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思想、行为、气质、风度、性格、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说过:“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品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科也说:“教师个人的榜样,乃是使青年人心灵开花结果的阳光。”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修养人格。
一、 品正
品正就是说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的品质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教育工作的热爱。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只有“热爱”,才能使自己对这一事业有强烈的使命感。作为教师,就应该有这种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生在向老师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会在道德品质方面受其影响和熏陶。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会很自然地显现出自己的道德品质。一个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教师,会影响到他的学生的道德观,会教育出许多高尚的学生。革命先驱者李大钊,以其高尚的品德,影响了毛泽东、邓中夏等一批共产党人。他的演讲震撼了一大批青年学生,他的为劳苦大众而斗争的精神,感召了无数人,高尚的品德千秋传颂。反之,教师品行不端,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极坏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一个好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常常可以延续很长时间,甚至一生,可见道德品质对学生影响之深。为了培养好下一代,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此外,教师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知识,在各种场合表现出来的深刻而浓厚的道德情感,对培养学生相应的情感也有重要作用。
但是,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有些教师敬业精神下降,育人意识淡化,对教育工作不感兴趣、不负责任。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二是对学生的热爱。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美好人格的体现。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了解学生,才会密切师生关系,才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增强教育效果。很多优秀教师、班主任都有深刻体会。如果你把学生当作孩子来看待,发自内心地去关心、爱护、培养他们,那么你就会得到学生相应的反应;你以爱心、诚心、耐心相待,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可以说,热爱学生既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和提高质量的条件,又是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取代的力量。
二、心坚
教师的意志品质也同样影响着学生。意志是个体为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教师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为具有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等。
自觉性。作为教师就是要能够按照教育规律,提出自已的教育目的,经常主动地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该目的。既不盲从,也不独断专行,以自己的全部力量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已的全部心血。
坚定性。坚定性是指在完成任务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教师的这种意志力量表现为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坚毅有恒,百折不回。教师工作复杂而艰巨,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这种意志品质。
自制力。自制力是善于控制自我的意志品质。教育工作琐碎、复杂;学生的个性又千差万别,工作中经常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事,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一个有自制力品质的教师,即使在学生令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面前,或面对学生的粗野和无礼,或者面对令人心烦意乱的复杂矛盾,也能保持沉着冷静。
三、学深
学生崇拜的是具有渊博知识、多种能力的教师。据调查,年级愈高的学生愈把有渊博知识作为“好老师”的首要条件。新时期的学生获得信息的要求和能力在提高,他们已不满足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更新、扩充自己的知识,不具有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能,那么就要陷入不受欢迎的窘境中。因此教师必须不断了解所授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向,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既“精”自己的专业学科、又“博”边缘学科,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要求,使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有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没有渊博的知识,不能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难以搞好教学工作的。有了渊博的知识,教师就能嘴到手到,出口成章,信手拈来,自然流畅。若不然,要给学生讲授某方面的知识,自己还没有搞清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难矣!鲁迅在北师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当教授时,他的课特别受学生欢迎,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知识渊博,讲授旁征博引,分析深入浅出,令人信服。
四、 思敏
思敏是说教师的思维要敏捷,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学生天真、活泼,思维活跃,可能在上课发言或回答问题时,引出教师没准备的话题、离奇新异的问题、答非所问的问题等,这就需要教师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是“舌耕”之人,是靠语言来履行教书职责。同是一篇课文,语言表达能力强的老师讲得文情并茂,让学生领会其思想和写作技巧;而不善言辞的老师说话吞吐,意思不连贯,使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教师即使有学问,如果不善于运用语言来传授知识,也不能算是好教师。
(责任编辑:薛剑刚)
一、 品正
品正就是说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的品质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教育工作的热爱。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只有“热爱”,才能使自己对这一事业有强烈的使命感。作为教师,就应该有这种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生在向老师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会在道德品质方面受其影响和熏陶。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会很自然地显现出自己的道德品质。一个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教师,会影响到他的学生的道德观,会教育出许多高尚的学生。革命先驱者李大钊,以其高尚的品德,影响了毛泽东、邓中夏等一批共产党人。他的演讲震撼了一大批青年学生,他的为劳苦大众而斗争的精神,感召了无数人,高尚的品德千秋传颂。反之,教师品行不端,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极坏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一个好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常常可以延续很长时间,甚至一生,可见道德品质对学生影响之深。为了培养好下一代,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此外,教师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知识,在各种场合表现出来的深刻而浓厚的道德情感,对培养学生相应的情感也有重要作用。
但是,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有些教师敬业精神下降,育人意识淡化,对教育工作不感兴趣、不负责任。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二是对学生的热爱。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美好人格的体现。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了解学生,才会密切师生关系,才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增强教育效果。很多优秀教师、班主任都有深刻体会。如果你把学生当作孩子来看待,发自内心地去关心、爱护、培养他们,那么你就会得到学生相应的反应;你以爱心、诚心、耐心相待,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可以说,热爱学生既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和提高质量的条件,又是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取代的力量。
二、心坚
教师的意志品质也同样影响着学生。意志是个体为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教师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为具有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等。
自觉性。作为教师就是要能够按照教育规律,提出自已的教育目的,经常主动地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该目的。既不盲从,也不独断专行,以自己的全部力量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已的全部心血。
坚定性。坚定性是指在完成任务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教师的这种意志力量表现为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坚毅有恒,百折不回。教师工作复杂而艰巨,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这种意志品质。
自制力。自制力是善于控制自我的意志品质。教育工作琐碎、复杂;学生的个性又千差万别,工作中经常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事,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一个有自制力品质的教师,即使在学生令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面前,或面对学生的粗野和无礼,或者面对令人心烦意乱的复杂矛盾,也能保持沉着冷静。
三、学深
学生崇拜的是具有渊博知识、多种能力的教师。据调查,年级愈高的学生愈把有渊博知识作为“好老师”的首要条件。新时期的学生获得信息的要求和能力在提高,他们已不满足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更新、扩充自己的知识,不具有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能,那么就要陷入不受欢迎的窘境中。因此教师必须不断了解所授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向,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既“精”自己的专业学科、又“博”边缘学科,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要求,使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有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没有渊博的知识,不能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难以搞好教学工作的。有了渊博的知识,教师就能嘴到手到,出口成章,信手拈来,自然流畅。若不然,要给学生讲授某方面的知识,自己还没有搞清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难矣!鲁迅在北师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当教授时,他的课特别受学生欢迎,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知识渊博,讲授旁征博引,分析深入浅出,令人信服。
四、 思敏
思敏是说教师的思维要敏捷,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学生天真、活泼,思维活跃,可能在上课发言或回答问题时,引出教师没准备的话题、离奇新异的问题、答非所问的问题等,这就需要教师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是“舌耕”之人,是靠语言来履行教书职责。同是一篇课文,语言表达能力强的老师讲得文情并茂,让学生领会其思想和写作技巧;而不善言辞的老师说话吞吐,意思不连贯,使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教师即使有学问,如果不善于运用语言来传授知识,也不能算是好教师。
(责任编辑:薛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