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信息技术早已来到我们身边,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也早已深入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语文教师而言,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课程改革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将其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形成最佳教学效果,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目的,应该成为我们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37-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新课程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本人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将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我们的教学效率就能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更趋于优化。可见,探索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已刻不容缓,本人将以此作为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合理运用课件
  教学课件可以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例如教学《回声》一课,通过创设山谷回音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生字时,可以利用以词带字的方法来进行。用课件动态出示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后,再去掉卡片中的熟字,强化学习效果。理解课文内容时,一边播放青蛙的对话,一边演示水波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回声”。进行朗读训练时,播放相关的动画场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更容易进入情境,进入角色。对于一些适合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课文,在教学时可以提供具有交互式的教学课件,让学生自主选择要探究的问题,主动获取知识。这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应用得比较多。比如在教《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时,我让学生自由地搜索自己喜欢的栏目,有《星光大道》《中华好诗词》《大风车》《动画城》等,了解各主持人的风采,了解栏目的特色,说说喜欢的原因,同学们都能滔滔不绝地讲上个半天,既锻炼了他们的口才,也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创设有效情境
  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的条件和场所,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意义的建构和兴趣的提高。以《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为例。课堂教学开始时,老师即以一个虚拟情境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大家喜欢看电视吗?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电视栏目,你们想看吗?”虚拟节目主持人——同学走上前台,配合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圆明园从辉煌走向毁灭的沧桑历史。随后,“主持人”请大家以科学家的身份,研究由 “历史学家”、“建筑家”、“收藏家”提出的问题:“1.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3.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种虚拟的学习环境改变了学生的身份,刺激了学生的需要,优化了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喜闻乐见,自然积极地投身学习,极大地促进了学习的效果。情境的创设不能单一地满足“教”,在更大程度上应该促进“学”。
  三、提供丰富材料
  1.网络教学维持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网络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习惯、方法等因素,多方创设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网络教学环境,还提供了丰富的网络阅读资源,网页图文并茂,有声有色,适合儿童年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我在上六年级下册《匆匆》一文时,我利用网络上《匆匆》的朗读材料,让学生听、读,学生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维持了阅读的兴趣,就这样,网络教学轻而易举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网络教学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广泛阅读是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如执教《桂林山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走进桂林,了解桂林,教学之前,我教会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从电脑“网页”上收集有关“桂林”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了这些图片和资料,学生被桂林美丽的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此时我又趁热打铁,提供了桂林的旅游资源网站,学生在旅游网中自由选择,阅读了桂林的传说,桂林的概况,桂林的风味小吃,并欣赏了桂林的风光图片。这些丰富的阅读内容促进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可见,在课堂上利用网络广泛阅读,自由地汲取知识。不仅逐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3.网络教学促使了学生自得自悟。网络教学中,教材起着引领的作用。教师带领学生先学习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疑、多问、多读、多想,以求自得。在自得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多读类似范文内容的文章,启发思考,形成量的积累,而达到自悟,可见,网络教学是学生读中感,学中悟的过程。
  综合上例,网络教学维持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达到自读自悟的最佳境界。它让学生自主阅读更加真实。
  四、提高写作能力
  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感到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计算机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写作素材,这些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同时,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真实情境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象、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让学生“看情境讲述”或“看情境写话”(写一段话或写一篇短文)。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比课本更生动更真实,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生还能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为了写好作文,通过查看资料(图片、文字等),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作文评议时,通过网络的传送,使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主劫性,来为别人的文章进行评改,如文章好在哪里,哪些地方需要添加或删除,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而且评改后计算机上不留任何痕迹。
  总之,放眼21世纪,语文教学应该有一个更高的起点,更新的局面。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对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网络教学优势,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意义。随着网络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学习活动将更加个性化、情境化、多样化、综合化。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研究性学习基础》教程中指出: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及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所以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  【关键词】高中数学
温度控制系统中的时滞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时滞的存在,扰动不能被及时察觉,控制作用需长时间后才能反映到系统输出上,因此使控制器参数不容易选取,若控制参数调整
【摘要】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使通用技术教学很好的实现,封闭式的教学活动已经不适用于这个时代了,通用技术的特性中包含有时代性和综合性,而时代性的特征让通用技术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从而实现中职教学的开放化。本文就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提升通用技术教学实现开放化,让通用技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  【关键词】通用技术 信息技术 开放 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本文基于手机平台,着重于提出和探讨嵌入式安防系统的架构。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手机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语音通信,而要求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娱乐
【摘要】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 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
【摘要】《服装工艺》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主干课程,它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重任,对服装专业学生的就业 创业和再学习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服装工艺》教学改革的宗旨应体现教、学、做合一,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职服装 工艺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39-01  《服装工艺》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