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现状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tong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问卷调查法,对滨州学院校园体育文化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滨州学院学生体育观念总体明确,但仍然停留在表层上;学生选择体育锻炼以大众化的球类项目为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运动习惯;学校体育基础设施滞后,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强学校体育组织系统建设;加强学校校园体育文化意识建设;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体育教学;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应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学校应有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
  关键词 校园体育文化 发展现状 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一、滨州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学校对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意识淡薄。学校只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而忽视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因而存在着学校体育的资金投人和体育基础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这种氛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育人功能。
  (二)体育场馆与体育设施不足。体育设施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客观物质保障。我院学生对学校体育场馆、体育设施普遍认为较差和一般。学校的经济基础制约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
  (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无地方特色。目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各学校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而是一味地照搬其它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内容。
  (四)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形式单一,无法体现个性。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形态之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因而具有强烈的个性。
  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一)体育课。体育课是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外体育活动。校园进行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通过讲座、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手段,借助标语、图片、广播、电视、录像、网络等媒体,对学生进行长期的、系统的体育文化宣传和渗透,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逐渐培养体育参与意识,最终促进“享受体育”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四)加强校园体育社团建设,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学生社团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能充分满足学生各种体育兴趣和体育爱好,还能带动一批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
  (五)完善学校体育竞赛制度,使学校体育竞赛传统化、制度化。学校完备的体育竞赛制度,对维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积极作用。结合各类体育竞赛前、中、后期的特点,加大对体育与健康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在校内掀起一股了解体育、关注体育、参与体育的热潮,才能实现学校体育竞赛效益的最大化[1]。
  (六)加大投资力度,完备体育教学设施。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完善教学设施,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加大投资力度,改变活动设备,设施不足和落后的现状。
  (七)倡导自我健康投资,形成积极的闲暇体育消费观。随着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体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体育消费也日益进入到人们的日常消费。我们应倡导大学生学会“自我健康投资”,建立积极的闲暇体育消费观,改变把体育看成是一种职业的体育竞技的陈旧观念[2]。
  三、结论
  (一)体育观念理解不深。在校大学生的体育观念总体是正确的,但仍然停留在表层上,对体育观念的深层次内涵理解不深。
  (二)体育设施不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基本上以球类为主的一些传统项目,女生偏爱健美操、体育舞蹈和小球类项目,但我校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恰恰不能满足这些项目的开展。近几年来,滨州学院的体育设施有一定的改进,但相对学院招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规模增大,体育设施仍然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滨州学院只有少部分大学生能自觉进行体育锻炼,观看体育节目,经常阅读体育报刊,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锻炼习惯。
  (四)体育文化宣传方式单一。滨州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宣传方式单一,宣传力度弱,宣传内容、宣传效果都不尽人意,与学生希望获得的体育知识有较大差异。
  四、建议
  (一)加强学校体育组织系统建设。学校要有主管学校体育的副校长,学校领导要为开展体育活动创造条件和提供经费。要制定各种体育规章制度,使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
  (二)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随着校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校园面积增大,学校应积极配备不同教学内容所必须的场地和器材,尽可能满足学生所需,夯实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
  (三)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意识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学院广播站、院报、校园网等宣传媒体,宣传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学校应有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根据学校的类型、规模、办学条件、师生结构均不同,加上学校所处的地区、环境、气候等差异,决定了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思路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 严赛君.试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J].浙江体育科学.2000(2):36-37.
  [2] 涂娅菲,潘卫红.校园体育文化刍议[J].湖北体育科技.2005(4):540-541.
  [3]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修订本)[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5.
  [4] 王利.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探析[J].高教研究.2006(3):103-104.
  [5] 张红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对策探究[J].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9):117-119.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综合归纳等研究方法在阳光体育视域下,对板鞋竞速的体育文化特征进行理论阐述和研究,并对其在促进高校体育文化的新发展方面的作用做出了分析,为板鞋竞速运动与高校体育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阳光体育 板鞋竞速 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3  2007年5月7 日,中共中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合作意识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素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本文从学生的成长环境、教育的取向阐述了培养合作意识的必要性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合作意识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一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合作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期刊
摘 要 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身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基本体操教学改革实践,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基本体操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编幼儿基本体操的能力,为她们毕业后适应幼儿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基本体操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幼师生 幼儿体操 创编 基本体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
期刊
摘 要 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全国各校都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不仅是新课程教学的重点,也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日后的体育锻炼习惯。所以,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相当重要。老师作为体育课堂的指导者,只有协调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才能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提高体育教学水准。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师生关系 协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 要 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观念和能力的关键环节。高校体育教学应转变传统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氛围,加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不断接受体
期刊
摘 要 时代在进步,武德也应与时俱进增加时代性的内容以满足现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需要,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这一象征民族文化的传统体育项目中来,继续光大这一项目的同时,更大限度的拓展武德的生存空间和影响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应该是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的,而武德的时代性内涵是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担负这样的重任。  关键词 武德的内涵 时代性 大学生 健康人格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贯穿着思维活动和身体活动,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教学艺术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坚强毅力等意志品质。  关键词 体育教师 体育教学 学生 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所在,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最为密切,而教师本
期刊
摘 要 高职教育是我国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教育基地,对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不可估量的技术保障。高职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我国体育教改的大背景环境下,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学的重大创新举措。本文首先对高职体育教学实施职业导向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进行简要分
期刊
摘 要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每周安排三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  关键词 体育竞赛 体育活动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体育竞赛存在着一
期刊
摘 要 《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学校体育工作要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和开发课外体育资源,发挥课外体育资源的教育优势,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真正实现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把健康带给学生,让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活泼健康地成长”的构想。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