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古诗歌鉴赏教学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歌鉴赏教学对初中生学好语文课程来说具有很大帮助,古诗歌鉴赏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古文鉴赏基础,陶冶学生的情操。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古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古诗歌鉴赏课程对初中生来说相对较难理解,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既有趣又有效的教学,让学生在对古诗歌进行鉴赏的过程中领悟到古人的高尚情操。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歌;鉴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154
  长期以来,古诗歌鉴赏教学始终是我国语文教学体系的重点教学内容,尤其是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古诗歌鉴赏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悟诗歌的美,发现语文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推动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可见,古诗歌鉴赏教学对于学生语文兴趣培养方面的重要性,教师应正视古诗歌鉴赏在教学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制定合理有效的古诗歌鉴赏教学策略,推动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生涯中语文水平的提升。下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实施古诗歌鉴赏教学展开一番刍议。
  一、意境渲染,发现诗歌之美
  古诗歌之美便在于意境之美,“幽幽南山,艮艮原野”那是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意境,“迷雾云涛,星河翻滚”那是李清照《渔家傲》的意境,“山水风雪,难断相思”那是纳兰性德《长相思》的意境。自古至今,引得无数骚客迁人为之折腰的不正是古诗歌的意境之美吗?教师应对古诗歌的意境进行渲染,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自己代入到作者的处境中,体悟作者的所思所感,发现诗歌之美。
  例如,笔者在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时,便利用多媒体将“湖水与岸齐平,水汽弥漫雄城”的壮观景象展现给学生,再配以悠扬却铿锵有力的古筝声,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壮阔的胸怀,再结合诗文的颈联和尾联中作者体现的对钓鱼人的艳羡,渲染作者心中抱负难以实现的失落感。这样学生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的视频及音频对诗文首联和颔联的雄浑景象有所领悟,再感受作者心中的艳羡和失落,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落差感,对于学生体会作者意图有着极好的促进作用。
  意境是古诗歌的核心部分,教师通过意境渲染来教学,可以直指古诗歌的精髓,从而提升学生对古诗歌的掌握,加深学生对古诗歌文化的认知,对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歌的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
  二、情感熏陶,感悟作者情操
  周敦颐的《通书.文辞》中写:“文所以载道也。”,文人创作古诗歌的目的便在于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而古诗歌文化的优秀之处则在于文人能够用浪漫、含蓄的文字表达自己内心波澜壮阔的情感起伏变化,使人能够在体会诗歌之美的同时,产生一种情感共鸣,进而有所感悟。而中学生年龄较小,其情感发育还不完善,导致其在语文课堂中学习时往往无法体会到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通过情感熏陶来使学生感悟作者情操,进而促进学生情感情操的提升。
  例如,笔者在讲《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时,便通过如下问题来创设代入情境:“同学们都有成长的经历,假如你离开亲人,到八十岁才能回来,你是否愿意?如果你八十岁回来后,发现父母都已不在人世,亲人也都化作枯冢,你心里會是怎样的难过呢?如果你回家后发现,家已荒废,野兔和野鸡‘霸占’了你的家,你心里会不会更加凄凉?”使学生将自身代入到诗文里面来体会诗中人的情感。初中生本身便处于十四五的年纪,其在学习这首诗时更具有代入感,其更能体会到诗文色彩的阴暗和深沉,也就更容易感悟到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控诉,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对诗歌中作者思想感情的领悟是学生学习诗歌的一个重点,教师在开展古诗歌鉴赏教学时,需带着学生对诗歌中作者的情操进行赏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文字分析,体会写作技巧
  在古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对于诗歌作者写作手法及文字运用的赏析是学生学习掌握古诗歌的重要途径。所谓,“观叶知秋,窥斑见豹”,正是对于作者写作手法及文字运用的赏析,才更能体会作者诗文的优秀所在。
  例如,笔者在讲“诗佛”王维的《终南别业》一诗时,笔者先从细节入手,就诗文中的“字眼”进行分析。如“颇”字,既显示了作者王维虔诚的近佛之心,又体现了文人的矜持之意。如“空”字,既仿佛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寂寥无奈,又仿佛是自己欣然陶醉于这种归隐生活。然后又从整体入手,分析为什么会有人点评作者这首诗“无一字写‘别业',却字字写‘别业'。”,这样学生就很清晰的明白了这首诗中作者的文字运用及写手法。
  教师带领学生对古诗歌进行文字分析,便是将诗歌揉碎了给学生去理解,自然能够使学生更轻易地领会到古代文人的诗歌创作,进而能够使自身的语文水平得以高效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开展古诗歌鉴赏教学时,需从意境、情感、文字三方面展开,将古诗歌文化的优秀之处从多个角度展示给学生,进而推动学生的学习理解,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进而使学生能够在古诗歌鉴赏教学中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潘惠娥.关于初中古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下),2008(07):83-85.
  [2]王思中.“举一”才能“反三”——由《爱莲说》看初中古诗鉴赏的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8)
  [3]吴春玲.仰望天空也应脚踏实地——关于初中诗歌鉴赏教学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11)
  广西陆川县温泉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是新接触的知识领域,而初中化学课程主要安排在初三年级,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基础性和实验性较强,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实施实验教学不仅是对化学教学成果的检验,还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测,所以初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不断改进和优化实验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水平。  关键词:提升 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有效性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部还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阶层对英语的需求。传统的初中英语更加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学生掌握的词汇,而应试教育显然已逐渐被实践教学所取代。新兴的英语教学更多地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听和说能力。通过教学生听力和口语技能,学生可以通过说英语表达自己的感受。本文主要讨论了大多数我国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相關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用当下语文教育工作的要求。特别是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为了实现写作的高效教育和指导,教师要树立新型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写作提供有益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增强
期刊
摘要:在现代社会里,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活动。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以丰富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等等,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名著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统编语文教材主打的就是要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读名著读经典,让学生接触高尚的文学作品,从而达到读书养性的目的。因此,教师需要继续探索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
期刊
摘要:在幼儿成长教育中,绘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合理利用绘本能够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社会认知能力,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然而,在当前幼儿园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对于绘本阅读的意义与价值仍然缺少认识,致使绘本价值流失。基于此,本文就绘本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践策略进行研究,旨在发挥绘本的阅读价值,促进幼儿园阅读教学水平与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识字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智障儿童的识字写字能力和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语言,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良好品格,更能为智障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由于学习过程存在障碍,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很难提高,这对他们语言学习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智障学生必须坚持书面教学,提高识字写字能力,形成语言教学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智障学生 识字写字水平 教学研究 初探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在我们国家当前阶段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的背景下,美术课程的有效教学已经备受关注,但是由于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了美术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无法获得提高,现存的诸多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不利于学上的综合成长,限制了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要切实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就要加强美术教学重视,适当拓展教学资源,合理规划教学目标,为学生构建出轻松发的美术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所以,初中美术教
期刊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写不好是比较普遍的问题,也让很多家長老师头疼。造成这种困惑的原因,在于缺少对小学作文的认识和缺乏有效的引导。首先我们要明确,作文就存在于他们的生活,在每天的所见所闻中,在每节课都翻开的书本里。利用书本或课外的古诗,引导他们按照古诗的结构逻辑去想像构思一篇文章,根据诗句中的语言去提升句子美感。如果教师能带着学生充分体会古诗里的层次顺序,“诗中有画,画里有诗”的画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互联网+”的课堂教学创新已经成为当前各个阶段教师的一项教学挑战,这项挑战中不仅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且对于“互联网+”信息环境下教学优势的发挥和利用提出了一定的规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要想使自身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转变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首先需要对“互联网+”信息环境有一个较为充分的认知,然后结合“互联网+
期刊
摘要:两极分化这个现象不仅出现在我国经济水平方面,而且在教育方面也日渐凸显,邓小平曾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教育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但是小学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现象却日趋严重。“优等生”和“差生”这两个标签在我国小学教学中就极为显眼,所以为了让所有学生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体会学习的乐趣,本文重在探究小学数学中两极分化的现象,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