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课程标准在不断地完善,为了更好的落实课程目标,数学教材也在不断地进行修订完善。新课标对数学活动越来重视,教材中也设置“数学活动”栏目,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本文对新旧教材中“数学活动”栏目的活动内容作比较研究,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以及为教材编写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新旧教材 数学活动 初中数学 教材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76-0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程标准在不断的修订,数学教材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数学教材也需要不断地修订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从《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教材编写时应注意体现独立思考和探索愿望和能力等特点,提供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是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1]到《数学新课标(2011年版)》中“教材应选用合适的学习素材,介绍知识的背景;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形成和应用。”[2]新课标中也别提出对数学活动设计的要求,由此可见,数学活动在数学教材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章结束前都设置有“数学活动”的栏目。笔者发现对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活动”的研究很有必要。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新教材中“数学活动”的设计有哪些改变?希望能为教师对教材中的数学活动理解提供帮助,以及为教材编写的修改提供参考。
一、新旧教材中“数学活动”数量的比较
新旧教材中“数学活动”的结构没有变化,都是安排在每一章末小结的前面,并且每一章的“数学活动”栏目都由2至3个数学活动组成。其中,在旧版教材中每一章都有三个数学活动,而新版教材中有的章只有两个活动。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活动的个数有所删减。第一、二章的活动个数没变,第三、四章都分别从三个减为两个。其中第三章被删掉的活动是一个关于列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第四章是几何图形初步,这一章的“数学活动”栏目中,新版教在旧版教材原来的三个活动变为了两个,将“莫比乌斯带”这个活动删掉了。
从活动的总数量来看,新版教材的活动数量较旧版教材而言少了两个。为什么在新版教材中数学活动只少不增呢?教师们应引起注意,也值得思考。为了增加教材中“数学活动”的素材,笔者认为,在删掉其中的活动同时可以换成一个新的数学活动。
二、新旧教材“数学活动”内容的比较
从七年级上册中“数学活动”的内容比较来看,栏目中的数学活动内容变化不大,第一、二章的数学活动几乎没有改变;第三章中的活动有细微的改变,活动1的改变在于题目问题的呈现,基本结构大体一致;活动2的改变在于题目中的问题情境的不同,旧版中的问题情境是用直尺与棋子做平衡实验,而新版教材中变为了木杆与重物的平衡实验。后者较前者来说与生活更贴近,普适性更强,学生更容易学会迁移,因为题目中的木杆与小重物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物,而且重物是一个抽象的代名词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学生更容易想到将其替换成任意的具体物体;旧版中用的是尺子与棋子,都是非常具体的实物,且范围比较狭窄,这样以来,就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研究结论与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中的数学活动素材没有更新,数量上有所减少
新教材中的数学活动都是沿用旧教材中的数学活动,而且几乎是一个字都没有改,素材大都有些偏陈旧了。笔者认为,在素材的选取上应该更具时代性一些,才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其中的数学问题。关于活动数量的减少,在笔者看来,数学教材中像这种以明确的活动形式存在的数学活动并不多,而且据有调查研究结果来看,许多一线教师的反应是,教材中提供的数学活动的素材不多,因此,笔者建议,在数学活动的数量上可以适当的增加,以便教师选择。
2.数学活动内容有细微的调整
首先,新教材对问题的表述作了相应的修改,其中,问题中的情景从一个比较大的范围缩小为一个小的地区,这样修改之后,使问题更贴近生活、情景更实际,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更利于学生理解;其次,问题的表述更加简明清晰;最后,开放性的问题,旧版教材中是个学生提供了三个具体的收集数据的途径,如报刊、图书、网络等,这样让学生就少了自己动脑思考,从什么地方收集数据、如何收集的过程,无形中就剥夺了学生自主动脑思考的权利,而新版教材正是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在问题表述上作了优化,问题的表述更简洁了,并且没有限定收集数据的范围和途径,引导学生利用数据之间的关系再计算出新的数据,数据之间的关系有哪些、怎样计算、用什么方法计算、新的数据又是什么等等,这些都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旧版本的教材各有各的优缺点,教材的不断改进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材的更换不是说换就换的,是需要一定时间周期的,所以说教材中的素材与当下的背景相比很快就会变得陈旧,教材中的活动素材只能尽可能的做到更好,但是最好的活动素材还是来源于生活需要教师去发掘,然后带着学生们一起探究。好的素材也可以为教材中的活动素材作为参考,因此,教材的完善需要广大的教师学生们一起出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0.
[3]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新旧教材 数学活动 初中数学 教材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76-0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程标准在不断的修订,数学教材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数学教材也需要不断地修订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从《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教材编写时应注意体现独立思考和探索愿望和能力等特点,提供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是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1]到《数学新课标(2011年版)》中“教材应选用合适的学习素材,介绍知识的背景;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形成和应用。”[2]新课标中也别提出对数学活动设计的要求,由此可见,数学活动在数学教材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章结束前都设置有“数学活动”的栏目。笔者发现对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活动”的研究很有必要。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新教材中“数学活动”的设计有哪些改变?希望能为教师对教材中的数学活动理解提供帮助,以及为教材编写的修改提供参考。
一、新旧教材中“数学活动”数量的比较
新旧教材中“数学活动”的结构没有变化,都是安排在每一章末小结的前面,并且每一章的“数学活动”栏目都由2至3个数学活动组成。其中,在旧版教材中每一章都有三个数学活动,而新版教材中有的章只有两个活动。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活动的个数有所删减。第一、二章的活动个数没变,第三、四章都分别从三个减为两个。其中第三章被删掉的活动是一个关于列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第四章是几何图形初步,这一章的“数学活动”栏目中,新版教在旧版教材原来的三个活动变为了两个,将“莫比乌斯带”这个活动删掉了。
从活动的总数量来看,新版教材的活动数量较旧版教材而言少了两个。为什么在新版教材中数学活动只少不增呢?教师们应引起注意,也值得思考。为了增加教材中“数学活动”的素材,笔者认为,在删掉其中的活动同时可以换成一个新的数学活动。
二、新旧教材“数学活动”内容的比较
从七年级上册中“数学活动”的内容比较来看,栏目中的数学活动内容变化不大,第一、二章的数学活动几乎没有改变;第三章中的活动有细微的改变,活动1的改变在于题目问题的呈现,基本结构大体一致;活动2的改变在于题目中的问题情境的不同,旧版中的问题情境是用直尺与棋子做平衡实验,而新版教材中变为了木杆与重物的平衡实验。后者较前者来说与生活更贴近,普适性更强,学生更容易学会迁移,因为题目中的木杆与小重物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物,而且重物是一个抽象的代名词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学生更容易想到将其替换成任意的具体物体;旧版中用的是尺子与棋子,都是非常具体的实物,且范围比较狭窄,这样以来,就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研究结论与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中的数学活动素材没有更新,数量上有所减少
新教材中的数学活动都是沿用旧教材中的数学活动,而且几乎是一个字都没有改,素材大都有些偏陈旧了。笔者认为,在素材的选取上应该更具时代性一些,才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其中的数学问题。关于活动数量的减少,在笔者看来,数学教材中像这种以明确的活动形式存在的数学活动并不多,而且据有调查研究结果来看,许多一线教师的反应是,教材中提供的数学活动的素材不多,因此,笔者建议,在数学活动的数量上可以适当的增加,以便教师选择。
2.数学活动内容有细微的调整
首先,新教材对问题的表述作了相应的修改,其中,问题中的情景从一个比较大的范围缩小为一个小的地区,这样修改之后,使问题更贴近生活、情景更实际,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更利于学生理解;其次,问题的表述更加简明清晰;最后,开放性的问题,旧版教材中是个学生提供了三个具体的收集数据的途径,如报刊、图书、网络等,这样让学生就少了自己动脑思考,从什么地方收集数据、如何收集的过程,无形中就剥夺了学生自主动脑思考的权利,而新版教材正是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在问题表述上作了优化,问题的表述更简洁了,并且没有限定收集数据的范围和途径,引导学生利用数据之间的关系再计算出新的数据,数据之间的关系有哪些、怎样计算、用什么方法计算、新的数据又是什么等等,这些都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旧版本的教材各有各的优缺点,教材的不断改进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材的更换不是说换就换的,是需要一定时间周期的,所以说教材中的素材与当下的背景相比很快就会变得陈旧,教材中的活动素材只能尽可能的做到更好,但是最好的活动素材还是来源于生活需要教师去发掘,然后带着学生们一起探究。好的素材也可以为教材中的活动素材作为参考,因此,教材的完善需要广大的教师学生们一起出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0.
[3]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