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昌是浙东地区的小县,面积仅1213平方千米,人口只不过43万余人。而民间艺术“狮子舞”班社却有123班,以每班40人计,有成员4920余人,差不多每88人中就有1人参加舞狮活动,这似乎是一个反差;又因“舞狮”班社尚武,成员中80%均会武功,据历代“县志”不完全记录,自唐代武周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3年)开设武科以来至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的1200余年中,新昌曾有武状元18名,武举207名,武秀才更是多若牛毛,这似乎是又一个反差。这两个反差引起我的求知欲,我对“狮舞”的渊源进行了近一年的调查研究。
资料显示:“狮舞”源于“大傩舞”,为华夏史前原始舞蹈之一,后人又称之为“方相舞”,是表现“人与野兽搏斗”的舞,后衍化成驱恶除邪的宗教舞蹈。舞时领头人(也称方相,负责驱鬼的官员)戴金色面具、穿黑衣、系红围裙、手蒙熊皮,一手执长戈,一手扬盾牌,后跟十二神将,作十二(种)兽舞,并百二十人(号称辰子,即十至十二岁的黄门子弟)呐喊(助威)作驱赶状。至汉代才进化成“狮子舞”,也称“狮舞”,表演的内容已不再是“人兽恶斗”,而是“人狮共舞”与“人狮逗耍”,意含“人兽共生”。据《汉书·礼乐志·孟康注》描述,汉代的“狮子舞”由2人合作舞动大狮子,称作“太狮”,另有1人舞动小狮子,称作“少狮”,另有1人扮勇士,手操绣球,引逗狮子下场共舞。这里有2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凶神恶煞般的方相”已被“俊扮勇士”代替;二是“生死恶斗的大傩”变成“和谐共舞的狮子舞”,这反映出人们的观念已有了巨变。今日的“狮舞”较之汉代的“狮子舞”其形式更多样,内涵更充实,一般分为“文舞”与“武舞”两大流派。“文舞”看重刻划狮子与人为友,表现狮子性格温顺的一面,有搔痒、擦背、抖毛、舔毛、弹颊,生小狮子以讨喜等舞姿;“武舞”着重表演特技,有上高、钻岩穴、临空扑跌、穿火圈、抢踏绣球、蹲转四门等舞技,着意于表演狮子凶猛、敏捷、机灵的特性。以前还有一些民俗:如“狮子登堂入室舞四角驱邪瘴”、“生个小狮子入房求子”、“拜灶司以求丰衣足食”等,近年来这类带有迷信因素的民俗活动越来越少,舞狮班社转而追求“狮子形象的美仑美奂”、“特技的精益求精”、“舞姿的人文内涵”等,与时俱进,与科学发展观理论吻合。
“狮舞”为新昌县内最为普及的一种民间舞蹈。据文化档案资料显示:新中国之初,1953年3月,新昌县在南门广场(今新昌实验中学内)举办民间艺术大会串时,从四方来县城会串的民间艺术班社中,数“狮舞”班社最多,有30余班之多。根据当年的民间老艺人回忆狮舞大约与新昌大佛是同时代的事物,所以在《新昌大佛寺等传说》中有“狮与龙的故事”。到了近代,新昌的“狮舞”班已演变成为一种民间舞蹈与中华武术相融合的综合性班社,基本上是一个村落的缩影,由武舞行、打击乐行、值档(后勤)行3部分组建成;打击乐行一般由7至10人组成,大多是“武舞行”退休下来的老前辈,受班内众人所尊重;值档行人数不限,多为前两行的亲邻,负责背大旗、扛刀枪、运衣物等杂活,是班社中的无名英雄。狮舞班行规严密,按各自舞蹈和武术的水平,以狮子皮的毛色为标志,用心照不宣的手法分成级别。其中绿毛狮子取绿色为雌性温柔的含义,表示是初学新手组成的班社,示意同行关照指点;黄毛狮子表示学成已有数年的班社;杂毛狮子表示渐趋成熟的班社;铁(黑)毛狮子表示已具相当水平的班社;红毛狮子取红色为男性、刚强的含义,表示是同行中的“佼佼者”组成的班社,按照习俗被称作“强盗狮子”,暗示可与同行“打擂”及“以武会友较量切磋”。在红狮班社中,著名的有洪塘村,下洲村两班社。洪唐塘村的章选青曾于1929年11月16日在杭州的“国术游艺大会”上,在300余名武林高手前表演了虎虎生风的缩山拳,获得了同行们的掌声。下洲村因“张万成起义”而闻名,下洲狮舞班中的张万福曾于1939年在全县320余名高手参加的武术比赛中荣获冠军。狮舞班的表演大多是单狮舞蹈,由2人钻于狮皮下耍舞,也有少数班社为双狮舞(一红一绿,即一雄一雌)或三狮舞(一公一母一仔)。其过程分为三段:由勇士握系绳绣球引出狮子,作镇四角模拟舞为先,有狮舔皮毛、依柱擦痒、人狮亲昵、戏谑等种种舞蹈,颇有人情味。接着是武术表演,武术表演又分行拳和行仗两部份:行拳一般有大洪拳、小洪拳、乜洪拳(也叫童拳)、插山十六支、霸王拳、金锁拳、缩山拳、探山拳、探山十四支等套路;行仗有大刀、单棒、双棒、三节棍、飞响铃叉、单锏、双锏、铜锤、铁拐等技。最后,以表现“狮子叼绣球”收场,其中勇士用绣球为诱,与狮子相搏、逗耍,最后驯服狮子等种种架式,以一个又一个惊险而趣味盎然的动作把狮舞引向高潮,体现出新昌人民崇武尚文的精神。整个表演过程中,以打击乐与管乐伴奏始终,使用的乐器有大锣、小锣、大鼓、小鼓各一面,大钹、小钹各一副,目连号头一对等。
综上所述,狮舞从“人兽生死相搏”的大傩舞,发展到“驱恶逐邪”的方相舞,再发展到汉代以后“人狮共舞”的狮子舞,发展至今成了艺术与武术融合的狮舞班,真是与历史共行、与时俱进,今后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前景必然灿烂。
资料显示:“狮舞”源于“大傩舞”,为华夏史前原始舞蹈之一,后人又称之为“方相舞”,是表现“人与野兽搏斗”的舞,后衍化成驱恶除邪的宗教舞蹈。舞时领头人(也称方相,负责驱鬼的官员)戴金色面具、穿黑衣、系红围裙、手蒙熊皮,一手执长戈,一手扬盾牌,后跟十二神将,作十二(种)兽舞,并百二十人(号称辰子,即十至十二岁的黄门子弟)呐喊(助威)作驱赶状。至汉代才进化成“狮子舞”,也称“狮舞”,表演的内容已不再是“人兽恶斗”,而是“人狮共舞”与“人狮逗耍”,意含“人兽共生”。据《汉书·礼乐志·孟康注》描述,汉代的“狮子舞”由2人合作舞动大狮子,称作“太狮”,另有1人舞动小狮子,称作“少狮”,另有1人扮勇士,手操绣球,引逗狮子下场共舞。这里有2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凶神恶煞般的方相”已被“俊扮勇士”代替;二是“生死恶斗的大傩”变成“和谐共舞的狮子舞”,这反映出人们的观念已有了巨变。今日的“狮舞”较之汉代的“狮子舞”其形式更多样,内涵更充实,一般分为“文舞”与“武舞”两大流派。“文舞”看重刻划狮子与人为友,表现狮子性格温顺的一面,有搔痒、擦背、抖毛、舔毛、弹颊,生小狮子以讨喜等舞姿;“武舞”着重表演特技,有上高、钻岩穴、临空扑跌、穿火圈、抢踏绣球、蹲转四门等舞技,着意于表演狮子凶猛、敏捷、机灵的特性。以前还有一些民俗:如“狮子登堂入室舞四角驱邪瘴”、“生个小狮子入房求子”、“拜灶司以求丰衣足食”等,近年来这类带有迷信因素的民俗活动越来越少,舞狮班社转而追求“狮子形象的美仑美奂”、“特技的精益求精”、“舞姿的人文内涵”等,与时俱进,与科学发展观理论吻合。
“狮舞”为新昌县内最为普及的一种民间舞蹈。据文化档案资料显示:新中国之初,1953年3月,新昌县在南门广场(今新昌实验中学内)举办民间艺术大会串时,从四方来县城会串的民间艺术班社中,数“狮舞”班社最多,有30余班之多。根据当年的民间老艺人回忆狮舞大约与新昌大佛是同时代的事物,所以在《新昌大佛寺等传说》中有“狮与龙的故事”。到了近代,新昌的“狮舞”班已演变成为一种民间舞蹈与中华武术相融合的综合性班社,基本上是一个村落的缩影,由武舞行、打击乐行、值档(后勤)行3部分组建成;打击乐行一般由7至10人组成,大多是“武舞行”退休下来的老前辈,受班内众人所尊重;值档行人数不限,多为前两行的亲邻,负责背大旗、扛刀枪、运衣物等杂活,是班社中的无名英雄。狮舞班行规严密,按各自舞蹈和武术的水平,以狮子皮的毛色为标志,用心照不宣的手法分成级别。其中绿毛狮子取绿色为雌性温柔的含义,表示是初学新手组成的班社,示意同行关照指点;黄毛狮子表示学成已有数年的班社;杂毛狮子表示渐趋成熟的班社;铁(黑)毛狮子表示已具相当水平的班社;红毛狮子取红色为男性、刚强的含义,表示是同行中的“佼佼者”组成的班社,按照习俗被称作“强盗狮子”,暗示可与同行“打擂”及“以武会友较量切磋”。在红狮班社中,著名的有洪塘村,下洲村两班社。洪唐塘村的章选青曾于1929年11月16日在杭州的“国术游艺大会”上,在300余名武林高手前表演了虎虎生风的缩山拳,获得了同行们的掌声。下洲村因“张万成起义”而闻名,下洲狮舞班中的张万福曾于1939年在全县320余名高手参加的武术比赛中荣获冠军。狮舞班的表演大多是单狮舞蹈,由2人钻于狮皮下耍舞,也有少数班社为双狮舞(一红一绿,即一雄一雌)或三狮舞(一公一母一仔)。其过程分为三段:由勇士握系绳绣球引出狮子,作镇四角模拟舞为先,有狮舔皮毛、依柱擦痒、人狮亲昵、戏谑等种种舞蹈,颇有人情味。接着是武术表演,武术表演又分行拳和行仗两部份:行拳一般有大洪拳、小洪拳、乜洪拳(也叫童拳)、插山十六支、霸王拳、金锁拳、缩山拳、探山拳、探山十四支等套路;行仗有大刀、单棒、双棒、三节棍、飞响铃叉、单锏、双锏、铜锤、铁拐等技。最后,以表现“狮子叼绣球”收场,其中勇士用绣球为诱,与狮子相搏、逗耍,最后驯服狮子等种种架式,以一个又一个惊险而趣味盎然的动作把狮舞引向高潮,体现出新昌人民崇武尚文的精神。整个表演过程中,以打击乐与管乐伴奏始终,使用的乐器有大锣、小锣、大鼓、小鼓各一面,大钹、小钹各一副,目连号头一对等。
综上所述,狮舞从“人兽生死相搏”的大傩舞,发展到“驱恶逐邪”的方相舞,再发展到汉代以后“人狮共舞”的狮子舞,发展至今成了艺术与武术融合的狮舞班,真是与历史共行、与时俱进,今后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前景必然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