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lin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英语词汇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读音(pronun ciation)、拼写(spelling) 、译文(tran slation)、释义(spelling)、词类(part of speech)、搭配(collocation)、辩异(discrimination)、比较(comparison)、联想(association)、运用(application)。在教学中,我们应把握住这10个方面,并从这10个方面着手,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挖掘学生的记忆潜能,开拓他们的思维,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运用机会。
  1. 读音(pronunciation)。正确的读音是学习外国语的必要条件,也是学好词汇的前提,语中一个词的正确读音包括音准、音节、重音三个部分。此外,英语语言本身是拼音文字,会拼读单词尤为重要,也更实用。可以这样来培训学生,在单词上划音节,重音进行拼读。通过划音节,使较长的词变为较短的几个组合,读起来方便快捷。对于发音不规则的或易读错的字母及组合,除划音节外,还可以适当注音标,以示提醒。
  2. 拼写(spelling)。教拼写时,应当启发学生主动地、有联系地去识别、学习新词。如:disappear、reasonable、millionaire等词,只要对拼写加以分解辨,就不难看出,它的分别与appear、reason、million有关。如果再进一步了解dis、able、aire 这些前、后缀在构词中的功能,那么对这些词的学习难度就会大大减低。高中第一、二册课本中相互有联系的词汇约有250个左右。
  3.译文ranslation).译文了解并掌握词汇的译文是学习外国语的基本目的之一。但是如果仅仅根据译文来选词造句写文章,那就有可能造成许多的谬误。如except与besides 译文都为“除……”,但运用在英语肯定句中,它们的意义却相差甚远。试看下面两句:We all went except him./We all went besides him.前句意思是“除他没去,我们都去了。”而后句意思则是“除他去了这外,我们也都去了。”又如,ise与 raise, ago 与 before, troop与 army 等,每一对的译文均有相同的意义,但它们或是词类或是运用范围或是侧重点却完全不同。基于这一情况,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当尽可能使词的意义“具体化”,也就是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词放到词组、句子文章中去教和记。
  4.释义(definition).释义即用英文级英语单词一个定义、一种解释。如grasp写master译文均为“掌握”时,grasp释义为understand with the mind,而master释义为have a good command of; become expert in,由此反映出 grasp 只是一种“领会”的掌握,而master却是“精通”的掌握。再如increase 释义为make or become greater in size, number,degree, etc.,释义中make 和become两个不同的动词表明 increase,既可作及物动词,也可作不及物动词。又如,生在对 remarkable 释义时,想出这样splendid,unusual, special,great, excellent词等,尽管有些并不恰当,但它们之间却有某种联系,正是因为这些联系,才使学生能通过回忆,把析材料纳入到旧的知识系统中去,这个主动思索的过程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教师不要立即否定学生想出的“旧知识”,这才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5.词类(part of speech). 学习词汇必须了解词类,才能写出正确通顺的句子,掌握运用词汇的能力。如breathe与breath,译文同为“呼吸”,但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名词。你可以说:“ breathe deeply。”但不能用 breath.但它可说成“I take a deep breath.”此外,也应注意中英文的词类可转译。如“克鲁索回山洞去取两支枪”和“可怜的姑娘背着筐子找了一整天”两句中,则可用介词 for 和with 翻译。另外还应熟悉词类转换,如:encourage, southern, evelopment等是分别加了前、后缀而派生出的不同词类的新词。而 act, cool, question 等大量词汇则原封不动地能转化成另一种词类。再如 warm-blooded, test-tube,roadside等,是通过合成产生了新词。
  6. 搭配(collocation). 任何一句话,一篇文章,都是由不同的词组合而成。组词离不开词的拱配。英汉词的搭配有很多不同点。如汉语“开车、开门、开灯”都用“开”,但英语却分别要用 drive, open, operate, turn on来搭配。其次,词的搭配还受语法的支配。如the train has left for half an hour.这句中的错误在于没有弄清“leave"这类瞬间动词不能与for half an hour这样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搭配在一起。词的搭配应尽量整体教。如put on (穿)后面要接”衣服“,而dress(穿)后面则要接”人“:put, on a coat,dress sb.再如,rob 与steal后用不同介词:yob, sb, of the ,steal sth. from sb.
  7. 辨异(discrimination). 在同义词、近义词之间或在搭 配上相同、相近的词组之间进行辨析与选择运用,是词汇学习的难点。事实上,绝对同义的词极少,多的是意义相近而各具特有的用法。如wound, hurt与 injure; cost, pay与spend, 每一组词就其意义都“神似”。但运用起来,情景及方式并不一样。以第一组词为例,当译文为“伤害”时,wound, hurt, injure 都可用来指精神上的伤害。但当译文为“损伤”时,wound常指战争或暴力中身体外部受到创作;hurt 则指事故中受的创伤;如果身体内部机能受创伤则要用injure.所以通过辨异,搞懂它们的确切涵义,才能选用最恰当的字眼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词汇学习中不会遇到许多“貌似”伪情况,但如果说keep the factory from polluting the air,意思是“防止工厂对空气的污染,而写成后面的形式,则意思变为’一直个工厂去污染空气”。
  8. 比较(comparison)。比较的范围较为广泛。一方面,它是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对词汇的搭配、词序、倏修辞方法诸方面的比较;另一方面,它是对词汇在本民族语言中的直接运用及其魅力的比较。(当然就一个词来讲,比较与辨异又往往分不开。)如汉语中,无论是单词、短语或句子做定语,一律放在所修饰的词之前;而英语,一般只有单词做定语时才前置,其余情况则往往后置。修辞因风俗习惯、民族文化的差异有所不同,汉语“害群之马”,英语则a black sheep,与“羊”有关。汉语“过着牛马的生活英语则译成lead a dog's life,与“狗”有关。词序的差异,汉语“钢铁”英语为iron and steel, 汉语“血肉”英语为flesh and blood.
  词汇在直接运用中的比较是指:一个意思选用不同的词汇组成几种表达,应该分别用于哪些特定的情景,针对哪些特定的人物。如I would appreciate your ending me the materials which I have required/Please send me the papers I asked for.两句话意思完全一样,为什么造词不同?就是因为前句是工作交往上的信函,较正式;而后句是亲戚、朋友间的通信,属非正式。对于课本中的”打电话、问路、打招呼、买东西以及看病’时用语,都因其特定的环境要选用特定的词汇。
  9. 联想(association). 联想就是由一个词想起另一个词同当前正在学习的新知识想起曾经的旧知识.如sound 作系动词时,表示“听起来”,与耳朵有关学习这个词时,便应联想起其它与感官有关的系动词look(看起来),smell(闻起来),taste(尝起来),feel(摸起来),等。再如,学习词组 a quantity of 会联想起 plenty of, a lot of, a deal of, a number of, scores of 等词意义相同。如教observe时,就可以启发学生从observe sth.,observe sh. do sth.,的用法中,回忆 see, watch, notice, look at, hear, listen to等这是根据词汇运用方面的相似特征而建立的相似联想。再如讨论try to do 与try doing的区别时,应该帮助学生回忆stop to do 与stop doing; remember to do与 remember doing; forget to do forget doing; regret to do 与 regret doing等,这是从每一对词组用法的对立性中建立起的对比联想。文章前面的提到的拼写、释义、词类等教学活动,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
  10. 运用(application). 进行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运用,是词汇学习、也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如教师用英语授课;不看书听录音,并在任何停顿处都能进行复述或翻译;定期开同步听力课等,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听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对学过的词汇做到耳熟能详。再如,让学生每日一分钟演讲;课堂上用英语回答问题;复述课文;看幻灯讲故事,进行课本剧表演等,是进一步创造说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实战机会,用学过的词汇,讲熟悉的事。高中英语学习更强调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如做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练习;组织读中学生英文报刊;改写课文;写小作文并对其优劣进行评点等等,都是有效的训练方法。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教学目标与实施上,就是要在英语学习中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讲解与训练,有效地培养学生学好语言的基本品质。
其他文献
[问题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爱心,而且要将这份爱播洒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普及到每位学生。尤其初中学生的心理是相当脆弱的,稍有不慎就会刺伤他们,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一片阴影。  作文历来是大多数学生学语文最害怕的东西。许多学生把作文看得很神秘,平时说话讲故事口齿伶俐,一旦写起作文来,就枯燥乏味、语无伦次
期刊
如何上数学课,对于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来说,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办法。但是,如何上好每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这就不仅需要我们备课精心设计,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精益求精,下面我就小学数学备课和教学谈几点意见:  一、备课  (一)准备阶段  1、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教师要分析学生的生活习惯,家庭自然状况,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性格、朋友关系和爱好,身体状况等,这样才能全面
期刊
【摘要】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的合作教学理论开始逐步盛行。该理论的核心是将社会心理学中的合作观念引入教学,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看成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而,教学方式的选择、学习结果的评价都必须贯彻合作观念,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学生现代合作观念的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合作 教学 高中语文 应用    所谓“合作”就是双
期刊
经过半个学期的亲身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任教版高中英语模块五及其配套教师教学用书有如下失误:  一.教科书第四十三页第二部分第二题原句为:I saw a tall,dark and hand some man.His name is Xiao Ming.该部分要求用动词的过去分词作定语或表语将两句合为一复杂句,可是配套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参考答案(第二十页)却是:I saw a tall,dark an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是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所谓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接的、整体的感受,是一种建立在个人感情积累基础上,能直接快速地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一、加强朗读,培养语感  读,是语文学
期刊
摘要: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创新,需要教师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等几个方面进行反复实践,总结提高。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 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    当代高中生是在改革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喜欢以灵活多样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新事物,希望社会变革和进步,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他们已经失去
期刊
初中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对学习其他学科有着奠基性作用,必须提高质量。提高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目的明确。教师必须明确,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尽可能地教给学生一些可以接受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关注能力。要做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数学能力通常有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之分,其中,一
期刊
初中数学新课程是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反映了新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明确了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理念。然而,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的中学生数学基础差,厌烦数学,缺乏动手实践能力,这是许多从事农村中学数学教育工作的教师普遍感
期刊
此类论调粗听上去,大抵是很能让人对之掉以轻心,觉得似乎挺幼稚,根本不像精心研制成的概念性定义,仿佛充其量也仅是些没头脑又不懂言论自由真谛的“论者”之随口所言,然而,实际上却是绝非如此,其内中非但实深藏着玄机,而且倘一旦任之传播开去又假以时日而形成了共识的话,不仅可偷换了“鲁迅遗风”的真正概念并混淆了“鲁迅”的是非视听,且更能为社会主义时期中的那些恶意攻击社会主义的反动分子及走资派作彻底翻案——在人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立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课程理念,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笔者认为,合理开发与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只有将数学课堂教学与数学课程资源有机的整合,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在实施数学课堂教学与数学课程资源有机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为教师是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执行者、实施者,是课程资源的鉴别者、开发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