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适当进行开放型教学。所以应该把质疑的权力归还学生,学生提出了问题,才有交流的需要,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合作探究 有效性
怎样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成为有效的活动
1.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学习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不要流于形式。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适当进行开放型教学。所以应该把质疑的权力归还学生,学生提出了问题,才有交流的需要,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学生,吃透教材,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要解决的问题都要预测一下,哪些问题是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哪些问题是要通过合作交流发挥小组的智慧才能解决的,然后再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是否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不要为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同时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使问题定向。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个体与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合作交流学习,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所惑,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合作,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学习和研究的乐趣。这样结果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2.给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有充分的发言机会。在听课中我发现一些胆小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不敢主动表达,但在小组内却无所顾忌,都争着发言,所以给学生合作学习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才能人人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同时活动后要让学生有“说”的机会,让学生多表现。让学生说讨论的结果、过程,教师不要怕学生说多了难以调控,完不成任务,而剥夺了学生发言的机会。应该让学生在说中发展智力,培养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的概念形成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让学生有“说”的机会,让学生多表现,这样做课堂上虽然显得有些散,甚至于有点乱。然而在“散乱”中,却充满了浓郁的学习的气氛,不仅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而旦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3.遵循以教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
教师始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一个教师主导什么、怎样主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主导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關键。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内因,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教学很难取得成效。然而从教育成长的角度看,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不成熟的个体,学生主体能力的增强是需要加以培养、指导的。这就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当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应该做个观察者和参与者,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交流,避免学生讨论没围绕主题。另外对学生的讨论情况作到心中有数,在小组汇报时,才能作到有的放矢。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的疑难时相机点拨等方面。如教学《窃读记》后部分仔细揣摩“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的深刻含义时,学生感到比较难理解,我是这样做的:速读课文后,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相机引导,适时指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吃饭、读书的重要性。在老师的相机点拨下,学生明白并受到启发,能归纳这句话的含义:粮食哺育身体,吃饭长大,是指身体对物质的需求;读书长大,是指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身体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知识改变命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新课标的这一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要力求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个性化阅读空间。
4.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现自我,同时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能使学生博采众长。课堂上可设立“小听众”台,比比看谁是最好的小听众。另外可让学生通过听后对发言者的评价,如“你觉得他说得怎样,好在哪,不足的地方在哪。”等,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逐渐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尊重他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习惯。如:遇到困难时,向别人请教,寻找合作伙伴,在必要的时候,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等等。小组合作学习其本质上是一个开放型、互动型交流的团队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意见、自由交换看法、研究问题的过程,是小组成员彼此之间敞开内心世界,真诚地倾听和接纳其他成员,在相互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实现心灵沟通,实现知识的外化与融合,使团队学习能力得以提升的学习过程。所以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小组、班级的凝聚力。
总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促进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不断研究、运用、反思、改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2、柳夕浪《教学行为的分析与指导》
3、庞维国《教学基础与策略》《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0期
4、谭小林《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陈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合作探究 有效性
怎样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成为有效的活动
1.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学习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不要流于形式。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适当进行开放型教学。所以应该把质疑的权力归还学生,学生提出了问题,才有交流的需要,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学生,吃透教材,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要解决的问题都要预测一下,哪些问题是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哪些问题是要通过合作交流发挥小组的智慧才能解决的,然后再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是否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不要为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同时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使问题定向。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个体与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合作交流学习,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所惑,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合作,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学习和研究的乐趣。这样结果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2.给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有充分的发言机会。在听课中我发现一些胆小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不敢主动表达,但在小组内却无所顾忌,都争着发言,所以给学生合作学习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才能人人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同时活动后要让学生有“说”的机会,让学生多表现。让学生说讨论的结果、过程,教师不要怕学生说多了难以调控,完不成任务,而剥夺了学生发言的机会。应该让学生在说中发展智力,培养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的概念形成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让学生有“说”的机会,让学生多表现,这样做课堂上虽然显得有些散,甚至于有点乱。然而在“散乱”中,却充满了浓郁的学习的气氛,不仅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而旦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3.遵循以教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
教师始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一个教师主导什么、怎样主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主导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關键。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内因,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教学很难取得成效。然而从教育成长的角度看,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不成熟的个体,学生主体能力的增强是需要加以培养、指导的。这就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当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应该做个观察者和参与者,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交流,避免学生讨论没围绕主题。另外对学生的讨论情况作到心中有数,在小组汇报时,才能作到有的放矢。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的疑难时相机点拨等方面。如教学《窃读记》后部分仔细揣摩“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的深刻含义时,学生感到比较难理解,我是这样做的:速读课文后,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相机引导,适时指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吃饭、读书的重要性。在老师的相机点拨下,学生明白并受到启发,能归纳这句话的含义:粮食哺育身体,吃饭长大,是指身体对物质的需求;读书长大,是指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身体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知识改变命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新课标的这一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要力求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个性化阅读空间。
4.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现自我,同时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能使学生博采众长。课堂上可设立“小听众”台,比比看谁是最好的小听众。另外可让学生通过听后对发言者的评价,如“你觉得他说得怎样,好在哪,不足的地方在哪。”等,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逐渐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尊重他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习惯。如:遇到困难时,向别人请教,寻找合作伙伴,在必要的时候,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等等。小组合作学习其本质上是一个开放型、互动型交流的团队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意见、自由交换看法、研究问题的过程,是小组成员彼此之间敞开内心世界,真诚地倾听和接纳其他成员,在相互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实现心灵沟通,实现知识的外化与融合,使团队学习能力得以提升的学习过程。所以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小组、班级的凝聚力。
总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促进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不断研究、运用、反思、改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2、柳夕浪《教学行为的分析与指导》
3、庞维国《教学基础与策略》《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0期
4、谭小林《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