做法也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提供了基本思路。院系与思政课程教学部门应就本专业群的育人目标、育人举措及各门课程在育人中的作用进行研讨并达成共识,以便厘清每门专业课程及思政课程在立德育人中应承担的责任。其次,在教师层面应建立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协作机制。为更好适应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趋势,笔者认为,应该将思政课教师按学校专业群进行划分,由特定几名教师负责特定专业群的思政课程,并与该专业群的教师建立长期、稳定的备课、交流机制。上述做法可以使思政课教师了解自己授课的专业,也可以使专业课教师了解思政课的相关理论、观点、方法,从而保障高職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第二,健全的工作保障机制。健全的工作保障机制是确保协同育人落到实处的关键。首先,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需要二级院系、思政理论课教学部门、教务部门等多个部门的协调与联动,应在校级层面成立领导机构切实推动协同工作。其次,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完善的制度保障是二级院系与思政课教学部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理论课教师协同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在育人一线的专业课教师与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协同显得更加重要,学校应制定专门的制度,从时间、地点、人员、机制等方面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作出专门规定。最后,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不管是外出培训与交流还是校内研讨亦或协同育人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经费支持。
   第三,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现阶段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取得一定成效,思政课程融入专业元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却还处于起步阶段,至于二者协同育人甚至形成机制还有很多空白。上述局面的形成,与专业课程、思政课程长期二元分立的局面有关,也与广大教师的认知有关。[6]建立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首先,在学校层面要营造“三全育人”的工作氛围。要逐渐改变长期以来在高职院校形成的专业课程只负责传“技”,思政课程只负责育“德”的局面,要使全体教师都有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增强立德树人意识,提升立德树人能力。其次,在部门及院系层面要设置相应考核办法。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涉及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二级院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等多个部门,因而要对各部门进行专项考核或在考核中设置相应评价指标。再次,在教师个人层面要提升协同育人的意识和能力。专业课教师在提升专业水平的基础上,要着重提升思政教育教学能力,以便挖掘、展示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思政课教师要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行业特点、相关案例等,以便将专业元素融入思政课堂。
   (三)考核评价机制
   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利于改进工作、提升育人实效。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考核评价机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的统一。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既属于本部门又属于所属专业群的育人共同体。在进行绩效考评时既要注重个人绩效又要注重其所在部门和所在专业群育人共同体的绩效。围绕专业群,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育人实效可以从各专业群的横向对比、学生成长的纵向对比等方面设置考核指标。值得说明的是,在学校内部专业群之间可能会存在已有育人实效的差异,因而在绩效考评中要更加注重在已有成绩基础上的进步,而非现有已经拉开的差距。
   第二,育人实效与育人过程的统一。立德树人尤其是“立德”难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持之以恒、不断努力。因而在考核评价中既要注重已取得的育人实效,也要注重育人过程。在育人过程考评中,专业课程要从有无融入思政元素、融入的思政元素是否恰当、融入的方式是否得当、学生反馈如何等方面设置考核指标;思政课程要从有无专业相关元素的融入、融入的深度及广度是否恰到好处等方面设置考核指标。
   第三,绩效考评与绩效提升的统一。对于那些工作投入多、实效好的教师可以在教学工作量、教学业绩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奖励,以形成示范效应。但是不管是对专业群等育人共同体的组织考核还是对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等的个人考核评价,都应牢记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协同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促进协同,提升组织和个人绩效,取得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2] 邱伟光,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15.
  [3] 高德胜. 生活德育简论[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3):1-6.
  [4] 郭为禄. 以综合改革的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框架下的上海实践[J]. 中国大学教育,2018(7):4-10.
  [5] 王丽华.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理路探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8):71-75.
  [6] 暨星球.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制度设计[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0):52-53.
  Study on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Junfeng, WANG Wanying
  (Hunan Engineer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410151, China)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onstruct a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rough a series of work processes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conduciv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from “skill standard” to “moral and technical training”,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power. The feasibility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es in three aspects: theoretical premis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practical bas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mainly be explored from the aspects of incentive and guidance mechanism, multi-party cooperation mechanism, work guarantee mechanism,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cour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責任编辑:程勇)
其他文献
摘 要: 英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是通过强化教师培养实现的。经过雏形自发、试图引导、强制规范、放权简化等4个阶段的发展,英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构建了政府引导与市场自由相结合的新机制,并着力从专业标准、培训课程、培训目标、培养模式、资格认证等方面,全面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形成了雇主主导、权威授权、灵活培训、通用标准、“两手”合一、螺旋课程等特征。未来英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将更加注重知能培养、强化教学引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跨境网店运营课程通过“企业项目进课程、企业导师进课堂”的形式,深化了产教融合,构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闭环式O2O2O教学体系。运用实验法,对比研究了一学期两个班级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从学习能力因子、学习效果因子、导师指导频率因子等方面,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具体的对比研究,创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以期培养出符合行企要求、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共建校、行、企和谐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提供参考。
京派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创作完成了对京派文学理念的传承和发展,将文学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其自身文学创作的独特性蜚声文坛,取得重要成就。汪曾祺众多小说作品的题材和内容选取都散发着原始质朴的人性光芒,人性之美共同构成了和谐美的世界。这种人性美的书写形式中蕴含着“散”的美学,小说中蕴含平淡隽永的风格和古朴明净的语言均体现出独特的散文化审美价值,对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于占有改定情形下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我国在立法上尚未有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不同判例。基于对交易安全的保障及合理信赖的维护,应肯定占有改定属于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通过对学界各主流学说研究,分析否定说等学说主要弊端,并通过探究立法原旨、文义与体系解释、风险自负角度探析肯定说适用性,从理论和目的两方面论证占有改定情形下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合理性。
内容依托式教学(CBI)主张将语言教学构建于专业学科内容之上,倡导将语言教学与专业学科知识教学有机融合。法律英语是典型的专门用途英语,其教学以专业法学内容为依托,教学材料真实鲜活,适应“法律+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法律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一种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CBI的教学理念能够很好地契合法律英语教学的需求。根据CBI的教学理念,法律英语教学要将法律和英语有机融合到一起,课程体系的安排要合理有序,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
摘 要: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知识(VPCK)是学科教学知识(PCK)在职业教育专业门类的具体运用。要求教师既充分掌握学科知识,更要具备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甚至是业师、能师与仁师的化身。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经历了清朝的教师培养+师生配比+实业教员、民国的多元培养+职后培养,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从职教师资到“双师”教师的培养路径。审视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虽然具有政府主导、项目推进、培养创新、实践平台等特点,但
师范专业学科教学论课程是师范生习得教师职业技能的核心课程。在课程实践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讲授、轻实践的倾向,导致师范生毕业后职业胜任力不足。“教中学、学中教、教中教”教学新模式,立足于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接受认识论、主体教育论。该模式通过构建“第一轮试教、第二轮试教、第三轮实教”三环递进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克服了传统教学法偏重理论教学、实践训练不足等弊端,真正使教学由理论讲授为主向在理论指导下实践训练为中心的转变,让学生的学习实现从实践到认识和从理论到实践的两次飞跃,落实技能训练本位,实现“教学做合
从共生视角提出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是共生体,以共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学校和企业的共生系统,主要概述了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基质和共生环境的构成。并以构建的校企共生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影响校企共生系统稳定性的十六个因素指标,借助于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根据层次分析法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若干维持校企共生系统稳定性的建议,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摘 要: 针对当前中职财经类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落实不到位,以及指导学生技能实训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构建基于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的教师VBSE研修平台,通过企业仿真、岗位认知、技能实操、业务实训、团队比拼等方式,精准培育中职财经类专业教师工商管理、财务、市场营销、信息管理、金融、贸易等企业实践技能。  关键词: 中职财经专业; ERP沙盘; 研修实训  中图分类号: G7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民用水短缺问题和城市旱涝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民生问题.海绵城市理论是一种雨洪利用的全新理念,能够有效地改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