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开发助学系统的实践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6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部编教材一统天下,自有其独立的编排方式。它将课文分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随之而变的课后练习则分别是教读课文安排为“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自读课文改为“阅读提示”。课后练习作为教材当中助学系统重要的一环,最能体现出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必然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提高教学效率,从课后练习题挖掘教学资源,也省去教师多元解读偏离教学目标的危险,更好落实教材的使用。
  关键词 助读系统;挖掘;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S222.5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236-01
  部编本在教材中列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让教师明确该单元的教学指向,并有机会地做出教学安排;编写意图是对单元教学目标中体现的语文能力点做较为详尽的解释和说明,为教师教学提供支点;教学指导则是围绕单元教学重点,提供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思路,提出教学建议,为教师备课提供有效的支撑。
  因此,在具体实践环节中,教师可以按图索骥,抓住课后练习题也展示每篇课文需要学习哪些重点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化繁为简,从课后练习题提炼成为教学问题,一线贯之,穿起教学过程,落实教学目标,给学生清晰脉络,提高教学效率,从课后练习题挖掘教学资源,也省去教师多元解读偏离教学目标的危险,更好落实教材的使用。
  一、研究课后习题,明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上好一堂课,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那如何确定明晰的目标呢?
  (一)分析习题,细化学段目标
  各个学段能力的培养是有侧重的,如何确定各学期训练的重点呢?除了《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直接作了要求外,还可以根据课后习题来确定。课后习题揭示的训练目标要比学段目标显得更细化,更具体,更有利于教师清晰地把握教材的训练重点。
  (二)紧扣重点,确定课时目标
  在明确学期的学习目标,单元训练的重点后,就可确定课时目标。如《只有一个地球》课后习题共三题:“(1)默读课文。跟同学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再说说对句子的理解。(3)举例说一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仔细分析,第1项练习是引导孩子从整体上理清文章层次。第2项是结合重点语句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第3项是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对照课后习题,可确定课时目标为:“(1)学会本课的字词,能正确地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运用归并法说说全文主要内容。(2)了解作者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事理的方法,通过比较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3)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地球的自觉性。”这些教学目标紧扣课文重点,与课后习题相互对应,特色鲜明,简洁明了,易于实施。
  二、利用课后习题,指导学生自学
  教师要上好一篇课文,关键要了解学生已有基础,做到教学有的放矢。而课前针对课后习题进行预习,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一)指导预习,掌握方法
  第三学段孩子已有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课后习题更多地是从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解决问题来设计的。学生借助课后习题预习时,要学会圈画批注,学会审题,掌握自学方法。
  (二)及时反馈,摸清起點
  学生根据课后习题进行预习后,教师要及时反馈,了解孩子的自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或时间的分配。
  三、依托课后习题,优化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教师往往难以取舍、无所适从。而课后习题是根据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来精心设计的。站在课后习题的视角对课文进行深入挖掘设计,取舍,突出重难点,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效。
  (一)以读为重,读中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亘古不变的读书方法。小学课文的课后练习,均把读书放在了首位。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读书要求。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默读课文”等。据统计,六上课后练习中明确提出了读书要求:其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1处,背诵全部或部分课文6篇,默读课文全部或部分8处。由此可见,教材注重读书训练。因此教师要把读书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根据教材提出的读书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练习。
  (二)聚焦一点,洞悉全篇
  第三学段的课文较长,一篇课文,需要探究的问题很多,而课时又较少,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学会舍弃,突出重点,寻找一个精当的“切入点”,力求抓住“动全身”的“一发”。课后习题就成为了许多新课的切入点。如《詹天佑》一文,课后第一题就是“和同学讨论: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课堂教学的切入口,紧扣重点词“杰出”“爱国”由此辐射全篇课文的教学,从而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人物“想的、说的、做的”几个方面感受人物的特点,进一步深化对詹天佑的认识。这样的阅读指导,能启发学生围绕主题,抓住重点潜心会文,教学主脉络更为清晰,阅读整体性更为凸显,课堂更为有效。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摘 要 综合素质目标的推进,小学美术逐渐由“小科”变成了培养艺术素养的“主力军”,美术教师也从应付差事地让学生涂涂画画,转变为美术课堂模式的创新、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全面落实美术的育人目标,促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保质”。文章就如何促小学美术“保质”的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 小学美术;综合素养;教学质量;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
摘 要 朗读是初中生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重要的,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学生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也有助于情感的传递  关键词 语文;朗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230-01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初中生完成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当中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学习能够帮助小学生基本掌握日常的语言使用、阅读以及写作能力,即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语言使用机制与体系,同时促进学生语言使用能力的提升,思维能力的发展,文学素养的培养,艺术情怀的形成等等。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小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当下,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文教学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
学位
玉米定向间苗,就是利用玉米叶片大致分布在同一平面的特性,间苗时选留叶向与垄向一致的植株,使在一块地里的各株叶向近乎平行。据试验,实行定向留苗的玉米最高可增产百分之
改麦行套作棉花为麦收后直播棉花,有利于实现植棉机械化,提高工效和增加麦子产量。但由于棉花迟播而迟发,又常易徒长,蕾铃脱落更多,结铃推迟,影响产量和品质。合理应用缩节安
摘 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规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关键词 童谣;诗词;戏曲影视;大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I28
近年来,淮北地区小麦播种期有提早的趋势,9月下旬的播种面积已占总面积的20%左右,这对提高小麦产量起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明确早播小麦的产量形成特点,为生产上因苗管理提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