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微课”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创新课堂形式的走红,微课程迅速在全国大中院校、中小学全面铺开。本文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重点,总结了微课运用技术,核心目的是通过教育体系的革新优化,实现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创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有效运用微课教学资源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微課;技术运用
  伴随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电子产品呈现出大面积普及的发展趋势,网络环境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在现代教学体系改革中,信息技术得到了教师的广泛运用。在以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其教学模式相对局限,教师只是采用单一的课程传授模式,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自主练习。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自主能力不能得到激发,所以,针对这种教育现状,通过微课的引入,可以构建多样化的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微课的观察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在微课引入的基础上,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有效支持。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被动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性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这种灌输性的教学环境会对学生兴趣的激发造成影响,长期发展下去会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失去学习兴趣。
  2.基础差异性。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由于生活背景的不同,基础信息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存在差异,一些学生从小就接触电脑,因此基础性的操作能力相对较强,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或很少接触电脑,其操作能力也就相对较弱,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受制于课堂环境等客观因素。无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导致一些基础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无法顺利地完成计算机操作,基础能力突出的学生又无法学到更深一步的知识。从而会对学生主观意识的提升造成影响。
  3.师生缺少互动。学生在目前这种教育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激发,而且,在计算机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向教师提问,导致学生存在问题越来越多,不能得到及时性地解决,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正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进度以及教学节奏的把握不到位,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4.主体性缺失。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为学生营造自主性的学习空间,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激发。通过对学生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某中程度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带来限制,为教学整体质量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造成制约。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微课运用的优势性
  由于小学信息技术是学生接受计算机教育的基础,这一课程在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上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基本的课程形式大致包括了画图、打字、office、图片处理、网络应用以及编程等课程,学生在这种课程模式下,可以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学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微课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微课教学作为重点,可以将单一性的课程形式转变为动态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为教育体系的革新提供有效支持。通常情况下,微课的播放时间为5-10分钟,这一时间可以使学生在观看微课中集中注意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微课制作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微课制作之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1.实现信息技术教学与微课的有效整合。
  第一,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进行课程教学方式的制定,在运用微课进行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自己制作微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到其中,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参与微课制作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及学习效率。而且,在这种背景下,可以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这种共同性的微课制作,可以强化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在信息技术教育体系革新以及课程安排中,以往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课程知识进行反复性的重复。而且,在大批量课程指导中,降低了教师的教学兴趣,而通过微课教学资源的融入,可以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教师的教学兴趣,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这种教学背景下,也需为学生制定课程化的教学方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质量。例如,在2016版中山市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在讲解《能干的键盘》中,通过基本打字指法微课的录制,可以使学生通过动态化打字操作的分析,掌握上排健、基准键以及下排键的操作手法,学生通过微课的观看,可以对打字技术有系统性的认知。而且,在这种背景下,也缓解了教师的压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实现教学课程内容与微课的有效整合。
  对于微课内容而言,其录制内容的选择是较为重要的问题,通过对微课的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及掌握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并使学生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学习欲望。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微课资源的选择,实现微课资源的有效录制。在微课播放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印象,实现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在对某一知识点录制中,教师要进行后续音频以及文字的处理,使学生通过重复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有效解决教学的难点,从而为微课特色化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支持,提高学习效率,为课堂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2016版中山市信息技术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制作多媒体作品》中,通过简易性动作制作微课的播放,可以激发学生对PowerPoint的认识,通过观看能够掌握基本的PowerPoint作品中的动画插入、GIF动画等,教师在微课播放之后,实现与传统课程的有效整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性信息技术能力的目的,完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   3.实现教学自主性教学平台的构建。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中的微课资源而言,其作为一门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特点的分析,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充分發挥出微课资源教学的最终目的,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平台,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优化提供有效支持。例如,在2016版中山市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九课《简约招贴画设计》教学课程引导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自主性的探究平台,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环保内容,并认识作图工具,掌握图形、文字插入的重点,学生在这种背景下,可以掌握运用图图形及文字的相关工具,强化学生的汉字输入能力,同时也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通过这种引导性教学内容的构建,可以强化学生对微课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合理优化。同时,在这种自主性学习平台构建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强化学生的整体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微课资源运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程目标的合理构建,完善原有的教学模式,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提供稳定支持。
  4.实现教学要求与微课的合理整合。
  在微课资源分析中,其种类相对较多,而且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信息传达及分析中,需要相关人员及时进行信息内容的甄别及分析。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体系优化中,将信息技术讲解作为基础,作好课前计划,通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微课内容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有效创新。在信息技术内容分析中,教师如果采用以往的教学形式,由于知识内容的枯燥性,教育若不能及时进行课程内容的转变,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所以,通过微课资源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化的内容转变为形象化的内容。而且,在影像学习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认知,从而实现提升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以及学生专业能力的目的。在这种微课课程资源融入的背景下,为学生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微课课程教育创新的基本需求,促进小学教育体系的稳定革新。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优化中,需要与传统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通过微课资源的融入,实践教育体系的稳定创新。通过微课教育资源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以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限制性因素的发生,从而为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整合提供稳定基础。同时,在教育体系优化中,教师需要通过教育的整合、学生主体性的强调等,展现学生的主体行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2]张田曦.微课应用及实践信息技术微课制作[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3).
其他文献
【摘要】“学、导、练”模式提倡“先学后教”的理念,无疑就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笔者将从推广——阅读——汇报——分享四个方面来谈谈学导练模式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以读书分享会展示,具体模式为:选书推广——连滚带爬地读书——咬文嚼字地读书——汇报分享。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全程参与其中,自我阅读、自我设计、自我展示,满足小学生内心展示的愿望,激发更多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关键词】小
【摘要】当今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学”两边难以平衡的问题。要平衡“教”“学”关系,就要在实践教学中,做好“语”“文”并行,摒弃功利心,正确引领学生去感受真正的语文之美,感悟真正的文学底蕴,回归语文的本真,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坚持语文的本色,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文学底蕴  现行制度下,无论是教师或者学生,都将考试视为重中之重。而笔者认为,考试是一种
【摘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识字教学运用的教师讲授、学生机械识记的方法效率低下。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教师应该将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识字兴趣放在首位,想方设法构建小学生主动参与的快乐课堂、高效课堂。本文从图文结合、编写儿歌、猜谜识字、字理识字以及联系生活,拓展延伸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低年级;识字教学  识字是语文学习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中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效率,指导学生阅读的方向、主题、深度和广度,让学生主动地、有兴趣地参与到阅读中来,并在共同体阅读中感受体验的快乐,在师生、生生、亲子阅读中增进亲子感情,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共同体;教学效率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中指出:“倡导自主
【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阶段。要想教育好低年级小学生,使他们健康茁壮成长,必须从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入手。尤其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般实施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使之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同时要注意学校与家庭长期相互配合、良性互动才可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心理教育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小学生生理、心
【摘要】“书香班级”活动是在学校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的基础上,以 “读好书,好读书,享受阅读快乐”为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提倡班级阅读、亲子阅读。随着各种活动的开展和引导,以及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越来越多的家长、孩子都认识到阅读的价值,在“书香班级”活动的带动和引导下,参与到阅读中来了,成了阅读的主人。  【关键词】乡村小学;书香氛围;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珠海市金湾区小林实验小学地处农村,为了创建
【摘要】《幼儿园发展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幼儿园课程的灵活性更加凸显了园本课程的重要性。本研究在查阅现有文献材料以及对试点园区进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综合使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就该幼儿园对本地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并促进其与课程资源的融合,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本土文化课程的建构、实施和研究者的反思。研究旨在对优秀的潮汕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要求,2月28日,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总结交流近年来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经验,部署2019年全国学校安全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主持会议。  陈宝生:学校安全工作扎实推进,学校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陈
【摘要】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我国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加速提质阶段,育人导向更加凸显。学校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落实立德树人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深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实际工作,谈谈我校在艺术特色教育的创建和发展道路上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关键词】艺术;特色;教育  艺术教育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提升人的审美和促进人的更高
摘 要:阅读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至关重要的阶段,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当作重头戏。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虽引起了重视,但仍然没有比较好的落实措施,部分学生仍然把阅读当作任务,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对阅读的要求及学生当下的阅读能力现状,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新课程改革以来,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