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为我省“十一五”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9月末召开的“全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会议”,将今后5年我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目标定为:到2011年,全省户籍人口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达到395万人以上,其中新增学生113万人以上,全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珠江三角洲地区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战略目标既定,那么各地备战如何?记者深入粤东地区的梅州与潮州两市,对其高中阶段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发展现状、未来策略,作了采访。
[梅州篇]
梅州:扩容促优
近年,梅州市实施“文化梅州”发展战略,积极实施高中“扩容促优”工程,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呈现出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办学规模得到有效扩张。全市通过改建、扩建、异地新建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丰顺中学新校区、平远中学新校区、大埔虎山中学新校区等的建成投入使用,使全市高中优质学位达到75%,超过省平均水平。东山教育基地已成为梅州市区一道风景,东山中学剑英校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东山中学的办学条件,净增优质普通高中学位6250个,为东山中学在2010年前发展成180个教学班、10000名在校生的规模打下坚实基础。2006年,全市68所普通高(完)中招生39507人,在校生规模已连续5年快速稳步增长;每万人口高中学生达到220.02人。
二是示范性高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10所重点高中不断强化内涵,提高办学质量,以示范性高中初期评估为契机,在规模、质量上下功夫。梅州中学、东山中学、兴宁一中、梅县高级中学、五华水寨中学、丰顺中学、市曾宪梓中学等7所学校顺利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
三是高考工作取得新成绩。2006年全市有22332名学生被各批各类高等院校录取,录取率为68.99%。特别是第三批专科A类以上录取率居全省前列。11个高考科目中梅州市6个学科的平均分在全省21个市中排在前10名。
四是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有力提升。全市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切实做好人才引进和教师补充工作。近年,对教师加大培训力度,有2100多位高中一年级教师参加新课程省级培训,500名教师参加了高中新任教师培训,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提高。目前,普通高中专任教师6924人,学历达标率达72.91%。
为实现省确定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战略目标,梅州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加大投入与体制改革为主导,扩大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总量。强化政府责任,统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发展高中教育,积极推进多元化办学,形成多渠道筹措高中阶段教育经费的机制,促进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共同发展。
二是以开展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着力推进优质高中建设。从教学管理、教学保障、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着手,对照《广东省级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63项评估标准,一条一条抓落实,一条一条抓建设,确保达到优秀等次。各学校尽一切可能增加对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学校常规教学跟上现代化教育手段进步的步伐与潮流,满足多元化渠道教书育人的需要。梅州市东山中学将进行特色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为大规模学校管理上水平、质量上台阶探索新路径。
三是以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大力加强农村高中建设。切实重视农村高中建设和发展,落实农村高中校点规划,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加强教育装备建设,将发展农村高中、提高农村高中办学水平列为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稳定农村高中教师队伍,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农村高中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四是以积极管理与加强培训为着力点,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为教师创造良好工作环境。通过定编定岗、定职称比例、组织教师校际轮岗、对口支援农村地区等有效措施,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逐步缩小学校之间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完善师资培训机制,认真执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加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校本培训,形成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教师成长机制。
五是加强教学管理与研究,全力提高教育质量。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优先地位。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从而将过程管理和目标质量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向管理要质量。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指导,广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向科研要效益。
梅县·平远·丰顺:整体推进
梅县现有完中10所,普通高中在校生13642人,每万人口在校普通高中学生人数为228人。近年,梅县高中“扩容促优”工作成效显著,2006年投入资金1710万元,扩建高中学校6间,增加50个教学班,增加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高中上等级工作取得实效,梅县高级中学已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初期督导验收,华侨中学通过市一级学校的评估验收。目前,全县高中阶段优质学位已经达到86.9%。该县计划初中毕业生升学率2007年实现80%以上,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要完全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其中,普高发展目标是,2008年普通高中计划招生5300人,比2007年增招298人,初中毕业生升普通高中达到60.6%,高中阶段市一级学校以上的优质学位达到92%以上。
平远县是山区小县,全县只有1380平方公里,12个乡镇,25万人。该县现有高级中学2所,一所为广东省一级学校,一所为梅州市一级学校,教学班共92个,在校学生5328人。初中毕业生高中阶段升学率为72.1%,。普通高中优质学位达100%,比2004年的4157个增加1171个。
梅州市提出,到2010年,全市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0%,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平远县的两所高中原有规模无法达到此要求。2005年9月平远县决定用一年时间,建设平远中学新校区,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增加优质学位,打造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作为一个年财政收入只有6000多万元的山区小县,要筹措8000多万元建设一所中学压力极大。除政府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外,全县人民踊跃捐款捐物,校友、华侨慷慨解囊,捐款总额达两千万元。最后,该县用10个月时间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建成了占地400亩、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的平远中学新校区。平远中学新校区的建成,为平远县实现普通高中扩容创造了硬件环境,使平远教育上升到新的台阶。
平远县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优化学校管理方面,作了深入探索。该县平远中学已形成“一卡两全”的管理特色。“一卡”就是对新校区学生实行封闭式管理,师生出入校门、用餐、生活消费、学籍管理、身份认证、网上交费和图书借阅实行一卡通智能化管理,这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效率。“两全”即全住宿制、全天候管理,杜绝外界干扰,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创设安静环境。该县梅青中学构建“三条主线”管理网络,即“校长—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校长—教导处—科任—学生”、“党支部—团委—学生会—学生”三线网络,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加强检查考核,使梅青中学管理走上了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丰顺县共有高完中9所,在校普通高中学生9931人,较2002年普通高中在校生增加了4606人。在9所普通高中中,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市一级学校4所,县一级学校3所,优质学位占普通高中学位的85%。该县投入1亿多元新建,已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的丰顺中学新校区已投入使用,新增优质学位近4000个。
丰顺县深入实施普通高中“扩容促优”工程,一是完善丰顺中学新校区各项设施,提升丰顺中学的办学层次,使丰顺中学在全县高中发挥龙头和示范作用;二是计划征地50亩,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兴建学生宿舍、食堂和400米标准运动场,扩大华侨中学办学规模;三是投入300多万元兴建教学楼,扩大丰顺一中的办学规模;四是加快总投资为4600万元的黄金中学新校区建设,努力解决丰顺县北部山区高中学位不足的问题;五是计划投入900万元,兴建建筑面积为10757平方米的学生宿舍与食堂,完善汤坑中学高中部办学条件。
丰顺县在打造高中教育品牌的过程中,注重全县教育的整体协调发展,一是协调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关系,使全县义务教育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为全面提升高中教育的发展水平夯实基础;二是协调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关系,形成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两条腿齐步走”的高中教育新格局;三是协调城乡教育的关系,采取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城乡联动、共同提高的策略,办好每所高中。
梅县高级中学:办出名校特色
梅县高级中学是1954年创建的省重点高级中学,办学理念是“生本、数字、绿色”。生本就是以生为本,从学生利益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充分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数字,就是校园信息技术化,教育迈向信息化和现代化,办学与时俱进;绿色,是指营造育人环境,包括构造优美的绿色校园环境、健康的心理环境以及和谐的人文环境。在该校办学理念中,“生本”理念源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体现了现代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客家“文化之乡”崇文重教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数字”理念反映了当前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绿色”育人环境源于客家梅州的青山绿水,是对优良校风和深厚的地方文化积淀的传承体现。
梅县高级中学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环境育人”和“足球运动”两大特色。如在“环境育人”方面,该校注重建设诗化校园,是全国诗教先进单位,梅县诗社设在该校,学校办有诗社、出诗刊,在高中各年级开设自编的校本课程《诗词格》,全国4家出版社、27种报刊登载过该校师生诗词540多首。在“足球运动”方面,该校是广东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足球成为该校体育强项,近10年学校为省市足球队和各高等院校输送足球苗子达130多人。
[潮州篇]
潮州:科学规划,图谋新发展
近年,潮州市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方面取得历史性跨越。全市新建扩建一批高中学校,有效缓解了中学优质学位不足和大班额的突出问题。该市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全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会议制定的目标,科学规划,图谋新发展。
目前,潮州市有普通高中34所,在校生5.57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含职业学校)毛入学率达到63.29%。该市力争到2011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届时全市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达到12.14万人,普通高中学位约增加1.62万个。市教育局已部署各县区做好前期三项预测工作:第一,预测需增加的高中阶段学校数、学生人数及班级个数;第二预测所需的资金投入数额、土地面积及建筑面积的数量;第三预测所需的教师编制人数。目前,调查摸底工作已经展开,并取得初步成效。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涉及面广、工作线长。为顺利推进这项工程,潮州市将重点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处理好健全领导体制与组织实施的关系。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尤其是建立以县级政府办学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县区政府切实负起统筹规划高中学校建设的责任,着重解决高中学校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土地征用、学校建设、经费投入等重要问题。
二是处理好加快普及办学与深化提高质量的关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创新教育观念,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育方法和招生办法,创新办学模式,建立质量评价机制等方面下功夫,确保高中阶段教育在质与量上同步提升。
三是处理好内部发展环境与社会外部环境的关系。一方面以政府投入办学为主,积极创造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优良条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激活民间投资办学。
同时,该市确定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原则,以此作为工作的方向:
一是坚持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以公办发展为主的原则。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抓好公办高中学校的规划建设。加强等级学校建设,以创建等级学校带动学校建设。继续推进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提升办学水平和品位。同时,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中阶段学校。
二是坚持城乡统筹规划,以城镇发展为主的原则。近年,潮州市农村高中学校建设迅猛发展,先后新建和扩建了潮安县庵埠中学、潮州华侨中学、宝山中学、松昌中学,饶平县二中、一中、四中、实验中学,枫溪区瓷都中学等一批学校,有效解决了农村中学学位不足、读书难的问题。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区转移,农村城镇化加速推进,该市高中学校建设的布局将逐步向市、县城区集中。
三是坚持扩建与新建并举,以扩建为主的原则。重点对条件好、质量高、生源足的普通高中进行扩建、改建,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充分发挥等级学校、窗口学校的示范作用。对有条件的完全中学实行高、初中分离办学。确需新建高中学校的,则在人口密集的县城区规划建设。农村乡镇原则不再新建高中。
四是坚持抓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并重的原则。一方面,抓好高中学校建设,加快校舍规划、征地、设计、报建、立项、审批、招投标、建设、验收等工作。另一方面,抓好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管理、业务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同时落实教师编制并配足教师。
五是坚持抓目标与宣传并重,以营造环境为抓手的原则。大力宣传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意义、目标,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将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成功经验加以宣传和推广,推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饶平:强化内涵发展
饶平县为整合高中教育资源,改善高中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在全县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扩容促优”工程,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社会各界支持。2007年计划扩建、新建高中校舍及各种功能室一批,总建筑面积23800平方米,总投入资金约2428万元。该县饶平一中、凤洲中学、海山中学、柘林中学、饶平二中、师范实验中学、饶平四中、华侨中学等学校均有新建、扩建项目,一些工程已投入使用。
饶平县各高完中结合实施“扩容促优”工程,强化内涵发展,融合教育资源,挖掘内部潜力,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不断拓展学位。同时,加大学习困难生和贫困生的教育帮扶力度,致力提高在校高中、职中生的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有了新的提高。目前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数为17170人,比上一年增加了532人,比增3.2%;职业高中在校生数2404人,比上一年增加132人,比增5.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2.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5.1%以上,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金山中学·饶平二中:发挥名校的旗舰效应
潮州市金山中学创办于1926年秋,其前身是“金山书院”。该校以其办学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校风优良、教绩优秀,步入“中国名校”行列。学校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依法治校,追求一流”为办学理念,以“建设具有潮州文化特色的、园林式的、现代化的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为办学目标,形成了“普法教育”“研究性学习”“体育教育”三大办学特色。2005年投资2亿多元、占地300亩的金山中学新校区建成使用。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到该校新校区参观,当看到崭新气派、设计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以及山水园林式的校园环境时,称赞说:“真漂亮,上档次,有的硬件建设比大学还要好!”2006年10月,金山中学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导验收;2007年11月,又通过了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评估和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复评验收。
该校制定了中长期结合、各学科配套的校本课程开发、建设计划及相应的实施、奖励制度。在开发建设和实施试验校本课程的工作中,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学科基础与专题拓展相结合;二是继承总结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三是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相结合。如校本课程《潮州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存的探究与利用》就比较充分地贯彻了这三个原则。这门课程虽然以乡土文化的探究与利用为课题,但却与高中新课程四个人文、社会学科的国家课程有密切和内在的联系;虽然以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有关“潮州历史文化”专题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但其课程资源却远远超出已有研究课题及成果的范围;虽然只是以地方历史文化为资源,侧重于培养学生在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意识、能力或素养,但当它同学校的其他必修、选修课程模块互相交织、逐步融合起来的时候,却可以达到培养“文理科基础知识兼顾、学习探究与实践能力兼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容”的新一代学生这一素质教育基本目标。
学校在构建事业留人的教师成才机制的基础上,实施名师强校工程。以导师制为主线,以学科组活动为主渠道,以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为载体,加强集体备课,建设学习型学科组,使青年教师三年基本胜任教学,五年成为教学骨干。学校鼓励上等级的教师全面发展,教有特色,创造优越条件使一批骨干教师成名成家,构筑名牌教师群体优势和强势竞争力的学科群体,为学校走向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做出贡献。
饶平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24年,校址在黄冈镇凤江地岸,后几经变址,现校址位于黄冈镇城北石壁山南麓,为饶平县唯一的重点中学。饶平二中既是饶平教育的“窗口”和示范学校,也是粤东地区的名校之一。近年,该校以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目标,努力打造现代化高级中学。
现在,饶平二中的品牌形象和优质教育资源对全县教育起到了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该校积极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对其他学校开放课堂,派出教师到他校开展交流活动,把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向其他学校移植推广,辐射到全县,对其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样本学校,近三年饶平县在该校举行了多次现场研讨活动,为全县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促进了全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战略目标既定,那么各地备战如何?记者深入粤东地区的梅州与潮州两市,对其高中阶段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发展现状、未来策略,作了采访。
[梅州篇]
梅州:扩容促优
近年,梅州市实施“文化梅州”发展战略,积极实施高中“扩容促优”工程,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呈现出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办学规模得到有效扩张。全市通过改建、扩建、异地新建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丰顺中学新校区、平远中学新校区、大埔虎山中学新校区等的建成投入使用,使全市高中优质学位达到75%,超过省平均水平。东山教育基地已成为梅州市区一道风景,东山中学剑英校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东山中学的办学条件,净增优质普通高中学位6250个,为东山中学在2010年前发展成180个教学班、10000名在校生的规模打下坚实基础。2006年,全市68所普通高(完)中招生39507人,在校生规模已连续5年快速稳步增长;每万人口高中学生达到220.02人。
二是示范性高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10所重点高中不断强化内涵,提高办学质量,以示范性高中初期评估为契机,在规模、质量上下功夫。梅州中学、东山中学、兴宁一中、梅县高级中学、五华水寨中学、丰顺中学、市曾宪梓中学等7所学校顺利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
三是高考工作取得新成绩。2006年全市有22332名学生被各批各类高等院校录取,录取率为68.99%。特别是第三批专科A类以上录取率居全省前列。11个高考科目中梅州市6个学科的平均分在全省21个市中排在前10名。
四是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有力提升。全市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切实做好人才引进和教师补充工作。近年,对教师加大培训力度,有2100多位高中一年级教师参加新课程省级培训,500名教师参加了高中新任教师培训,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提高。目前,普通高中专任教师6924人,学历达标率达72.91%。
为实现省确定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战略目标,梅州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加大投入与体制改革为主导,扩大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总量。强化政府责任,统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发展高中教育,积极推进多元化办学,形成多渠道筹措高中阶段教育经费的机制,促进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共同发展。
二是以开展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着力推进优质高中建设。从教学管理、教学保障、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着手,对照《广东省级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63项评估标准,一条一条抓落实,一条一条抓建设,确保达到优秀等次。各学校尽一切可能增加对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学校常规教学跟上现代化教育手段进步的步伐与潮流,满足多元化渠道教书育人的需要。梅州市东山中学将进行特色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为大规模学校管理上水平、质量上台阶探索新路径。
三是以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大力加强农村高中建设。切实重视农村高中建设和发展,落实农村高中校点规划,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加强教育装备建设,将发展农村高中、提高农村高中办学水平列为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稳定农村高中教师队伍,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农村高中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四是以积极管理与加强培训为着力点,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为教师创造良好工作环境。通过定编定岗、定职称比例、组织教师校际轮岗、对口支援农村地区等有效措施,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逐步缩小学校之间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完善师资培训机制,认真执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加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校本培训,形成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教师成长机制。
五是加强教学管理与研究,全力提高教育质量。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优先地位。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从而将过程管理和目标质量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向管理要质量。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指导,广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向科研要效益。
梅县·平远·丰顺:整体推进
梅县现有完中10所,普通高中在校生13642人,每万人口在校普通高中学生人数为228人。近年,梅县高中“扩容促优”工作成效显著,2006年投入资金1710万元,扩建高中学校6间,增加50个教学班,增加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高中上等级工作取得实效,梅县高级中学已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初期督导验收,华侨中学通过市一级学校的评估验收。目前,全县高中阶段优质学位已经达到86.9%。该县计划初中毕业生升学率2007年实现80%以上,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要完全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其中,普高发展目标是,2008年普通高中计划招生5300人,比2007年增招298人,初中毕业生升普通高中达到60.6%,高中阶段市一级学校以上的优质学位达到92%以上。
平远县是山区小县,全县只有1380平方公里,12个乡镇,25万人。该县现有高级中学2所,一所为广东省一级学校,一所为梅州市一级学校,教学班共92个,在校学生5328人。初中毕业生高中阶段升学率为72.1%,。普通高中优质学位达100%,比2004年的4157个增加1171个。
梅州市提出,到2010年,全市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0%,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平远县的两所高中原有规模无法达到此要求。2005年9月平远县决定用一年时间,建设平远中学新校区,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增加优质学位,打造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作为一个年财政收入只有6000多万元的山区小县,要筹措8000多万元建设一所中学压力极大。除政府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外,全县人民踊跃捐款捐物,校友、华侨慷慨解囊,捐款总额达两千万元。最后,该县用10个月时间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建成了占地400亩、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的平远中学新校区。平远中学新校区的建成,为平远县实现普通高中扩容创造了硬件环境,使平远教育上升到新的台阶。
平远县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优化学校管理方面,作了深入探索。该县平远中学已形成“一卡两全”的管理特色。“一卡”就是对新校区学生实行封闭式管理,师生出入校门、用餐、生活消费、学籍管理、身份认证、网上交费和图书借阅实行一卡通智能化管理,这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效率。“两全”即全住宿制、全天候管理,杜绝外界干扰,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创设安静环境。该县梅青中学构建“三条主线”管理网络,即“校长—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校长—教导处—科任—学生”、“党支部—团委—学生会—学生”三线网络,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加强检查考核,使梅青中学管理走上了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丰顺县共有高完中9所,在校普通高中学生9931人,较2002年普通高中在校生增加了4606人。在9所普通高中中,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市一级学校4所,县一级学校3所,优质学位占普通高中学位的85%。该县投入1亿多元新建,已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的丰顺中学新校区已投入使用,新增优质学位近4000个。
丰顺县深入实施普通高中“扩容促优”工程,一是完善丰顺中学新校区各项设施,提升丰顺中学的办学层次,使丰顺中学在全县高中发挥龙头和示范作用;二是计划征地50亩,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兴建学生宿舍、食堂和400米标准运动场,扩大华侨中学办学规模;三是投入300多万元兴建教学楼,扩大丰顺一中的办学规模;四是加快总投资为4600万元的黄金中学新校区建设,努力解决丰顺县北部山区高中学位不足的问题;五是计划投入900万元,兴建建筑面积为10757平方米的学生宿舍与食堂,完善汤坑中学高中部办学条件。
丰顺县在打造高中教育品牌的过程中,注重全县教育的整体协调发展,一是协调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关系,使全县义务教育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为全面提升高中教育的发展水平夯实基础;二是协调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关系,形成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两条腿齐步走”的高中教育新格局;三是协调城乡教育的关系,采取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城乡联动、共同提高的策略,办好每所高中。
梅县高级中学:办出名校特色
梅县高级中学是1954年创建的省重点高级中学,办学理念是“生本、数字、绿色”。生本就是以生为本,从学生利益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充分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数字,就是校园信息技术化,教育迈向信息化和现代化,办学与时俱进;绿色,是指营造育人环境,包括构造优美的绿色校园环境、健康的心理环境以及和谐的人文环境。在该校办学理念中,“生本”理念源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体现了现代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客家“文化之乡”崇文重教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数字”理念反映了当前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绿色”育人环境源于客家梅州的青山绿水,是对优良校风和深厚的地方文化积淀的传承体现。
梅县高级中学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环境育人”和“足球运动”两大特色。如在“环境育人”方面,该校注重建设诗化校园,是全国诗教先进单位,梅县诗社设在该校,学校办有诗社、出诗刊,在高中各年级开设自编的校本课程《诗词格》,全国4家出版社、27种报刊登载过该校师生诗词540多首。在“足球运动”方面,该校是广东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足球成为该校体育强项,近10年学校为省市足球队和各高等院校输送足球苗子达130多人。
[潮州篇]
潮州:科学规划,图谋新发展
近年,潮州市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方面取得历史性跨越。全市新建扩建一批高中学校,有效缓解了中学优质学位不足和大班额的突出问题。该市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全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会议制定的目标,科学规划,图谋新发展。
目前,潮州市有普通高中34所,在校生5.57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含职业学校)毛入学率达到63.29%。该市力争到2011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届时全市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达到12.14万人,普通高中学位约增加1.62万个。市教育局已部署各县区做好前期三项预测工作:第一,预测需增加的高中阶段学校数、学生人数及班级个数;第二预测所需的资金投入数额、土地面积及建筑面积的数量;第三预测所需的教师编制人数。目前,调查摸底工作已经展开,并取得初步成效。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涉及面广、工作线长。为顺利推进这项工程,潮州市将重点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处理好健全领导体制与组织实施的关系。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尤其是建立以县级政府办学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县区政府切实负起统筹规划高中学校建设的责任,着重解决高中学校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土地征用、学校建设、经费投入等重要问题。
二是处理好加快普及办学与深化提高质量的关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创新教育观念,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育方法和招生办法,创新办学模式,建立质量评价机制等方面下功夫,确保高中阶段教育在质与量上同步提升。
三是处理好内部发展环境与社会外部环境的关系。一方面以政府投入办学为主,积极创造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优良条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激活民间投资办学。
同时,该市确定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原则,以此作为工作的方向:
一是坚持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以公办发展为主的原则。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抓好公办高中学校的规划建设。加强等级学校建设,以创建等级学校带动学校建设。继续推进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提升办学水平和品位。同时,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中阶段学校。
二是坚持城乡统筹规划,以城镇发展为主的原则。近年,潮州市农村高中学校建设迅猛发展,先后新建和扩建了潮安县庵埠中学、潮州华侨中学、宝山中学、松昌中学,饶平县二中、一中、四中、实验中学,枫溪区瓷都中学等一批学校,有效解决了农村中学学位不足、读书难的问题。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区转移,农村城镇化加速推进,该市高中学校建设的布局将逐步向市、县城区集中。
三是坚持扩建与新建并举,以扩建为主的原则。重点对条件好、质量高、生源足的普通高中进行扩建、改建,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充分发挥等级学校、窗口学校的示范作用。对有条件的完全中学实行高、初中分离办学。确需新建高中学校的,则在人口密集的县城区规划建设。农村乡镇原则不再新建高中。
四是坚持抓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并重的原则。一方面,抓好高中学校建设,加快校舍规划、征地、设计、报建、立项、审批、招投标、建设、验收等工作。另一方面,抓好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管理、业务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同时落实教师编制并配足教师。
五是坚持抓目标与宣传并重,以营造环境为抓手的原则。大力宣传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意义、目标,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将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成功经验加以宣传和推广,推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饶平:强化内涵发展
饶平县为整合高中教育资源,改善高中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在全县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扩容促优”工程,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社会各界支持。2007年计划扩建、新建高中校舍及各种功能室一批,总建筑面积23800平方米,总投入资金约2428万元。该县饶平一中、凤洲中学、海山中学、柘林中学、饶平二中、师范实验中学、饶平四中、华侨中学等学校均有新建、扩建项目,一些工程已投入使用。
饶平县各高完中结合实施“扩容促优”工程,强化内涵发展,融合教育资源,挖掘内部潜力,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不断拓展学位。同时,加大学习困难生和贫困生的教育帮扶力度,致力提高在校高中、职中生的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有了新的提高。目前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数为17170人,比上一年增加了532人,比增3.2%;职业高中在校生数2404人,比上一年增加132人,比增5.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2.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5.1%以上,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金山中学·饶平二中:发挥名校的旗舰效应
潮州市金山中学创办于1926年秋,其前身是“金山书院”。该校以其办学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校风优良、教绩优秀,步入“中国名校”行列。学校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依法治校,追求一流”为办学理念,以“建设具有潮州文化特色的、园林式的、现代化的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为办学目标,形成了“普法教育”“研究性学习”“体育教育”三大办学特色。2005年投资2亿多元、占地300亩的金山中学新校区建成使用。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到该校新校区参观,当看到崭新气派、设计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以及山水园林式的校园环境时,称赞说:“真漂亮,上档次,有的硬件建设比大学还要好!”2006年10月,金山中学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导验收;2007年11月,又通过了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评估和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复评验收。
该校制定了中长期结合、各学科配套的校本课程开发、建设计划及相应的实施、奖励制度。在开发建设和实施试验校本课程的工作中,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学科基础与专题拓展相结合;二是继承总结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三是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相结合。如校本课程《潮州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存的探究与利用》就比较充分地贯彻了这三个原则。这门课程虽然以乡土文化的探究与利用为课题,但却与高中新课程四个人文、社会学科的国家课程有密切和内在的联系;虽然以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有关“潮州历史文化”专题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但其课程资源却远远超出已有研究课题及成果的范围;虽然只是以地方历史文化为资源,侧重于培养学生在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意识、能力或素养,但当它同学校的其他必修、选修课程模块互相交织、逐步融合起来的时候,却可以达到培养“文理科基础知识兼顾、学习探究与实践能力兼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容”的新一代学生这一素质教育基本目标。
学校在构建事业留人的教师成才机制的基础上,实施名师强校工程。以导师制为主线,以学科组活动为主渠道,以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为载体,加强集体备课,建设学习型学科组,使青年教师三年基本胜任教学,五年成为教学骨干。学校鼓励上等级的教师全面发展,教有特色,创造优越条件使一批骨干教师成名成家,构筑名牌教师群体优势和强势竞争力的学科群体,为学校走向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做出贡献。
饶平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24年,校址在黄冈镇凤江地岸,后几经变址,现校址位于黄冈镇城北石壁山南麓,为饶平县唯一的重点中学。饶平二中既是饶平教育的“窗口”和示范学校,也是粤东地区的名校之一。近年,该校以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目标,努力打造现代化高级中学。
现在,饶平二中的品牌形象和优质教育资源对全县教育起到了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该校积极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对其他学校开放课堂,派出教师到他校开展交流活动,把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向其他学校移植推广,辐射到全县,对其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样本学校,近三年饶平县在该校举行了多次现场研讨活动,为全县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促进了全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