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写出好文章,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积累和感悟。本文从练观察、验活动、指导课外阅读和写阅读笔记四方面入手,探讨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素材积累;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40-1
一、练观察
观察是人们摄取外界信息的第一扇窗口,观察与写作的关系最密切。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支持的主要途径。
要全面:所谓全面,就是对事物的全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事物的构成部分,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从头至尾、由此及彼地进行观察。如对于人,可以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去观察。如对于人,可以从外貌、行动、语言等方面去观察。例如从《故宫博物院》一文,作者对故宫博物院的观察很全面,抓住了故宫的总体特征,使人们对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结构、宫殿房屋等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当即布置了一篇作文《我们的教学大楼》,要求学生课后仔细全面观察教学大楼的位置、总体特征、布局等,然后作文,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写得很科学。
要细致:就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并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发现其内部规律,把握住事物的个体特征。例如:鲁迅先生把百草园软泥墙根一带写得妙趣横生,正是因为他观察细致:他不仅眼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而且用耳听——鸣蝉低吟、油虫低唱、蟋蟀弹琴;还用手摸——翻开断砖,按住斑蝥的脊梁,拔何首乌的根,摘覆盆子;还用嘴尝——覆盆子“又酸又甜”。试想,没有如此细致的观察,能写出这么形象、生动的文字吗?
全面观察同细致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往往是同时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一切手段调动学生的观察积极性,坚持在观察中积累素材、掌握方法。
二、验活动
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学校生活单调,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精心地设计各种活动和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使学生具体地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大自然中的美,广泛地收集写作素材,从而达到“见多识广”的目的。
教师应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如春秋游、野炊、故事会、辩论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精心设计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体会集体的温暖。这样,在写作中就会有话说,从而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我曾带了一个初中毕业班的学生,在他们初中阶段的最后一个元旦来临时,精心组织了一场“庆祝元旦”的文艺晚会,由于事先作好了充分准备,同学们能在晚会上各显神通,发挥自己的特长,尽情地表演。因为面临着毕业分别,晚会被表现得丰富多彩,激情满怀。第二天让同学们写一篇题为《难忘的晚会》的作文,结果许多同学写得非常精彩、感人。
文学作品“来源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虽然这是对作家而言,但对学生也同样有启发作用。只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思考、体验,才能真正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也才算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
例如,为了让学生增加对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后不断提高的感性知识,我曾带领学生到农贸市场观察。学生观察后发现:市场物质丰富,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反映生产发展了;市场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反映人民群众购买力强、市场繁荣;大家还发现昔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或西装革履,或腰挂手机,或开着摩托车,这些都说明群众的生活水平着实得到提高。学生透过市场这个窗口,深刻地领会到改革开放后的真正大变样。事后,学生以《市场一瞥》、《家乡巨变》等为题,写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文章。
在活动中,学生本身也得到一种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检验和锻炼,自我表现的欲望越发强烈,反过来也能指导和提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三、指导课外阅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践也证明,课外阅读广泛的学生写作能力明显增强,词汇量也明显放大。具体操作如开具书目,指导学生有选择有层次地阅读,课内与课外相融合地阅读等等。
知识的构成是精与博的结合。只精读不博读,知识面窄;相反,知识点就不扎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精读是为了打好基础的底子,要从历代名著和现代优秀作品中先择文质兼美的作品读。博览,博采广博,是为了扩大知识领域,开阔知识视野,积累更丰富的知识。
四、写阅读笔记
常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不做笔记,如过眼烟云,无踪无迹。阅读笔记常见的类型有:(1)做摘记(根据对读物的理解和需要,把读物中的重要观点、典型事例、精彩句子或段落、名言妙语、谚语典故和史实等,及时分类摘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2)写提要(把读物的内容、要点、基本情节归纳缩写);(3)写心得(写出感想和收获、疑问和评价)。
总之,“作文要有‘意’,要让学生用个人独特的视角去看自我,去看世界;作文要有‘情’,文章要饱含对生活的深刻感受。”“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而作文自身就是对外部社会的观察与感悟,对自身人格、性格的探究与完善。生活充实的涵义,应该是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情性丰富,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叶老的谆谆教诲应该是我们新一代的语文老师认真秉承和发扬的。
关键词:作文教学;素材积累;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40-1
一、练观察
观察是人们摄取外界信息的第一扇窗口,观察与写作的关系最密切。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支持的主要途径。
要全面:所谓全面,就是对事物的全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事物的构成部分,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从头至尾、由此及彼地进行观察。如对于人,可以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去观察。如对于人,可以从外貌、行动、语言等方面去观察。例如从《故宫博物院》一文,作者对故宫博物院的观察很全面,抓住了故宫的总体特征,使人们对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结构、宫殿房屋等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当即布置了一篇作文《我们的教学大楼》,要求学生课后仔细全面观察教学大楼的位置、总体特征、布局等,然后作文,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写得很科学。
要细致:就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并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发现其内部规律,把握住事物的个体特征。例如:鲁迅先生把百草园软泥墙根一带写得妙趣横生,正是因为他观察细致:他不仅眼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而且用耳听——鸣蝉低吟、油虫低唱、蟋蟀弹琴;还用手摸——翻开断砖,按住斑蝥的脊梁,拔何首乌的根,摘覆盆子;还用嘴尝——覆盆子“又酸又甜”。试想,没有如此细致的观察,能写出这么形象、生动的文字吗?
全面观察同细致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往往是同时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一切手段调动学生的观察积极性,坚持在观察中积累素材、掌握方法。
二、验活动
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学校生活单调,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精心地设计各种活动和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使学生具体地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大自然中的美,广泛地收集写作素材,从而达到“见多识广”的目的。
教师应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如春秋游、野炊、故事会、辩论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精心设计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体会集体的温暖。这样,在写作中就会有话说,从而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我曾带了一个初中毕业班的学生,在他们初中阶段的最后一个元旦来临时,精心组织了一场“庆祝元旦”的文艺晚会,由于事先作好了充分准备,同学们能在晚会上各显神通,发挥自己的特长,尽情地表演。因为面临着毕业分别,晚会被表现得丰富多彩,激情满怀。第二天让同学们写一篇题为《难忘的晚会》的作文,结果许多同学写得非常精彩、感人。
文学作品“来源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虽然这是对作家而言,但对学生也同样有启发作用。只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思考、体验,才能真正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也才算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
例如,为了让学生增加对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后不断提高的感性知识,我曾带领学生到农贸市场观察。学生观察后发现:市场物质丰富,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反映生产发展了;市场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反映人民群众购买力强、市场繁荣;大家还发现昔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或西装革履,或腰挂手机,或开着摩托车,这些都说明群众的生活水平着实得到提高。学生透过市场这个窗口,深刻地领会到改革开放后的真正大变样。事后,学生以《市场一瞥》、《家乡巨变》等为题,写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文章。
在活动中,学生本身也得到一种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检验和锻炼,自我表现的欲望越发强烈,反过来也能指导和提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三、指导课外阅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践也证明,课外阅读广泛的学生写作能力明显增强,词汇量也明显放大。具体操作如开具书目,指导学生有选择有层次地阅读,课内与课外相融合地阅读等等。
知识的构成是精与博的结合。只精读不博读,知识面窄;相反,知识点就不扎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精读是为了打好基础的底子,要从历代名著和现代优秀作品中先择文质兼美的作品读。博览,博采广博,是为了扩大知识领域,开阔知识视野,积累更丰富的知识。
四、写阅读笔记
常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不做笔记,如过眼烟云,无踪无迹。阅读笔记常见的类型有:(1)做摘记(根据对读物的理解和需要,把读物中的重要观点、典型事例、精彩句子或段落、名言妙语、谚语典故和史实等,及时分类摘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2)写提要(把读物的内容、要点、基本情节归纳缩写);(3)写心得(写出感想和收获、疑问和评价)。
总之,“作文要有‘意’,要让学生用个人独特的视角去看自我,去看世界;作文要有‘情’,文章要饱含对生活的深刻感受。”“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而作文自身就是对外部社会的观察与感悟,对自身人格、性格的探究与完善。生活充实的涵义,应该是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情性丰富,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叶老的谆谆教诲应该是我们新一代的语文老师认真秉承和发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