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玉米(大班)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329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
  1.感知玉米排列的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发现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准备:
  1.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的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上红绿圆点或安全钉),托盘。
  2.每组安全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线笔、记录单人手一份。
  4.数玉米统计大表,红、绿圆点标记若干。
  过程:
  
  一、观察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师(出示玉米):这是什么?
  幼:玉米。
  师:我们经常吃玉米,你们有没有发现玉米粒是怎么排列的?
  (引导幼儿充分讨论,理解“列”的概念。)
  幼:是一排一排排列的。
  幼:是一圈一圈排列的。
  幼:是一竖一竖排列的。
  师:这样一竖排一竖排的,可以叫做什么?
  幼:一列。
  师: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列,两列……
  
  二、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出玉米的列数
  
  1.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列数。
  师:你们有没有数过玉米一共有多少列呢?
  幼:没有。
  师:那你们猜猜有多少列?
  幼:我猜有20列。
  幼:我猜是35列。
  幼:我猜有10列。
  2.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列数。
  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玉米到底有多少列呢?我们来数一数。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切成段的玉米,等一会儿就发给你们。请你们仔细地数一数手中的玉米有多少列。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小东西,有安全钉、小圆点、小塑料片和笔。如果在数的过程中需要它们帮忙,就自己拿。
  (幼儿开始数玉米,教师观察幼儿是怎样数的,数到了多少列,并予以相应的指导。)
  3.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列的方法。
  师:下面请小朋友介绍一下,你数的玉米有多少列?
  (教师请一位幼儿到实物投影仪上数他自己的玉米,他将玉米一粒一粒地剥下来,搁在小碟子里。)
  师:我们要数的是玉米有多少列,这是一列、两列……(教师边指着玉米的列边数数),不是数有多少粒。还有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数的玉米有多少列?
  幼:16列。
  师:你是怎么数的?
  幼:1,2,3……16(该幼儿选了一粒略高于其他各粒的玉米作为起点,并在数到这粒玉米前一粒时结束)。
  师:你是从哪里开始数的?
  幼:从高的这粒开始数的。
  师:他选了一粒比旁边高一点的玉米开始数,那数到哪里结束呢?
  幼:高的这列旁边的一列。
  师:数到比较高的玉米旁边的这列结束,他数得对不对?
  幼:对。
  师:还有谁想来数一数自己的玉米?你数的玉米有多少列?
  幼:16列。
  师:好,我们来数一数。
  幼:1,2,3……16(该幼儿用左手食指按住其中一粒玉米,用另一只手点数玉米,并在数到按住的这粒玉米前一粒时结束)。
  师:你是用什么办法数的?
  幼:用手按住一粒玉米。
  师:噢,用手按住其中一粒玉米,那一共有多少列啊?
  幼:16列。
  师:还有谁有不同的办法?×××,你数了多少列?
  幼:16列。
  师:你数给大家看看。
  幼:1,2,3……16(该幼儿每数一列,就用笔在这一列玉米上画一条线)。
  师:原来他是数一列就用笔画一列,但有一列没画,为什么?
  幼:因为这样我们就知道是从哪里开始数的了。
  幼:这样就不会多数了。
  师:对,他留下一列作为开始的地方,这样就不会数过头了。
  4.出示串珠,引导幼儿发现标记的作用。
  师:其实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玉米列数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数出来多一点,有的小朋友数出来少一点,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这是圆形的东西,比较容易数错。
  师:这里有一串珠子,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圆形。
  师:圆形的东西不像直排的东西,直排的东西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起点,并把它数出来。现在我把这个圆形的东西变成了一竖排(教师将串珠的接口打开),我们来数数有多少颗珠子。应该从哪里开始数?
  幼:上面。
  师:好,我们把最上面作为它的起点,最下面作为它的终点,数数看一共有多少颗珠子。
  幼:1,2,3……10。
  师:像这种直排的东西不管是横排还是竖排,我们都能一下子找到它的起点和终点。下面我把它变回圆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数吗?
  幼:(一只手按着串珠中的一颗)1,2,3……10。
  师:他用的是什么方法?
  幼:用手按住一颗。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幼:把按住的那一颗当作起点。
  师:数到哪里结束呢?
  幼:按住的前一颗。
  师:好。还有谁有不同的方法?你们也可以请桌上的工具帮帮忙。
  幼:在一颗珠子上贴一个圆点。
  师:为什么?
  幼:这样就可以找到起点。
  幼:就不会重复数。
  师:好的,你来数数看。
  师:还有谁有好办法?
  师:×××用笔做了一个记号。
  师:×××选了一颗安全钉,(教师演示将安全钉插入珠子,但插不进去)但安全钉插不进珠子里,所以不适合做标记。
  师:刚刚你们用做标记(重读“做标记”三个字)的方法把这串珠子数清楚了,想想还有什么办法?
  幼:从珠子接头的地方开始数。
  幼:把塑料片卡到珠子中间。
  师:下面请你们用做标记的方法把刚刚数过的玉米再数一遍,看看到底有多少列。
  幼:16列。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幼:没有。
  师:刚才我看到有的小朋友抠掉一颗玉米粒,把那个缺口作为起点,有的小朋友用笔在玉米上做一个记号,这些方法都不错。
  
  三、统计并发现玉米列数的规律
  
  
  1.自由数玉米并记录。
  师:老师给有些玉米做了一个红颜色的标记,给有些玉米做了一个绿颜色的标记。你们每人选一个红标记的玉米,再选一个绿标记的玉米,然后数一数分别有多少列。
  师:这里有一张记录表(表1),上面有一个红颜色的点子和一个绿颜色的点子,请你们数完后把红标记玉米的列数记录在红点子后面,绿标记玉米的列数记录在绿点子后面。
  2.集体交流,统计玉米列数并发现其规律。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大表(表2),上边的数字表示玉米的列数。你数的红标记玉米的列数是几列,就在这个数字下面贴一个红点子,你数的绿标记玉米的列数是几列,就在这个数字下面贴一个绿点子。
  师:×××,你刚刚数的红标记玉米是多少列?
  幼:15列。
  师:你是从哪里开始数的?数到哪里结束?
  幼:从这里开始(指着其中一颗玉米),到这里结束(指着开始数的那颗玉米前的一颗玉米)。
  师:好,你来数数有多少列。
  幼:1,2,3……14,14列。
  师:你前面可能多数了一颗,现在去改一下,把15下面的小红点换到14下面。
  师:我们再请一位小朋友,看看他是怎么数的。告诉大家你数的绿标记玉米是多少列?
  幼:17列。
  师:你是怎么找到起点的?
  幼:贴一个标记。
  师: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幼:1,2,3……16,16列。
  师:好,也请你去修改一下。
  (教师请所有结果是单数的幼儿以及结果是双数的部分幼儿重数,结果发现全是双数。)
  师:现在请你们看看大表,发现了什么规律?
  幼:都有圆点。
  幼:点子都在双数下面。
  师:哦,他发现点子都在双数下面。大家数到的玉米列数竟然都是双数的,有没有单数的?
  幼:没有。
  师:我们今天没有数到单数列的玉米,不知道生活中会不会有。下次妈妈买玉米时,你就先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单数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诉老师,告诉小朋友。
  
  建议:
  1.可使用实物投影仪让幼儿展示如何计数玉米的列数和用多种方法找到串珠的起点进行计数。
  2.区域活动时,可在圆形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形状的封闭图形,让幼儿练习计数。
  3.可将封闭图形的计数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点数站成圆圈的幼儿,点数排成圈的椅子等。
  评析:
  通常我们认为计数对大班幼儿来说已经不是问题,然而,幼儿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提醒我们,幼儿的计数能力受到计数对象及其排列方式的影响。当物体排列成一个封闭图形时,如何确定起点和终点、如何避免重复或漏数,对大班幼儿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
  重点探究来自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是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在活动中,教师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工具,让幼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主思考应该选择哪种工具,这种工具对自己的计数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比如,有的幼儿不用工具,而是用手按着或抠下一颗玉米作为起点,有的幼儿则选用笔、塑料片等工具。不论幼儿是否选用了工具,他们都已经认识到在数排列成封闭图形的物体的时候需要在起点做一个标记,以保证计数的准确性。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并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计数和表达。幼儿在与教师、同伴的交流中相互启发,拓展思维,令个人操作学习和集体讨论学习相得益彰。
  在活动的结尾部分,教师通过幼儿的记录表格展示出“玉米列数都是双数”这一结果,但并没有明确地告知幼儿其中可能存在的规律,而是引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这是本次活动的又一亮点。同时,本次活动也启发我们:科学规律常常通过数学的方式表现出来,幼儿园科学教育和数学教育的渗透、整合大有作为。
其他文献
一口气读完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美霞的教育日记《爬上豆蔓看自己》,心里是从未有过的震撼和澄明。没有板着面孔的说教,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自然清新,有的只是回味无穷。一边读一边在想象写出这些文字的作者是什么样子的。她是善感和细腻的,她那么细心和敏感地关注着每个孩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被家长感动,也感动着家长;她是聪明和睿智的,会想出那么多吸引孩子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她不停地在思考自己做的事
5月27日至28日,浙江温州市庆“六一”幼儿素质教育展在温州市第一幼儿园举行。来自该市的19所省、市示范性幼儿园在此集中展示了新《纲要》实施以来幼儿素质教育的成果,幼儿和家长共2000多人观摩并参与了活动。据悉,这样大规模地集中展示教学成果并与家长、幼儿互动,在温州幼教界还属首次。  本次活动由温州市教育局主办,温州市第一幼儿园协办。活动以“人文·和谐·科学·创新”为主题,围绕健康、语言、社会、科
近20年来,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是有成绩的,因为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改革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推进改革,否则会使改革走向歧途。  幼儿园课程改革有点像“摸着石子过河”,所以不能因为在过河时出了一些差错就横加批评和指责。但是,在“摸着石子过河”时,人们希望河水清澈一点,这样受挫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而今,“河水”似乎不是很“清
草莓奶是怎么来的  小班正在开展有关“牛奶”的主题活动。一天,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各自从家里带来了自己最喜欢喝的牛奶。在互相介绍和分享的过程中,有幼儿对怎么会有这么多口味的牛奶产生了兴趣。一个幼儿说:“奶牛吃草,长大后变成奶牛妈妈,奶牛妈妈生了好多宝宝,它们颜色都不一样,什么颜色的奶牛挤出来的就是什么口味的奶。”另一个幼儿边比划边说:“一头奶牛身上有不同颜色的斑点,红的、黄的……好多好多,它一会儿
水灾、地震、海啸、雪灾、滑坡、泥石流、坍塌、交通事故和战争,这些灾害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对人类和人类社会都会造成危害性后果。灾害所造成的身体伤害可以在灾后得到有效救助,但心理创伤却极有可能对蒙受灾难的人产生永久性伤害。幼儿是一个特殊群体,因为他们通常没有能力了解和解释所发生的事情,因此,在遭受灾难创伤后,他们在幼儿园或家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情绪或行为问题。近年来,人们愈来愈关心幼儿对于灾难(包括类
儿童是小小的科学家    在探讨儿童的认识特点和科学教育时,很多学者都提出:儿童是小小的科学家。谢尔曼甚至说:“孩子个个都是天生的科学家。”  1.儿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著名的动物行为专家尼可·丁伯根曾说:“科学家们由于他们急切的好奇心,在他人眼中常常显得很孩子气。”换句话说,科学家们都常葆童心,有着孩子般强烈的好奇心。我们知道,人类经过上千万年的进化获得了直立行走能力和语言能力,如今这
摘 要  以教材提示的生活事件为“定点”,以多种学习活动填补经验盲区,唤醒沉睡经验,整理生命体悟等“勾画半径”,并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叠加”情感,实现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唤醒、利用、加工、丰富、提升,以生动立体的圆柱式体验场域实现经验的自主建构,引领道德生活。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生活经验;经验建构;圆柱式体验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
在教学活动“数一数”中,我让幼儿通过点数卡片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游戏将数字与数量进行匹配,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如。我带幼儿反复做游戏“我说你摆”。让幼儿根据我出示的数字摆出相应数量的玩具卡片。绝大多数幼儿操作得较好。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我在第二环节的游戏中加大了难度——让幼儿脱离实物进行操作。我带幼儿进行“我说你拍”的游戏,让幼儿根据我出示的数字拍出相应数
2005秋,华东师范大学几位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与上海市长宁实验幼儿园教师合作,开始了一个为期三年的跟踪小、中、大班幼儿的“幼儿园综合课程中的数学教育”的行动研究。目前这一课题已进入三年研究计划的最后阶段。课题组对中班一年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究了综合课程中的集体数学教育活动,在“计划—实施—反思—再计划(再实施)”的过程中积累了适合中班幼儿的一组数学集体教育活动,
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实施《纲要》——我们改变了什么,我们还能改变什么?”“我们改变了什么”是谈我们所有幼教同仁一起做的事情,特别是在实施教育部“十五”重点项目“贯彻《纲要》行动计划”中很多实验区、实验园做的事情。  跨入新世纪之后,在实施新《纲要》的过程中,全国幼教界在极其严峻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国家利益、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科学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今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