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典范性的作品,它们文质兼美,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在整个语文教材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教好这些课文,便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就目前语文教学情况来看,特别在农村学校,过去那种固定僵化的程式已不再多见,但总体情况并不乐观,范文教学极易陷入下列误区。
一、肢解课文
一篇课文往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只有通过对课文整体的把握,才能深刻领会其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可是,现在许多教师在学生对课文缺乏整体把握、尚未留下完整印象的情况下,就过多过细地分析讲解课文。从字的读音、词的释义、句的妙用一直到段和篇的结构特点等。甚至连课文中本来清清楚楚、学生完全能够理解的内容也重述一遍。这样的讲解,其结果是将原本完整有机的课文弄得支离破碎,将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活牛”变成了疱丁手下的“死牛”,干扰了学生的独立阅读,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因此,范文教学应“多读少讲”,尽快走出“肢解课文”的误区,彻底“从讲读课文精雕细琢中解放出来”(魏书生语)。
二、牵强附会
1.生硬地套用时代背景,用理解时代背景来代替理解作品本身。比如,有人把巴金的《灯》里“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理解为“对着革命圣地延安微笑了”。有人把朱自清《荷塘月色》里淡淡的哀愁理解为朱自清先生在革命与否的矛盾里徘徊等。诚然,每篇作品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我们分析作品不能不考虑时代背景,但文学毕竟不同于政治,它作为一种艺术,“并不完全服从自然界的必然之理,而是有自己的规律”(歌德语)。因此,时代背景只能作为我们理解作品的一个参考。如果每篇课文都拿时代的、政治的眼光来看,把时代背景与作品联系得太紧太实,那势必会歪曲作者的本意,影响对作品本身的理解。
2.特意从范文中寻找“象征”“比喻”,挖掘“微言大义”。这也许是对名人过分“迷信”的结果。其实,“不少作品并不象征什么,比如梵高笔下的葵花就不象征什么”(余秋雨语)。如一味“寻找”、“挖掘”,一方面损坏了作品(对作品作了曲解),另一方面也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束缚了学生想象的翅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欣赏作品而言,“有一个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作品的时候,完全不必要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某一固定事实的框框里面,而应允许并鼓励他们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发挥自己的想象与联想,提出独特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方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三、喧宾夺主
1.课外的、次要的内容讲得太多太细,课内的、主要的内容却讲得太少太粗。有的老师讲课总喜欢“旁征博引”,本来这是教师知识渊博的表现,但一味“旁”和“博”,势必会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影响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以致于不能很好地抓住重点、难点,全力突破,而是在字的读音、词的释义、时代背景等较为次要的方面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而对文章的思想性、艺术性等更为重要的内容却着力不够,浅尝辄止。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失败。
2.教师的活动太多,学生的活动太少。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可眼下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语文课上依然充斥着教师过多的不厌其烦的讲解和分析,学生的活动被挤到一个很小的角落里,只起一个点缀的作用。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王力先生说过:“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深能自探。”语文教师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答案,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大胆地从“主角”的位置上“退下来”,给学生的思想以自由飞翔的空间。
以上是范文教学中的三大误区,这些作法与当前我们正在探索实施的新课标理念是相悖而行的,不符合新时代语文教育教学要求。因此,我们只有走出这些误区,语文教学才能真正从“少慢差费”中解脱出来,与时俱进,向优质高效看齐。
(马军红,甘肃通渭县通和中学)
一、肢解课文
一篇课文往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只有通过对课文整体的把握,才能深刻领会其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可是,现在许多教师在学生对课文缺乏整体把握、尚未留下完整印象的情况下,就过多过细地分析讲解课文。从字的读音、词的释义、句的妙用一直到段和篇的结构特点等。甚至连课文中本来清清楚楚、学生完全能够理解的内容也重述一遍。这样的讲解,其结果是将原本完整有机的课文弄得支离破碎,将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活牛”变成了疱丁手下的“死牛”,干扰了学生的独立阅读,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因此,范文教学应“多读少讲”,尽快走出“肢解课文”的误区,彻底“从讲读课文精雕细琢中解放出来”(魏书生语)。
二、牵强附会
1.生硬地套用时代背景,用理解时代背景来代替理解作品本身。比如,有人把巴金的《灯》里“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理解为“对着革命圣地延安微笑了”。有人把朱自清《荷塘月色》里淡淡的哀愁理解为朱自清先生在革命与否的矛盾里徘徊等。诚然,每篇作品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我们分析作品不能不考虑时代背景,但文学毕竟不同于政治,它作为一种艺术,“并不完全服从自然界的必然之理,而是有自己的规律”(歌德语)。因此,时代背景只能作为我们理解作品的一个参考。如果每篇课文都拿时代的、政治的眼光来看,把时代背景与作品联系得太紧太实,那势必会歪曲作者的本意,影响对作品本身的理解。
2.特意从范文中寻找“象征”“比喻”,挖掘“微言大义”。这也许是对名人过分“迷信”的结果。其实,“不少作品并不象征什么,比如梵高笔下的葵花就不象征什么”(余秋雨语)。如一味“寻找”、“挖掘”,一方面损坏了作品(对作品作了曲解),另一方面也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束缚了学生想象的翅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欣赏作品而言,“有一个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作品的时候,完全不必要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某一固定事实的框框里面,而应允许并鼓励他们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发挥自己的想象与联想,提出独特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方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三、喧宾夺主
1.课外的、次要的内容讲得太多太细,课内的、主要的内容却讲得太少太粗。有的老师讲课总喜欢“旁征博引”,本来这是教师知识渊博的表现,但一味“旁”和“博”,势必会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影响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以致于不能很好地抓住重点、难点,全力突破,而是在字的读音、词的释义、时代背景等较为次要的方面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而对文章的思想性、艺术性等更为重要的内容却着力不够,浅尝辄止。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失败。
2.教师的活动太多,学生的活动太少。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可眼下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语文课上依然充斥着教师过多的不厌其烦的讲解和分析,学生的活动被挤到一个很小的角落里,只起一个点缀的作用。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王力先生说过:“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深能自探。”语文教师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答案,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大胆地从“主角”的位置上“退下来”,给学生的思想以自由飞翔的空间。
以上是范文教学中的三大误区,这些作法与当前我们正在探索实施的新课标理念是相悖而行的,不符合新时代语文教育教学要求。因此,我们只有走出这些误区,语文教学才能真正从“少慢差费”中解脱出来,与时俱进,向优质高效看齐。
(马军红,甘肃通渭县通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