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有学生认为自己不需要朋友,这些学生就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刻,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扰和问题,需要教师的帮忙引导。这时老师要信任他、重用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这是调动积极性的最好手段。同时可以通过赞美学生的方式,体现对弱势学生的爱,给学生温暖。
关键词: 弱势群体学生 尊重 赞美 爱
一、现状分析
我第一次注意到这名学生,是在我的第一堂思品课上。当时,我设置了一个游戏,让同学们与其他同学交流,索要签名,以达到认识新朋友的目的。当其他同学都动起来时,唯独他坐着不动,我走到他的身边,问他:“你为什么不去交朋友?”他回答道:“我不需要朋友。”我很诧异,疑惑地问:“人怎么会不需要朋友呢?朋友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喜怒哀乐,你应该离开座位,尝试着去交些朋友。”他不置可否地看着我,依然坐在座位上,他的安静与周围同学积极交朋友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在心里想着:“真是个怪小孩,怎么会不需要朋友呢?”
下课后,我把这件事讲给老教师听,老教师立即说:“你太先入为主了,你不该一开始就否定他,这个年纪的小孩是很敏感的,他可以很轻易地辨别是敌是友,或许你可以换种方式,可以说:‘是吗?你真的不需要朋友吗?’这样,他就会思考朋友的价值。你这样一开始就否定他,会伤害他自尊的。”我听了,内心有点内疚,想着:“好吧,那我下堂课的时候多鼓励他一下,以弥补上堂课对他造成的伤害。”
第二堂思品课上,我找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提问他,不出意料,他答出来了,我有点夸张地表扬了他:“这位同学上课非常认真、非常聪明,这么快就能想出答案。”我很明显地感到他的身躯抖了一抖,原本有些呆滞的眼神中焕发出一丝光彩。但很快,他的眼睛又垂了下去,我内心柔软的部分被触动了:“原来这个孩子缺乏鼓励、关爱啊!”为了让他重新找回自信、快乐,我决定让他做我的思品课代表。此后,他在我提问后,也开始举手了,而在他每次回答之后,我都会表扬他。渐渐地,他的脸上多了几分自信的笑容。
一晃一个月过去了,他收过几次作业,也发过几次作业。很快,月考成绩出来了,他的成绩倒数第二,数学还不及格。我知道他成绩不好,但没想到这么差,于是跑去问他的班主任,班主任说:“他考试时打瞌睡了,好像是每天上完课后还要补课,每天很晚睡,导致睡眠不足。”我脱口而出:“这怎么行呢?晚上补课,睡觉太迟,导致课堂没效率,晚上再去补课,这不是恶性循环吗?实在不行的话,就建议他晚上的补课不要去了,抓紧课上的学习效率。”放学之前,我找到他,本来想把之前的想法直接和他说,但是转念一想,怕说得太直接,就明知故问:“你这次考试怎么考得这么差啊?”得到了我从班主任那里得到的答案,我接着问:“你觉得补习班有用吗?”他点点头:“恩,挺有用的。”既然他说有用,那我就不能让他把觉得有用的课停掉,那怎样才能解决睡眠不够这个问题呢?我想了想,问他:“补习班都上些什么内容,管你作业吗?”“是补学校学的内容,回家后再做学校布置的作业。”“那你看看是不是和补课老师商量一下,在他那儿先把学校的作业完成了,再复习。”我斟酌了一下,想到了这个看似两全的方法。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并主动保证下次数学考试一定及格。我毫不犹豫地说:“老师相信你!”
二、教学反思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哪个人不想要自尊,不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初中生具有强烈的自尊需要,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家长、老师过多地给予学生批评、指责,甚至是歧视和冷遇。因此学生的自尊心不但得不到满足,反而受到伤害。于是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对进步丧失信心,对班集体、荣誉、老师的教育表现冷淡,把自我封闭起来。不愿交朋友,怕受到伤害。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刻,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扰和问题,需要教师的帮忙引导。
马卡连柯说:“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重用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正是调动他积极性的最好手段。”信任考验法就是大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考验。因此,在第一次否定他之后,我采取信任他的方法,让他当课代表,在实践中实现价值,得到自尊与别人的尊重。在他考試不理想时,不是立刻批评他,而是帮他找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给予他足够的信任。
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赞美犹如阳光。”批评多是找人的短处,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学生失去重新奋斗的勇气。而鼓励是一种兴奋剂、一种推动力。别人鼓励和赞美你,说明你在别人的心中有位置,因而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我在课上,积极创造机会赞扬、表扬他,让他感到老师在关注他,从内心欣赏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个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上,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鼓励学生、赞扬学生,给学生温暖的阳光。
当然,教育学生,爱是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则无异于毁了一个学生。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教师的原动力。正如我们学校的校训“乐己,乐人,乐天下”所提倡的,教师要充满爱,让自己先快乐起来,同时要对学生怀有真诚的爱心和深厚的感情。像慈母对待儿女、医生对待病人一样对待学生,使学生感到被爱,充满快乐,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都是一道不可复制的风景,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他们,懂得他们的真正需要,创造条件欣赏他们,这样师生才能共同领略到教育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弱势群体学生 尊重 赞美 爱
一、现状分析
我第一次注意到这名学生,是在我的第一堂思品课上。当时,我设置了一个游戏,让同学们与其他同学交流,索要签名,以达到认识新朋友的目的。当其他同学都动起来时,唯独他坐着不动,我走到他的身边,问他:“你为什么不去交朋友?”他回答道:“我不需要朋友。”我很诧异,疑惑地问:“人怎么会不需要朋友呢?朋友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喜怒哀乐,你应该离开座位,尝试着去交些朋友。”他不置可否地看着我,依然坐在座位上,他的安静与周围同学积极交朋友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在心里想着:“真是个怪小孩,怎么会不需要朋友呢?”
下课后,我把这件事讲给老教师听,老教师立即说:“你太先入为主了,你不该一开始就否定他,这个年纪的小孩是很敏感的,他可以很轻易地辨别是敌是友,或许你可以换种方式,可以说:‘是吗?你真的不需要朋友吗?’这样,他就会思考朋友的价值。你这样一开始就否定他,会伤害他自尊的。”我听了,内心有点内疚,想着:“好吧,那我下堂课的时候多鼓励他一下,以弥补上堂课对他造成的伤害。”
第二堂思品课上,我找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提问他,不出意料,他答出来了,我有点夸张地表扬了他:“这位同学上课非常认真、非常聪明,这么快就能想出答案。”我很明显地感到他的身躯抖了一抖,原本有些呆滞的眼神中焕发出一丝光彩。但很快,他的眼睛又垂了下去,我内心柔软的部分被触动了:“原来这个孩子缺乏鼓励、关爱啊!”为了让他重新找回自信、快乐,我决定让他做我的思品课代表。此后,他在我提问后,也开始举手了,而在他每次回答之后,我都会表扬他。渐渐地,他的脸上多了几分自信的笑容。
一晃一个月过去了,他收过几次作业,也发过几次作业。很快,月考成绩出来了,他的成绩倒数第二,数学还不及格。我知道他成绩不好,但没想到这么差,于是跑去问他的班主任,班主任说:“他考试时打瞌睡了,好像是每天上完课后还要补课,每天很晚睡,导致睡眠不足。”我脱口而出:“这怎么行呢?晚上补课,睡觉太迟,导致课堂没效率,晚上再去补课,这不是恶性循环吗?实在不行的话,就建议他晚上的补课不要去了,抓紧课上的学习效率。”放学之前,我找到他,本来想把之前的想法直接和他说,但是转念一想,怕说得太直接,就明知故问:“你这次考试怎么考得这么差啊?”得到了我从班主任那里得到的答案,我接着问:“你觉得补习班有用吗?”他点点头:“恩,挺有用的。”既然他说有用,那我就不能让他把觉得有用的课停掉,那怎样才能解决睡眠不够这个问题呢?我想了想,问他:“补习班都上些什么内容,管你作业吗?”“是补学校学的内容,回家后再做学校布置的作业。”“那你看看是不是和补课老师商量一下,在他那儿先把学校的作业完成了,再复习。”我斟酌了一下,想到了这个看似两全的方法。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并主动保证下次数学考试一定及格。我毫不犹豫地说:“老师相信你!”
二、教学反思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哪个人不想要自尊,不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初中生具有强烈的自尊需要,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家长、老师过多地给予学生批评、指责,甚至是歧视和冷遇。因此学生的自尊心不但得不到满足,反而受到伤害。于是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对进步丧失信心,对班集体、荣誉、老师的教育表现冷淡,把自我封闭起来。不愿交朋友,怕受到伤害。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刻,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扰和问题,需要教师的帮忙引导。
马卡连柯说:“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重用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正是调动他积极性的最好手段。”信任考验法就是大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考验。因此,在第一次否定他之后,我采取信任他的方法,让他当课代表,在实践中实现价值,得到自尊与别人的尊重。在他考試不理想时,不是立刻批评他,而是帮他找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给予他足够的信任。
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赞美犹如阳光。”批评多是找人的短处,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学生失去重新奋斗的勇气。而鼓励是一种兴奋剂、一种推动力。别人鼓励和赞美你,说明你在别人的心中有位置,因而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我在课上,积极创造机会赞扬、表扬他,让他感到老师在关注他,从内心欣赏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个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上,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鼓励学生、赞扬学生,给学生温暖的阳光。
当然,教育学生,爱是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则无异于毁了一个学生。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教师的原动力。正如我们学校的校训“乐己,乐人,乐天下”所提倡的,教师要充满爱,让自己先快乐起来,同时要对学生怀有真诚的爱心和深厚的感情。像慈母对待儿女、医生对待病人一样对待学生,使学生感到被爱,充满快乐,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都是一道不可复制的风景,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他们,懂得他们的真正需要,创造条件欣赏他们,这样师生才能共同领略到教育的独特魅力。