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一战期间”,民族工业,“黄金时代”
[中图分类]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1—0019—03
华东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中有一读图思考,要求学生看下图后,说说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线索。
这幅图主要是培养学生依据图示,提取有效信息、读图思考的能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民族工业在20世纪前30年的发展趋势是,由上升、快速发展到发展减缓(或表述为进人“黄金时代”到走下坡路);图中新增工厂数和资产额的增减变化是判断的依据。该题没有用类似教科书上的发展变化的坐标图,那种图看不到数据;用柱状呈现数据,暗含着起伏的曲线,由此让学生来判断、说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这样就考查了思维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更主要的是,该图正确地反映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变化。
有些教师看到此图后很不理解,说将民族工业“ 黄金时代”的时间搞错了,教科书上不是说一战期间(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黄金时代”吗?怎么图中1914--1918年的数据还不及一战后呢?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怎么图中将民族工业发展的时间向后延至20年代?
出现这样的反应说明部分教师的教材观尚未转变。在过去集中管理的教育体制下,教师对教科书的表述是不容置疑的。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说:“教科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科书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所以教学在很多情况下沦为‘教教科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再把教科书作为“圣经”顶礼膜拜,而应该非常清醒地意识到教科书只是课程资源之一,教学需要对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各种课程资源进行筛选。”
民族资本主义是近代中国先进的生产力,民族工业的发展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端于洋务运动,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新式企业,从而产生了近代民族工业。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清末新政中,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近代工业开始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由于以往统一教科书和目前新课标的初中教科书,对“黄金时代”的表述比较简单,对“黄金时代”存在的时间段,要么明确“一战期间”,要么模糊不清,因而导致一些教师对“黄金时代”的时间认定绝对化。比较几种版本表述的差异,再看看最新的学术研究,就此问题,可以反思教学如何进行创新。
一、五种版本教科书对“黄金时代”的表述
对近代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表述,以下五种版本如是说:
人教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北师大版:“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开矿,进行经济掠夺。这种状况激发起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的爱国热情,民间出现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
华东师大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于厮杀,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持续到1923年前后。”
岳麓版:“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川教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不难看出,除北师大版含混不清,其他四种版本都采用了“一战期间”说。岳麓版与华东师大版的表述相对完整,岳麓版把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分为辛亥革命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两个不同发展程度的阶段,但没有指出“黄金时代”的结束时间。华东师大版虽然也采用“一战期间”说,但却明确指出“黄金时代”一直延续到1923年前后。那么,到底怎样表述才更接近历史史实呢?我们再来看学术界的看法。
二、学术界对“黄金时代”的研究
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和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代表了改革开放前十年学术界的认识。该书说:“从1895年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这一时期统称之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阶段,大战后的一个时期则是它进一步发展的阶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它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被称作‘黄金时代’。这个发展趋势,在战后还持续了一段时间”。这已很清楚地说明,即使是一战爆发后进人所谓“黄金时代”,也不是到大战一结束就不再持续了。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虞和平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现代化历程》,荣获了国家图书奖。该书在论及这一点时认为,辛亥革命后,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自我发展具有了某些有利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在这些有利条件下,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曾一度呈现出较快发展的势头,出现了所谓的‘黄金时代’。”但从1922年起又转向衰退。所以说,“黄金时代”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主要原因是中华民国成立后,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北京政府(北洋军阀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法规和政策,鼓励创办工商业,从而掀起了以“创办实业”为口号的国家建设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争期间,列强放松经济侵略促进了这一发展势头,属于次要原因。
再有,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据经济史学家杜恂诚统计,从1840年到1911年的72年中。中国历年所设创办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总共约953家,创办资本额总计20380.5万元,而从1912年到1927年的16年中,中国历年所设创办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总数约达1984家,创办资本额总计45895.5万元。无论就创办的企业数量或创办资本总额而言,后16年都超过了前72年的总和。他还统计,1914--1918年这5年中,新设企业539家,创设资本11934万元;而一次大战后的1919---1922年这4年中,新设企业673家,创设资本达21235.3万元,远远超过前5年的数字。由此可以证明:从1912年开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一战后发展势头仍未减退。
杜恂诚教授还认为,在1923年之后,“黄金时代”仍未衰退。据他的统计,1923--1927这5年,新设企业共608家,创办资本额共约10322.7万元。这5年新设企业的数量超过了1914至1918年5年间的数字,资本额也接近那5年的水平。所以,他的结论是:“看来,一次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在中国重新加强,中国的产业资本还是有所发展,正如一次大战前,列强在华经济势力没有减弱时,中国产业资本有所发展一样。”
根据上述学术界的学术研究可知,本文试题图 表中所示“黄金时代”发展的年限到1927年是能够成立的,起码到20年代初是没有疑问的。对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时间判断,仅仅局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显然属于过于保守,或是主观武断的说法。
三、厘清之后的思考
为什么一些老师对“黄金时代”的认识只认教科书的表述呢?除了教材观问题和专业知识狭窄之外,还与他们的经济史常识有关。因此,对有关教学内容和教科书的编写,笔者有以下的几点建议。
1 应该认识到经济现象是一个过程,有它的继承性和延续性。经济史和政治史是有区别的。由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长期以来是以政治史为主要线索,因此,我们习惯了以一个历史事件的起始和终结来叙述历史、书写历史,并要求经济现象与历史事件完全吻合,首尾一致。如辛亥革命,狭义的概念就是指武昌起义到中华民国成立,结论可以说结束了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经济现象的发生不是这样,它不是一个事件,不会突然发生,也不会骤然消失,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任何一个重要经济现象的变动,不管是土地、税收等制度的改革,或是新生产方式的建立,都不是靠一纸命令就可实现的,也不是靠搞一场群众运动或暴力革命就能成功的。同样,经济的发展还有一定的惯性,不是像汽车刹车那样可以戛然而止。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经济现象的继承性和延续性,不能想当然地判断经济的发展和结束。
2 应该加强经济史的教学内容。经济的发展本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敏感性,目前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标准及其教科书,总是把政治史作为重点。初中的所谓“学习主题”绝大多数属于政治史范畴。高中的“学习专题”更是人为地将历史分割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模块,而且把政治列在首位。有专家在谈到这种现象时说:“历史内容包罗万象,领域众多、相互联系和重叠,实在无法进行人为的割裂……即使认可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可以彼此割裂,政治文明史作为第一模块也是值得商榷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常识告诉我们,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然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中国近代史,只有“半个”学习主题是涉及经济史的(即:经济和社会生活),只有一项内容标准(即: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是属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实在太少了。这样,有许多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就无法从经济基础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近代社会以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为特征,因此,加强近代经济的学习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3 教科书应该采用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就目前中学教师的基本水平和基础教育的现状来说,教科书在新课程推行中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科书不仅要体现课改的理念,还应反映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教科书的编写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尊重史实,把历史的真相告诉学生,解释要尽量客观。如对“黄金时代”的表述,不能为了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为了说明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控制,而无视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民国成立后各种内在因素起促进作用。
在过去的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内容比较完整,现在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仅就张謇的企业,要求了解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这就难免以偏概全。近代中国有成就的民族企业家不只张謇一人,张謇企业的衰落有其特殊原因,不能说明整个民族工业的状况。课标的要求导致教科书忽略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突如其来地就进入了“黄金时代”,有的甚至连“黄金时代”都不提。课程内容应该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到初步发展、到进一步发展的基本线索,还要重视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受到的摧残,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的特点。
采用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也是为了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学风。教科书是一线师生教与学的主要依据,科学严谨是其生命,求真求实是其根本。一个时间段的模糊,一句话表达的不准确,都有可能造成师生对历史的错误认识和理解。历史教科书应该最大限度地追求真实、完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
[中图分类]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1—0019—03
华东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中有一读图思考,要求学生看下图后,说说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线索。
这幅图主要是培养学生依据图示,提取有效信息、读图思考的能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民族工业在20世纪前30年的发展趋势是,由上升、快速发展到发展减缓(或表述为进人“黄金时代”到走下坡路);图中新增工厂数和资产额的增减变化是判断的依据。该题没有用类似教科书上的发展变化的坐标图,那种图看不到数据;用柱状呈现数据,暗含着起伏的曲线,由此让学生来判断、说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这样就考查了思维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更主要的是,该图正确地反映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变化。
有些教师看到此图后很不理解,说将民族工业“ 黄金时代”的时间搞错了,教科书上不是说一战期间(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黄金时代”吗?怎么图中1914--1918年的数据还不及一战后呢?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怎么图中将民族工业发展的时间向后延至20年代?
出现这样的反应说明部分教师的教材观尚未转变。在过去集中管理的教育体制下,教师对教科书的表述是不容置疑的。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说:“教科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科书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所以教学在很多情况下沦为‘教教科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再把教科书作为“圣经”顶礼膜拜,而应该非常清醒地意识到教科书只是课程资源之一,教学需要对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各种课程资源进行筛选。”
民族资本主义是近代中国先进的生产力,民族工业的发展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端于洋务运动,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新式企业,从而产生了近代民族工业。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清末新政中,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近代工业开始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由于以往统一教科书和目前新课标的初中教科书,对“黄金时代”的表述比较简单,对“黄金时代”存在的时间段,要么明确“一战期间”,要么模糊不清,因而导致一些教师对“黄金时代”的时间认定绝对化。比较几种版本表述的差异,再看看最新的学术研究,就此问题,可以反思教学如何进行创新。
一、五种版本教科书对“黄金时代”的表述
对近代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表述,以下五种版本如是说:
人教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北师大版:“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开矿,进行经济掠夺。这种状况激发起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的爱国热情,民间出现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
华东师大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于厮杀,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持续到1923年前后。”
岳麓版:“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川教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不难看出,除北师大版含混不清,其他四种版本都采用了“一战期间”说。岳麓版与华东师大版的表述相对完整,岳麓版把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分为辛亥革命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两个不同发展程度的阶段,但没有指出“黄金时代”的结束时间。华东师大版虽然也采用“一战期间”说,但却明确指出“黄金时代”一直延续到1923年前后。那么,到底怎样表述才更接近历史史实呢?我们再来看学术界的看法。
二、学术界对“黄金时代”的研究
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和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代表了改革开放前十年学术界的认识。该书说:“从1895年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这一时期统称之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阶段,大战后的一个时期则是它进一步发展的阶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它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被称作‘黄金时代’。这个发展趋势,在战后还持续了一段时间”。这已很清楚地说明,即使是一战爆发后进人所谓“黄金时代”,也不是到大战一结束就不再持续了。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虞和平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现代化历程》,荣获了国家图书奖。该书在论及这一点时认为,辛亥革命后,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自我发展具有了某些有利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在这些有利条件下,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曾一度呈现出较快发展的势头,出现了所谓的‘黄金时代’。”但从1922年起又转向衰退。所以说,“黄金时代”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主要原因是中华民国成立后,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北京政府(北洋军阀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法规和政策,鼓励创办工商业,从而掀起了以“创办实业”为口号的国家建设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争期间,列强放松经济侵略促进了这一发展势头,属于次要原因。
再有,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据经济史学家杜恂诚统计,从1840年到1911年的72年中。中国历年所设创办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总共约953家,创办资本额总计20380.5万元,而从1912年到1927年的16年中,中国历年所设创办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总数约达1984家,创办资本额总计45895.5万元。无论就创办的企业数量或创办资本总额而言,后16年都超过了前72年的总和。他还统计,1914--1918年这5年中,新设企业539家,创设资本11934万元;而一次大战后的1919---1922年这4年中,新设企业673家,创设资本达21235.3万元,远远超过前5年的数字。由此可以证明:从1912年开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一战后发展势头仍未减退。
杜恂诚教授还认为,在1923年之后,“黄金时代”仍未衰退。据他的统计,1923--1927这5年,新设企业共608家,创办资本额共约10322.7万元。这5年新设企业的数量超过了1914至1918年5年间的数字,资本额也接近那5年的水平。所以,他的结论是:“看来,一次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在中国重新加强,中国的产业资本还是有所发展,正如一次大战前,列强在华经济势力没有减弱时,中国产业资本有所发展一样。”
根据上述学术界的学术研究可知,本文试题图 表中所示“黄金时代”发展的年限到1927年是能够成立的,起码到20年代初是没有疑问的。对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时间判断,仅仅局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显然属于过于保守,或是主观武断的说法。
三、厘清之后的思考
为什么一些老师对“黄金时代”的认识只认教科书的表述呢?除了教材观问题和专业知识狭窄之外,还与他们的经济史常识有关。因此,对有关教学内容和教科书的编写,笔者有以下的几点建议。
1 应该认识到经济现象是一个过程,有它的继承性和延续性。经济史和政治史是有区别的。由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长期以来是以政治史为主要线索,因此,我们习惯了以一个历史事件的起始和终结来叙述历史、书写历史,并要求经济现象与历史事件完全吻合,首尾一致。如辛亥革命,狭义的概念就是指武昌起义到中华民国成立,结论可以说结束了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经济现象的发生不是这样,它不是一个事件,不会突然发生,也不会骤然消失,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任何一个重要经济现象的变动,不管是土地、税收等制度的改革,或是新生产方式的建立,都不是靠一纸命令就可实现的,也不是靠搞一场群众运动或暴力革命就能成功的。同样,经济的发展还有一定的惯性,不是像汽车刹车那样可以戛然而止。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经济现象的继承性和延续性,不能想当然地判断经济的发展和结束。
2 应该加强经济史的教学内容。经济的发展本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敏感性,目前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标准及其教科书,总是把政治史作为重点。初中的所谓“学习主题”绝大多数属于政治史范畴。高中的“学习专题”更是人为地将历史分割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模块,而且把政治列在首位。有专家在谈到这种现象时说:“历史内容包罗万象,领域众多、相互联系和重叠,实在无法进行人为的割裂……即使认可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可以彼此割裂,政治文明史作为第一模块也是值得商榷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常识告诉我们,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然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中国近代史,只有“半个”学习主题是涉及经济史的(即:经济和社会生活),只有一项内容标准(即: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是属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实在太少了。这样,有许多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就无法从经济基础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近代社会以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为特征,因此,加强近代经济的学习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3 教科书应该采用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就目前中学教师的基本水平和基础教育的现状来说,教科书在新课程推行中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科书不仅要体现课改的理念,还应反映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教科书的编写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尊重史实,把历史的真相告诉学生,解释要尽量客观。如对“黄金时代”的表述,不能为了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为了说明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控制,而无视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民国成立后各种内在因素起促进作用。
在过去的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内容比较完整,现在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仅就张謇的企业,要求了解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这就难免以偏概全。近代中国有成就的民族企业家不只张謇一人,张謇企业的衰落有其特殊原因,不能说明整个民族工业的状况。课标的要求导致教科书忽略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突如其来地就进入了“黄金时代”,有的甚至连“黄金时代”都不提。课程内容应该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到初步发展、到进一步发展的基本线索,还要重视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受到的摧残,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的特点。
采用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也是为了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学风。教科书是一线师生教与学的主要依据,科学严谨是其生命,求真求实是其根本。一个时间段的模糊,一句话表达的不准确,都有可能造成师生对历史的错误认识和理解。历史教科书应该最大限度地追求真实、完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