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对语文素养的促进作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shel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学生首先要认识所有的字,这可以让他们的文学积累更深厚;其次,认识所有的字,学生需要知道作者通过这些文字表达了什么意思,这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最后,从作者表达的意思中,体现出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试问,在语文学习中,有哪一部分的学习能像阅读这样锻炼学生方方面面的能力。而语文素养,说到底是语文能力方方面面的体现。所以说,阅读和语文素养之间是有莫大联系的,阅读可以极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遇到问题时能用语文素养来解决和实现自我提升。但是,就我国小学的阅读教学来看,还存在诸多不足,功利性太强,均是为应试考试而存在,所以要实现阅读对语文素养的促进作用,尚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所讲的阅读方法不单单针对应试教育,还是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素养综述
   语文素养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包括文学积累、语言能力、语文学习习惯和人文素养等方面。而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素养内涵很丰富。他是个人融入社会的基本修养,提高自身水平的基础。国家提出语文素养的概念,是试图在语文教学为弘扬科学精神,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和防止把人工具化,塑造魅力人格之间寻求平衡。总的来说,语文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丰富的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对语文教学有指导性作用,重视语文知识可以让语文教学更理性化。在小学阶段,学生要掌握的语文知识,主要有:汉字形音义、句子语法和阅读方法等。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的是在平时阅读时所需要的语文知识。
   (二)深厚的语言积累
   语文教学是通过讲解一篇篇文章来进行的,每篇文章中都有语言材料,久而久之学生就有了语言积累。深厚的语言积累应该包括:常用词汇、一定量的古诗文、一定量的文学阅读。从一个人的写作和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他语言积累的厚度。
   (三)熟练的语言技能
   语文技能是语文素养的外在体现。学生通过大量的语文学习,掌握思考、组织和表达等能力,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将自己的见解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通常从一个人的语言对话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语言技能是怎样的[1]。
   (四)良好的學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素养的表现形式之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语文学习,就应该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比如善于借鉴、懂得充分利用工具书等都是很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五)深厚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可以说是和语文素养最密切相关的,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体现了语文素养。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文化品位。让他们懂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懂得在遇到文化产物时如何欣赏。
   (六)高雅的言谈举止
   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可充分体现出他素养的高低。语文素养作为个人综合素养的一部分,也可通过言谈举止体现出来。在语文教学中,要教导学生在不同的场合如何发表适当的言论。既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尊重别人的看法,与人进行文明的沟通。
   二、阅读教学对语文素养的促进作用
   阅读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对语文素养的促进又从何体现,以下是具体阐述。
   (一)认读能力
   学生首先就要有足够的语文知识,认识足够的汉字,知道句子语法。这里所说的认读能力,并不止学生知道汉字的意思和拼法,还要知道汉字在文章中的具体意思。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就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文字积累,懂得基本的句子语义。而以上所说的,正是文学素养中所体现的丰富的语文知识[2]。
   (二)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文章阅读的基础,良好的阅读能力必定要求足够的理解力,不仅要求学生要读懂这句话表达的意思,但要透过这句话,理解这些句子构成的段落表达的总意思。学生阅读通常都局限在文章表面的理解,而忽略了深层次所表达的思想。要理解文章的本质意思,必定要求学生有深厚的语言积累,将以往在阅读别的文章时所积累的经验运用到这篇文章理解上。所以说,阅读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而学生的理解能力正可以体现语言积累和语言知识。
   (三)感受能力
   这里所说的感受能力,是指学生要从文章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转化成自己的情感,即产生情感的共鸣。很多学生在阅读时遇到此类问题:知道这篇文章表达的意思和表现主题,但就是无法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就是学生感受能力的问题了。学生的感受能力要通过扎实的理解能力和大量的文章阅读来提升。而这些举措恰也能让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积累和学习习惯得到培养,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四)诵记能力
   首先来说朗诵能力,拥有较强的朗诵能力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朗诵能力较强的学生语感好,在不断的文章诵读中,学生可以掌握思想表达的技巧,懂得规范的表达方式,这正可以锻炼语言技能。其次再说记忆能力,学生能将读过的文章记下来。这个记不是盲目的记,而是懂得欣赏这篇文章的妙处所在并且记忆。懂得如何欣赏作品的妙处,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学审美和品位,这些正是学生文化素养的体现。学生记住阅读过文章的精彩内容,在与人的交流中便可拿来作为自己语言支撑,展现出自己高雅的言谈举止[3]。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能锻炼学生的四个能力,这四个能力与语文素养体现的六方面有莫大的联系,甚至有重合部分。认读能力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有促进作用;理解能力则是学生语文积累和语文知识的体现;感受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诵读能力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言谈举止和语言积累有重要帮助。由此可见,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三、培养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语文素养自然会提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传授给学生正確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理解力等等,笔者在下面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并结合小学高年级的一些语文课本文章做了具体阐述。
   (一)鼓励朗读,培养语感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汉字是学生进行一切语文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对于阅读来说,没有扎实的汉字积累基础何谈阅读训练。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汉字,积累汉字的关键时期。而学习汉字,锻炼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朗读。笔者在教学中,重视运用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优美和丰富的情感。在不断的朗读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语言技巧。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教师可以这样做:首先留给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至少留有能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文章朗读一遍的时间。其次,要求学生朗读精确,在朗读文章时做到不读错、不少字、节奏清晰正确。再次是注重实际效果,有些教师只选择几位学生在讲台上进行朗读,这只是形式上的。实际上,教师要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最后鼓励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教师可以教授给学生一些背诵技巧,让学生在朗读的同时轻松背诵[4]。
   以《桂林山水》一文为例,笔者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根据文章的结构进行有重点的讲解。全文分为四段,最重要的是二三段。在学生读完整篇文章后,教师再带领着学生读二三段,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画出自己认为用的好的词语和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比如再讲到第二自然段时,在领着学生诵读前,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作者通过哪些词语表达了桂林水的特点,让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圈出。文章中用静清绿三个字直接描写了桂林水的特点,把桂林水比作无瑕的翡翠。教师可重点讲解这个用法,启发学生在写作时也可运用这个词语或利用这种写作方法。在对第二自然段讲解之后,教师就可指导学生背诵。教师先告诉学生第二自然段分为几个层次,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背诵。与此同时可以启发学生,在背诵别的内容时,也可先通过划分层次来使背诵更有逻辑性,降低难度。
   (二)理解内容,加深阅读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只有正确理解文章表达的意思,才能把握作者写文章的意图,真正感受到主题和思想情感。在阅读文章时,是一个从感性理解到理性分析再到感性认识的过程,首先读懂文章意思,这是感性理解;其次,通过这些感性理解概括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最后通过层次结构和对文章的分析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上升到思想共鸣层面。
   就比如《灰雀》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句子好理解,都是对于灰雀这个事情写列宁和孩子之间简单的对话,但是这些简单的对话理解起来却不简单。教师在对这篇文章进行讲解时,要引导学生从文章写作的背景出发,通过简单的句子深刻理解出背后的含义,体会作者深层次的思想。
   (三)注重实际,拓展训练
   小学阶段,学生自我提升的意识不是很强,很多学习还是基于家长和教师的压力,对周围人依赖很大。所以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学习督促工作,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学生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者。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组织好学生学习工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具体的流程,引领学生往正确的学习方向前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拉近师生距离。就比如语文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设计文章的教学方案,引领学生学习阅读文章,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品读[5]。
   教师要懂得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积累到了足够的语文知识、言语技巧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技能投入到生活实践中,强化运用,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文能力更具有实践性。在带领学生品读文章时,教师可以找准切入点,在课堂上打造文章中所描写的情景,让学生看到最真实的语言环境。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得出更多的感悟。
   (四)传授方法,培养习惯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再教学,即让学生在没有旁人带领下也能学习新事物。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章,更要让学生知道,从哪些角度怎样理解文章,即传授学生阅读方法。比如有些学生阅读过快,对文章进行囫囵吞枣式的阅读,而有些学生过于精读,阅读效率很低。教师就要教会学生精读和略读的结合。教师可以先培养学生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从一篇文章中快速找到重点内容,精读重点内容、略读次要内容,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优质阅读质量的重要保障。阅读方法的掌握和阅读习惯的培养都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四、结束语
   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密切关系。虽然阅读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语文素养是一个外在动态的体现。但他们之间有互相转换,也有相互体现。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语文素养不会太差。而语文素养高的人,阅读能力必定强。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是学习阅读的开始阶段,正是培养阅读习惯、学习阅读方法和积累语文知识的重要时期,做好阅读训练,可为语文素养的培育提供扎实的基础。如果教师是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最终目的,不妨从语文素养的几个具体体现方面来着手,通过阅读来训练。当然,以上只是笔者的拙见,以上叙述如果有别的见解,还望广大读者能积极反映。
   参考文献:
   [1]欧阳红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J].科学咨询,2019(21):173-174.
   [2]唐莉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14):74-75.
   [3]田学红,马则义.阅读教学,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着力点[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7):148.
   [4]薛东.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提升学生阅读素养[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8(11):37-39.
   [5]黄冬燚.借助阅读教学提升语文素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读写),2019(10):20.
  王红娣,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第一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进入高中,学生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变得更加丰富。从课文的类型上来说文言文和古诗词的篇幅大量增加,这就需要学生对古代文化要有深厚的积累和深度的理解;小说和散文的思想更加
目的 为提高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对幼兔冷停搏长时间保存的心脏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方法 16只幼兔按单纯随机原则分成2组,每组
高中课本里的小说文本,与其它类型的选文似乎不同,学生无需教师的指导,也可以读得津津有味。一般而言,教师只要围绕人物、情节、环境来引导学生学习,导致初、高中的小说教学
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奥楚蔑洛夫动作、语言等的分析,把握其"变色龙"的形象特点。2.学会正确运用人物描写的手法,并对典型人物进行刻画。3.结合社会背景,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在设计《怀疑与学问》的教案时,我做了这样一些准备。首先是将课文通读了几遍,这也是我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边画边问,大致向文本也是向自己在教读中如
新课标颁行以来,整本书阅读教学空前火热,一线教师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涌现出许多精品案例,或是选择丰富多彩的阅读文本,或是设计系统周密的活动方案,或是倡导专业精深的研究策
目的观察低温保存过程对山羊动脉细胞形态的影响. 方法将12段山羊动脉按不同的降温速率分成4组,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冻存前后的动脉细胞形态. 结果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