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姐出嫁20年的大义之情感天动地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kjkf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春光、罗建群夫妇这一生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和他们的儿女们一起,努力积攒两三万元钱,带瘫痪的姐姐到长沙的大医院看上一回病,即使治不好,也要试试看。
  
  一
  
  1956年5月,罗纯英出生在牛潭河乡长巷洲村。父亲罗雪堂是桃江县航运公司职工,经常漂泊在外,母亲李和仙忙里忙外操持家务。一家人过着并不富裕但温馨的日子。
  然而,好日子不长久。纯英长到一岁半时,患了脊肌萎缩症。医生说,这种病会造成孩子全身瘫痪,最多活不过6年。
  罗雪堂夫妇不甘心,他们发誓要找遍天下的好医生为孩子治病。
  罗雪堂利用行船在外的机会,在长沙、武汉、上海等城市的一些大医院遍访名医。一年过去了,孩子的病仍是毫无起色。
  1958年5月,二女儿罗建群出生了,在以后的六年时间,大儿子和二儿子也先后出生,一家六口加上一个在堂的老母,罗雪堂夫妇感到了生活的重压。他们再也没有能力为大女儿纯英治病了。
  从此,李和仙把主要精力放在纯英的护理上,衣食起居、端屎接尿、户外晒太阳……照料得无微不至。罗纯英没有像医生所预言的那样死去,她一年又一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比罗纯英小两岁的妹妹罗建群的出生,给姐姐不幸的生活带来了欢乐。罗建群6岁时,就能给姐姐喂饭喂水了。
  7岁时,罗建群上学了。望着姐姐渴求和希冀的目光,建群一回家,就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讲给纯英听,把书一页一页地翻给纯英看。听到妹妹讲一些有趣的事,纯英也常常忍俊不禁,脸上挂满了笑容。
  凄苦但却温馨的日子刚过上几年,接二连三的灾难降临到这个家庭。
  1966年夏天,28岁的李和仙因劳累过度和严重营养不良,患心脏病倒下了。躺在病床上,她拉着纯英、建群两姐妹的手,再三叮嘱,今后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和痛苦,一定要姐妹相亲,顽强地生活下去。
  母亲死后,照顾罗纯英的重任就由祖母承担,可祖孙俩在一起生活仅有一年多的时间,祖母也因病撒手而去。罗雪堂只好把12岁的纯英托给距家5公里远的岳母带养。这期间,妹妹罗建群利用星期天或放寒假的日子,常到外祖母家来看望姐姐,教姐姐认字,给姐姐讲故事。然而,不幸却紧随罗纯英,13岁那年,疼爱她的外祖母也与世长辞了。
  三年多时间,三位亲人的去世,使罗雪堂感到了生活的残酷。他想辞去单位上的公职,回家照料几个孩子。可是这个家庭太需要钱了,如果他不去上班,哪里来钱啊!
  万般无奈之下,罗雪堂忍痛作出一个决定:把大女儿罗纯英送到县福利院。姐妹俩分别的那一瞬间,母亲临终前的嘱咐在罗建群耳边回响,她要和姐姐在一起,一生一世照顾好姐姐。罗建群领着两个年幼的弟弟“咚”地一声跪倒在地,哭着对父亲说:“爸爸呀,你不送走姐姐行不行?我不读书了,回家照顾姐姐和弟弟……”罗雪堂又何尝忍心离开女儿呢?他连忙扯起女儿,嘴里嗫嚅着:“好孩子,委屈你了……”
  1971年春节过后,学习成绩优异的罗建群毅然辍学回家,当起了这个苦难家庭的“小家长”。
  
  二
  
  罗家在罗建群的操持下,又回到了母亲在世时的那种虽清苦而温馨的日子。特别是罗纯英,在妹妹的精心照料下,脸上挂满了红晕。三间破烂的泥屋里,常常飘出姐妹们朗朗的笑声和歌声。
  转眼到了1976年,18岁的罗建群已出落成了标致的大姑娘。18岁,这在当时的农村来说,已到了“当嫁”年龄。这时,一些媒人纷纷来到罗建群家说媒。罗建群向媒人宣布她的“婚嫁条件”,那就是携姐出嫁,照顾姐姐一辈子。
  邻村有一姓鲁的青年听說此事,不相信这世上会有这么好心肠的妹妹。如果真有这样的好心姑娘,他愿意向她求婚。通过近三个月的接触了解,罗建群和小鲁都从内心深处接受了对方,一对年青人即将踏上婚姻的红地毯。然而鲁父不同意儿子的亲事,说罗纯英是“克星”,专门“克”亲人,母亲、奶奶、外祖母都让她“克”死了。儿子娶她妹妹他没意见,就是不能搭一个“克星”进鲁家的门。
  一段两情相悦的姻缘,就这样被活活拆散了。
  罗建群欲哭无泪。她实在无法理解,男人都希望女人心眼好,可真正遇上心眼好的又不敢接纳。她要让姐姐跟她生活在一起照顾姐姐一辈子,这难道也有错?她想拥有这份爱情,可是,她又实在舍不得丢开多年来相依为命的可怜的姐姐。几天来,矛盾和痛苦在争夺和分割这个善良姑娘的心。
  一种沉重的负疚感,从父亲罗雪堂心头油然而生。妻子去世十多年来,他经常漂泊在外,没有尽好一个当父亲的责任。为了瘫痪的大女儿,为了这个破败的家,二女儿罗建群付出的太多太多。罗雪堂对建群语重心长地说:“儿呀,这些年来,你姐和这个家都多亏了你,小鲁是个好小伙,你就答应他父亲的条件,一个人嫁过去吧。至于你姐,让你两个弟弟照顾吧。”罗建群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连声说:“不行,不行。男孩子照顾姐姐的衣食起居不方便,到时候又有哪个姑娘敢上门做罗家的儿媳妇?如果这样,我真不知怎样向九泉之下的妈妈交代。”不管罗雪堂怎么劝说,建群硬是没有答应。
  罗纯英这几天也是茶饭不思,她虽然四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可她的心里却是明明白白。这瘫痪使她不但不能尽到做长女的责任,反而成为影响妹妹终生幸福的累赘。难道拖累妹妹一辈子吗?经过几天的痛苦思索,她想到了死。
  1977年初春,天气乍暖还寒。罗纯英央求妹妹罗建群带她到河边晒太阳。出门前,她说母亲的遗像上有好多灰尘,要妹妹把遗像拿过来让她看上一眼。罗建群背着姐姐来到河边,将凳子放下,让她坐了上去。罗纯英让妹妹回家做事,想一个人晒晒太阳看看河。罗建群死活也不肯回家。两姐妹正在僵持之际,罗纯英用尽力气连人带凳向河里滚去……幸亏河滩里水不深,罗建群将姐姐救上来后,两姐妹坐在河堤上,哭着抱成一团。罗建群深情地对罗纯英说:“姐姐你怎么这么傻啊!我知道你的心思,可是你忘了母亲临终前是怎样嘱咐我们的!以前那么大的风浪我们姐妹都闯过来了,难道为了我婚嫁的事,值得你去死吗?你如果死了,那叫我怎么活呀!”罗建群发誓,她一定要找一个能容纳她姐姐的男人,否则,她将终生不嫁!
  好人终有好报。1977年冬天,一个叫贾春光的小伙子走进了罗建群的生活。
  贾春光比罗建群长4岁,是邻村小学的民办教师,为人热心忠厚,方圆几百里,有口皆碑。
  贾春光20岁刚过,前来他家做媒说亲的人络绎不绝。母亲钟满秀为儿子找对象定了两条原则:一要勤劳会做事,二要心好会做人。贾春光是个孝子,把这两条原则当成了自己的择偶标准。一晃三年多过去了,贾春光仍旧没找着他理想中的恋人。
  这年冬天,贾春光刚好到牛潭河乡长巷洲村办事,听说了罗建群的故事。善良的小伙子觉得眼前一片明亮。他主动来到罗建群家。
  罗建群听说贾春光的来意和家境情况后,连忙摇头拒绝,说:“我家困难,并且有一个瘫痪的姐姐今后要跟我一起到婆家生活,而你是一位国家教师,家庭情况又好,我高攀不上。”在贾春光的一片赤诚感动下,罗建群劝他不要一时冲动,回家多想一段时间,并征求家人的意见。
  钟满秀听儿子说起此事,马上旗帜鲜明地支持贾春光,说:“儿呀,你要是能找到一位这样的好姑娘,那是我们贾家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哩。”
  母亲的大力支持,更加坚定了贾春光的信念──坚决娶罗建群为妻。从此,他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的机会,经常往罗建群家里跑。每次来到罗建群家,他几乎包揽了她家的体力活,挖土种菜,挑东担西,样样都干,甚至给罗纯英喂饭喂水,背她到户外晒太阳。面对一个如此重情义的善良小伙,罗建群还能说什么呢?她终于点头答应了贾春光的求婚,说:“春光,只是委屈你了。你一定要考虑清楚,我出嫁时没有什么别的嫁妆,惟一嫁妆就是姐姐!”贾春光握住罗建群的手,动情地说:“建群,除了姐姐,你还有世界上最好的嫁妆,那就是美德……”
  1978年5月8日,这是罗建群一生中最高兴的日子。她终于如愿以偿,背着她的姐姐罗纯英,和她心爱的男人贾春光一起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三
  
  随妹出嫁后,罗纯英有了避风防雨的温馨港湾。
  因丈夫平时在学校值班,不能回家过夜,罗建群只得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每天天不亮,她就早早起床到塘边放牛、割猪草,又忙着回家做早饭,然后照顾姐姐起床,喂饭喂水……忙完姐姐的这些事情后,罗建群再收拾好锅碗瓢盆,喂猪喂鸡。然后扛着农具一路小跑到田里出工。那时的农村还是以生产队为单位搞集体,纪律要求严格,不准迟到早退。乡亲们被罗建群深深感动,破例允许她迟些出工,出工时间也可回家两趟,去照看一下姐姐。
  贾春光疼爱妻子,关心妻姐。星期天或节假日,他一回到家里,就让妻子歇着,自己给罗纯英喂饭喂水、端屎接尿、洗衣浆衫。在婚后不到一个月的一个深夜,忙碌一天的贾春光刚刚躺下不久,便被隔壁妻姐罗纯英房中传出的一阵呻吟声惊醒。他忙披衣下床,来到罗纯英的床前。原来妻姐肚子疼痛,腹泻不止。为了不惊醒熟睡的妻子,贾春光毅然帮妻姐擦洗身子,替她换上干净的内衣内裤,铺上新床单……罗建群被屋内的一阵响动声弄醒了,当她明白眼前的这一切时,泪水夺眶而出。此时,她真真切切地感到了贾春光一颗金子般的心。
  罗建群打着手电,贾春光背着妻姐,夫妻俩踏上乡间坑坑洼洼的小路,向八里外的乡卫生院走去……
  罗纯英患的是急性肠胃炎,病不严重,医生为她吊了两瓶点滴就痊愈了。医生还告诉贾春光夫妇,为了不使罗纯英的肌肉更加萎缩,每天必须要活动,并教给夫妇俩一套瘫痪病人按摩治疗法。从此,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贾春光夫妇中总有一个为罗纯英进行按摩,每次近50分钟的按摩,即使在冬天,都累得汗流浃背,但看到罗纯英那舒坦的模样,夫妇俩的心情也就舒畅了。对此,罗纯英感激万分,常常面带愧色,对贾春光夫妇说:“春光、建群呀,虽然我是个废人,可我觉得我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罗纯英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她来妹夫家的第二年“五一”这天一大早,贾春光便称了两斤肉,买了两条鱼。这可是家里的奢侈佳肴啊。望着妻子和妻姐疑惑不解的神色,贾春光说:“你们怎么啦,怎么全都忘记了,今天是纯英姐23岁的生日呀,我们一家人要好好庆祝一番!”罗纯英当即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她长这么大,家里从未给她做过生日,甚至连她自己也忘记了今天是她的生日。她以为给家人做生日可能是妹夫家的惯例,其实,罗纯英并不清楚,贾春光又何曾为自己甚至为母亲做过如此隆重的生日呢?他这么做,是要让妻姐和妻子高兴,尤其是让妻姐感到,这个家是她罗纯英永远的家。从此,只要是罗纯英过生日,贾春光便把母亲也接过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为罗纯英庆祝。
  1980年,罗建群的大女儿贾莉、儿子贾少华接连出世。一双活泼可爱的儿女在为家里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981年暑假过后,贾春光辞去了教师职业,回家务农。农闲时节,贾春光学会了木匠、泥水匠、油漆匠等手艺,以补贴家用。他利用家里一些废弃的木料,为罗纯英做了一台木制轮椅车。他和罗建群时常牵着孩子,推着轮椅车,带罗纯英晒太阳,在乡间小路上看风景。
  贾春光一直有块心病,就是家里的住房条件太差,三间祖传的破旧泥砖屋,屋顶是用稻草盖的,每年需要换一次。下雨天,房里大漏小漏不断;冬天,四面透风;夏天,房内异常闷热,蚊虫太多。这样的环境太不利于罗纯英的身体。
  直到1994年,夫妇俩东挪西借,加上自己多年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几千元钱,终于建成了一栋三间房的二层楼。他们特意把一楼采光通风的房子用水泥打平了地面,漆上了鲜红的油漆。墙面用涂料刷了个雪白透亮,两扇门都安上了纱窗,以防蚊虫飞入。这间房子的主人就是罗纯英。从此,家里定下一个规矩,谁要是到罗纯英这间房子里去,必须脱鞋,以免把细菌带入房内。而其它几间房,直到现在,仍旧是粗地面,粗墙面。
  1996年6月8日,这是贾春光罗建群夫妇一个值得欣喜的日子。由于夫妇俩多年来的悉心照料,加上换了一个安逸舒适的居住环境,罗纯英的双手竟然有了知觉,能稍微抬起来一点了,这一细微的变化给贾春光夫妇打了一支兴奋剂,他们认为,罗纯英的病不是不愈之症!
  于是,贾春光夫妇卖掉家里三头正在长膘的猪,怀揣1200元钱,背上罗纯英,第一次踏上了省城长沙的路程,来到了湖南湘雅医院。可是,医生告诉他们,瘫痪病人要先做检查,光是做技术手段比较先进的“核磁共振”、CT和脑透视等检查,费用就要1.5万元,以后治疗的费用需要更多。
  1.5万元,对于贾春光夫妇来说,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无助的贾春光夫妇眼里噙着泪水只好将姐姐背回了家。
  面对二十多年来朝夕相处的妹妹妹夫,罗纯英说:“你们不要再为我的病操心了,只要你们身体好,姐姐就心满意足了。我欠你们的,这辈子怕是报答不了,等来世做牛做马再来报答你们的大仁大义。”
  
  四
  
  罗纯英小时候曾被医生断言活不到6岁,可没想到这一活就是44年。
  二十多年来,妹妹妹夫从没有亏待过她。尽管生活困苦,但有好吃的先让她吃,有好穿的先让她穿,有好住的先让她住。夏天,天天洗澡,冬天一周一回,她身上的衣着总是很干净。妹妹和妹夫虽感情好,但也有吵架斗嘴的时候,每当此时,妹夫总是把妹妹拉到另外一间房里,关上门小声地吵,免得让她听见,以为是在嫌弃她。
  贾春光的母亲钟满秀,今年70岁的年纪了,儿子儿媳不在家时,都是老人家过来照顾纯英。尤其是冬天,老人家按时为她生起炭火,让她烤火御寒。每年三月三,老人家到浮邱山祖师庙拜佛烧香时,总是求菩萨保佑她无病无灾。
  随着年龄的增大,罗纯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今年3月,有些知觉的双手又回复到了原来的麻木状态,这段时间,她的手脚直抽搐,胸口也疼痛不已。贾春光和罗建群这一生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和他们的儿女们一起努力积攒两三万元钱,带罗纯英到长沙湘雅医院看上一回病,即使治不好,也要试试看,否则他们将遗憾终生。
  祝愿这个特殊家庭平安幸福。
  
  (责编 丁可)
其他文献
在中国,有一个女人被称为“试管婴儿之母”,她就是现任湖南省第九届政协副主席兼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主任委员的卢光秀。人们都说,在卢光秀这个成功女人的背后,有一个默默奉献的男人,这就是同她相伴了38年的丈夫林邦俊先生。    说起卢光秀的父亲卢惠霖,在中国医学界,可算一位泰斗。卢惠霖教授是中国医学遗传学奠基人,被称为“中国的摩尔根”(摩尔根是享誉世界的美国遗传生物学家)。卢惠霖老先生执教于当时的湖南医学院
期刊
欧洲曾举行过一次“最完美的女性”研讨会,并研讨出“最完美的女性”标准如下:意大利人的头发、埃及人的眼睛、希腊人的鼻子、美国人的牙齿、泰国人的颈项、澳大利亚人的胸脯、瑞士人的手、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大腿、中国人的脚、奥地利人的声音、日本人的笑容、英国人的皮肤、法国人的曲线、西班牙人的步态,还应具有德国女人的管家本领、美国女人的时髦装束、法国女人的精湛厨艺、中国女人的醉人温柔等等。然而最后达成的共识是:这
期刊
有人说这是一个情书已经死亡的时代,为配合情人节,新加坡某书店主办了一个书写情书大赛。大赛共评出最佳情书4封,现选登两封,以飨读者。    第一封洋娃娃:  过得好吗?  她,还是跟着别的男人走掉了。我也终于感受到你当时的感受。过去的我,错了。突然间,我明白了两件事:为什么每当我处于困难、痛苦、孤独的时候,我想的都是你,因为在我的生命中,你才是最重要的。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还有,就是生活对待
期刊
“我这二十年来所受的伤害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的伤害?我是否应该得到应有的精神赔偿?”  “忠诚和背叛是每一个家庭都要面对的大问题,没有一个强制性的法律约束,这些隐藏在灵魂深处的问题可能时刻给社会造成严重后果。”  2000年7月,盛夏的武汉,骄阳似火。  捏着两页薄薄的亲子鉴定书,步履踉跄地走出同济医科大学的涂国定,心底一片冰凉。养了二十多年的儿子、女儿竟然都是妻子和别人偷情所生。这经科学验证了的事实
期刊
一天下午,我们心理咨询门诊快下班时,一位五十岁左右、西装革履的男士推门进来,特别要求一位女性心理医生帮助解除他的烦恼与困惑。作为门诊负责人也是惟一女性医生的我,请他到我的咨询室里坐下来。  这是一位浓眉大眼、五官端正、态度严肃、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男性。他肤色较黑,表情忧郁,面容憔悴。初步印象,我感觉到他是位生活条件好、心境差、患有严重焦虑症的求诊者,这是一个亟需心理疏导的对象。  他是在繁忙中挤时间
期刊
每到春天,人们脸上的皮肤多变得干燥、粗糙,甚至会脱皮、长小疙瘩,或呈苔藓状等,影响美容。科学研究表明,这种春季皮炎与中波紫外线照射密切相关。  据科学家测定:在一年四季中,春季阳光紫外线含量最高,冬季紫外线含量最低。科学家还就人们对紫外线敏感性作了各方面的统计,按季节分:春季敏感性最高,冬季则最低。按人的工作环境来分:室内工作者对紫外线的敏感性高,室外工作者较低。按年龄组分:青春期人对紫外线敏感性
期刊
三年前,两个风流男人与两个红杏出墙的女人由偷情而引出一幕荒唐的换妻丑剧。三年后,当其中的一个男人欲与昔日的妻子重续旧缘时,却引来一场破镜难圆的无妄之灾。    刚过而立之年的田力军,是陕西宝鸡市一家修造厂的工会干部。6年前,田力军与妻子陈丽娟在全市职工文艺调演中结识并相恋结婚。婚后,田力军考虑到妻子工作的电力公司离市区太远,生活上有诸多不便,就打算把妻子调入他所在的修造厂。但陈丽娟却认为丈夫所在的
期刊
魔鬼身材:造物主的杰作,让人惊叹的花姿蝶影。但它不是人造的硕胸、肥臀、蜂腰的性感。她的肢体语言不会作放浪的暗示,却对女人的韵味把握得恰如其分。即使她不动不摇,依然春光明媚,读上去像一首风情诗。  天使笑容:她笑起来像天使。不会淫笑、狂笑,而是娇嗔地──笑,带一点点女人的矜持,带一点诱惑。  服饰:不求性感,但求情调。不以名牌炫示,却醉心于女人的韵味。她也穿玻璃丝袜,但在她看来,黑色的网眼袜过于性感
期刊
拥有中国“火花大王”头衔的季之光,收藏火花15万种,20万枚,涵盖120个国家和地区,收藏数位居日本的吉泽贞一、俄罗斯的阿萨洛夫之后的世界第三。以故乡“扬州八怪”自豪的扬州人,称季之光是“扬州第九怪”。    “没出息”的爱好    季之光1936年出生在汉口。父亲长于医道,担任国民党军少将医官,全家跟着辗转重庆、西安、杭州、南京等地。他在五兄妹中排行老四,童年衣食无忧,但他并不快活,原因是他开窍
期刊
憧憬的爱成为现实    1972年我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一个叫洞口的小县城里。父母都是工人,家境虽不富裕,但也衣食无忧。如果不是我上高三那年家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我的少女时代应成为我永远甜美的回忆。  父亲猝然病逝,母亲一病不起,家里的财政也破天荒地出现了“赤字”。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不识愁滋味的我焦头烂额。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我度过了高中生活的最后一年。八月份,高考分数下来,我竟然榜上有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