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小班化教育的兴起,教育越来越强调以生为本。一年级的新生,如同白纸一张,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去实践去操作,希望自己可以变得五彩斑斓,因为他们对学习有“兴趣”。这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但很多时候,他们的兴趣只停留在对事物或规律的好奇和新鲜感上,持续时间较短,容易受到干扰,所谓来得快,去得也快,三分钟热度;同时,随着学习内容、课业负担的逐步加深、加重,老师和家长越来越多的“善意的关注”,许多学生学习的兴趣慢慢减弱,甚至消失。这时,课堂上开小差、做小动作、作业拖拉、抄袭或不写作业等现象就会频繁地出现在学生身上。即使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学生,大部分人也是因为头上的光环才不得不被动地“好好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有了“我想学”的兴趣,学生才会转变为“我要学”,“我乐学”,走进课堂,去品味学习的情趣,才会有欲望展示自我能力,从而感受到成功的自信。
一、 情感交流,感召学生“我想学”的兴趣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都希望与老师成为最亲近的人。作为老师,应该多俯下身段倾听孩子们的内心。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体贴的关怀、平等的交流、耐心的辅导,没有热闹与华丽,有的只是朴实的点点滴滴,但却可以真正让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班上有位男同学,开学半个月后,依然无法适应课堂学习,其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明显表现出与一般的孩子有所不同。比如说,与人交流时,眼睛从不看着对方,眼神总在四处飘移;上课时,听说读写算等学习活动基本上无法独立完成,即便是老师手把手指导,也经常不明就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分析,我发现这孩子并不是完全不想学,而是极度缺乏自控意识与能力,学习力很弱。为此,课堂上我给予他更多的关注,无论是提问思考还是练习操作,我都经常一边说一边用手或眼神提示他,吸引他的注意,有时也与其共同完成学习内容,促使他能一步步跟着班级同学向前走。课堂外我给予他更多的辅导,一方面经常和他谈心、话家常,了解他的思想动态,揣摩他的思维特点。从一开始的不愿意说话,到后来的有问有答,甚至还主动来找我辅导功课,我们之间渐渐有了亲近感;另一方面经常手把手指导他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抓住他细小的每一个“闪光点”,不断鼓励他,赏识他,克服他的畏难情绪,并且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
课内外与孩子们之间真诚的沟通,使得我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情感互动关系,彼此之间的真情流露是一直以来情感交流最好的体现,也是学生爱上数学课的必要前提。“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已由原先的懵懂转变为“我想学”。
二、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我要学”的兴趣
创设情境就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出发,提供观察和实践的环境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课堂教学就是为学生充分提供了积极思考与探索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亲身感受、亲自动手,自主学习,体验成功,逐步建构起自身的数学知识库。如教学一年级《得数是6、7的加法》,其中例题和“试一试”中只出现了得数是6、7的各一组算式,其他的算式全部都是通过练习进行学习的。因此,如何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保持着求知的温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创设了一个参加动物王国智慧节的情境,抓住孩子好奇、好玩的心理,设计让他们闯关,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下,既加深了对加法的认识与运用,同时也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从而引导他们从内心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逐渐由原先表层意识的“我想学”转变为自主的“我要学”。
三、 开展活动,保持学生“我乐学”的兴趣
低年级儿童学习最好的途径就是活动。他们天性好奇好动,喜欢玩,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活动架起主客体之间的桥梁,是发展认知的直接源泉。在玩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主动要学习数学,更会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逐渐转变为“我乐学”。
1. 动手实践,让学习充满着发现的神奇
学习只有让孩子发现新的事物,新的规律,才能让他们获得满足与快乐。同样以《得数是6、7的加法》为例,教学中我安排了一组动手操作题,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来学习另两组算式。学生在自主的操作过程中,加深了对一图二式的理解与算法的掌握,进一步发现体会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的存在,边玩边体验到小小的成就感。
2. 自主探索,在学习中释放着潜能
每个人的学习潜能都是巨大的。当学生界定一个目标后,专注而坚持地付出自己的努力,整个人都会充满着激情与愉悦。如果老师能发掘出学生的潜能,并引导他们取得成绩,那学习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就会油然而生。还是以《得数是6、7的加法》一课为例,教学中我设计了帮助青蛙进行跳伞比赛的练习,每只青蛙背上的算式都是得数是6、7的另一些算式,在学习中首次出现,需要学生自主独立地去探索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由于之前告诉学生,青蛙们担心跳错位置会受伤,在爱心的驱使下,孩子们都努力地帮助它们,十分用心地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当得知青蛙们全部都安全着陆后,孩子们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3. 合作交流,为自己而学习
学习是孩子们自己的工作,只有需要发自内心,没有强迫的,主动地学习,才能享受到学习乐趣。合作学习,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搭起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使每一个人都有被别人尊重和接纳的机会。再以前面的课为例,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完成的习题,即有序地找出得数是6、7的算式,要求小组成员依次接着说出算式,且后一个要能按照前一个人的顺序去说。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在这里,他们体现自我的价值,又因为自己的努力会给小组带来荣誉,所以主动性极强,这时候的学习已不单纯的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更多地是自我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这发自内心的学习主动性,才能让它持久地贯穿于整个生命学习的活动中。格林先生说,兴趣就像是人生中的“方向盘”,对每个人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
一、 情感交流,感召学生“我想学”的兴趣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都希望与老师成为最亲近的人。作为老师,应该多俯下身段倾听孩子们的内心。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体贴的关怀、平等的交流、耐心的辅导,没有热闹与华丽,有的只是朴实的点点滴滴,但却可以真正让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班上有位男同学,开学半个月后,依然无法适应课堂学习,其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明显表现出与一般的孩子有所不同。比如说,与人交流时,眼睛从不看着对方,眼神总在四处飘移;上课时,听说读写算等学习活动基本上无法独立完成,即便是老师手把手指导,也经常不明就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分析,我发现这孩子并不是完全不想学,而是极度缺乏自控意识与能力,学习力很弱。为此,课堂上我给予他更多的关注,无论是提问思考还是练习操作,我都经常一边说一边用手或眼神提示他,吸引他的注意,有时也与其共同完成学习内容,促使他能一步步跟着班级同学向前走。课堂外我给予他更多的辅导,一方面经常和他谈心、话家常,了解他的思想动态,揣摩他的思维特点。从一开始的不愿意说话,到后来的有问有答,甚至还主动来找我辅导功课,我们之间渐渐有了亲近感;另一方面经常手把手指导他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抓住他细小的每一个“闪光点”,不断鼓励他,赏识他,克服他的畏难情绪,并且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
课内外与孩子们之间真诚的沟通,使得我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情感互动关系,彼此之间的真情流露是一直以来情感交流最好的体现,也是学生爱上数学课的必要前提。“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已由原先的懵懂转变为“我想学”。
二、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我要学”的兴趣
创设情境就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出发,提供观察和实践的环境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课堂教学就是为学生充分提供了积极思考与探索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亲身感受、亲自动手,自主学习,体验成功,逐步建构起自身的数学知识库。如教学一年级《得数是6、7的加法》,其中例题和“试一试”中只出现了得数是6、7的各一组算式,其他的算式全部都是通过练习进行学习的。因此,如何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保持着求知的温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创设了一个参加动物王国智慧节的情境,抓住孩子好奇、好玩的心理,设计让他们闯关,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下,既加深了对加法的认识与运用,同时也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从而引导他们从内心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逐渐由原先表层意识的“我想学”转变为自主的“我要学”。
三、 开展活动,保持学生“我乐学”的兴趣
低年级儿童学习最好的途径就是活动。他们天性好奇好动,喜欢玩,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活动架起主客体之间的桥梁,是发展认知的直接源泉。在玩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主动要学习数学,更会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逐渐转变为“我乐学”。
1. 动手实践,让学习充满着发现的神奇
学习只有让孩子发现新的事物,新的规律,才能让他们获得满足与快乐。同样以《得数是6、7的加法》为例,教学中我安排了一组动手操作题,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来学习另两组算式。学生在自主的操作过程中,加深了对一图二式的理解与算法的掌握,进一步发现体会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的存在,边玩边体验到小小的成就感。
2. 自主探索,在学习中释放着潜能
每个人的学习潜能都是巨大的。当学生界定一个目标后,专注而坚持地付出自己的努力,整个人都会充满着激情与愉悦。如果老师能发掘出学生的潜能,并引导他们取得成绩,那学习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就会油然而生。还是以《得数是6、7的加法》一课为例,教学中我设计了帮助青蛙进行跳伞比赛的练习,每只青蛙背上的算式都是得数是6、7的另一些算式,在学习中首次出现,需要学生自主独立地去探索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由于之前告诉学生,青蛙们担心跳错位置会受伤,在爱心的驱使下,孩子们都努力地帮助它们,十分用心地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当得知青蛙们全部都安全着陆后,孩子们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3. 合作交流,为自己而学习
学习是孩子们自己的工作,只有需要发自内心,没有强迫的,主动地学习,才能享受到学习乐趣。合作学习,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搭起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使每一个人都有被别人尊重和接纳的机会。再以前面的课为例,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完成的习题,即有序地找出得数是6、7的算式,要求小组成员依次接着说出算式,且后一个要能按照前一个人的顺序去说。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在这里,他们体现自我的价值,又因为自己的努力会给小组带来荣誉,所以主动性极强,这时候的学习已不单纯的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更多地是自我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这发自内心的学习主动性,才能让它持久地贯穿于整个生命学习的活动中。格林先生说,兴趣就像是人生中的“方向盘”,对每个人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