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人论世”到“知生论文”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w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大多会涉及到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等信息,即通常说的“知人论世”。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用来助推文本解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还是必要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它却往往被异化,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与套路,运用不当,或适得其反。
  无论是何种教学方法或策略,其终极目标应该是为文本解读和语言学习服务,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应该是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环节,而不是简单的文字演示;应该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而不能成了妨碍学生文本解读和语言学习的冷凝剂。它们的有效介入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取——“拿来”的精神
  无论何种信息,进入教学即成为一种教学内容,能服务于教学目标方为有效。目前的网络时代,有关作家、作品的信息只要轻点鼠标,应有尽有。但对进入教学环节的信息,教师应该以“拿来主义”的态度进行取舍,有利于学生则取,反之则舍。
  以《风雨》一文为例。上课伊始,一位教师对作者贾平凹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籍贯、名字的由来、主要作品、创作风格、所获奖项等等,无一遗漏,且要求学生将作家的主要作品如数摘抄,记在课本空白处。
  另一位教师,上课后首先问学生,我们一般把那些具有杰出才能,为人类和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称之为天才,一些杰出的军事家我们称之为将才、帅才。可是,如果一位作家被人称之为“鬼才”,这又是针对他的什么特长而言呢?大家来猜猜看!学生饶有兴趣地做了各种猜想后,教师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被人称为“鬼才”的作家的作品,来感受一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鬼”,展示了什么样的“才”。
  《风雨》一文,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以多变的手法,描写了大风暴雨中的景象,语言生动形象,令人动容。这既是本文的特点,也应该是主要教学目标和内容。即使对作家作品不做任何介绍,也不会妨碍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既然教师要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导入新课,其目的不外乎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情趣,为领悟文本作铺垫。
  第一位教师只是直接将作家作品信息呈现给学生,虽文字上已有所压缩,但依然臃肿驳杂,无助于学生理解。更有甚者,一些教师在教授一些名家名篇时,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讲授新课的特点,过早地将一大堆概念术语或褒奖之词倾泻给学生,教师本意或是希望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激发兴趣,但从学生方面来看,这些信息的过早介入,可能索然无味,妨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思维的拓展。学生或在无形中形成一种固化的读书习惯,凡要阅读,必得“知人论世”,不懂“背景”难以读书!且教师定论在前,学生的鉴赏在后,左探右究,潜意识里都会受到成说的束缚。这种先给结论后探究的思路,带有一种“演绎”的特点,它或许符合专业的研究,但不大符合中学生的思维习惯,难免会遏制学生阅读中的原创思维。
  第二位教师只选取对作者创作风格评价——“鬼才”这一信息导入,巧妙设问,合理地与课文的重点难点对接,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产生了较好的助推效果。正所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以“拿来”的精神合理取舍,反映了教师科学的课程观、教材观和良好的学生观,我们选取一些必要的信息推荐给学生,是希望他们记住背会,还是希望他们能够思考会学?或许,从直观的语言现象入手,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品味来“归纳”文本和问题,发现其中的意趣与规律,更有利于学生成长。
  二、 趋——因“文”而导
  趋者,势也。“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教学要素和手段,必然期望它能对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推动力的趋势应该和文本解读的规律保持一致,不能因其介入而将学生和教学推向歧路。
  以《乡愁》片段为例。教师通过《静夜思》和冰心的诗,启发学生理解诗歌是如何抒发情感的,并顺势阐明了“意象”的特点,接着教师让学生找出《乡愁》中的主要意象。学生找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然后教师插入了作者余光中的生平介绍,并告诉学生,读诗,不仅要与文本对话,也要与作者对话。然后提出问题:乡愁的第一个意象为什么是“邮票”?在学生做了分析之后,教师就详细介绍了作者早年在大陆、台湾、美国的求学经历,由此而指出,作者在外读书,与母亲的联系离不开“邮票”,所以它成了作者表达乡愁的第一意象。
  教师的目的可能想要借作者的经历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但却将本来可以使学生产生无穷想象和解读的“邮票”,硬生生地坐实为作者生平的一种“注解”。此法在研究某些作品时未尝不可,但这并不能代表所有文本均可作如此对应理解。即使存在一定的对应,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核心目标不是研究“作者”,而应该是意象,是文本,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和语言的训练,而非结论。这是教学的基本趋向,不可偏废。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习惯于在作家生平里面探微发秘,并以此来作为解读文本的重要方法,也偏离了文本解读的正轨。许多教师所擅长的“知人论世”不过是在作品的外围绕圈圈,借助一些“事实”来印证教参和理论的正确,而对于文字中所蕴含的真正意趣,很多时候却是麻木不仁,熟视无睹。这更会使学生的认知误入歧途,将“知人论世”误解为事事落实的机械分析,师生的鉴赏和分析也变成对这些定论的一种求证,语文学习的价值和探究的趣味顿失。这或许也反映了我们一些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弱化,教学建构能力的缺失吧。
  三、 趣——求“探究”之得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也摈弃了那种开头直接导入的“知人论世”的模式,能够适宜地在合理的时机介入作家作品信息,体现了一种课堂的变化。但是,在介入的方式和策略上,依然有许多细节值得研究。
  以《囚绿记》为例。一位教师请学生从文中找出暗示时代背景的词语并思考,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作本文的。学生找到后,教师并未由此拓展,而是用投影直接出示作者生平,并请女生朗读这些文字,然后又出示日本宪兵审问作者的资料,请男生朗读这些文字。之后,教师扮演日本宪兵,学生扮演作者,分角色再次朗读那段史料,以体会作者坚贞不屈的精神。并由此得出结论,作者藉此来激励自己以顽强的斗志同侵略者抗争,也表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永不屈服的气节。教师还列举了文天祥、狼牙山五壮士的事例。这一环节用时十多分钟,学生有活动,师生有互动,形式多样,学生也很投入。教师如此构思,其目的是期望借助课外的信息来升华学生的情感,并适时引出对创作意图和手法的总结。同时又拓展学生的思路,体现师生活动,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刻意的渲染和“活动”,仅仅是表面的热闹,把学生的思路从文中引向了文外,习惯性地绕到了以作品来印证作者的老路上,脱离了文本。且刻意灌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很难启迪学生的思维,更无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不偿失。   黄厚江老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一个片段,却很值得回味。
  师:大家知道,岑参是哪个朝代的吗?(生点头)岑参主要写边塞诗。这首诗是写送别的,是边塞的送行。你们找找看,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是边塞诗?
  生:“将军角弓不得控”,“胡天八月即飞雪”,“胡琴琵琶与羌笛”。
  师:对!能不能“扬琴短笛与钢琴”?(学生笑)还有没有啦?(学生没找到。)还有“纷纷暮雪下辕门”,“轮台东门送君去”,这些都是边塞诗的标志。
  师: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样的情感?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遍。我也要读的啊。(生读,读得抑扬顿挫,同学鼓掌。)
  师:我还没读呢,下面黄老师比他读得好,还是比他差,等读完了再做公正的评价啊。(师读,语气悲戚,学生窃笑。)
  师:大家评价一下,谁读得好?
  生:(集体)都好。
  师:实际上老师读得很不好。老师哪里读得不好?
  生:虽然悲伤的感情有了,但感情有点过了。
  师:是的,过了!岑参的送别诗是感伤,而不是悲伤;而黄老师刚才读的是悲伤。更重要的是,岑参所处的历史时代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盛唐,所以它的许多送别诗充满了豪迈之情。岑参送别有感伤,但是不消沉,不悲观,更不悲伤。他们到边关去,不是被别人赶过去的,是自己主动要去的,国家强盛,他们都想建功立业,没有怨。不过朋友走了,有点伤感。所以说是伤感中充满豪迈,寒冷中充满暖意。
  这个片段就比较充分体现了“趣”的特点。黄老师的意图是要学生理解感悟创作背景、边塞诗、情感这几个要点,但他并未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是以三个巧妙的问题设计,迂回曲折,化静为动,将知识与感悟巧妙地糅合在一起,通过学生的探究来达成目标。从他设计问题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所有思考和活动都与文本分析相关联,突出学生的体悟,让学生通过读、比、析、评等多种方式,反复品味语言意象。教师以学生的活动为载体,起于预设,终于生成,使原本僵化枯燥的概念知识变成了有趣的探究“游戏”。
  无论哪一种方法或理论,只要有利于语文教学,有利于文本解读,有利于学生发展,都是好方法。但兵无常势,教无定法。任何传统的东西,一旦变成了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则变革就成了当务之急。我们在“知人论世”的同时,更要“知生”,立足学生的学习经验,制定有效的策略,确保学生学有所得。语文教师还要积极“论文”,汲取各种新鲜血液,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品质。
  (作者单位: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课前谈话  1. 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了火药、指明针等,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还发明了许多有趣的文字,比如:尖——上小下大,形似山尖;休——一个人依靠大树,表示“休”息;明——日月齐照,大放光明。  2. 汉字所组成的词语也很有意思。比如:“聪明”,一个学生能在课堂上用“耳”仔细听讲,用“眼”认真观察,用“口”大胆表达,用“心”思考,并且每“日”这样做,每“月”也能这样坚持做,那么,他就会慢
期刊
一、 激趣导入  1. 老师今天带来一个谜语让你们猜猜:尖嘴巴来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专吃害虫顶呱呱。这是什么呢?(青蛙)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板书:抓特点)  2. 出一个公式给你们猜一猜:青蛙能跳到自身长度的( )倍。谁再来猜一猜?  3. 小小的青蛙能跳到自身长度的12倍,多棒啊!这里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板书:列数字)因为要捕食田里的害虫,小青蛙比蚱蜢跳得还高,这又是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
期刊
2014年5月27日、28日,在百年老校——南京市珠江路小学,举行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立项课题“以‘语文素养—养成’为核心的小学语文课程深度开发研究”子课题交流研讨活动。来自新疆、山东、安徽、河南、云南、广西、福建、江苏八省、自治区的领导、专家、子课题学校教师15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总课题组负责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朱家珑先生、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沈峰副局长、《七彩语文·教师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概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开始比较多地进入各地的中考,但是,各地中考在试题题干的设计上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问题和指导语称为题干。命题者通过题干明确答题的要求,落实评价的目标;被测试者则要根据题干明确答题的任务。试题的题干包含设问的情境、设问的角度和设问方法等显性信息;同时,也隐含着命题的意图、答题的方法和方向、答题的区域等隐性
期刊
《买文具》口语交际教学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笔者从“感知市场”“模拟演练”两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  一、 教学目标,课内关注课外  《买文具》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关注课内教学活动,还要把目光转向课外,为学生拓开一片口语交际的实践空间。笔者课前分别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商讨,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市场。  1. 感知市场。课余假日,安排学生去超市、商店、综合商场等交易场所,
期刊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即使是同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的感悟体验往往也是多元的。可是,过去学生往往只能通过朗读背诵、对话交流、片段练笔、课后习题等形式呈现自己学习所得。在全班儿童诗创作的实践中,同学们逐渐开始以儿童诗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课文的收获。几经实践,我发现这也不失为一种独特新颖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引导全班学生学文作诗,越来越多的学生把自己读课文的感受化成了笔下的诗篇。这样一来,既巩固了
期刊
一、 由画导入,揭示本课目标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人物的肖像画,你们能认出他们是谁吗?(播放一组人物漫画)成龙的肖像画中最显眼在哪个部位?  生:大鼻子。  师:憨豆先生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喜剧演员,他脸上最有特点的是——  生:眼睛。  师:对呀,就是这双眼睛给他增添了不少喜剧效果。李咏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生:头发很长……(师做脸长的动作)脸也很长。  师:这几幅画之所以画得栩栩如生,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效率不高。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教师没有弄清楚语文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不知道怎样去确定教学目标和把握教学内容。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怎样去确定其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做到三个方面,即“从大处着眼、从具体入手、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大处着眼,就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与内
期刊
一、 每日一对  师:今天我们来上——对课。(板书)先来“每日一对”,我说“天”。  生:我对“地”。(师先后说“风”“清风”,“上”“上楼”,“千”“千方”,“春”“寒”“寒来”“寒来暑往”;生相应对道“雨、雷云”“淡云”“明月”,“下”“下楼”“下车”,“万”“百计”,“秋”“暑”“暑往”“春去秋来”……)  师:反应真快!来一个现场对,我说“话筒”。  生:我对“音响”。  师:说话的筒。 
期刊
听了两位老师上邹韬奋的《我的母亲》(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发现两堂课惊人的相似:先是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作者写母亲的四个生活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四个生活片段的感受,得出文章主旨。之后,有的老师是让学生说一说或是写一写自己经历的亲情故事;也有老师则引进与题材相关或相近的作品,让学生作延伸阅读。其中,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并未花多少心思,而拓展训练的板块倒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  课后,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