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儿童立场,关注思维发展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的教学改革开展到现在已经第五年,我们在一路探索一路思,一边反思一边改。第三个五年,我们集中于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在语文课例研讨的过程中,聚焦语用点:语用点怎么落实,学习单如何搭建支架,协助语用点从学到到用。经过一次次设计学习单,一次次磨课后的小结,我们对深度学习的语文课堂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一、深度学习
  何为深度?这里的深度不是指向文本解读的深度,而是指向学生学习的深度,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语用点的清晰而深入的认识;一个是学生对语用点的运用,以及由此延伸出去的运用语用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课堂的生成往往不会和我们原本设计的完全一样。备课时,我们无论怎么预设,最后课堂的生成,还是由学生和老师在具体的情境中共同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备课和上课,都要从儿童立场出发。能够关照到儿童的天性、个性和人性,在课堂上能够引领学生发现问题,互相学习。
  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儿童立场,我们应该如何把握?以本人《威尼斯的小艇》为例,浅谈课堂上儿童立场的时机把握。
  二、如何把握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儿童立场,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在设计《威尼斯的小艇》时,我以单元目标“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为课堂主问题导向,设计了主问题为:你能写出特定场景的动、静之美吗?并设计了问题串:1.文章写了哪些和小艇有关的场景?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场景的动态美和静态美?2.阅读链接《威尼斯》和《威尼斯之夜》两篇文章又是如何描写动态美和静态美的?3.你结合动态和静态描写我们美丽的校园吗?
  按照这样的课堂设计,要想一节课中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要确保学生在充分预习,对文本比较熟悉的情况下来进行,并且课堂没有其它问题的干扰,不然就不无法完成这个教学任务。可是,课堂往往有不可预测的因素。比如学生活跃的思维。学生活跃的思维有时会干扰我们的教学思路,当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惊喜。
  第一次插曲:为什么是“新月”和“水蛇”?
  在讲小艇的外形取“新月”和“水蛇”两种意象来比喻时,一学生摸着小脑袋说:老师我就是想不明白,那么多可以比喻的事物,为何偏偏就选了这两种事物呢?小艇的外形虽然重要,但是我在预设时只是围绕主问题来考虑,这个问题倒是没有预设到。就像前面所说的,学生的思维往往是最难预设的。但孩子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是在思考的现场,也是在思维的现场。
  在新常态课堂下,我们的“场”有时候需要慢下来,当学生有困惑时,我们不能只是按部就班,想着抵达终点,而是慢下来,倾听孩子的思考。无疑,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好的问题就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可以顺着儿童的思维,引导他们关注到比喻,又可以结合课堂的目标:动静结合之美,月亮是靜态美,水蛇正是动态美,可以通过朗读把这两种美的感受读出来。在充分讨论比喻的意象的美感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完全不一样,这一次他们的朗读,声情并茂,尽管分析意象和朗读不是我这节课的重点,却是这节课在慢下来的“场”中自然生成的亮点,既尊重了儿童的探索欲望,又将知识进行了串联,巧妙结合到课堂的教学目标中。可见,在深度学习的大背景下,能够从儿童立场出发,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第二次插曲:详细的数字破坏了美好遐想
  在串联朱自清先生的《威尼斯》和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两篇文章时,我让学生走进文本后,抓住文章的动静描写,感受动静之美。结果有学生在阅读后却提出这样的观点: “难怪课文选入的是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而不是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因为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无法引起我美的联想。”
  这个问题是我完全没有预设到的。在链接阅读的文章中,我的课堂指向只是感受动静之美,加深对动静结合手法的理解。
  “在马克·吐温的文章中,看到水上城市,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小河,可以乘坐小艇四处闲逛,本来引起我的无限遐想,结果朱自清竟然说到处都是桥,也可以走路,不需要坐船,还用具体的数字来介绍,实在是索然无味,破坏了我对威尼斯的向往。”
  “是的,相比之下,我觉得乔治·桑这篇文章就很美,把马克·吐温没有描写到的一些夜景补充了进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威尼斯夜晚之美,也是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而朱自清这篇文章没有。”
  虽然学生没有直接找出两片文章中的动静描写,却从另一个思维角度展示了自己对美的感受。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不正是能够在你一次次启发引导之后,看到的是一个个会思考的孩子!一群人云亦云,只能附和老师结论的孩子,是缺乏思考力的,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拥有深度的思维能力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两次插曲,顺势而导,思维的碰撞给课堂带来了惊喜,这种思维能力是深度学习课堂中,师生长期共同学习的结晶,也见证着我们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儿童立场带来的收获。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不是一种提前准备好的独场秀,而是随时随处以儿童立场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我们的课堂,不是为了上出精彩却不着地的课,授课技术哪怕薄弱了点,新教师哪怕尚未有经验,也能跟着我们的教学思维慢慢地在自己的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在一次次深度学习中,我们始终站在儿童立场,在师生之间建立互相影响的关系,形成一种安心上课,放心回答,各抒己见,碰撞思维的学习氛围。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乡村教学点学生、家长以及学生家庭背景的现状,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形势,要求我们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在教育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要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方法教育学生。对学生做到“多忍耐、多关爱、多尊重”,同时也要做到对学生“少批评、不讽刺”。  【关键词】乡村教育教学;三多一少一不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笔者在乡村教学点工作,不知不觉差不多两年了
【摘要】佛山市本土校本美术教材《童画佛山》立足佛山本土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里面内容以家乡传统文化为主,分不同单元不同课程,每一课都运用了不同的制作手法来制作传统艺术作品。而传统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除了造型独特、制作精美以外还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这对于对事物接受能力还处于比较初级阶段的小学生们来说可是大问题,所以往往出现了那句俗语:提笔容易下笔难。学生们在接到制作
本报综合消息 9月15日,教育部和中央网信办联合召开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及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视频推进会,对网課平台专项治理工作进行通报和交流,部署启动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中央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郑富芝要求,网络环境治理工作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已经非常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工作。一要紧抓工作部署,各地要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明确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而有深度的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笔者从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入手,引导学生多读书,帮助、引导学生选择有益、有趣的书籍,让他们读好书,在保证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的同时,采用读书笔记等形式促进学生的阅读,通过各种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率,让他们有一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也是教师组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课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课中感知生活、课后体验现实生活这三方面入手,对如何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众所周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的学科,教学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摘要】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 ”作业的混合式作业方式越来越为师生接受。2019年5月到2020年6月,笔者探索一起作业网和做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混合式作业中的成效,以及就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研究中使用到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过程分为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践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阅读;混合式作业  一、前言  现如今,我们国家的互联网技
摘 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内涵。本文用鲜活的事例,阐述了教师如何与时俱进,把新媒体和传统手法应用于教学,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动手、动脑,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为可持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手法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内涵。在技术革新如此之快、网络和多媒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也为幼儿发展提供了绝佳的资源。目前学龄前儿童对网络媒体的使用率呈上涨的趋势。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处于身心快速发展但严重缺乏辨识力的阶段,网络这把双刃剑极易对幼儿造成负面影响应鼓励家长发挥其表率作用,形成正确的网络媒介使用意识,与幼儿共同制定家庭网络媒介的使用规则,参与幼儿使用网络媒介的过程,指导并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幼儿园应注意到家长的
【摘要】对语文学科来说,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而又必要的。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工作中,高效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先进的设备协助语文教学,能够协助老师对小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我校实践研究课题《互联网环境下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与研究》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在特殊时期也在努力探索“互联网 ”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如何锻炼小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培养实践探索
【摘要】学习古诗词是小学生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因“诗”施教,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各种有趣有效的比赛来“活学”古诗词,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热爱古诗词,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活学古诗词;策略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现代小学语文课程设置中,古诗词的学习比例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学习古诗词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