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图铺路,柳暗花明满眼春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S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课本插图,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有助于语文老师的教学,还有利于加深初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语文插图;应用;语境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初中阶段语文课本共六册,每册教材都深受师生欢迎,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图文并茂,令人眼前一亮。六册教材共计插图210幅,80%左右的课文均配有插图。具体见下表:
  可见编者用心良苦,然而在教学中,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未能让课本插图发挥应有的作用,也许是认为现在有多媒体教学,用不着课本插图了。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有限,不可能每位教师每节课都用得到,而课本插图师生人手一幅,随翻随用,方便、快捷、耐久、不受限制。若能在教学中“山重水复”处以图铺路,不仅对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有力的补充,更让人有一种“柳暗花明”满眼春的喜悦。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巧用课本插图,提升课堂效益呢?本人经过多年尝试,获益颇丰,现择要谈来,愿能收抛砖引玉之功。
  一、借图入文,兴趣倍浓
  运用课文插图,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教《醉翁亭记》(八年级下册第28课)一文,让学生先看课文插图,进行欣赏。从插图上看:在千山万壑丛中,树林茂密秀丽,山间花儿争奇斗艳,其中矗立一亭,黛瓦飞檐,四角高翘,展如鸟翼,古色古香。近有一老翁輕摇坠扇,端杯品茗,细赏悬泉瀑布,高山流水。再引导学生讨论:此公何人?此亭何来?人与亭有何联系?这样充分利用插图,既自然地导入了新课,又激发了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看图悟境,理解诗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借助插图教学,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理解诗文内容。如:我在教学《过零丁洋》(八年级下册第25课)时,先让学生观察文天祥被俘押在船头视死如归的神态,想象江上波浪涛天的惊险,再来学习诗句,一切都迎刃而解了;还有在教学《醉翁亭记》一文时,就把课文插图与课文的文字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课文中写道:“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在该段中,欧阳修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峰秀、水纯、亭奇的图景,而我们的画家将这段优美的语言文字用自己的画笔,把文中意象采用浓缩、写意的山水点染手法,与文字所描绘的内容进行了对接,直观地再现了欧阳修治下的滁州水秀山明、官民同乐的祥和景象。通过指导看图,避免了抽象讲解说理,使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领会段落中重点词“蔚然、翼然”的含义,“泻”字的巧用,“峰回路转”一句的形象。在诗文的美妙意境中畅游一番,岂不美哉?
  三、评图补图,合作探究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评图补图的训练,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如阅读陆游《卜算子 咏梅》(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一词后,我让学生图文结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图补图训练,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后发现:图中挑出“驿”字旗,虽不见“驿路”却也有了驿馆,梅花点点,空无一人很合“寂寞开无主”,然图上远山迢迢,“断桥”难觅,雨痕全无,树枝、树叶缺乏动感,不合“更著风和雨”一句。还有学生指出“黄昏独自愁”在图中没有体现,若在远山处勾出几点阳光,屋檐下描几点雨,把树叶、树枝倾斜一些就更好了。且不论以上意见对否,单看学生的钻劲就让我们为师者欣喜万分。
  四、插图巧用,训练作文
  此举旨在加强读写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是在学文的基础上赋予学生较多的主动性和开放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是一篇文,也可以是一段字。如学《醉翁亭记》一文后,我布置学生作文:醉翁亭现已成为安徽省著名的古迹,而你有幸是该名胜的一个导游,请自选角度据插图内容写一篇200字百左右的简介。果然大获成功,在交上来的作文中,有的写“醉翁亭观峰览翠”,有的记“醉翁亭晨昏赏色”,有描述“醉翁亭四时景异”,有细论“醉翁亭民俗民风”,更值一提的是有位学生大胆想象,畅谈“醉翁亭绿色小吃”,诸如“清蒸酿泉鱼、爆炒琅琊蕨、清炖野山鸡”,再来壶“一品醉翁醇”,真令人垂涎欲滴。这些习作既有历史沉淀,又有现代风味,可谓异彩纷呈,妙趣横生。
  语文课堂教学,重在效益,充分利用课本插图资源是提升课堂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只要我们恰当地借图入文,让学生在兴趣中看图、评图、补图、学文、作文,于“山重水复”处以图铺路,定能迎来“柳暗花明”满眼春。
  (编辑:刘宝瑞)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是个经常性的话题,在阅读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不仅要顺向思维,而且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习惯,要在质疑中提高阅读能力,并能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研究性阅读。  【关键词】阅读;联想;质疑;研究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要求学生要准确、具体地把握作者传递的信息,要根据阅读目的有效地理清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内容。阅读教学不是
【摘要】写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离不开平时的日积月累。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素材,多练习写作。当他有内容可写的时候,就不会把作文当成自己的负担,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关键词】阅读;观察;想象;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
并非每个人都有206块骨头  一些教科书上指出,人类骨骼共包括206块骨头。但婴儿出生时,体内骨头的数量多达300多块。这些骨头最开始都是软骨,在出生头几年间逐渐变得堅硬。在这一过程中,有些骨头会融合。  有些人生来骨头就比别人多,有些人甚至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会长出“额外”的骨头。  唯一不相连的骨头  人体内的骨头大多不会孤立存在,如髋骨就与大腿骨相连,但并非所有骨头都是如此,比如舌骨。  舌骨呈
【摘要】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了他对生死的悲痛与看法,尽管有其积极意义,但遗憾的是他未能就生死的问题作更深入的论述,也未能全面看待老庄的生死观和通达生死的真相。  【关键词】王羲之;生死观;真相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人生在世,生死事大。每一个人,不管如何生活,终究要面临死亡的问题。面对死亡,有的人害怕,有的人回避,有的人无奈,有的人潇洒,有的人坦然,有的人达观。死
【摘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的精神食粮。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生命的底色。尽早地进入阅读状态,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精神发育。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开始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开启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之门可以分以下四步进行:认识书籍,激发欲望;推荐读物,明确方向;读法指导,体验阅读;重视评价,巩固效果。  【关键词】认识书籍;推荐读物;读法指导;重视评价  
【摘要】经典小说的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重要的内容。当下重读经典小说,我们除了要考虑小说创作的背景、作者的情感倾向、小说的基本三要素之外,更要考虑现在重读经典小说的现实意义。《品质》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对主人公格斯拉的把握来完成解读。  【关键词】《品质》;现实意义;社会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一、走近人物——年轻人眼中的“格斯拉”  小说最后,通过新店铺里那个“
【摘要】本文就现在语文课文教学多停留在分析文本“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层面,提出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这样写”,从而达到对文本的产生奥秘、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方法技巧的领悟与总结,进一步指导作文写作的目的。  【关键词】文本;为何这样写;表达;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指向作文教学的文本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的内容长期以课本为主,而课本学习又以教授课文为主。
【摘要】在本文中,作者将对峻青先生的《秋色赋》进行解读,指导学生在一次次饱含感情的美读中,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以此来领会作者的意图,从而感受作者的语言美,谋篇美,创意美,并深深体味作品中不尽的浓浓诗情与悠悠画意。  【关键词】秋色赋;诗情;画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这篇散文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小学四年级上期的一篇课文,选自著名作家峻青的作品《秋色赋》,写于1960—196
【摘要】小学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语文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孩子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再加上受生理和心理发展因素的限制,小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快乐,是新时期低年级语文老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培养;学习;措施
【摘要】题目是文章的灵魂,一个好标题不仅能开阔作者的思路,而且能唤起阅卷老师对文章的兴趣。由于高考作文阅卷时间短,对题目的要求就更高,因此掌握必要的拟题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高考作文的拟题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六大方法:情景交融法、引用化用法、巧用修辞法、巧用算式法、逆向思维法、创设悬念法。  【关键词】高考作文;拟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