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本文根据职业教育的经济属性,着眼市场需求,通过全面推行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分析工学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当前工学接的典型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学校和企业提供导向和支持,同时为满足苏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更好、更多的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 实训 实习
近年来,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方向,而随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和深化,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主要发展模式。因此,如何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企业认可的、迫切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诉求。
本文以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与苏州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的工学结合实施项目为例,通过对连锁零售行业调研,连锁零售企业及参与工学结合的实习学生三者的研究,提出目前营销与管理等商贸类专业在专业定位、课堂教学、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制定高职营销与管理等商贸类专业教学标准提供比较全面、客观的依据,为标准制定工作奠定基础,从而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零售业基础岗位人才需求。
一、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分析
开展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的发展特色,也是对高职院校的必然要求。教育部早在2005年就提出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职成[2006]4号文件确指出:“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知行并进、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介入,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实践经验培养有机结合,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这对高校教师实施教学工作及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
20世纪以来,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人们感到以“双元制”为代表的德国职业教育的巨大作用[1],逐步形成德国、瑞士以双元制为代表的“工学结合”模式,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学徒制”[2]。在我国,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是具有普遍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的[3]。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3],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职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可以看出,工学结合已成为高职教育管理的热门话题,全国各地职业学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实践探索。
二、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相比学历条件,属于服务行业的连锁经营企业更看重毕业生的职业能力[4]。在职业素质要求方面,超市类等连锁经营企业对营销与管理等商贸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各因素中,企业比较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每一项职业素质企业认为都是比较重要的,毕业生都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结合行业特点、人才需求、专业定位,营销与管理等商贸类专业可实施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提高职业素养入手,强调素养教育;以岗位要求为职业能力培养标准,构建连锁基层岗位的职业能力课程系统;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工学结合过程中的课程改革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是学习与真实工作一致性的重要保证,学生在校内实训中通过对典型企业典型个案的学习与训练,实现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然后通过校外实习参与真实工作,实现能力的巩固与提升,鼓励学生从基层做起,素质为先,能力为重。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经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态度的养成,以及将职业活动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和整合,最终才能形成真正的职业能力。本文研究的案例立足于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营销与管理类学生工学结合实际,以苏州沃尔玛山姆会员商店为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通过教学系统理念研究等,致力于解决营销与管理类学生的工学结合创新教学模式问题。
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设置实用的“实训课程”
企业更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提高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学校课程设置上,可设置实用的“实训课程”,不追求昂贵的软件,重视实效,实训课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锻炼学生能力为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机械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的顾问与教练,学习的过程是完成“真实上班工作任务”的过程。学生不再以“学生”的身份进入课堂,而是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工作环境(校内实训室)。课程的内容不再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安排,而是按照企业真实的“每日工作”进行,打破学科与单项技能训练的瓶颈,主要应在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个层面做好工作。
1.学校层面:高职院校仍需加大推进力度和深化校企合作,寻找一批紧密型校企合作伙伴,既要巩固好稳定的合作项目,又要拓展新的校企合作领域。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将苏州沃尔玛山姆会员商店作为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通过开设项目课程,实施现代学徒制,将工学结合学分制融入教学体系,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定和研究出具体的管理工作流程和方法,形成相关制度。
2.企业层面:作为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的主要工作是调动企业内部培训导师参与工学结合积极性,特别是参与创新教学训练,可以适当安排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基层工作者作为学生的师傅,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加强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
3.学生层面:全身心地投入工学结合实训基地中进行创新性教学训练,注重营销与管理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从树立工学结合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的认识开始,培养营销与管理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沟通合作、自我管理、创新创业、解决问题、信息处理)的培养要求。
四、结语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本课题根据职业教育的经济属性,着眼市场需求,通过全面推行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政府主导下形成校企互动、合作双赢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旨在为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学校和企业提供导向和支持,同时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好、更多的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就业能力,从而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高技能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莫慧平,姚勇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8(12):74-75.
[2]陶昆.多元投资建设高职宾训基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49-50,61.
[3]马美蓉,何海健,刘鲁平.高职学生项岗实习的现状与对策[J].职教通讯,2011(22):64-66.
[4]夏学又,赵丽萍.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之误及求解[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2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4年立项项目:面向工学结合实习基地的创新性实训教学模式研究——以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为例(项目编号:201414163011Y)与2014年苏州市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工作立项课题: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辅导员工作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GZXB201427)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 实训 实习
近年来,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方向,而随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和深化,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主要发展模式。因此,如何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企业认可的、迫切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诉求。
本文以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与苏州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的工学结合实施项目为例,通过对连锁零售行业调研,连锁零售企业及参与工学结合的实习学生三者的研究,提出目前营销与管理等商贸类专业在专业定位、课堂教学、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制定高职营销与管理等商贸类专业教学标准提供比较全面、客观的依据,为标准制定工作奠定基础,从而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零售业基础岗位人才需求。
一、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分析
开展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的发展特色,也是对高职院校的必然要求。教育部早在2005年就提出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职成[2006]4号文件确指出:“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知行并进、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介入,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实践经验培养有机结合,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这对高校教师实施教学工作及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
20世纪以来,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人们感到以“双元制”为代表的德国职业教育的巨大作用[1],逐步形成德国、瑞士以双元制为代表的“工学结合”模式,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学徒制”[2]。在我国,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是具有普遍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的[3]。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3],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职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可以看出,工学结合已成为高职教育管理的热门话题,全国各地职业学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实践探索。
二、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相比学历条件,属于服务行业的连锁经营企业更看重毕业生的职业能力[4]。在职业素质要求方面,超市类等连锁经营企业对营销与管理等商贸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各因素中,企业比较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每一项职业素质企业认为都是比较重要的,毕业生都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结合行业特点、人才需求、专业定位,营销与管理等商贸类专业可实施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提高职业素养入手,强调素养教育;以岗位要求为职业能力培养标准,构建连锁基层岗位的职业能力课程系统;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工学结合过程中的课程改革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是学习与真实工作一致性的重要保证,学生在校内实训中通过对典型企业典型个案的学习与训练,实现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然后通过校外实习参与真实工作,实现能力的巩固与提升,鼓励学生从基层做起,素质为先,能力为重。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经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态度的养成,以及将职业活动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和整合,最终才能形成真正的职业能力。本文研究的案例立足于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营销与管理类学生工学结合实际,以苏州沃尔玛山姆会员商店为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通过教学系统理念研究等,致力于解决营销与管理类学生的工学结合创新教学模式问题。
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设置实用的“实训课程”
企业更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提高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学校课程设置上,可设置实用的“实训课程”,不追求昂贵的软件,重视实效,实训课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锻炼学生能力为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机械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的顾问与教练,学习的过程是完成“真实上班工作任务”的过程。学生不再以“学生”的身份进入课堂,而是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工作环境(校内实训室)。课程的内容不再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安排,而是按照企业真实的“每日工作”进行,打破学科与单项技能训练的瓶颈,主要应在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个层面做好工作。
1.学校层面:高职院校仍需加大推进力度和深化校企合作,寻找一批紧密型校企合作伙伴,既要巩固好稳定的合作项目,又要拓展新的校企合作领域。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将苏州沃尔玛山姆会员商店作为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通过开设项目课程,实施现代学徒制,将工学结合学分制融入教学体系,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定和研究出具体的管理工作流程和方法,形成相关制度。
2.企业层面:作为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的主要工作是调动企业内部培训导师参与工学结合积极性,特别是参与创新教学训练,可以适当安排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基层工作者作为学生的师傅,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加强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
3.学生层面:全身心地投入工学结合实训基地中进行创新性教学训练,注重营销与管理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从树立工学结合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的认识开始,培养营销与管理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沟通合作、自我管理、创新创业、解决问题、信息处理)的培养要求。
四、结语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本课题根据职业教育的经济属性,着眼市场需求,通过全面推行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政府主导下形成校企互动、合作双赢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旨在为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学校和企业提供导向和支持,同时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好、更多的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就业能力,从而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高技能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莫慧平,姚勇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8(12):74-75.
[2]陶昆.多元投资建设高职宾训基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49-50,61.
[3]马美蓉,何海健,刘鲁平.高职学生项岗实习的现状与对策[J].职教通讯,2011(22):64-66.
[4]夏学又,赵丽萍.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之误及求解[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2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4年立项项目:面向工学结合实习基地的创新性实训教学模式研究——以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为例(项目编号:201414163011Y)与2014年苏州市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工作立项课题: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辅导员工作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GZXB201427)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