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概括出作者笔下的项脊轩的特点。
2.在诵读中品味朴实的语言,体味其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研读作者直接表达怀念母亲、祖母及妻子的语句,体味朴实语言中的真挚情感。
2.教学难点:体味简明语句中蕴含的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有过这样一个深刻的体会:睹物思人。看到熟悉的事物,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当时的事、当时的人,当时发生的一切;听到熟悉的老歌,就会想起那些年一起走过的日子。无论是物还是歌,他们都凝结了我们的情思,才会让我们想起和他们有关的那些人。同样一间老屋“项脊轩”也凝结着归有光深切的情思。
二、初读课文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学生思考:起初的项脊轩是怎样的一间小轩?
(指名学生概括出小轩的特点:旧、破、暗、小)
就是这样一间百年老屋,却让归有光对它情有独钟,一往情深啊!那么,这间老屋到底让作者凝结了怎样深切的情思呢?学生从文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小轩情感的句子。
(学生齐读第二段,并找出句子:多可喜,亦多可悲。)
这间小轩让作者可喜的是什么?即给作者带来了那些乐趣?
(教师引导:本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
(指名学生回答:环境优雅,更适合读书学习,还有一份快乐源于自己亲手改造了小轩,劳动收获之后的快乐吧!)
3.可以说,这间幽雅的小轩陪作者度过了最难忘的快乐的学习时光。但可喜之外,亦多可悲。那么,让作者可悲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齐读3-5段并回答:先是,诸父异爨,设置了很多小门,多了很多墙。)
为什么庭院中多了墙和门,作者就觉得悲伤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门和墙仿佛砌在了亲人们的心上,使亲人之间产生了隔膜,失去了以往的热闹,不再有以往的和气了。)
5.教师补充:归有光是很具有家族观念的人,他的祖上曾有过五世同堂的记录,他祖父的高祖,死前留有遗训:“吾家自高、曾以来,累世未尝分异。传至于今,先考所生吾兄弟姊五人,吾遵父存日遗言,切切不能忘也。为吾子孙,而私其妻子求析生者,以为不孝,不可以列于归氏。”,归有光对此是颇为神往的。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因遗训的存在而延续下来,反而伴随着归有光的成长,家族离析日益加剧,待到创作此文时,作者已目睹了十余年来的家族变化,由篱到墙,鸡、狗东奔西跑,客人穿越厨房赴宴,百年老屋被瓜分,家庭呈现出它的无序与败落,家庭成员的心理隔膜也不断加深。古代中国,人们宗法观念很强,渴望家族家庭团圆和睦,也是归有光的愿望,如今家族分崩离析,让作者不觉心生悲凉与无奈。
三、品读课文
令作者悲伤的不只是诸父异爨,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平生对他影响最大的三位亲人,我们重点来看看作者对这三位亲人的追忆。
1.作者在对三位已逝亲人进行了一番追忆后,分别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怀念之情,请从课文中找出这三句话。
(学生自读课文,分别找出:①语未毕,余泣,妪亦泣。②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③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先分析怀念先妣的句子:“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这句话中哪个词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学生回答:泣)
作者为什么“泣”?“泣”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
(学生回答:作者想起母亲了,伤心了,所以会哭泣。)
(师生共同品味“泣”字:“泣”字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低声哭或无声哭”。)
作者为什么不用“哭”字,而用“泣”字呢?哪一个词表达的情感更强烈呢?我们将这个“泣”字再次还原到语句中,大家反复诵读,仔细体味。
(“泣”字在情感表达上比“哭”字更为强烈,人在极为伤心难过的时候,会选择低声抽泣。)
②教师再范读,并且补充作者的一些生活经历。
(归有光八岁丧母,十九岁写此文。十几年来,他失去了母亲的呵护与关爱,他从哺育过归家两代人的老妪之口,了解到母亲的一言一行以及她对儿女的深爱,作者也只能从他人的言谈中增加对母亲有限的了解,而聆听的同时又更让他意识到与母亲接触的短暂、母爱的失落、以及母亲生命历程的转瞬即逝,也就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对母亲极度的思念,而这又是一种对至亲骨肉的刻骨铭心地哀思,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隐隐悲痛。所以,“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也就自然而然了。)
③追问:既然如此悲痛,为什么不用“号”字?
(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作者是通过老妪的描述追忆自己的先妣,而老妪是先大母的婢,言外之意就是“他们”之间是主仆关系,虽然当时作者年龄小,但他毕竟是主人,在奴仆面前不能失了仪态和身份,何况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等级制度森严,主就是主,仆就是仆,即使对母亲的哀思多么地无法掩饰,也只能压抑着内心的伤感,含蓄地表达出来。)
分角色朗读怀念大母的部分,并反复诵读“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体味“长号”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①这里为什么用“长号”而不用“泣”字呢?“长号”怎么解释?
(学生思考并回答:“长号”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放声大哭”。)
②为什么作者回忆起祖母时就放声大哭了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原因有三点:1.作者想起祖母对自己的关切之情了,尤其是文中那句“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一句简单的问候足见祖母平日对自己的关怀与体贴。2.作者认为辜负了祖母对自己的期望。十九岁写此文时,作者在仕途上还是一事无成;二十岁才中了举人,六十岁中了进士。3.此刻作者独自一人呆在自己曾经读书的小轩之中,回忆起祖母对自己的关切的一幕幕以及对自己在仕途上所给予的厚望,令作者无法释怀又无处诉说,心中充满了懊悔与痛苦,自然就无所顾忌地爆发出来,故而“长号不自禁”。)
③教师补充:归有光的祖母,面对归家“读书久不效”的事实,将希望全寄托在了长孙身上,她的爱护、期望与激励之语,孙子虽记忆犹新,老人却已命归黄泉。归有光自束发读书项脊轩中,“竟日默默”,以求奋发。虽说初作此文时,作者连秀才都不是(归有光二十岁中秀才),但从他以曾经昧昧一隅最终名闻天下的蜀清、诸葛孔明自比,则志向可知矣。可以说,无法实现祖母的愿望,是让归有光最为心痛的了,再加上此刻他是独处,内心的懊悔与思念祖母无法排遣的痛苦此时一股脑地倾泻出来,嚎啕大哭中所包含的复杂情感就可以想见了。
5.师生齐读怀念亡妻的部分,学生思考:为什么表达对亡妻的怀念时,既没有“泣”,更没有“号”,而只是重点写了庭院中的枇杷树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对于对已逝长辈的追忆而言,对亡妻的怀念,这是一种夫妻之情。归有光八龄丧母,少年时祖母去世,虽然妻子来归,暂时驱遣了作者的无依之感,可是好景不长,几年之后妻子又亡故,作者再次跌入感情低谷。即便是这样,归有光这样一位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文人而言,孝情大过其它一切情感,何况,中国古代的文人他们在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更懂得哀而不伤的道理,“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几句,看似简单,却含蓄隽永,并不是他对妻子用情不深,只是深受传统礼教文化(男尊女卑)的影响罢了。可恰恰就是这简单的几句,反倒让人回味无穷,妻子亲手种植在庭院中的枇杷树,不只是种在了项脊轩的庭院中,更是种在了作者心里,并且在作者的心底生根、发芽,最后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只是如今,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可谓是“那年今日此树前,人面树影两相宜。人面不知何处去,树影空自笑春风。”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项脊轩志》中描写到的生活内容本身并无甚新奇独特之处,但在表达上,却堪称独步。正如钱基博所言,“睹物怀人,此意境人人所有”,然而,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此妙笔人人所无”。尤其是写人物,笔墨不多,却能收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效果。作者的回忆集中在其最感亲切的三个女性——母亲、祖母、妻子——身上,虽然对于其中的每一个形象,都只有三言两语的简短描写,但它们皆为浓缩了作者深情的意象,所以叙事效果极佳,读过之后,令人难以忘怀。
(作者单位:宁夏平罗中学753400)
1.诵读课文,概括出作者笔下的项脊轩的特点。
2.在诵读中品味朴实的语言,体味其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研读作者直接表达怀念母亲、祖母及妻子的语句,体味朴实语言中的真挚情感。
2.教学难点:体味简明语句中蕴含的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有过这样一个深刻的体会:睹物思人。看到熟悉的事物,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当时的事、当时的人,当时发生的一切;听到熟悉的老歌,就会想起那些年一起走过的日子。无论是物还是歌,他们都凝结了我们的情思,才会让我们想起和他们有关的那些人。同样一间老屋“项脊轩”也凝结着归有光深切的情思。
二、初读课文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学生思考:起初的项脊轩是怎样的一间小轩?
(指名学生概括出小轩的特点:旧、破、暗、小)
就是这样一间百年老屋,却让归有光对它情有独钟,一往情深啊!那么,这间老屋到底让作者凝结了怎样深切的情思呢?学生从文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小轩情感的句子。
(学生齐读第二段,并找出句子:多可喜,亦多可悲。)
这间小轩让作者可喜的是什么?即给作者带来了那些乐趣?
(教师引导:本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
(指名学生回答:环境优雅,更适合读书学习,还有一份快乐源于自己亲手改造了小轩,劳动收获之后的快乐吧!)
3.可以说,这间幽雅的小轩陪作者度过了最难忘的快乐的学习时光。但可喜之外,亦多可悲。那么,让作者可悲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齐读3-5段并回答:先是,诸父异爨,设置了很多小门,多了很多墙。)
为什么庭院中多了墙和门,作者就觉得悲伤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门和墙仿佛砌在了亲人们的心上,使亲人之间产生了隔膜,失去了以往的热闹,不再有以往的和气了。)
5.教师补充:归有光是很具有家族观念的人,他的祖上曾有过五世同堂的记录,他祖父的高祖,死前留有遗训:“吾家自高、曾以来,累世未尝分异。传至于今,先考所生吾兄弟姊五人,吾遵父存日遗言,切切不能忘也。为吾子孙,而私其妻子求析生者,以为不孝,不可以列于归氏。”,归有光对此是颇为神往的。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因遗训的存在而延续下来,反而伴随着归有光的成长,家族离析日益加剧,待到创作此文时,作者已目睹了十余年来的家族变化,由篱到墙,鸡、狗东奔西跑,客人穿越厨房赴宴,百年老屋被瓜分,家庭呈现出它的无序与败落,家庭成员的心理隔膜也不断加深。古代中国,人们宗法观念很强,渴望家族家庭团圆和睦,也是归有光的愿望,如今家族分崩离析,让作者不觉心生悲凉与无奈。
三、品读课文
令作者悲伤的不只是诸父异爨,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平生对他影响最大的三位亲人,我们重点来看看作者对这三位亲人的追忆。
1.作者在对三位已逝亲人进行了一番追忆后,分别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怀念之情,请从课文中找出这三句话。
(学生自读课文,分别找出:①语未毕,余泣,妪亦泣。②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③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先分析怀念先妣的句子:“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这句话中哪个词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学生回答:泣)
作者为什么“泣”?“泣”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
(学生回答:作者想起母亲了,伤心了,所以会哭泣。)
(师生共同品味“泣”字:“泣”字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低声哭或无声哭”。)
作者为什么不用“哭”字,而用“泣”字呢?哪一个词表达的情感更强烈呢?我们将这个“泣”字再次还原到语句中,大家反复诵读,仔细体味。
(“泣”字在情感表达上比“哭”字更为强烈,人在极为伤心难过的时候,会选择低声抽泣。)
②教师再范读,并且补充作者的一些生活经历。
(归有光八岁丧母,十九岁写此文。十几年来,他失去了母亲的呵护与关爱,他从哺育过归家两代人的老妪之口,了解到母亲的一言一行以及她对儿女的深爱,作者也只能从他人的言谈中增加对母亲有限的了解,而聆听的同时又更让他意识到与母亲接触的短暂、母爱的失落、以及母亲生命历程的转瞬即逝,也就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对母亲极度的思念,而这又是一种对至亲骨肉的刻骨铭心地哀思,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隐隐悲痛。所以,“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也就自然而然了。)
③追问:既然如此悲痛,为什么不用“号”字?
(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作者是通过老妪的描述追忆自己的先妣,而老妪是先大母的婢,言外之意就是“他们”之间是主仆关系,虽然当时作者年龄小,但他毕竟是主人,在奴仆面前不能失了仪态和身份,何况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等级制度森严,主就是主,仆就是仆,即使对母亲的哀思多么地无法掩饰,也只能压抑着内心的伤感,含蓄地表达出来。)
分角色朗读怀念大母的部分,并反复诵读“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体味“长号”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①这里为什么用“长号”而不用“泣”字呢?“长号”怎么解释?
(学生思考并回答:“长号”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放声大哭”。)
②为什么作者回忆起祖母时就放声大哭了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原因有三点:1.作者想起祖母对自己的关切之情了,尤其是文中那句“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一句简单的问候足见祖母平日对自己的关怀与体贴。2.作者认为辜负了祖母对自己的期望。十九岁写此文时,作者在仕途上还是一事无成;二十岁才中了举人,六十岁中了进士。3.此刻作者独自一人呆在自己曾经读书的小轩之中,回忆起祖母对自己的关切的一幕幕以及对自己在仕途上所给予的厚望,令作者无法释怀又无处诉说,心中充满了懊悔与痛苦,自然就无所顾忌地爆发出来,故而“长号不自禁”。)
③教师补充:归有光的祖母,面对归家“读书久不效”的事实,将希望全寄托在了长孙身上,她的爱护、期望与激励之语,孙子虽记忆犹新,老人却已命归黄泉。归有光自束发读书项脊轩中,“竟日默默”,以求奋发。虽说初作此文时,作者连秀才都不是(归有光二十岁中秀才),但从他以曾经昧昧一隅最终名闻天下的蜀清、诸葛孔明自比,则志向可知矣。可以说,无法实现祖母的愿望,是让归有光最为心痛的了,再加上此刻他是独处,内心的懊悔与思念祖母无法排遣的痛苦此时一股脑地倾泻出来,嚎啕大哭中所包含的复杂情感就可以想见了。
5.师生齐读怀念亡妻的部分,学生思考:为什么表达对亡妻的怀念时,既没有“泣”,更没有“号”,而只是重点写了庭院中的枇杷树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对于对已逝长辈的追忆而言,对亡妻的怀念,这是一种夫妻之情。归有光八龄丧母,少年时祖母去世,虽然妻子来归,暂时驱遣了作者的无依之感,可是好景不长,几年之后妻子又亡故,作者再次跌入感情低谷。即便是这样,归有光这样一位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文人而言,孝情大过其它一切情感,何况,中国古代的文人他们在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更懂得哀而不伤的道理,“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几句,看似简单,却含蓄隽永,并不是他对妻子用情不深,只是深受传统礼教文化(男尊女卑)的影响罢了。可恰恰就是这简单的几句,反倒让人回味无穷,妻子亲手种植在庭院中的枇杷树,不只是种在了项脊轩的庭院中,更是种在了作者心里,并且在作者的心底生根、发芽,最后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只是如今,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可谓是“那年今日此树前,人面树影两相宜。人面不知何处去,树影空自笑春风。”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项脊轩志》中描写到的生活内容本身并无甚新奇独特之处,但在表达上,却堪称独步。正如钱基博所言,“睹物怀人,此意境人人所有”,然而,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此妙笔人人所无”。尤其是写人物,笔墨不多,却能收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效果。作者的回忆集中在其最感亲切的三个女性——母亲、祖母、妻子——身上,虽然对于其中的每一个形象,都只有三言两语的简短描写,但它们皆为浓缩了作者深情的意象,所以叙事效果极佳,读过之后,令人难以忘怀。
(作者单位:宁夏平罗中学75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