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搜集整理42例小儿腹泻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康复情况,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42例小儿腹泻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妥善护理,现已全部治愈。结论:临床治疗与护理相结合,及时采取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结论:此方法有丰富的实践意义,可予以推广。
关键词:小儿腹泻;经验总结;临床护理
小儿腹泻属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水电解质紊乱、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本病致病因素主要分为感染因素与非感染因素。感染因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非感染因素包括:饮食不当、气候突变、免疫缺陷。小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医护人员难以直接理解小儿的感受,所以精心观察就成了了解病情的关键。医护人员需及时根据病情变化做出治疗、护理方法的调整。本病被列为儿童疾病防治的重点,治疗不及时、不得当会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小儿生命。近年来,小儿腹泻的死亡率呈不断下降趋势,广大医疗工作者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现总结42例小儿腹泻临床护理的心得体会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为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年龄为6-24个月,其中6-16个月的腹泻患儿为31例,占本组患儿总数的73.8%。所有患儿均为急性发病,其中轻型腹泻20例,重型腹泻12例,低镁血症1例,低钙血症4例,缺铁性贫血5例。
1.2结果:疗程3-10天,经过补充体液、抗感染、营养加强等治疗方法及适当护理,患儿全部病愈出院。
2.护理方法
2.1基础护理:
2.1.1补充体液:使用ORS(口服补液盐)补液,并向患儿父母说明正确的配制及服用方法,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发育情况及病情确定服用剂量。一般来说,轻度脱水患儿口服液量约为60-80ml/kg,中度脱水患儿为80-100ml/kg,于10小时以内补足水分损失量。根据病情需要随时口服,直到腹泻停止。中度患儿需要静脉补液。
2.1.2饮食护理:遵循少量多餐原则。对于单纯母乳喂养的患儿,应注意缩短每次哺乳的时间,增加哺乳次数,提示患儿妈妈少食用脂类食品。对于使用母乳及其他乳制品混合喂养的患儿,应暂停其他乳制品的使用,改为单纯使用母乳喂养。可在母乳中加入适量温开水。对于已经脱离母乳喂养的患儿,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喂养,如:面条、稀粥、碎鱼肉、蔬菜末、水果汁,可以适当地在食物中加盐。控制用量,不可贪多,应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慢慢恢复到正常的食量。注意,一定不要停止给患儿进食,这样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体能恢复和体重增长。
2.1.3臀部清洁:患儿患病期间排便次数增多,粪便会对臀部皮肤造成刺激。因此要及时用清水为患儿冲洗臀部,为患儿定期翻身,将患儿臀部暴露于空气中使其自然干燥。提示家长及时更换尿布,最好选择一次性尿片。自制尿布要选用柔软吸水的棉布,使用后用清水冲净,晾晒在日光下,以便消毒。同时也要勤换床单,以保证床单干燥、清洁,从而确保患儿臀部清洁,避免臀部红肿。
2.1.4卫生指导:加强卫生宣传,对食品和水源卫生进行严格管理{2}。要确保食品的清洁、新鲜,不可用污染、变质的食物喂养患儿,对患儿餐具要做到彻底消毒。对感染性患儿进行隔离治疗,消毒处理粪便{3}。
2.1.5口腔护理:脱水往往伴随口腔黏膜干燥,呕吐物留在口腔中易滋生细菌。特别在机体抵抗力低下及大量应用抗生素后,常发生鹅口疮{4}。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鹅口疮的发生。
2.2观察护理:对患儿进行实时观察,尤其注意脉搏频率、呼吸强度、面色变化、肢体温度。对高热不退的患儿要予以物理降温,对持续高热的患儿可进行药物降温。在做好口腔护理的同时为患儿及时补充水分。根据皮肤弹性、排尿量、机体温度判断患儿脱水程度。当患儿出现少尿或无尿时应及时给予静脉补液,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根据症状准确判断病情变化,从而及时调整方案,精心护理。
2.3心理护理:为了使患儿及家长积极配合治疗,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患儿言语能力差,无法准确表达感受,加之患病期间哭闹,造成家长的紧张情绪。这对于治疗与护理势必造成不良影响。此时,医护人员应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耐心向家长解释患儿病情,解答家长的各种疑问,努力消除家长及患儿的焦虑情绪。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得到家长的主动配合,以便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更好地开展医护工作,确保患儿早日康复。
2.4预防护理:
2.4.1加强体能锻炼:平时应适当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配合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预防感染疾病。
2.4.2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泻易引起传染,对于新生儿患者医院应注意隔离。发现感染性腹泻患儿要进行隔离治疗,对患儿衣物、卫生用品应做杀菌消毒处理。同时培养患儿良好卫生习惯,提示患儿饭前便后洗手,加强日常健康护理。
2.4.3避免精神刺激:患儿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与惊吓。
2.4.4注意气候变化:留意气温变化,换季期间适当增减衣服。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防止过热。
2.4.5合理使用抗生素:医护人员要注意抗生素的剂量,避免对患儿滥用广谱抗生素,防止患儿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导致耐药菌繁殖引起消化系统疾病。
2.4.6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在易发生传染病流行的时期,要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接种,从而有效预防传染病。
2.4.7加强体弱患儿日常护理:对于病后体弱及营养不良的患儿应加强日常护理,对食物、餐具进行消毒,避免各种细菌感染。
3.护理心得
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病,是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第二普遍的婴幼儿疾病。广大医护人员应予以充分重视。要防脱水、防营养不良,适时做好臀部护理。对于小儿腹泻,应以预防为主,坚持医疗与护理并重,特别要重视治愈之后的日常护理。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根据幼儿的身体状况确定喂养食品。患病期间不可喂养高糖高脂、生冷辛辣、具有刺激性的食品,在病愈后要加强营养补充,增强体质,预防腹泻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刘玉华-《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5,12,27
{2}何荣连,赵云,何江-《小儿腹泻的治疗与药物的合理选用》药事组织,2015,19(8):62-63
{3}赵淑玲-《小儿腹泻的综合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14,4(3):154-155
{4}胡晓爱-《浅析小兒腹泻的预防》中国实用医药,2014,4(1):206
关键词:小儿腹泻;经验总结;临床护理
小儿腹泻属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水电解质紊乱、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本病致病因素主要分为感染因素与非感染因素。感染因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非感染因素包括:饮食不当、气候突变、免疫缺陷。小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医护人员难以直接理解小儿的感受,所以精心观察就成了了解病情的关键。医护人员需及时根据病情变化做出治疗、护理方法的调整。本病被列为儿童疾病防治的重点,治疗不及时、不得当会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小儿生命。近年来,小儿腹泻的死亡率呈不断下降趋势,广大医疗工作者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现总结42例小儿腹泻临床护理的心得体会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为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年龄为6-24个月,其中6-16个月的腹泻患儿为31例,占本组患儿总数的73.8%。所有患儿均为急性发病,其中轻型腹泻20例,重型腹泻12例,低镁血症1例,低钙血症4例,缺铁性贫血5例。
1.2结果:疗程3-10天,经过补充体液、抗感染、营养加强等治疗方法及适当护理,患儿全部病愈出院。
2.护理方法
2.1基础护理:
2.1.1补充体液:使用ORS(口服补液盐)补液,并向患儿父母说明正确的配制及服用方法,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发育情况及病情确定服用剂量。一般来说,轻度脱水患儿口服液量约为60-80ml/kg,中度脱水患儿为80-100ml/kg,于10小时以内补足水分损失量。根据病情需要随时口服,直到腹泻停止。中度患儿需要静脉补液。
2.1.2饮食护理:遵循少量多餐原则。对于单纯母乳喂养的患儿,应注意缩短每次哺乳的时间,增加哺乳次数,提示患儿妈妈少食用脂类食品。对于使用母乳及其他乳制品混合喂养的患儿,应暂停其他乳制品的使用,改为单纯使用母乳喂养。可在母乳中加入适量温开水。对于已经脱离母乳喂养的患儿,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喂养,如:面条、稀粥、碎鱼肉、蔬菜末、水果汁,可以适当地在食物中加盐。控制用量,不可贪多,应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慢慢恢复到正常的食量。注意,一定不要停止给患儿进食,这样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体能恢复和体重增长。
2.1.3臀部清洁:患儿患病期间排便次数增多,粪便会对臀部皮肤造成刺激。因此要及时用清水为患儿冲洗臀部,为患儿定期翻身,将患儿臀部暴露于空气中使其自然干燥。提示家长及时更换尿布,最好选择一次性尿片。自制尿布要选用柔软吸水的棉布,使用后用清水冲净,晾晒在日光下,以便消毒。同时也要勤换床单,以保证床单干燥、清洁,从而确保患儿臀部清洁,避免臀部红肿。
2.1.4卫生指导:加强卫生宣传,对食品和水源卫生进行严格管理{2}。要确保食品的清洁、新鲜,不可用污染、变质的食物喂养患儿,对患儿餐具要做到彻底消毒。对感染性患儿进行隔离治疗,消毒处理粪便{3}。
2.1.5口腔护理:脱水往往伴随口腔黏膜干燥,呕吐物留在口腔中易滋生细菌。特别在机体抵抗力低下及大量应用抗生素后,常发生鹅口疮{4}。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鹅口疮的发生。
2.2观察护理:对患儿进行实时观察,尤其注意脉搏频率、呼吸强度、面色变化、肢体温度。对高热不退的患儿要予以物理降温,对持续高热的患儿可进行药物降温。在做好口腔护理的同时为患儿及时补充水分。根据皮肤弹性、排尿量、机体温度判断患儿脱水程度。当患儿出现少尿或无尿时应及时给予静脉补液,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根据症状准确判断病情变化,从而及时调整方案,精心护理。
2.3心理护理:为了使患儿及家长积极配合治疗,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患儿言语能力差,无法准确表达感受,加之患病期间哭闹,造成家长的紧张情绪。这对于治疗与护理势必造成不良影响。此时,医护人员应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耐心向家长解释患儿病情,解答家长的各种疑问,努力消除家长及患儿的焦虑情绪。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得到家长的主动配合,以便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更好地开展医护工作,确保患儿早日康复。
2.4预防护理:
2.4.1加强体能锻炼:平时应适当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配合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预防感染疾病。
2.4.2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泻易引起传染,对于新生儿患者医院应注意隔离。发现感染性腹泻患儿要进行隔离治疗,对患儿衣物、卫生用品应做杀菌消毒处理。同时培养患儿良好卫生习惯,提示患儿饭前便后洗手,加强日常健康护理。
2.4.3避免精神刺激:患儿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与惊吓。
2.4.4注意气候变化:留意气温变化,换季期间适当增减衣服。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防止过热。
2.4.5合理使用抗生素:医护人员要注意抗生素的剂量,避免对患儿滥用广谱抗生素,防止患儿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导致耐药菌繁殖引起消化系统疾病。
2.4.6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在易发生传染病流行的时期,要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接种,从而有效预防传染病。
2.4.7加强体弱患儿日常护理:对于病后体弱及营养不良的患儿应加强日常护理,对食物、餐具进行消毒,避免各种细菌感染。
3.护理心得
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病,是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第二普遍的婴幼儿疾病。广大医护人员应予以充分重视。要防脱水、防营养不良,适时做好臀部护理。对于小儿腹泻,应以预防为主,坚持医疗与护理并重,特别要重视治愈之后的日常护理。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根据幼儿的身体状况确定喂养食品。患病期间不可喂养高糖高脂、生冷辛辣、具有刺激性的食品,在病愈后要加强营养补充,增强体质,预防腹泻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刘玉华-《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5,12,27
{2}何荣连,赵云,何江-《小儿腹泻的治疗与药物的合理选用》药事组织,2015,19(8):62-63
{3}赵淑玲-《小儿腹泻的综合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14,4(3):154-155
{4}胡晓爱-《浅析小兒腹泻的预防》中国实用医药,2014,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