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情境中进行教学的深化,要求学生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求知,促使学生自主参与物理学习中。
关键词:物理课堂;创设物理情境;有效探究
G633.7
情境,从广义上来说,它是影响个体行为变化(产生行为或改变行为)的各种刺激(包括物理的或心理的)所构成的特殊环境。学习情境是指在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习主体,使之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并激活情境思维的客观环境。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一旦被激活,内脏反应,特别是内分泌系统的参与,会加强和延续情感的产生,而感情的信息载体就是这种被激活的神经过程。创设情境即是教师激活学生神经的过程。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的核心。
一、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意义
在物理教学中,问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问题是促进学习的动力。问题会使学生陷入困境,寻求问题的解答,摆脱问题的困扰,将会激起学生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强烈愿望,给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的动力。
在如今的高考升学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之下,高中生在校的分分秒秒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而我们之所以花费比较多的课前准备时间来进行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史发现过程的情景剧排练活动,主要是为了增强广大高中在校生对科学研究历程的曲折性和过程性的充分认识,引导他们形成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从而为之后的物理科目学习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进行高中在校生挫折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二、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基本方式
创教学情景的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也就是要找准最易引起学生好奇,学生最感心趣的问题,找准了切入点,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心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动机。 1.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
在物理教学中,教師要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热门科技课题入手,提供给学生适量的感性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超重与失重》这一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的本质,让学生体会用磅称测体重的情节,在磅称上猛地下蹲再站起这一过程,称的示数如何变?重力变了吗?“月球和地球谁跑得快?”的情境:
地球说:“月球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每秒钟走过的弧长为 0.99千米(即线速度为0.99 千米/秒),而我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每秒钟走过的弧长为 29.78千米(即线速度为29.78千米/秒),所以我跑得快!”月球说:“我绕地球转一圈只需要28天,而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一年365天,所以我跑得快!”地球与月球说得都有道理,由此可见,仅仅用线速度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另一个侧面描述圆周运动快慢。因此,要引入角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
2.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高一物理教学中,在讲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提问学生:细棉线下面挂一只重物,用一根线时易断还是两根线时易断?学生感到很好笑,认为肯定是用一根线时线易断。教师开始演示,一根线提得起重物,而两根夹角较大的细线提重物時,线断了!这一现象立即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和质疑:为什么两根线的效果反而不如一根线呢?这一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也使学生认识到了原有观念的错误,主动地调整、重组认知结构。
3.巧设悬念情景, 激起求知欲望
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先从生活实际入手,拿出一生一熟两个鸡蛋,让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地辨别?“看颜色”;“让两个鸡蛋滚动”,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结果在实际操作
中都不理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学生们陷入了沉思,都用期盼的眼光注视着老师,稍候,教师让两个鸡蛋在桌面上同时原地转动,然后双手用适当的力,同时按一下两个鸡蛋,使两个鸡蛋都停止转动,然后两手迅速松开,结果有一个鸡蛋停止了转动,而另一个鸡蛋又转动起来,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启用悬念引入课题后,带着惊疑学生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
4.创设声情并茂的多媒体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多种信息的交互,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有价值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景创设教育对于减轻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压力,变“难”学为“想”学、“好”学,不失为1个好办法。设置物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向同行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学会恰当地处理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吴剑平.创设适宜创造力训练的物理问题情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9)
[2]周永平.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学研究,2007(4)
[3]石翔.关于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2009(17)
[4]钟启泉,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许国梁,束炳如等改编.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物理课堂;创设物理情境;有效探究
G633.7
情境,从广义上来说,它是影响个体行为变化(产生行为或改变行为)的各种刺激(包括物理的或心理的)所构成的特殊环境。学习情境是指在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习主体,使之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并激活情境思维的客观环境。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一旦被激活,内脏反应,特别是内分泌系统的参与,会加强和延续情感的产生,而感情的信息载体就是这种被激活的神经过程。创设情境即是教师激活学生神经的过程。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的核心。
一、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意义
在物理教学中,问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问题是促进学习的动力。问题会使学生陷入困境,寻求问题的解答,摆脱问题的困扰,将会激起学生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强烈愿望,给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的动力。
在如今的高考升学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之下,高中生在校的分分秒秒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而我们之所以花费比较多的课前准备时间来进行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史发现过程的情景剧排练活动,主要是为了增强广大高中在校生对科学研究历程的曲折性和过程性的充分认识,引导他们形成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从而为之后的物理科目学习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进行高中在校生挫折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二、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基本方式
创教学情景的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也就是要找准最易引起学生好奇,学生最感心趣的问题,找准了切入点,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心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动机。 1.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
在物理教学中,教師要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热门科技课题入手,提供给学生适量的感性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超重与失重》这一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的本质,让学生体会用磅称测体重的情节,在磅称上猛地下蹲再站起这一过程,称的示数如何变?重力变了吗?“月球和地球谁跑得快?”的情境:
地球说:“月球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每秒钟走过的弧长为 0.99千米(即线速度为0.99 千米/秒),而我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每秒钟走过的弧长为 29.78千米(即线速度为29.78千米/秒),所以我跑得快!”月球说:“我绕地球转一圈只需要28天,而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一年365天,所以我跑得快!”地球与月球说得都有道理,由此可见,仅仅用线速度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另一个侧面描述圆周运动快慢。因此,要引入角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
2.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高一物理教学中,在讲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提问学生:细棉线下面挂一只重物,用一根线时易断还是两根线时易断?学生感到很好笑,认为肯定是用一根线时线易断。教师开始演示,一根线提得起重物,而两根夹角较大的细线提重物時,线断了!这一现象立即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和质疑:为什么两根线的效果反而不如一根线呢?这一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也使学生认识到了原有观念的错误,主动地调整、重组认知结构。
3.巧设悬念情景, 激起求知欲望
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先从生活实际入手,拿出一生一熟两个鸡蛋,让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地辨别?“看颜色”;“让两个鸡蛋滚动”,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结果在实际操作
中都不理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学生们陷入了沉思,都用期盼的眼光注视着老师,稍候,教师让两个鸡蛋在桌面上同时原地转动,然后双手用适当的力,同时按一下两个鸡蛋,使两个鸡蛋都停止转动,然后两手迅速松开,结果有一个鸡蛋停止了转动,而另一个鸡蛋又转动起来,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启用悬念引入课题后,带着惊疑学生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
4.创设声情并茂的多媒体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多种信息的交互,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有价值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景创设教育对于减轻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压力,变“难”学为“想”学、“好”学,不失为1个好办法。设置物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向同行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学会恰当地处理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吴剑平.创设适宜创造力训练的物理问题情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9)
[2]周永平.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学研究,2007(4)
[3]石翔.关于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2009(17)
[4]钟启泉,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许国梁,束炳如等改编.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