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要观点是]: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果。在课堂中,多采用激励学生,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等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物理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果,即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要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乐于学,自主学,学会学。因此,要把握好以下方面:
1、激励学生,树立信心
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注意给予学生正面的激励,能够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信心,这对于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目前初中学生都是90后,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这些,多给予鼓励,通过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老师用好语言、微笑、手势等基本的激励方式给予信心,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尽情表现自己,让自己最大的潜力得以发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的最大特点,它不仅是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因此应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魅力,用实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1重视演示实验
中学生涉世不深,生活经验不足,实践经验更是匮乏,因此对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与掌握,就必须借助教师在课堂上做好演示实验去补偿。通过演示实验,重现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物理现象,让学生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亲自获得具体的直接经验,得到清晰的感性认识,以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分析和推理、归纳和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步形成物理概念,导出物理规律。
2.2适时变教师的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格言:“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因此,让学生亲自做实验对于学生学习物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在讲到“物体内能的改变”时,有一个演示实验:压缩厚玻璃筒中的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从而使筒内的易燃物着火。我把这个演示实验交给学生做,效果甚好。演示前先讲清楚这个实验的过程,并交代清楚上台演示的要求。学生实验时教师在旁指导点拨,哪怕学生实验操作失败了,帮助分析原因并指导其重新操作。此时台下的学生都跃跃欲试,并推荐力气大的男生上来演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尽可能地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由于演示者变了,学生的参与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会通过亲自观察、测量和总结,自己得出物理规律,这比教师的讲解印象深刻,课堂效果极为明显。
2.3注重开展探究性实验
物理实验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物理知识本身,更在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面对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应从多个方面来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
例如,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除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外,我让学生猜想并探究这样一个问题:把点燃的蜡烛放置在两个互相垂直的玻璃板前,可以观察到玻璃板中有几个像?又如,在完成“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我让学生猜想并探究: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中漂浮着一冰块,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杯中的水会溢出吗?一装有小石块的橡皮泥船浮在水面上,当把船上的这些小石块沉入水中时,杯子中的水面怎样变化?等等。这些问题在学生猜想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碰撞中,增强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在新课改中,创设师生良性互动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也是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的体现。
例如:在物理教学串联电路故障的分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有一组串联的灯,当闭合开关时灯都不亮,已知是其中一盏灯的灯丝烧断,请你判断是哪一盏灯烧坏了?器材自选。经过学生讨论,有的小组提出用电压表来检测,有的小组提出用电流表检测,有的小组提出用一根导线来检测,等等。所提出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可行,有的并不可行,经过学生的分析讨论最终得出了较好的检测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不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学习中的互动因素促进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合作和关心,进而学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4、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物理学科特点,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还在于它利用了对学生的多感官刺激,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复杂的成像规律,学生根本无法记得住。于是我采用课件进行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模拟过程流畅,直观,明了。通过课件的精彩呈现,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重新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易于接受。
总结
有效的课堂教学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诸多因素,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善于搞好课堂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从实际出发,以务实的态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终身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物理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果,即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要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乐于学,自主学,学会学。因此,要把握好以下方面:
1、激励学生,树立信心
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注意给予学生正面的激励,能够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信心,这对于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目前初中学生都是90后,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这些,多给予鼓励,通过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老师用好语言、微笑、手势等基本的激励方式给予信心,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尽情表现自己,让自己最大的潜力得以发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的最大特点,它不仅是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因此应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魅力,用实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1重视演示实验
中学生涉世不深,生活经验不足,实践经验更是匮乏,因此对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与掌握,就必须借助教师在课堂上做好演示实验去补偿。通过演示实验,重现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物理现象,让学生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亲自获得具体的直接经验,得到清晰的感性认识,以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分析和推理、归纳和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步形成物理概念,导出物理规律。
2.2适时变教师的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格言:“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因此,让学生亲自做实验对于学生学习物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在讲到“物体内能的改变”时,有一个演示实验:压缩厚玻璃筒中的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从而使筒内的易燃物着火。我把这个演示实验交给学生做,效果甚好。演示前先讲清楚这个实验的过程,并交代清楚上台演示的要求。学生实验时教师在旁指导点拨,哪怕学生实验操作失败了,帮助分析原因并指导其重新操作。此时台下的学生都跃跃欲试,并推荐力气大的男生上来演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尽可能地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由于演示者变了,学生的参与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会通过亲自观察、测量和总结,自己得出物理规律,这比教师的讲解印象深刻,课堂效果极为明显。
2.3注重开展探究性实验
物理实验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物理知识本身,更在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面对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应从多个方面来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
例如,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除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外,我让学生猜想并探究这样一个问题:把点燃的蜡烛放置在两个互相垂直的玻璃板前,可以观察到玻璃板中有几个像?又如,在完成“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我让学生猜想并探究: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中漂浮着一冰块,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杯中的水会溢出吗?一装有小石块的橡皮泥船浮在水面上,当把船上的这些小石块沉入水中时,杯子中的水面怎样变化?等等。这些问题在学生猜想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碰撞中,增强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在新课改中,创设师生良性互动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也是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的体现。
例如:在物理教学串联电路故障的分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有一组串联的灯,当闭合开关时灯都不亮,已知是其中一盏灯的灯丝烧断,请你判断是哪一盏灯烧坏了?器材自选。经过学生讨论,有的小组提出用电压表来检测,有的小组提出用电流表检测,有的小组提出用一根导线来检测,等等。所提出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可行,有的并不可行,经过学生的分析讨论最终得出了较好的检测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不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学习中的互动因素促进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合作和关心,进而学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4、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物理学科特点,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还在于它利用了对学生的多感官刺激,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复杂的成像规律,学生根本无法记得住。于是我采用课件进行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模拟过程流畅,直观,明了。通过课件的精彩呈现,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重新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易于接受。
总结
有效的课堂教学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诸多因素,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善于搞好课堂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从实际出发,以务实的态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终身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