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社会对心理疾病的偏见,使心理疾病的患者产生内化污名,从而降低了其自尊心和求助意愿,妨碍患者的心理治疗进程。但通过抗议、教育和接触可以有效地减少污名。文章通过探讨不同心理疾病类型的污名与心理求助的关系,以寻找减少污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污名;心理疾病;心理求助
一、污名的概述
污名是社会对某些个体或群体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污名是社会认知建构的产物,其形成与线索、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这四项社会认知过程有关[1]。污名包括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公众污名是大多数社会群体对受污群体存在刻板印象和敌对行为的现象;自我污名是个体内化公众污名时产生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丧失,又称内化污名。二者的思维模式都具有“绝对”“一定”“无一例外”等非理性的特征,它降低了患者的自尊、掠夺了其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机会[2]。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公众污名的三个要素是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而公众污名只有通过自我污名才能起作用。心理疾病污名是指由与心理疾病相关的刻板印象引起的个体社会地位的丧失和歧视。心理求助是指个体在遇到心理困扰或障碍时,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已达到解决困扰的过程。
二、心理疾病污名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研究表明,尽管人们对心理疾病本质的认识日益清晰,但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心理疾病患者仍然持刻板化信念。国外各国研究均显示心理疾病普遍蒙受污名,只是程度有所不同。Corrigan指出人们经常把精神症状、社会技能缺陷、躯体和外貌特征、标签这四个方面作为推断心理或精神疾患的依据。人们常把行为怪异、衣着不整、易激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等消极词汇与心理疾病相联系,认为心理疾病的患者是不安全的、可怕的,因此公众一般拒绝与他们发生任何的交往。这种公众歧视是十分直接而明显的。从社会学角度对心理疾病污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女性比男性较少产生污名,高学历者比低学历者较少形生污名,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较少形成污名。已婚者比未婚者更易形成污名。
2.国内研究现状
研究显示人们对心理疾病病人的刻板印象会导致患者的低自尊与低自我效能感,再加上中国的“鬼神附体”等文化的不良影响以及中国人的他人取向的心理特征,患者为避免受到他人的责罚、讥笑、拒绝、尴尬及冲突,他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是一般采用自我压抑、隐瞒病情或向亲朋求助,而较少到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对大学生和青少年的调查显示心理疾病污名会阻碍个体的求助行为,未求助者比主动求助者对心理求助的耻辱有更低的容忍性。对于影响公民对污名行为的态度的因素的研究表明,就业状况、同外来人口的交往意愿以及个人收入与污名行为的接纳程度呈正相关,年龄、文化程度与污名行为的接纳程度呈负相关。
三、心理疾病污名对心理求助的影响
1.公众污名对心理求助的影响
心理疾病污名的存在使患者要同时面对疾病与污名的双重问题:一方面,他们要应对疾病本身的的症状;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社会污名所带来的偏见与歧视等。人们会预期心理疾病的患者是冷漠、不善交际、无能、有防御性,并对其疏远,显得没有安全感,而人们对其的消极反应一般会使患者的产生低自我评价与低自尊,降低其社会活动性。公众污名毁坏了患者的社会身份、社会网络和自尊,这使得其丧失了许多机会。研究显示,患者为了避免公众污名所带来的伤害,他们一般会极力隐藏自己的病情或不接受治疗,并认为去看心理与精神科门诊是很“丢脸的事”,甚至不愿告诉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公众污名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困扰,有时还会影响到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称为连带污名。
2.自我污名对心理求助的影响
公众污名需要通过自我污名对患者起作用。根据标签理论,外在的由他人赋予的“标签”一旦经内化,变成患者自己的负面表征——认为自己像他人描述的那样没有价值,就会遭遇自我污名。自我污名会导致其自尊丧失、自我效能感受损、干扰个人生活目标、妨碍求助行为等。为保护自尊,逃避污名,患者也会回避求助或治疗。即使在临床或门诊接受治疗,也可能会中途停止治疗或在将近康复时要求更改診断。自我污名对患者心理求助的影响又与其本身的心理因素相关,如专业心理求助的态度、相互依赖于自我依赖、自我隐匿和自我表露、情感开放性与情绪处理能力、归因方式与控制感、治疗恐惧等。从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求助态度与求助意向有显著正相关,而且其他心理因素也可以以它为中介间接影响患者的求助意向;依赖型自我比独立型自我的人更倾向于向外寻求帮助,求助态度的积极性很高,可见依赖性与求助性成负相关;治疗恐惧水平越高引发的回避行为越强,但若先前个体具有治疗经验的话,对心理求助会持有更积极的态度。
四、心理疾病污名的应对策略
抗议、教育和接触等策略能降低或消除公众污名。抗议由心理疾病患者组成的团体发起的,强调各种污名的不公正性,通过公共言论、新闻媒体来号召人们从道德角度出发放弃污名化的观点。教育通过提供信息来试图改变有关心理疾病的不准确的刻板印象,研究表明教育能促进青少年纠正对心理疾病的错误的认知。接触是消除公众对心理疾病患者厌恶、恐惧和歧视等心理的良好途径,几乎是改变心理疾病污名的最有效策略,但普及较难,实施时需要谨慎小心,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撕标签、挖潜力、求发展的策略可有效地消除自我污名。首先要学会用理性的思维分析问题,采用理性情绪策略撕掉自我否定的标签;其次采用叙事疗法寻找个人生活中的成功“例外”,增强自信心与自尊感,挖掘自己的潜力,重塑自我;最后要审视自己在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能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有意识地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高社会技能。自我污名与自卑无助、非理性的自我评价相联系。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自我污名源自对心理疾病失调的自我陈述或认知图示,是社会化的结果。因此可以用认知行为疗法消除自我污名。一方面要要对其进行认知重构,让患者接受自己的病,另一方面采用行为训练增强其权力感,提高其自我效能和自尊。
五、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虽然心理疾病污名在国外已有大量的研究,但对于我国来说尚处于初步阶段,研究较少且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对心理疾病污名的研究大多采用自陈式问卷或量表,关注点也基本集中于公众污名与自我污名两个领域,但心理疾病污名测量的主要是心理疾病的外显污名,由于社会赞许性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往往会低估污名程度,虽然我国对内隐污名的研究已经起步,但证实研究并不多。
参考文献:
[1]张智.污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12):178-179.
[2]余青云,张海钟.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09(24):52-56.
作者简介:李福华(1985—),女,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认知心理。
关键词:污名;心理疾病;心理求助
一、污名的概述
污名是社会对某些个体或群体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污名是社会认知建构的产物,其形成与线索、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这四项社会认知过程有关[1]。污名包括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公众污名是大多数社会群体对受污群体存在刻板印象和敌对行为的现象;自我污名是个体内化公众污名时产生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丧失,又称内化污名。二者的思维模式都具有“绝对”“一定”“无一例外”等非理性的特征,它降低了患者的自尊、掠夺了其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机会[2]。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公众污名的三个要素是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而公众污名只有通过自我污名才能起作用。心理疾病污名是指由与心理疾病相关的刻板印象引起的个体社会地位的丧失和歧视。心理求助是指个体在遇到心理困扰或障碍时,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已达到解决困扰的过程。
二、心理疾病污名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研究表明,尽管人们对心理疾病本质的认识日益清晰,但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心理疾病患者仍然持刻板化信念。国外各国研究均显示心理疾病普遍蒙受污名,只是程度有所不同。Corrigan指出人们经常把精神症状、社会技能缺陷、躯体和外貌特征、标签这四个方面作为推断心理或精神疾患的依据。人们常把行为怪异、衣着不整、易激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等消极词汇与心理疾病相联系,认为心理疾病的患者是不安全的、可怕的,因此公众一般拒绝与他们发生任何的交往。这种公众歧视是十分直接而明显的。从社会学角度对心理疾病污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女性比男性较少产生污名,高学历者比低学历者较少形生污名,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较少形成污名。已婚者比未婚者更易形成污名。
2.国内研究现状
研究显示人们对心理疾病病人的刻板印象会导致患者的低自尊与低自我效能感,再加上中国的“鬼神附体”等文化的不良影响以及中国人的他人取向的心理特征,患者为避免受到他人的责罚、讥笑、拒绝、尴尬及冲突,他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是一般采用自我压抑、隐瞒病情或向亲朋求助,而较少到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对大学生和青少年的调查显示心理疾病污名会阻碍个体的求助行为,未求助者比主动求助者对心理求助的耻辱有更低的容忍性。对于影响公民对污名行为的态度的因素的研究表明,就业状况、同外来人口的交往意愿以及个人收入与污名行为的接纳程度呈正相关,年龄、文化程度与污名行为的接纳程度呈负相关。
三、心理疾病污名对心理求助的影响
1.公众污名对心理求助的影响
心理疾病污名的存在使患者要同时面对疾病与污名的双重问题:一方面,他们要应对疾病本身的的症状;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社会污名所带来的偏见与歧视等。人们会预期心理疾病的患者是冷漠、不善交际、无能、有防御性,并对其疏远,显得没有安全感,而人们对其的消极反应一般会使患者的产生低自我评价与低自尊,降低其社会活动性。公众污名毁坏了患者的社会身份、社会网络和自尊,这使得其丧失了许多机会。研究显示,患者为了避免公众污名所带来的伤害,他们一般会极力隐藏自己的病情或不接受治疗,并认为去看心理与精神科门诊是很“丢脸的事”,甚至不愿告诉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公众污名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困扰,有时还会影响到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称为连带污名。
2.自我污名对心理求助的影响
公众污名需要通过自我污名对患者起作用。根据标签理论,外在的由他人赋予的“标签”一旦经内化,变成患者自己的负面表征——认为自己像他人描述的那样没有价值,就会遭遇自我污名。自我污名会导致其自尊丧失、自我效能感受损、干扰个人生活目标、妨碍求助行为等。为保护自尊,逃避污名,患者也会回避求助或治疗。即使在临床或门诊接受治疗,也可能会中途停止治疗或在将近康复时要求更改診断。自我污名对患者心理求助的影响又与其本身的心理因素相关,如专业心理求助的态度、相互依赖于自我依赖、自我隐匿和自我表露、情感开放性与情绪处理能力、归因方式与控制感、治疗恐惧等。从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求助态度与求助意向有显著正相关,而且其他心理因素也可以以它为中介间接影响患者的求助意向;依赖型自我比独立型自我的人更倾向于向外寻求帮助,求助态度的积极性很高,可见依赖性与求助性成负相关;治疗恐惧水平越高引发的回避行为越强,但若先前个体具有治疗经验的话,对心理求助会持有更积极的态度。
四、心理疾病污名的应对策略
抗议、教育和接触等策略能降低或消除公众污名。抗议由心理疾病患者组成的团体发起的,强调各种污名的不公正性,通过公共言论、新闻媒体来号召人们从道德角度出发放弃污名化的观点。教育通过提供信息来试图改变有关心理疾病的不准确的刻板印象,研究表明教育能促进青少年纠正对心理疾病的错误的认知。接触是消除公众对心理疾病患者厌恶、恐惧和歧视等心理的良好途径,几乎是改变心理疾病污名的最有效策略,但普及较难,实施时需要谨慎小心,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撕标签、挖潜力、求发展的策略可有效地消除自我污名。首先要学会用理性的思维分析问题,采用理性情绪策略撕掉自我否定的标签;其次采用叙事疗法寻找个人生活中的成功“例外”,增强自信心与自尊感,挖掘自己的潜力,重塑自我;最后要审视自己在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能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有意识地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高社会技能。自我污名与自卑无助、非理性的自我评价相联系。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自我污名源自对心理疾病失调的自我陈述或认知图示,是社会化的结果。因此可以用认知行为疗法消除自我污名。一方面要要对其进行认知重构,让患者接受自己的病,另一方面采用行为训练增强其权力感,提高其自我效能和自尊。
五、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虽然心理疾病污名在国外已有大量的研究,但对于我国来说尚处于初步阶段,研究较少且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对心理疾病污名的研究大多采用自陈式问卷或量表,关注点也基本集中于公众污名与自我污名两个领域,但心理疾病污名测量的主要是心理疾病的外显污名,由于社会赞许性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往往会低估污名程度,虽然我国对内隐污名的研究已经起步,但证实研究并不多。
参考文献:
[1]张智.污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12):178-179.
[2]余青云,张海钟.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09(24):52-56.
作者简介:李福华(1985—),女,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认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