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z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中高考语文考试中作文分值与所占分值比例的提高,语文写作教学指导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学生却感到作文越来越难写,写出来的文字愈来愈枯燥干涩。原因究竟为何?一是学生缺乏生活体验与真实情感体验,二是缺乏必要的技巧训练。写作技巧与真情实感作为写作的“术”与“核”,缺一不可,理应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佳作佳篇。
  关键词: 真情实感 细节描写 主次分明 详略得当 以小见大
  真情实感是写作的血液,是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情感从生活中来,要表达真挚动人的情感,就要学会观察体味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说:“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应该在拿起笔之前多做准备功夫。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的纯技术的准备,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地流淌了。”[1]
  那么,怎样使感情真挚动人呢?一是善于发现生活中蕴藏着真挚情感的实物载体,大至长江黄河,小至书签枫叶,只要能引发情感的波澜,就都可以之为媒,谱写华章。二要学会抓情感的“触发点”,找准这些触发情感波澜的点,运用一系列恰当的写作手法与技巧推动情感的梯次推进与爆发,以使情感自然流露并感染读者。
  一、选择合适的文体作文情感表达的载体
  首先,要写好真挚的感情,就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起码必须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
  抒情自不待言,我们可以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自身性格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抒情方式,或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描写,特别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对表达感情无疑有直接的功效;适当议论能使所抒之情得到升华。具体的记叙,是抒发感情的依托;抒情描写议论若不与记叙相结合,情感的表达就会缺乏必然性。
  因此,在写作中,如果恰当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表情达意,定会使文章激情荡漾。
  其次,根据写作主题选择合适的写作文体,用自己最擅长的写作方式表达主题,也是非常重要的。记叙文是最常见、最易于掌握也最适合用来传情达意的文体,写作技巧运用起来更顺手。
  除此之外,书信体也是相对较容易表达对对方的感情。平时无法倾诉的情感、无法沟通的理解、无以言传的深情、迫切需要的帮助与关怀,都可以书信的方式进行确切表达。
  2007年湖北荆州一位考生写的满分作文《给妈妈的一封信》,采用便于直抒胸臆的书信体与妈妈展开了一番心灵交流,作者以诚恳、宽容的态度写出了自己对妈妈的看法,也表达了对妈妈的真挚感情,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
  二、以记叙文文体为例,具体阐述怎样使用写作技巧合理传情达意
  记叙文是以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文体。
  一般说来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六要素。记人时,要注意介绍人物的身世、经历和事迹等;叙事时要突出事件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
  “优良的文风应具备‘三性’要求,即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其中准确性是基础和前提”[2]。因此,在写这类记叙文时要做到:一要认真审题,弄清题干的每一个字,明确要求我们写什么。二要精心选材,无论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还是别具特色的偶然事件,都必须具有典意义。三要重组材料,确定要点,分清主次,主要材料要详写,对次要材料要学会概括,详略得当才能更好凸显主题,突出重点,也突出情感的表达。四要学会推波助澜,“文似看山不喜平”,切忌平铺直叙。五要有真情实感,角色代入感强,将写作者自己设身处地带入所写文章的情境之中,让情感自然流露,切忌矫揉造作。在叙事过程中,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字里行間,在适当之处或议论或抒情,使主题得到升华。六要有新颖别致的开头和结尾,注意段落的过渡和呼应,特别是要写好每一段的首句。在第一段就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阅读兴趣;在最后的结尾,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结尾升华主题之后又往往让人意犹未尽,印象深刻。七是人称统一、线索明确。记叙文可用“你、我、他”三种人称,但如果题目要求你使用某种人称,则必须遵循要求;叙事类记叙文一般按照事件发展的前后顺序进行叙述。
  三、详略得当与以小见大的细节描写是引发情感共鸣的撒手锏
  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略写即可。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以小见大,在细节描写中绘出真情。朱自清的《背影》最感人之处,就在于父亲蹒跚地努力地穿过铁道爬上台阶为我“买橘子”的细节描写。我们在写作中可设置这样的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细致入微地描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波动变化。
  作文要真正动人心弦,仅是作者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睁开自己的一双慧眼,发现真情的载体,体悟真情的火花,还需要拿起自己的一支妙笔,巧妙地表达生活的真情,绽放真情的光芒。
  “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3]。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生命与精华所在,也是打动人心的力量源泉所在。必要的写作技巧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主题主旨与真情实感,更好地实现情感共鸣。
  因此,学会如何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与写作技巧实现我们通过写作传情达意的根本目的,是在今后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必须深入思考与不断实践的宝贵议题,值得诸位老师与学生共同探索、进步。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 陶行知认为“全部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由此他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幼儿教师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在园的时间里和孩子一起学习、游戏等,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会将她们最天真、最本色的一面显露出来,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孩子想了解的或是她们心里所想表达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时刻记住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抓住时机给孩子以教育,牢记“生活中的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也是综合实践领域课程的基础与实施保障。当前,“研究性学习”还没有专设的国家课程,而是散见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因而在实际学校课程管理中仍然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境地。让研究性学习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实际意义的课程,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要务之一。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综合实践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  一、综合实践课程领域建设的依据  综合实践课程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
一、意群的基本概念与之产生的重要性  本篇论文是基于有语言基础的学习者做出的调查、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大部分学生调查发现,许多人在学习英语时能记忆大量单词和掌握初级语法规则,但英语水平总是上不去。很多学习者能认识单独的单词,但由单独的词汇连在一起所构成的句子却不能理解,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把单词当成了英语学习的最小记忆单位。我们记英语,要分清英语和汉语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句子的最大不同便是构成语句的主谓宾
摘 要: 本文论述的是挖掘教材当中所蕴含的资源价值,引教材活水,强化学生写作能力,做到情到文至,思到章出。如何运用教材资源引领作文教学,是本次研究的重点探索内容。  关键词: 教材资源 作文教学 教学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教材当中蕴涵深大的内涵,可以深层次进行挖掘。站在怎样的高度,才能够挖掘教材更本质的东西,将其应用到作文写作立意当中,是新课程标准下广大教师群体值得讨论的现实问题。  二、
摘 要: 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兴趣淡薄、情绪低落的心理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情感的渗透,进行情感教育。语文教师应根据时代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准确把握当前中学生心理特征,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维系好中学语文课堂中由教材、教师、学生之间形成的“情感链”,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效能。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情感链构建 情感谐振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
摘 要: 随着和谐高效英语课堂的建设和课程改革在我区各校的开展,作为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作者观摩了大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示范课,聆听了很多前辈的谆谆教诲,学习了优秀教师的诸多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对英语写作课和谐高效课堂创造这个论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将心得体会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自己对英语写作课和谐高效课堂创造的一些粗浅看法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英语写作课堂高效的
摘 要: 古希腊神话作为西方文化的起源,对英语语言的发展起到了助推的积极作用。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能力,而且要不断加强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古希腊神话是大学英语背景知识的构成要素,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途径。本文主要探讨古希腊神话对英语词汇和文学艺术两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输入并渗透古希腊神话等西方文化。  关键词: 古希腊神话 词汇 文学艺术 实施
摘 要: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是农林类专业课程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仅以单纯理论教学很难满足学生需求,教学效果弱。本文在以往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对《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进行一体化教学研究,使《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能极大满足后续课程教学需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 植物与植物生理 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基本具备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
摘 要: 幼儿的教育离不开生活,幼儿的教育需要生活。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实际的教学活动相结合,渗透到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幼儿的活动更生动、有趣、生活化,这样既提高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又能够让数学活动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 生活教育理论 幼儿数学教学 教学运用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生活教育理论”是他的核心理论。陶行知先生说:“生
摘 要: 本文以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为依据,分析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原声影视在语言输入及情感调控方面的优势,并介绍了影视视频应用于课堂的教学策略,强调了原声影视教学对听说教学强大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原声影视 听说教学 输出假说 情感过滤假说  1.引言  Stephen Krashen在其二语习得理论中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